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既往4年长沙市流感监测结果,发现长沙市流感活动规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9年9月长沙市流感监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LI)占门诊病例的百分比(ILI%)的变化规律,以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活动规律。结果2006年起,长沙市流感ILI%水平逐年升高,且每年存在2个高峰,即每年1-3月和7-9月;2005年10月-2009年3月,长沙市的流感优势毒株为季节性流感H1N1亚型和H3N2亚型,且两者交替出现;2009年4-9月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率逐渐增高,逐步成为优势毒株。结论长沙市流感活动的规律较为明显,存在季节性和周期性;IL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流感病毒活动的两个高峰时期当地的ILI%水平也处于高峰时期;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影响较大,今后一段时间内防控的重点应放在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中。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2009年扩大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省扩大流感监测结果,探讨监测结果在疫情评估中的信息利用。方法2009年6月起广东省实施了扩大流感监测项目,将原有覆盖8个地级市的流感监测网络扩大到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共设有22家国家级网络实验室、28家国家级流感样病例及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及36家省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的监测网络,监测内容包括流感样病例、病原学及暴发疫情等,并对2009年6月至12月扩大流感监测项目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自2009月6月1日至12月27日期间,出现了2次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发病高峰期间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分别达到7.05%和8.06%;第1个高峰发生在7月(第29—31周),季节性流感就诊指数峰值为2.58%,;第2次高峰发生在11月(第48周),甲型H1N1流感就诊指数峰值为4.38%;同期共收集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17 325份,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35.02%(5 868/16 758),其中,季节性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75%(2 472/16 758),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0.26%(3 396/16 758);流感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流感病毒培养阳性率为23.75%(1 093/4 602),其中,季节性流感毒株828株(以季节性流感H3N2毒株为主);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265株;同期共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事件413起,其中,甲型H1N1流感暴发共287起,占暴发事件数的69.49%。结论扩大流感监测结果可客观反映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特征。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流感病毒阳性检出高峰与暴发事件发生高峰的出现时间相一致。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未引起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3年度梧州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监测点进行流感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 2010-2013年梧州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按月百分率分别为0.93%~1.6%、0.9%~1.14%、1.04%~4.19%、2.03%~3.54%。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2010年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25份,阳性率9.87%,其中新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1.51%、26.41% 和55.82%;2011年检出核酸阳性标本92份,阳性率9.48%,新甲型H1N1占优势;2012年检出核酸阳性标本154份,阳性率14.35%,主要型别为B型和季节性H3N2;2013年核酸阳性标本295份,阳性率19.55%,主要型别为新甲型H1N1和B型流感。2010-2013年流感暴发疫情共有8起,在4月、6月、11月、12月发生。结论 通过观察门诊流感样病例数的百分比变化,可以大体推测流感活动强弱;对流感各亚型核酸的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了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石家庄市流感病毒监测资料,为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搜集石家庄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2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 338846例,ILI就诊百分比为1.10%。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926份,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8份,阳性率24.30%,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50.00%、17.52%、32.48%,各监测年度ILI%高峰和检测阳性率高峰相一致。除2011-2012年度,其他均有甲型H1N1流感检出,其在2013-2014年流感流行季为优势流行株。2010-2011年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相比,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的年龄构成有差异(χ2=17.91,P<0.01)。结论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石家庄市流感活动较弱,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常态化,与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2009年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该市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数据,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季节性流感病毒分离。[结果]东莞市监测门诊全年共监测门诊病例2688759人次,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1982例,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构成比为2.3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769例,结果阳性377例,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9.02%,其中新型甲型H1N1流感197例,季节性H3N2型91例,季节性H1N1型40例,乙型29例,其他型别20例;共分离出季节性流感病毒83株,分离阳性率为6.72%,其中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31例,乙型流感病毒30例,季节性H1N1流感病例20例,季节性H1N1及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2例;共报告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64起,其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50起、季节性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各7起,学校疫情占93.75%。东莞市2009年流感发病高峰为6~7月及9~12月,1~5月以乙型流感为主,6~8月以季节性甲型流感为主,9~12月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导。[结论]2009年该市出现了两个流感活动高峰,6月份以来该市流感的优势毒株逐渐由季节性流感向甲型H1N1流感转变,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将依然活跃,出现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仍会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刘继艳  任玲君  白本海  王亚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872-3873,3876
[目的]了解开封市流感流行状况及动态变化规律,每年的流行株及其构成,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开封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报告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开封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3475例,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为4.67%。2009年第47周流感样病例数和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均为最高(429,18.28%),15~25岁年龄组流感样病例门急诊就诊比例最高(1.83%),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2009年第49周流感病毒阳性率达到最高(85.00%),2009年11月份、12月份和2010年1月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比例较高。[结论]2009~2010年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11月份为发病的高峰,应密切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在开封市的变异及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亚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04-2305,2313
目的对开封市201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24h内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0年开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91661例,流感样病例(ILI)853例。全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71例,经实验室检测,新甲H1N1流感病毒18例(占3%),A未分型57例(占10%),B型9例(占2%),季H1和季H3均未检出,全年无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结论流感发病有季节性,2010年第3周流感样病例数达高峰,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流感样病例构成以25~年龄组为主,流感病毒以A未分型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庆阳地区2009 - 2017年度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流感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9 - 2017年期间庆阳市的流感监测数据,对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22.0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 - 2017年庆阳市共监测ILI病例8 337例,平均ILI%为2.17%,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5 834份,检出阳性953例,总阳性率为16.34%,检出阳性标本中以A型为主,占77.12%。ILI年龄组0~5岁组所占构成比最高,为34.11%,病原学监测显示,15~24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1.07%。ILI%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每年的第40周开始至次年第9周形成一个流行高峰期,与病原学阳性检出时间基本一致。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病原学主要流行型别不同,2009、2013年主要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1、2014~2017年主要为季节性H3N2病毒,而2012年主要以B型为主。结论 庆阳市每年出现一个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春季,0~5岁组为主要易感人群。主要流行型别表现为新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淄博市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预测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淄博市2007-2009年流感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和2009年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的动态变化,以及2009年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淄博市2007-2009年共报告ILI 10 100例,ILI%为3.55%.2009年采样610份,流感病毒阳性303份,阳性率49.67%.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阳性标本的32.34%,A型未分型流感占62.71%,B型流感占2.31%,季节性H3流感占2.64%.结论 淄博市流感活动规律较为明显,存在季节性和周期性;2009年度流感样病例发病年龄分布与以往不同,以5~24岁年龄组为主;2009年冬季季节性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流行同时存在,在11月左右甲型H1N1流感成为优势毒株;同时IL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2013年4月新乡地区流感流行特征。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进行流感病毒RNA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统计学方法分析疫情监测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新乡市ILI就诊百分率高峰出现在11月份到次年3月,其中,2012年11月~2013年3月的ILI就诊率(1.24%)显著高于2011-2012年同期水平(0.73%)(P<0.01);流感病毒阳性检出峰在1~3月份;每年的流行病毒株有所不同,但H3N2亚型病毒近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年)活动在平静了近2 a后再次出现。结论新乡市流感病毒活动高峰在冬春季1~3月份,且2011-2013年流感流行出现上升趋势,须加强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包头市2012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包头地区流感病原谱构成及其变迁规律,以便及时发现病毒变异并作出预警。方法采用定量RT_PCR方法扩增咽拭子标本中血凝素(HA)基因,对包头市2012年两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47份,检出阳性标本79份,阳性检出率为14.44%,其中甲H3型流感占49.37%,乙型流感占41.77%,甲型未分型流感占8.86%,全年未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 2012年包头市流感病毒以甲3型和乙型为主,冬春季高发,易感人群为15岁少年儿童。提示流感监测应长期连续地开展,加强学龄儿童的监测,提高哨点医院监测质量,密切注意甲型流感流行株的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新变异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平顶山市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报告情况,对符合采样要求的ILI采集鼻咽拭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亚型,开展病原学监测。结果2013-2017年共上报ILI 35979例ILI,平均为2.88%;主要集中5岁以下儿童(50.61%);共采集ILI标本3299份,检出阳性标本575份,阳性率为17.43%;其中季节H3型占45.57%,B型占33.04%,新H1N1占21.22%。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学生和幼托儿童。结论某市近几年流感流行处于较低水平,无明显高发趋势;在流行季节,季节性H3型,B型和新H1N1型交替出现,以季节性H3型为主;学生和托幼儿童防控流感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14年贵州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 -2014年贵州省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229694例,ILI%平均为5.91%。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32111份,阳性率12.12%。其中病原构成为季节性流感H3亚型占41.00%,次为BY型占27.47%,甲型H1N1占26.54%,混合型占0.96%。结论 2012年以来贵州省流行的流感病毒多种,但主要是季节性流感H3亚型、BY型,以及甲型H1N1亚型;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对发现新发、不明原因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崇左市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实验室控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13年崇左市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实验室诊断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崇左市人民医院及各地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912份,应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AM、BNS、H1HA、H3HA、SWH1 HA、H5HA、H9HA、H7HA、N9NA基因。结果 912份标本中,检测到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9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1亚型核酸阳性0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3亚型阳性4份,甲型H1N1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58份,季性性H3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同时阳性1份,均未检测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中的H5HA、H9HA、H7HA、N9NA基因。甲型H1N1的检出率较高为6.36%(58/912),阳性构成比为70.73%。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08%(19/912),季节性H1流感病毒阳性率为0.00%(0/912),季节性H3流感病毒阳性率为0.44%(4/912),季性性H3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同时阳性率为0.11%(1/912)。均未检测出人感染H5,H9,H7N9禽流感病毒。结论甲型H1N1仍是2013年崇左市流感的主要毒株类型,流行趋势以散发为主,较2009年大暴发流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宁夏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进行监测分析,探讨其流行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级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样本,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宁夏流感哨点医院共采集ILI标本17 785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3 325份,总阳性率为18.70%。在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占49.41%,季节性H3N2占26.02%,季节性H1N1占0.72%,B型占23.85%。5岁~和1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2.28%和24.20%。4个监测年度的流行高峰均出现在冬季、春季。结论 2009年-2013年,宁夏流感流行主要以甲型为主,尤其是甲型H1N1,高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和学龄儿童,流行季节为冬季、春季。2009年甲型H1N1大流行后,流感流行毒株的亚型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3 24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8.4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和7月ILI病例数最多;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岁年龄组,占79.4%;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520份,分离出91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7.5%,新甲型H1N1 19株,H1N1亚型7株,H3N2亚型14株,B(Victoria)亚型51株。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1.2%。核酸检测以季节性甲流和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81.2%)。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全年均有流感样病例发生,以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和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 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12-2013年流感流行季流行特征、病原学变化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和《北京市流感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2年9月—2013年5月,共监测门、急诊病例717582例,发现流感样病例2883例,就诊比例为0.40%。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496件,分离出流感病毒289株,阳性率为19.32%;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170株,占58.82%;季节性甲3亚型119株,占41.18%。该流行季以12月病毒检出率最高,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2012-2013年怀柔区流感流行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以散发为主,未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流行病学采集的资料与病毒分离情况不完全一致,怀柔区流感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2010年4月-2011年3月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毒株变异情况以及流感病原学特征,为这一地区的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狗肾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病毒分离后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10年-2011年监测年度共检测鼻、咽拭子标本10218份,检测到阳性标本1025例,阳性率为10.03%,经分型鉴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415例,季节性流感A(H3N2)250例,B型242例和A未分型118例。分离到流感病毒311株,病毒分离率为3%。结论:山东省2010年-2011年监测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H1)型,但同时有季节性流感A(H3N2)和B型流感存在,未发现流感变异毒株。流感发病人群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周口市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周口市流感监测中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监测哨点医院相关门诊ILI数占门诊就诊人数的2.07%,以0~岁年龄组为主,占67.38%。3年共检测ILI标本3 846份,PCR阳性272份,阳性率7.07%,其中季节性H3型为154例(56.62%),B型65例(23.90%),新甲H1N1型53例(19.49%)。结论 2013-2015年周口市流感流行出现上升趋势,流感病毒活动高峰在冬春季,须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