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成功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密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IVF成功率意义重大。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血管生成是着床的关键步骤,因为丰富的血流灌注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以直接控制血管新生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血管新生的结果,故可将VEGF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预测妊娠能否成功的参考指标之一。文章对近年来在IVF过程中,针灸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选穴、针灸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概括与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内膜处于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在月经周期中呈规律性改变,反映内膜的功能状态,是预测内膜容受性的简便指标.很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有显著性差异,Dechaud H等[1]发现,预测内膜容受性最有效的联合指标是内膜类型、内膜厚度和舒张期末血流.同时,Okohue JE等[2]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为7~14 mm时,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术(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妊娠率显著提高.Tuckerman E等[3]发现胚胎移植反复失败的女性,其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CD56+)的浓度(14.5%)显著高于对照组(5%),表明UNK细胞直接参与胚胎的移植过程.此外,Chen SL等[4]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可以预测IVF的成功率.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内膜厚度和类型在预测妊娠结局时意义不大[5].子宫内膜容受性紊乱所致着床失败是IVF-ET低种植率的一个重要机制,临床上如何改善这类患者内膜的容受性尚无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属疑难杂症,病程多缠绵多年,病机复杂,治疗棘手。尤其在IVF治疗中部分患者因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而不能进行胚胎移植,给患者造成经济及精神方面的重大压力。为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胚胎移植机会及提高妊娠率,故对王小云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经验进行总结。王小云教授认为,肾虚,冲任血虚或受阻,不养胞宫是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核心病机,治疗重在增强子宫黏附能力,改善内膜容受性,使胚胎、内膜同步增长,稳固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4.
李琳  贺冰  马本玲 《中草药》2021,52(5):1376-1382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只雌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雌性大鼠建立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0.27 mg/kg)组及少腹逐瘀汤低、高剂量(144、288mg/kg)组,每组9只。给药后按2∶1安排雌性、雄性大鼠合笼,妊娠第5天剖腹观察胚胎着床率、平均胚胎着床数;采用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DCF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丙二醛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记录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厚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KD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TNF-α、IL-6、IL-8、ROS、丙二醛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胚胎着床率和平均胚泡着床数显著降低(P<0.05),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子宫内膜VEGF、KD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子宫内膜TNF-α、IL-6、IL-8、ROS、丙二醛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胚胎着床率和平均胚泡着床数显著升高(P<0.05),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子宫内膜VEGF、KD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较为完整,少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腺上皮细胞排列较为规则,固有层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肌层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其中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改善更显著。结论少腹逐瘀汤可减轻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胚胎着床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KD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胚胎着床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曾倩教授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的诊疗思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不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在着床窗期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内膜接受、容纳胚胎植入的能力。它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胚泡着床率的重要因素,目前辅助生殖技术中大量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抑制胚泡着床,极大影响了辅助生殖的成功率。笔者经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后发现,自2006—2017年,有121项研究发现补肾活血中药能显著改善植入窗期胞饮突的发育,促进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ER,PR,整合素β3,LIF,LPA3等多种分子的表达,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利于胚胎着床。祖国医学对不孕症的理解源远流长,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虚是不孕症的重要病机。补肾活血中药能够补肾填精、养血活血,在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提示补肾活血中药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该文就补肾活血中药在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总结,此外还归纳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初步探讨了补肾活血中药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3(TIMP-1,3)对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是胚泡着床的关键步骤.MMP-9/TIMP-1,3在子宫内膜的高表达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同时参与胚胎滋养层侵袭,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胎盘形成过程,有利于胚胎着床和维持妊娠.近年来相关中医药研究提示中药可提高和改善子宫内膜的微环境,有利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8.
对近10年针灸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述。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分别以"针灸""子宫内膜容受性"和"endometrial receptivity""acupuncture""moxibustion"等为检索词,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3篇,对其中28篇针灸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针灸可通过提高胞饮突表达、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子宫内膜A型率等子宫内膜形态相关指标,降低子宫内膜下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数等子宫内膜微循环指标,提高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的表达,提高整合素、白细胞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源框基因10等分子生物学调控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条件,提高妊娠率,尤其是在辅助生殖领域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但目前由于胞饮突、整合素等相关指标的检测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临床检测难度,对于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证据尚且不足。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总结、分析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困扰着越来越多育龄期妇女。胚胎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能否成功种植的关键,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障碍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针灸遵循以补益先天肾气为主,辅以疏肝健脾、调补冲任的治疗大法,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疗效显著,临床运用广泛。笔者将从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3个方面,对针灸影响IV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为针灸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及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和定位的影响。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二补助育汤组,每组6只,用米非司酮建立胚胎着床障碍动物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妊娠第5天处死小鼠后,检测各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子宫内膜Ang-1和VEGF 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定位。结果:模型组小鼠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补助育汤组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二补助育汤可提高子宫内膜Ang-1和VEGF蛋白表达量,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1.
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开展,众多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着床存在一个暂时性窗口期,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和具有接受胚胎能力的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是着床成功的关键^[1]。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条件,目前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焦点。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45-48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气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亦包涵了生殖功能,胞宫为胎儿孕育的场所。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胞宫实现生理功能的一部分,受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才能发挥容受胚胎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虹  庞小玩 《河北中医》2013,(11):1644-1645
在人类自然和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 -tion technique,ART)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状态与受精卵发育同步是受精卵着床成功的关键之一。通常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可达10~14 mm,此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好,对胚胎种植的接受力强,胚胎着床成功率高。而子宫内膜厚度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7.0 mm,将影响受精卵着床及妊娠率[1]。2011-03-2012-09,我们运用养血增膜汤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30例,并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胚胎着床密切相关,近年来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使其与受精卵同步发育,是研究的热点。西药以阿司匹林、补佳乐等药物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不明确,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患者的体质选择相应方剂和药物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变子宫内膜类型,增加子宫内膜动脉血供,改善子宫内膜微环境,达到上调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同源框基因10(HOXA10)、空通气孔同源框2(EMX2)、干细胞因子(SCF mRNA)、整合素(ανβ3)等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目的,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相关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优化的大数据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胚泡着床障碍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F)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又是阻碍胚泡着床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有严格的时间及空间限制,相当于人类自然月经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近年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中医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子宫内膜超声形态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膜偏薄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进而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临床中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补充雌激素、改善子宫内膜血供、促进内膜细胞再生等,具有一定的成效。近年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该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针灸、穴位刺激、宫腔灌注、腔内理疗、中药灌肠等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调经助孕丸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100例有自然流产史者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自拟调经助孕丸,连续服5个月经周期以上,每月服20 d,经期停药,期间避孕,治疗前后(排卵日)用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统计妊娠情况。结果:在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R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成功率77%。结论:调经助孕丸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关键,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使内膜、胚胎趋于同步是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可从形态学、超声学、激素及受体表达、分子生物水平和基因水平等多个方面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丰富胞饮突的表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提高雌孕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调整相关因子和基因的表达中发挥了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肾助孕方、逍遥丸对超促排卵小鼠妊娠结局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0只动情周期正常的昆明系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疏肝组,每组各60只。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小鼠建立控制性超促排卵模型。造模第1天始补肾组、疏肝组分别给予补肾助孕方混悬液(浓度1.5 g/mL)和逍遥丸混悬液(浓度0. 09 g/mL),均0.4 mL/(30 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1天。比较各组小鼠围着床期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NO含量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小鼠内膜胞饮突表达,统计各组小鼠妊娠数、胚胎着床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妊娠数、胚胎着床数减少(P0.05),同时模型组血清E_2、P降低,子宫内膜ER、PR蛋白,VEGF、e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子宫组织匀浆内NO含量均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胞饮突发育不良;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疏肝组小鼠妊娠数及胚胎着床数增加,血清E_2、P含量及子宫内膜ER、PR蛋白,VEGF、e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子宫组织匀浆内NO含量均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胞饮突发育接近正常组。结论补肾法、疏肝法均能够增加超促排卵小鼠妊娠率及胚胎着床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影响VEGF、eNOS表达,调控NO释放,改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及血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