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胃泌素释放肽(GRP)和其受体(GR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卵巢癌、4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7例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切除术要求切除一侧或双侧正常卵巢的卵巢组织中GRP和GRPR蛋白的表达,分析GRP和GRPR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卵巢癌中表达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 PR)在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RPR与BCC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皮肤、45例不同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BCC标本中GRPR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标本中阳性表达3例(15%),BCC组中23例(5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病程BCC组间GRP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组中的表达低于<60岁组,侵袭性基底细胞癌(IBCC)中的表达高于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NIB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PR在B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可能与BCC侵袭、浸润机制有关,但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GRP)及其受体(GRPR)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瘢痕组织内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18只新西兰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瘢痕A组和瘢痕B组,瘢痕A组在每个兔耳建立直径0.6 cm创面1个,瘢痕B组在每个兔耳建立直径1.0 cm的创面1个,对照组兔耳不建立创面。分别在创面建立1个月(增生期)、2个月(消退期)和3个月(成熟期),每组取3只兔耳瘢痕组织检测GRP、GRPR、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F4/80)以及巨噬细胞浸润数目。结果:GRP、GRPR、F4/80 mRNA表达水平和巨噬细胞浸润数目在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在瘢痕A组中均低于瘢痕B组(P<0.05)。GRP、GRPR、F4/80 mRNA表达水平和巨噬细胞浸润数目在兔耳瘢痕组织中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兔增生性瘢痕组织内,GRP和GRPR mRNA表达水平与F4/80 mRNA表达水平、巨噬细胞浸润数目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GRP和GRPR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内表达升高,并且其表达升高与创面大小有...  相似文献   

4.
袁君 《安徽医学》2014,(8):1100-1102
目的探讨RCA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研究组)和30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测定RCA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RCAS1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RCAS1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Ⅲ期患者RCAS1表达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低分化患者RCAS1表达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CAS1蛋白异常表达,检测其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XCR4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40份结直肠癌标本、45份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CXCR4表达,比较不同标本CXCR4表达。另外,收集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淋巴转移与否、分化程度、部位、Dukes分期),并探讨其与CXCR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CXCR4阳性率为72.50%,与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显著(χ2=33.25,P<0.01)。另外,结直肠癌患者淋巴转移与否、Ducks分期CXCR4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显著(χ2=4.29、9.81,P<0.05)。结论 CXCR4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Duck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XCR4在结直肠癌肿瘤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叉头框M1基因(FoxM1)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获取癌灶组织与癌旁健康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方式对癌灶组织与癌旁健康组织TNF-α及FoxM1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灶组织中TNF-α及FoxM1阳性率均高于癌旁健康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低、突破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患者TNF-α及FoxM1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高+中、未突破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例晚期结直肠癌灶组织中,TNF-α和FoxM1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16,P0.01)。结论:在晚期结直肠癌灶组织中,TNF-α及FoxM1表达水平高,两者呈正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对两者具有促进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病变性质的判断提供参考,为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新岐  曹杰  李旺林  杨平  谭明华  唐伟镖  陈伟 《广东医学》2008,29(11):1886-1887
目的 研究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65例结直肠癌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DX2蛋白的表达。结果 CDX2蛋白在58例(89.2%)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64例(98.5%)正常组织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X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结直肠癌中CDX2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分析及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CDX2 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经4%甲醛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KLF4和BIRC7染色方法为EnVision免疫组化法.结果 结直肠癌KLF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腺瘤(P<0.05),结直肠癌BIRC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腺瘤(P <0.01);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仅侵犯肌层病例及TNM临床分期Ⅰ+Ⅱ的结直肠癌病例KLF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侵犯浆膜层或浆膜外及TNM临床分期Ⅲ+Ⅳ的结直肠癌病例(P <0.05或P<0.01);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侵犯浆膜层或浆膜外及TNM临床分期Ⅲ+Ⅳ的结直肠癌病例BIRC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淋巴结未转移、仅侵犯肌层及TNM临床分期Ⅰ+Ⅱ的结直肠癌病例(P <0.05或P<0.01);结直肠癌中KLF4与BIRC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反映了结直肠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方面可能起到互相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mi-1、NANOG和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病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结直肠癌病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淋巴结中Bmi-1、NANOG和EZH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Bmi-1、NANOG、EZH2蛋白均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70例结直癌患者中,Bmi-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57/70)、10.0%(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57,P<0.05);NANOG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48/70)、15.7%(1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5,P<0.05);EZH2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60/70)、22.9%(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24,P<0.05);3种蛋白的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两两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Bmi-1、NANOG与EZH2蛋白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3种蛋白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的术后复发、转移及其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FAT10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FAT10 mRNA在51例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RT-PCR法检测FAT10在结直肠癌组织病例中表达阳性率为68.6%,在结直肠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和13.7%;(2)结直肠癌组织FAT10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患者FAT10表达水平与未转移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伴肝转移组的结直肠癌与无肝转移组结直肠癌FAT10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FAT10表达水平还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FAT10水平随分期升高而升高。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FAT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对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无表达或弱表达;测定FAT10的表达可能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潜能;结直肠癌组织中FAT10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关,提示FAT10基因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鼠双微基因2(MDM2)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67例大肠癌、30例癌旁组织、20例腺瘤组织,20例正常黏膜的MDM2和P16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D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8/67),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26/67),与结肠腺瘤组织的75%、癌旁组织的83.3%及正常黏膜组织的9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DM2和P16在不同Dukes分期中有无淋巴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MDM2与P16基因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大肠癌中,MDM2蛋白与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和P1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MDM2和P16,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TIP30蛋白表达。结果: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20%(21/58),显著低于慢性炎症组的95%(19/20),差异有显著性(P〈0.01);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浸润程度(P〈0.05)及预后(P〈0.05)有关。结论:TIP30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CA)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30例胰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GRP78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RP78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3.3% vs 23.3%,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GRP78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09)。Western blot显示GRP78在中低分化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癌细胞(P〈0.05)。结论GRP78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GRP78高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实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Galectin-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均有阳性表达,表达强度依次增加,三组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Galectin-3在浸润程度深的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的(P<0.01);Galectin-3在低分化大肠癌中的表达则高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P<0.05);Ga-lectin-3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 P<0.01)。 Galectin-3在不同性别、年龄(≤60,>60)及肿瘤发生部位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提示Galectin-3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Galectin-3在大肠癌不同浸润深度、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提示上述指标在大肠癌的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2006年6—8月56例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组织标本中的VEGF-C蛋白、VEGFR-3蛋白及CD34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高(P〈0.05)。大肠癌中VEGF-C的表达与VEGFR-3的表达可能有相关联系。(2)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P〈0.05)。大肠癌组织中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MVD(P〈0.05)。VEGF-C表达阳性的肿瘤LMVD高于VEGF-C表达阴性肿瘤LMVD(P〈0.05)。而VEGF-C表达阳性肿瘤与VEGF-C表达阴性肿瘤中的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VEGF-C及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2)VEGF-C的表达与大肠癌LMVD增高有关,而与MVD增高无关。(3)MVD增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经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1997~2007年收治生存期≥5年及≤3年大肠癌患者标本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测定这6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MVD表达,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5年30例大肠癌患者VEGF,MVD表达强度与≤3年30例大肠癌患者在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型差异性不显著(P>0.05),且VEGF与MVD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974,,P<0.05).结论 VEGF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和MVD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结直肠癌组织进行p27基因表达的检测,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各自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结果 p27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106/106),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7.5%(61/106);Dukes分期A+B、C+D高表达率分别为764%(42/55)和37.3%(19/51);低分化、高中分化高表达率分别为24.0%(6/25)和67.9%(55/81);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6.8%(11/14)和76.9%(50/65).结果 表明,p27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27基因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等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27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关,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院及其他医院送到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病理确诊的6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大肠癌组织及对照组大肠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81.6%)明显高于对照组(0.0)(P<0.01);研究组中腺癌、黏液癌、胶样癌、其他癌的肿瘤细胞中VEGF表达阳性率(82.2%、80.0%、75.0%、83.3%)无明显差异(P>0.05);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VEGF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低、中、高分化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100.0%、88.9%、77.4%)有明显差异(P<0.05);随肿瘤Dukes分期的逐渐增高,VEGF表达阳性率也逐渐升高,A、B、C、D不同分期的肿瘤VEGF表达阳性率(83.3%、83.3%、90.9%、100.0%)明显不同(P<0.05)。结论:VEGF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转移中患者的PRL-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5例乳腺癌患者(25例无转移灶,30例有淋巴结转移)、60例胃癌患者(35例无转移灶,25例有淋巴结转移)以及60例结直肠癌患者(28例无转移灶,32例有淋巴结转移)外科手术切除标本中PRL-3的表达。结果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PRL-3阳性率(86.67%)明显高于无转移灶组(48.00%),P〈0.01。②胃癌淋巴结转移组PRL-3阳性率(80.00%)明显高于无转移灶组(48.57%),P〈0.05。③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PRL-3阳性率(56.25%)明显高于无转移灶组(28.57%),P〈0.05。结论PRL-3在肿瘤转移中的高表达表明其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揭示PRL-3的功能特性和它促进肿瘤转移的具体机制,从而使PRL-3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及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及潜在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