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低回声型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5例肝内低回声型病灶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与造影剂SonoVue对病灶进行实时造影检查,最后通过增强CT、MRI与组织病理学来明确病灶性质。结果:75例肝内低回声型病灶,其中有原发性肝癌18例,转移性肝癌12例,血管瘤20例,FNH5例,非均质脂肪肝13例,肝硬化结节7例。普通彩超诊断准确率为80%,超声造影为97%。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低回声型病灶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进行ICC诊断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观察ICC病灶在超声造影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表现等回声时间、表现低回声时间以及在超声造影中的增强方式,观察超声造影和CT造影对ICC诊断的准确率。观察患者ICC病灶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不同时相的表现。结果:超声造影ICC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4.52±3.77)s,达峰时间为(22.36±5.01)s,表现等回声时间为(30.28±8.03)s,表现低回声时间为(44.14±15.79)s。ICC超声图像可出现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肿块后方回声出现衰减、肿块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光带,肝门或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等特点。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动脉期均表现为高增强,在门脉期超声造影以低增强为主,增强CT以高增强为主,在延迟期超声造影均表现为低增强,而增强CT仍然是以高增强为主,无等增强表现。对154例ICC的超声造影检查127例正确,准确率为82.47%,增强CT110例准确,准确率为71.43%。超声造影对ICC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增强时间、增强方式以及声像图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小肝血管瘤的超声(US)、CT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微小肝血管瘤患者38例45个病灶,均行超声及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8例45个病灶超声检出45个病灶,其中34个病灶呈强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呈筛网状,周边见裂隙征;2个病灶呈低回声,周边见带状强回声,具有典型血管瘤表现而确诊;1个病灶表现为单发圆形直径约lcm病灶,与小囊肿无法明确鉴别,经过CT增强及超声造影(CEUS)确诊;8个病灶表现为低回声,界限欠清晰,与非均质性脂肪肝及小肝癌难以鉴别,经过CT增强及超声造影确诊;超声造影10例14个病灶具有典型的肝血管瘤特征。38例45个病灶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未检出3个病灶;平扫+增强未检出4个病灶。结论:超声检查灵活方便、无创经济,可作为肝血管瘤的初筛方法;应用CT及超声造影检查为确诊定性手段,对微小肝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较高,可将超声的高敏感性及CT的高特异性相结合,提高微小肝血管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海绵状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1日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海绵状肝血管瘤患者82例,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筛检试验,观察2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约登指数和影像诊断表现。 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2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被确诊,57例患者共发现64个病灶;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7.72%,特异度为80.00%,约登指数为0.68,Kappa值为0.662;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为59.65%,特异度为68.00%,约登指数为0.28,Kappa值为0.237;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1,P<0.001);常规超声有34例患者呈现高回声,考虑为血管瘤,有8例被误诊,23被漏诊;在超声造影发现的59个病灶中,超声造影共表现出2种增强方式:①周边向中心完全充填,35个病灶;②充填时间缩短,整体性增强,14个病灶。同时发现,低回声病灶4个,5例患者被误诊,7例被漏诊。 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诊断肝血管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能够有效的区分高、低回声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确诊22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肘静脉丸式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 Vue2.4ml,在反向脉冲序列成像的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观察肝脏血管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2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在造影早期(动脉相或门脉相)发生周边环状强化或斑点状强化,并且缓慢向心性充填式增强,实质相肿瘤完全或大部分强化呈强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的肝实质;1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整体增强,门脉相与实质相持续增强,其回声高于周边的肝组织;1例患者仪表现周边增强,中心始终不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血管瘤时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又一种新方法,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增强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 Vue及CnTI造影成像技术对7例肝血管瘤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造影表现。结果非典型增强病灶中5例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其中4例延迟像表现为低增强灶,2例表现为边缘环状增强。结论对于增强表现不典型的血管瘤,仍须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灵芝 《当代医学》2013,(22):93-94
目的探讨正常肝内血管瘤和脂肪肝内血管瘤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评价脂肪肝内血管瘤提供依据。方法 121个经CT、MRI或病理检查证实的血管瘤(脂肪肝内血管瘤34个,正常肝内血管瘤87个),接受常规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二者的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回声增强等相关指标。结果脂肪肝内血管瘤边界不清(64.7%)、内部低回声(70.6%)和伴后方回声增强(47.1%)的个数所占比例明显多于正常肝内血管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内血管瘤的超声特征是内部低回声及伴后方回声增强者居多,可作为诊断脂肪肝内血管瘤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脂肪肝患者肝脏内存在低回声结节病例资料,分别应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内的低回声结节进行鉴别诊断,以病理诊断为对比金标准,统计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疾病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102例研究对象中轻中度脂肪肝67例,中重度脂肪肝患者35例。病理诊断46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其中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61.76%明显低于超声造影检查93.14%的正确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有效的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结节病变,减少误诊、漏诊,提高临床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后的特点,评估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共91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HCC)动脉相早期呈整体增强,呈快进快出高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先环状强化或直接整体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呈"黑洞"征表现;胆管细胞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开始强化,至门脉相早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呈慢进快出高增强.肝血管瘤呈典型的慢进慢出高增强,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增强,肝脓肿呈网格状快进快出低增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轮辐状"快进慢出高增强,不均质脂肪肝及肝硬化结节呈等增强,其增强方式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结论 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超声造影特点,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实质占位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8例常规超声检查误诊病例进行了临床表现分析,与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肝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术后结果相对照,分析误诊原因。结果:28例中5例血管瘤误诊为肝癌,13例肝脓肿误诊为肝癌,10例肝癌误诊为肝脓肿,14例去外院超声造影检查,2例与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不符,22例增强CT检查,3例与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不符。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实质性占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有困难,尤其是小病灶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诊断,疑难型肝癌与肝脓肿临床表现存在不典型的非自然转归现象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肝脏局灶性病灶中各时相的回声变化规律,对照增强CT各病灶的特点,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常规超声检查不能完全明确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采用造影剂SonoVue以及百胜公司Technos DU 8进行超声造影研究。[结果]14例原发肝癌中10例呈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6例肝转移癌表现多样,动脉期可呈环形或整体增强,肝恶性肿瘤的消退时间早于其他肝脏局灶性病变(P〈0.05),门脉期或延迟期表现为相对低回声。6例肝血管瘸有其特有征象动脉期开始缓慢向心性结节环形增,持续数分钟后才消退。与增强CT检查所观察的各病变的增强变化规律较一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明显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MRI)、超声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MRI、超声影像学表现、诊断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确诊原发性肝癌70例,确诊率95.89%,超声造影确诊原发性肝癌66例,确诊率90.41%,常规超声确诊原发性肝癌56例,确诊率76.71%,MRI、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影像学表现方面,常规超声检出肝胆管细胞癌2例,回声强弱不一,边界模糊;早期肝癌17例,低密度病灶,边界模糊;晚期肝癌37例,低回声,圆形、类圆形状,边界清晰,病灶内血流丰富;超声造影呈现"快进快出"特点50例;MRI平扫T1WI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结论超声造影、MRI相比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肝癌确诊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评价超声引导下肝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的治疗疗效。方法根据瘤体的大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血管瘤内缓慢注射平阳霉素药液,治疗2周1次。结果42例中,22例治疗1次,15例治疗2次,5例治疗3次,总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肝血管瘤持续缩小,逐渐形成强回声结节,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操纵简单、方便、易行,可作为临床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任烨 《大家健康》2016,(1):31-31
目的:探讨在肝血管瘤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诊断与鉴别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近4年时间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各25例)病例资料,所选患者均实施肝脏二维彩超诊断,针对其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检查发现,肝癌组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和内部回声均匀的肿块相比肝血管瘤组明显减少,占位效应、血流丰富肿块明显增多,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与最小流速明显加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病患者实施彩超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和鉴别病情,指导临床医师制定相应方案治疗,适合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共5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或肝血管造影介入治疗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动、静脉双期扫描和延期扫描。结果:59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病灶动脉期表现为: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32个。病灶边缘呈斑点状强化12个。病灶边缘呈小结节并半环状强化9个。病灶边缘呈小点状强化6个。静脉期全部病灶强化区扩大。延时期55个病灶填满强化,密度等于肝实质或略高于肝实质,4个病灶中央无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在脂肪肝背景下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方法30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双幅对比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I组(合并脂肪肝)与Ⅱ组(未合并脂肪肝且无其它肝脏疾病);再根据超声造影表现分为A组(动脉期病灶不全充填)与B组(动脉期病灶整体均匀快速增强),将I、Ⅱ组及A、B组交叉归类进行分析。结果肝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53.8%~64.7%。超声造影检查:A组(IA组及ⅡA组)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100%(8/8);B组中,IB组造影剂消退慢于周围肝实质10例,快于周边肝实质2例,同速于周边肝实质1例,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76.9%(10/13),ⅡB组造影剂消退均慢于周围肝实质,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100%(9/9)。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高,超声造影显著提高了在脂肪肝背景下对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但在脂肪肝背景下,病灶呈整体均匀快速增强时,则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  相似文献   

17.
葛乃永 《西部医学》2014,(4):512-514,51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CT诊断为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分析肝脏血管瘤CT特征和临床价值。结果 60例患者共93枚肝血管瘤病灶,其中单发病灶36例(60.0%),多发病灶24例(40.0%)。表现为平扫门、腔静脉样低密度灶,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呈边缘结节状强化,延迟扫描趋于与肝实质呈等密度。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晚期持续等密度充填是肝脏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具有定性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灶在MRI三期增强扫描中出现不同强化方式对日常扫描工作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我院病理科证实的100例肝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肝转移癌57例。所有病例由同一技师先进行标准的MRI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技师可根据临床需要在扫描最后增加第四期延迟扫描。并由我科室两位副高以上诊断医师评估肝内病灶的强化情况,出具带有详尽描述的诊断报告。结果肝脏原发灶有42例表现为造影剂"快进快出"[1]的增强模式,即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信号降低、延迟期信号最低;仅有1例表现为动脉期低信号,延迟期信号最强的情况。肝脏转移灶39例表现为动脉期信号最低,门脉期、延迟期信号逐渐增强;有18例病人在前三期均未明显强化,在最后加扫的延迟期病灶才逐渐强化。结论肝脏原发性肿瘤灶在MRI三期增强扫描中具备典型的造影剂"快进快出"模式,而肝脏转移性病灶则呈现为"慢进慢出"[2]的造影剂增强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扫描技师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灵活地对不同的病变给出最恰当的扫描方式,尽可能多的将病灶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