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村医生是指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且在村卫生机构从业的人员。乡村医生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全国乡村医生人数为893535人回。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相似文献   

2.
临夏州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卫生室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乡村卫生室建设的关键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了掌握临夏州乡村医生队伍发展状况,为加强全州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临夏州卫生学校招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全州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持,笔者于2010年3~5月对临夏全州乡村医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贾树平 《中外医疗》2011,30(24):119-119
乡村医生担负着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医疗保健任务。由于我国的乡村医生队伍属于有中国特色的庞大的农村卫生技术队伍,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大对其的管理和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跟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切实保障农民享受到较高级医疗服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是在农村基层从事一般诊疗和相关预防保健服务的卫生人员,是数亿农村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财政厅局、中医药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务局: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我们组织制定了《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现状,探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途径,为加强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使农村居民更好地享受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方法对参加2018年甘肃省乡村医生进修培训班的兰州市、陇南市、定西市的909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乡村医生中40岁以上者占73.06%,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15.40%,具有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执业医师资格、主治医师职称者分别占0.77%、0.55%、10.45%、2.86%、0.44%,所在卫生室为标准化村卫生室者占40.33%,村卫生室设备齐全、完全满足常规检查需要的占10.50%,认为有必要进行培训的学员占69.34%,认为临床技术是最重要的培训内容的学员占32.19%。结论乡村医生年龄普遍较大,标准化村卫生室比例低,医疗设备缺乏,广大乡村医生有业务培训需求,全科医生缺口大。  相似文献   

7.
乡村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规范化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针对目前乡村医生队伍现状,根据实际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国家加强了对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和服务水平的教育,并使其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相似文献   

8.
乡村医生这支队伍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都是农村医疗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担负着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义务。然而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境遇堪忧,主要面临着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趋势、后继人才匮乏、年老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2011年)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此,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村医生这支队伍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都是农村医疗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担负着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义务.然而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境遇堪忧,主要面临着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趋势、后继人才匮乏、年老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2011年)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此,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队伍建设 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京北山区的老年居民慢性病高发、经济基础薄弱、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距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路途较远。目前京北山区家庭医生团队由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共同组成,二者在山区老年居民签约服务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了解京北山区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并对山区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出适宜建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019年9—10月,选取北京市怀柔区北部山区的8个乡(镇),按比例抽取每个乡(镇)家庭医生团队的社区医生、乡村医生及签约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抽取社区医生141例、乡村医生133例、老年居民345例。老年居民问卷内容包含基本情况、希望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服务的方式及内容、认为获取健康资讯最有效的渠道、对该服务模式的满意度等;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问卷内容包含基本情况、开展签约服务中互联网使用情况、为老年居民提供的服务内容等。同期,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4例社区医生、24例乡村医生、16例老年居民进行个人深度访谈,了解调研对象对联动签约服务模式中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职责的认知、对该签约服务模式的看法、对互联网在该模式中应用的看法、对该签约模式发展的建议等,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京北山区老年居民希望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签约服务内容前3位依次为下乡开展大课堂宣传〔199(57.7%)〕、下乡体检〔197(57.1%)〕、送医送药下乡巡诊〔169(49.0%)〕;老年居民希望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服务的方式或渠道前3位依次为门诊诊疗服务,上门医疗服务、在社区组织健康宣教讲座;老年居民认为获取健康资讯最有效的前3种渠道依次是乡村医生/村中喇叭宣传〔253(73.33%)〕、社区医生就诊时面对面宣传〔134(38.84%)〕、张贴或发放宣传资料〔126(36.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居民对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服务项目、沟通能力的满意度是其对"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出诊服务、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服务、长期处方服务开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使用网络在线与居民交流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性研究发现老年居民对网络在线服务需求较低,对乡村医生依赖性高;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有限;社区医生与老年居民交流少,主要以协调医疗资源为主。结论京北山区老年居民签约服务的开展离不开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的共同努力,现阶段呈现出对乡村医生近距离服务的高度依赖,对社区医生高水平技术和医疗资源平台的需求。建议以老年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挥乡村医生地利人和的优势,发挥社区医生技术和平台优势,优化"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邱创良 《吉林医学》2013,(20):4191-4192
推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省市正在不断完善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而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度,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产生了积极反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经验,找出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深圳市宝安区进行试点研究,探索适合深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色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医改背景下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执业心理环境,探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途径。方法2011年7月及8月在京郊M县3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观察和个人深入访谈(调查对象包括村医27名,村民108名,共计135名)。结果农村居民对于医疗服务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对于乡村医生有着特殊的角色期待。结论需通过管理措施的细化,改善村医工作的社会环境,提高其服务能力,以便更加有效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北京市郊区(京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与规范,对中国乡村的特点和乡村医生的作用关注不足,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和相互作用认识也不够清晰,体现出以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团队为核心、采用“村落承包式”签约方式和通过定时的简单体检和健康讲座来进行健康管理等特点,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效果欠佳。应推进北京市基本医疗卫生立法进程,为京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将达到一定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合理界定乡村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在签约服务中的职能,建立京郊紧密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农合”制度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与推行,衣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乐观,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相似文献   

16.
乡村医生作为农村最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承担了农村居民预防保健的重要任务,所以,乡村医生学历层次需求的确定、乡村医生的退休和更替、乡村医生技术素质要求的提高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重要组成,也是医学类院校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确定农村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是政府对医学类院校的发展规划、招生计划的确定、医学类院校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的科学性、所选教材的适用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度不断健全,但家庭医生团队在发展中仍存在服务能力和服务积极性有待提高、支撑工具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分级诊疗实施中较为被动,未能充分发挥网底与核心作用。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根据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情况,总结了上海闵行、深圳罗湖、河南息县三地家庭医生团队的建设经验,进而提出如下建议:以居民为中心进行健康风险分层和个性化服务方案制定;扩充家庭医生队伍,调整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提高家庭医生待遇,缩小与上级医院差距;医保打包付费,以加强上级医院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重视程度;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路径;加快有利于家庭医生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乡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乡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可我国湖南湘西贫困地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医务人员编制紧张;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乡村医生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待遇无保障,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可从人员编制、保障制度、医学教育三个方面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现状的分析,积极探索关于农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伦理对策:一要从制度层面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包括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将村卫生室和村医纳入体制内,严格对村卫生室和村医的绩效考核,规范村级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二要从教育层面上真正培养出为农民提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才,包括降低准入门槛,解决村医后继乏人的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拘一格满足村民的健康需求,秉持"土生土长",使农村卫生服务网底稳固,村民真正受益;三要从精神层面上切实建树"珍生爱生"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