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石牌村城乡结合部老年男女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对男女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等水平进行比较。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科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广州石牌原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数调查”结果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02—12对广州东面城乡结合部石牌村7个居委会的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高总胆固醇的患病率男女分别为50.8%和67.4%(χ^2=18.82,P&;lt;0.001),高三酰甘油为43.4%和50.8%(χ^2=3.68,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36.8%和46.7%(χ^2=6.28,P&;lt;0.05)。肥胖(BMI≥25kg/m^2)为27.1%和41.2%(χ^2=13.87,P&;lt;0.001),空腹血糖≥7.0mmol/L的检出率和高血压患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0~69岁组女性血清LDL-C,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70-79岁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80岁以上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2~-3.69,P&;lt;0.05)。不同年龄组老年女性的BMI和腰臀围均比男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2~3.38.P&;lt;0.05)。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性收缩压水平比男性显著升高,各年龄亚组女性舒张压水平比男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9~3.39,P&;lt;0.05)。结论:该人群女性BMI、腰围、收缩压、脉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LDL-C、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较高,舒张压水平女性较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绍兴市不同性别、年龄、城乡人群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为该地区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绍兴市大、中、小学教师和乡村村民共1472人的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验测定,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居民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男性总胆固醇、HDL-C和LDL-C水平低于女性,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5~4.08,P<0.05~0.01);≥50岁人群三酰甘油和HDL-C水平高于<50岁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5.67;P<0.01),总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城市居民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乡村居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4~24.89;P<均0.01)。结论:绍兴市不同性别、年龄、城乡人群之间的血脂存在显著性差异,对≥50岁、男性的城市人群应给予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对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等指标,并对所有调查对象做心电图、肝、胆、脾、肾B超及全面检查。结果:本组人群超重率55.6%,肥胖率19.8%,男性超重率63.5%,肥胖率23.1%,女性超重率41.4%,肥胖率14.0%,男女超重率比较(χ2=36.77,P<0.01);肥胖率比较(χ2=10.12,P<0.05),男女超重肥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BMI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BMI<24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及肥胖组人群(41.7<χ2<210.8,P<0.01)。结论: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现况,为今后血脂异常防治工作的开展筛选高危人群。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在新疆牧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福海县两地的1084例哈萨克人和蒙古人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按照血脂测定的标准方法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计算法计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值。结果(1)高LDL-C、低HDL-C血症为该牧区人群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前者患病率男女性组分别为51.0%,32.1%(χ2=39.50,P<0.01);后者患病率分别为50.2%,29.8%(χ2=45.60,P<0.01),均接近全国最高水平。(2)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有关。60岁年龄组以前男性组大于女性组,60岁年龄组以后则为女性组大于男性组);随年龄的增加男女患病率均成增加趋势。(3)HDL-C水平总趋势是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与内地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人群的TC,LDL-C水平均处在较高水平,而TG,HDL-C处于较低水平。(5)与10年前该民族的血脂水平比较,TC,TG,LDL-C呈增加趋势,HDL-C呈递减趋势。结论新疆牧区哈萨克人和蒙古人为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其原因可能除与该民族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外,其特殊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对血脂的影响也不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庆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以期为该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人体测量学指标,测定血脂、胰岛素等。结果:重庆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5.86%,26.71%,50.92%,52.42%,36.55%和25.16%。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6.365,P<0.01;χ2=36.792,P<0.01;χ2=4.068,P<0.05)。≥70岁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70岁以下人群(男:χ2=11.023,8.260,P<0.01,女:χ2=8.288,P<0.01,χ2=4.459,P<0.05)。84.50%的老年人合并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25.64%,27.13%和31.73%的老年人合并1种,2种或3种及以上的代谢紊乱。结论:重庆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需采取积极的一二级康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高级知识分子1998~2004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分别于1998,2000,2002,2004年对集团公司45岁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3428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纳入45岁以上,且有高级职称者。排除45岁以下的非高级职称人员。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等指标。结果:男性人体测量指标和血清学指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年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93~17.63,P<0.05~0.01),女性只有收缩压和三酰甘油在各年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21,5.26,P<0.05,0.01);男性危险因素检出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女性只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46.3,12.75,P<0.01)。结论: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这一层次人群的宣传教育,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新市区汉族成年人群的血脂代谢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该地区的防病治病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新市区30岁以上汉族成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0岁以上、汉族人。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疾病及器官功能衰竭者。符合上述标准共2687人,男1607人,女1080人。对纳入汉族人进行血脂、血糖测定。结果:①乌鲁木齐地区30岁以上汉族人群血脂紊乱的患病率达72.28%,总胆固醇升高的占15.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占9.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的占20.98%。②女性血脂状况明显好于男性,表现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5.104±1.062),(1.233±0.688),(2.660±1.026)mmol/L低于男性(5.219±1.083),(1.689±1.393),(2.797±1.096)mmol/L(t=3.730,11.240,3.301,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599±0.558)mmol/L高于男性(1.387±0.535)mmol/L(t=9.816,P<0.01)。③不同年龄组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有明显差异(F=2.959~23.382,P<0.05~0.01),50~59岁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最高。结论:乌鲁木齐新市区汉族人群的血脂紊乱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安贞医院特需病房住院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了解代谢综合征患病影响因素.方法①于2001-01/2005-03对北京安贞医院特需病房内科住院患者1104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资料不全者,对其中资料完整且对调查内容及检查项目知情同意的10 5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798例,女252例,年龄27~79岁.将纳入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4岁,221例)、中年组(45~59岁,446例)、老年组(≥60岁,383例).②采用自拟统一调查表,由固定的调查员进行询问、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及体力活动.测定患者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③采用日立74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胰岛素、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2 h血糖.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体质量指数≥25 kg/m2为超重,体质量指数≥30 kg/m2 为肥胖.④对各变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进行对数转换后分析;计数及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资料完整住院患者1 05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纳入对象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40.2%.92.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合并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70.7%.主要的代谢异常为超重/肥胖(56.3%)、高血压(54.3%)和高三酰甘油血症(46.3%).男性患病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疾病是超重/肥胖(59.6%),女性是高血压(57.9%).男性超重/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P<0.05~0.01),高总胆固醇血症的比例则低于女性(P<0.01).②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同龄女性;青年组中男性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同龄女性(P<0.05~0.01);中年组男性仅血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同组女性(P<0.05);老年组男性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明显低于同组女性(P<0.05~0.01).女性各年龄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构成比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男性中年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最高,但与其他两年龄组相比差异不明显.青年组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高于同组女性(P<0.05).③胰岛素抵抗指数、体力活动和吸烟均是代谢综合征较强的影响因素(0R=3.505,0.671,1.894,P=0.000,0.026,0.045).④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呈明显正相关(r=0.098~0.357,P<0.05~0.01),其中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最强.结论①北京安贞医院特需病房住院患者中代谢综合征及各种代谢异常情况严重,男性和女性患病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疾病分别是超重/肥胖和高血压.②青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较女性严重,老年男性则相反;中年男性与女性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相似.③胰岛素抵抗指数、体力活动和吸烟均是影响代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因素.④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机关工作者肥胖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对西京医院门诊体检的235例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的结果分为3组:超重组46例,肥胖组76例,及正常对照组113例,对以上人群进行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及B超等项目的检测。结果:235例中,肥胖患者男性56例,女性20例,男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χ2=16.80,P<0.01);收缩压及总胆固醇的值超重组为(117.24±18.67)mmHg(1mmHg=0.133kPa),(4.84±0.97)mmol/L,肥胖组为(124.33±17.13)mmHg,(4.81±0.99)mmol/L,对照组为(110.56±12.82)mmHg,(4.47±0.92)mmol/L,3组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24,-5.972,P<0.05),总胆固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5,-2.387,P<0.05);超重肥胖组脂肪肝阳性43例,对照组脂肪肝阳性1例,脂肪肝的发生高于对照组(χ2=45.5,P<0.01);男性腰臀比为0.92±4.20,HDL-C为(1.19±0.13)mmol/L,女性腰臀比为0.85±5.70,HDL-C为(1.32±0.15)mmHg,肥胖组两性间,腰臀比、HDL-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08,3.221,P<0.01)。结论:西北地区机关工作者中肥胖与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绍兴市人群血脂水平性别、年龄及城乡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绍兴市不同性别、年龄、城乡人群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为该地区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绍兴市大、中、小学教师和乡村村民共1472人的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验测定,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居民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男性总胆固醇、HDL-C和LDL—C水平低于女性,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5~4.08,P&;lt;0.05~0.01);≥50岁人群三酰甘油和HDL-C水平高于&;lt;50岁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5.67;P&;lt;0.01),总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城市居民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乡村居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4~24.89;P&;lt;均0.01)。结论:绍兴市不同性别、年龄、城乡人群之间的血脂存在显著性差异,对≥50岁、男性的城市人群应给予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