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短期苯暴露对工人外周血象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方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查203名苯暴露工人(暴露组)与当地未暴露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178名健康工人(对照组)的血常规指标。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试验结果评价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结果]暴露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HCT)、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活力(RDW)降低的阳性率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21、21.37、18.02、22.17、36.59、41.23,P均〈0.01;将暴露组按接苯工龄分为≤8个月、9~15个月和16~24个月3组,中性粒细胞(GRAN)减少的阳性率随着工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47,P〈0.05);进一步按性别分类,发现暴露组女工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PLT、血红蛋白含量(HGB)、RDW异常率明显高于男工,矿值分别为21.04、36.26、6.94、71.62、12.91,P均〈0.01。暴露组CBMN率[(2.98±1.49)‰]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72)‰],P〈0.001。[结论]短期苯暴露对作业工人的血液系统及染色体损伤有一定影响,并且上述指标的改变早于白细胞的异常,在职业性苯中毒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企业变配电场所工作人员的工频电场和磁场暴露情况及其对神经行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HI-3604低频电磁场测量仪对18家公司工频作业场所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进行测量。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105名暴露组和110名对照组人员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使用问卷对两组人员的神经系统方面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并对两组人员进行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PH)、中性粒细胞数(NEUT)、单核细胞数(MONO)、嗜酸粒细胞数(EO)、嗜碱粒细胞数(BASO)、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量(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PLT)、IgA、IgG、IgM测定。[结果]220kV变电站电场强度明显高于35kV配电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二者磁场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绪情感方面,暴露组的紧张、抑郁、愤怒、疲劳及慌乱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暴露组的有力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视觉保留记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正确打点数和总打点数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神经系统不适症状方面,暴露组的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LYMPH高于对照组,而MCHC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IgA浓度均值在暴露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别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频电场可能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长期接触可能造成工人的神经系统不适症状和血液系统的轻微改变,但尚不能肯定工频电场对作业人员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氧化钛对接触工人血液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某企业集团生产工人2015年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以其中钛白粉生产车间(工段)工人185名为接触组,其他不接触二氧化钛的硫酸生产车间(工段)工人87名为对照组,将两组异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触组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分别为55.1%和66.1%,均高于对照组的46.0%和6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的血液学异常指标主要为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异常(偏高或偏低)和平均血小板压积偏低;血液生化指标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活力比值、谷氨酰转肽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含量异常。结论二氧化钛对接触工人的血液学及生化指标存在不良影响,用人单位应定期对二氧化钛职业接触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应包含血细胞形态、胆红素代谢和肝功酶类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纳米碳酸钙与矽尘对作业人员肺功能影响的差异,为探索纳米碳酸钙对人体肺部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某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70名接触纳米碳酸钙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按照年龄和工龄、性别、吸烟指数1∶1匹配,以某企业70名接触矽尘工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胸部X线及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胸部X线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纤维化的改变;肺功能检查发现纳米碳酸钙组异常率高于矽尘组(P0.05),且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观察组(女)、(男+吸烟)FVC及VC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吸烟)FEV1%、FEF25~75、FEF50%、FEF75%、FEV1/VC%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碳酸钙接触可影响工人的肺功能,其影响是否较矽尘更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昆山市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的哨点监测,掌握昆山市DMF危害暴露水平、人群分布及其对接触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江苏省重点职业病监测技术方案》统一调查表,调查企业和劳动者基本情况、职业史及健康状况等,并对调查企业的DMF岗位进行连续检测,对525名接触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昆山市共存在12家DMF危害企业,检测81个作业点,合格点数72个,超标率为11.1%。接触DMF工人数525人,其中58.3%存在腹胀;32%有食欲减退等症状;肝功能异常55人,异常率10.5%。经统计分析,电子行业DMF超标率明显高于化工和轻工行业(P〈0.05);而接触工人肝功能异常率以化工行业明显较高(P〈0.05),不同DMF范围接触工人肝功能异常率有差异(P〈0.05),而不同工龄或周接触时间者肝功能异常率无差异(P〉0.05)。[结论]DMF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应密切关注作业点浓度,采取干预措施,保护接触人群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噪声及噪声联合电焊烟尘暴露对整车制造工人心电图、血压及脉压差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集团3 434名男性职工为研究对象,按职业暴露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噪声暴露组及噪声+电焊烟尘暴露组,并对其2018年健康检查心血管系统相关项目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暴露组共调查1 222人,噪声+电焊烟尘暴露组调查917人,对照组调查995人,其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0.18%、27.37%、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工人高血压发生率、收缩压偏高率、舒张压偏高率及脉压差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噪声暴露组中≤25岁组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最高(45.19%),35岁组异常率最低(26.53%),随着年龄增大心电图异常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27,P0.05);噪声+电焊烟尘暴露组和对照组内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组不同工龄人群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6,P0.05),其中3.1~6.0、6.1~9.0年工龄组发生率最高;噪声+电焊烟尘暴露组和对照组不同工龄人群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噪声及噪声+电焊烟尘暴露对整车制造企业生产工人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心电图异常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企业集团纳米二氧化钛(钛白粉)生产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探讨钛白粉及其生产装置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企业集团从事钛白粉生产作业的工人199名作为暴露组,选取某能源公司116名管理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通过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调查、钛白粉生产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职业健康检查及普通健康检查等收集相关资料应用Excel 2003和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暴露组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和FEV_1/FVC)低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中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尿比重均值略高于暴露组,而暴露组尿pH均值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分析情况比较:暴露组有115人存在1项以上血液指标异常,对照组为52人,分别占57.8%和44.8%,总体异常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均值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所差异(P0.05)。结论钛白粉及其生产装置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和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铅蓄电池厂工人外周血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tDNAcn)与血铅水平(blood lead level,BLL)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873名某铅蓄电池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岗位的铅暴露情况,其中193位无铅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者,作为对照组;680位仅有铅暴露者,作为暴露组。采用问卷收集铅作业工人的一般情况,血常规检测其血液学参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相对mtDNAcn,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BLL。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多项式广义线性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总人群BLL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是218.90μg/L(180.60μg/L);对照组为65.50μg/L(44.20μg/L),暴露组为251.00μg/L(141.05μg/L)。对照组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4.71×10~(12)/L(0.77×10~(12)/L)、29.20 pg(2.00 pg)、316.00 g/L(9.00 g/L)和139.00 g/L(26.00 g/L);暴露组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4.83×10~(12)/L(0.74×10~(12)/L)、28.80 pg(2.00 pg)、313.00 g/L(10.00 g/L)和140.00 g/L(21.00 g/L)。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BLL升高(P0.01),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b0且P0.05);暴露组相对mtDNAc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0.13,P=0.04)。在血铅8.90~275.86μg/L范围内随着BLL的上升,mtDNAcn有明显下降趋势(b=-0.001 6,P0.01);在血铅275.86~647.70μg/L范围内,mtDNAcn随BLL的上升呈上升的趋势(b=0.000 002 9,P=0.02)。[结论]铅作业工人的BLL可以导致外周血mtDNAcn的变化,提示职业性铅暴露可能导致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mtDNAcn可能可以作为职业性铅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制鞋用胶粘剂对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探讨保护工人健康的策略。方法 2013年从高密市66家制鞋企业中选择直接接触胶粘剂的515名工人作为接触组,从食品加工企业中选择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的600名工人作为对照组,对其外周血象进行比较。结果在作业场所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85、30.63、2.52mg/m3的环境下,接触组工人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绝对平均值较对照组偏低(P〈0.01、〈0.05),而淋巴细胞和血红蛋白无差异(P〉0.05),接触组工人不同工龄间比较中,工龄〉3年的作业工人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工龄〈1年的。结论工人在接触低浓度苯系化合物的环境中,会对其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造成影响,如长期接触,血小板的降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儿童微量元素铁含量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达山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18-1819
目的探讨儿童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微量元素铁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和微量元素机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正常成人的血液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红细胞参数(MCV、MCHC)和微量元素铁含量均较成人低(P〈0.05)。结论缺铁是儿童MVC、MCHC比正常成人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饮食铁含量和长期有氧运动对雌性大鼠血液铁状态和海马非血红素铁(NHI)贮存的影响,探讨外周铁浓度与脑铁浓度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断乳雌性SD大鼠71只,随机分为3组:饮食低铁含量组(12mg/kg),饮食标准铁含量组(45mg/kg)和饮食高铁含量组(1000mg/kg),其中每一组再分为运动组和静息组。用相应的铁含量饲料喂养1个月后,运动组进入游泳期,每周5d,每天1次,每次30min,持续3个月。静息组除不进行运动外,其余处理与对应运动组相同。在末次运动后,所有大鼠禁食24h,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静脉取血,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和血清铁状态指标;断头取全脑,冰上快速分离出海马,测定海马NHI含量。结果与标准铁含量静息组比,低铁含量静息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降低(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浆总铁结合力(TIBC)升高(P〈0.05)。低铁含量饮食时(ID),与静息组比,运动组Hb、HCT显著升高(P〈0.01),海马NHI含量升高(P〈0.05),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显著降低(P〈0.01)。高铁含量饮食时(SU),与静息组比,运动组血浆TIBC升高(P〈0.05),TS降低(P〈0.05)。结论低铁含量饮食导致雌性大鼠出现血液低铁状态,机体对于饮食铁不足有适应性调节;低铁饮食下长期低强度运动会加重雌性大鼠血液低铁状态,并且导致脑内海马铁贮存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参数对再生性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初诊为诊AA患者40例,MDS患者38例,应用血细胞计数参数对两种疾病进行回顾性鉴别诊断。结果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和贫血程度在中度以上者,MDS较AA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AA组较MD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AA组较MDS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计数中WBC、Hb、PLT、MCH、MCHC、MPV、RET%、RET#等各参数对AA与MDS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萍  李斌  郝佐红  张锐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09-2510
目的了解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的改变。方法对197名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对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异常率为4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改变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结论接触高温对心脏产生一定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苯接触的遗传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和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对苯接触组116 人和对照组62 人进行血常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微核率检测。 [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为〈0.033~1.898 mg/m3,低于我国苯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10 mg/m3)]。苯接触组白细胞计数为(4.70±1.02)×109/L,低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6.58±1.6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与苯接触工龄呈负相关(r=-0.993,P 〈 0.01);苯接触组和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58±0.88)%和(0.13±0.42)%,微核率分别为(4.03±3.31)‰和(2.00±2.00)‰,该两项指标在苯接触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与苯接触工龄呈正相关(r=0.289、0.616,P 〈 0.01),与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06、-0.645,P 〈 0.01)。 [结论] 长期低浓度苯接触可造成细胞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6.
李淑华 《职业与健康》2014,(20):2872-2874
目的了解工人长期持续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引起的心脏功能改变特征。方法采用定群、纵向研究方法分析研究269名低浓度硫化氢职业接触者2012年在岗期间和2009年岗前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2012年心电图异常率(39.03%)高于2009年(2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电轴偏移、肢导低电压、ST-T改变与2009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2年男女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2009年,男性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心电图异常率46-52岁组〉26-35岁组〉36-45岁组,46-52岁组与36-45岁组、26-35岁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年度间相比,2012年各年龄组异常率均高于2009年,46-5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持续职业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和急性硫化氢中毒一样可以导致心脏功能损害,表现出心电图异常,可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方法。方法:将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分别在ADVIA-120、SF-3000和BC-3000^PLUS 3类不同仪器上测定,并对37℃水浴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水浴前,WBC和RBC分布图均明显异常并有相应的报警;HGB轻度减低,RBC和HCT结果显著减低,MCV、MCH、MCHC和RDW结果均显著增高.WBC和PLT结果在3种仪器上表现不一。水浴后,血细胞分布图形和各参数的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测量的血细胞参数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怀疑为红细胞冷凝集的标本,必须置37℃水浴消除冷凝集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倩 《现代保健》2010,(14):22-23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5.43±30.28) 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0.34±28.32) mol/L(P〈0.01).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为(4.55±2.51) d,明显比对照组(6.76±2.86) d短(P〈0.01).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