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并Ommaya囊皮下置入术治疗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钻孔引流并Ommaya囊皮下置入术治疗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经1~2年随访,复查CT显示硬膜下积液完全或基本消失41例,大部分消失18例,较前减少8例。结论钻孔引流并Ommaya囊皮下置入术治疗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易感染及可反复多次引流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成因、治疗方式及转归。方法总结29例患者临床表现,CT等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好转治愈25例,3周至3月复查CT提示积液完全吸收21例,吸收减少4例;另外4例积液增多及转归为硬膜下血肿而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提出对于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需积极治疗,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动态复查CT,掌握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方式,对于合理治疗,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慢性硬膜下积液蛛网膜开窗引流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慢性硬膜下积液病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均行蛛网膜开窗引流术,术后复查头颅CT,硬膜下积液2周消失30例,4周消失6例,8周消失7例;2例术后一月复发,行开颅囊壁全切术,并行蛛网膜开窗引流术,术后恢复;1例术后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再次手术治愈。随访6月-18月。2例仍有少量硬膜下积液,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动态头颅CT示积液处于静止期。结论对于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外伤性慢性硬膜下积液病例,早期诊断,早期行蛛网膜开窗引流术,有明确疗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自2003年3月以来共收治85例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经过。结果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应采取综合治疗,非手术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效果。持续外引流、积液腔-腹腔分流是常用的术式。对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常有硬膜下积液,又有脑积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则可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应提倡早期预防治疗。早期使用尼膜同,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5.
2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分别于高压氧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观察和CT扫描对比,结果:治疗10次3例完全吸收,2例基本吸收;治疗20次,8例完全吸收,6例基本吸收;治疗30次,4例完全吸收,2例基本吸收。结果提示高压氧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有一定促进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CT表现、腰穿测压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保守治疗治愈46例,复查CT积液于3周至4个月内完全消失29例,明显减少17例.另16例症状加重,CT显示积液量增多转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动态CT复查及密切临床观察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能较好指导临床治疗,确保治疗安全性,降低手术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发病机理、治疗方式及指征。方法:总结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198例患者临床表现,CT等影像学特征,腰穿测压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治愈137例,复查CT积液于3周至4月内完全消失122例,明显减少15例;另61例症状加重,CT显示积液量增多者转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提出动态CT复查及密切临床观察下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方式,对于合理治疗,降低手术率,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11例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行钻孔引流术的同时将Ommaya储液囊留置于术区头皮下,术后用头皮针穿刺储液囊持续引流或间断抽吸剩余积液。结果 11例患者经1~5次穿刺抽液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个月后CT示硬膜下积液消失。结论 Ommaya储液囊置入法治疗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9.
罗文杰  李军 《海南医学》2006,17(9):130-130,137
目的探讨老年(60-89岁)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诊治方式.方法37例老年患者根据外伤的临床症状、体征及CT扫描动态观察、腰穿测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采用保守(9例)及微创手术(28例)的方法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有9例2周-3个月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4例;3例减少;2例症状加重,需另行手术治疗.微创穿刺引流手术28例3-5天经CT复查积液完个消失治愈.讨论提出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诊治方式,CT扫描动态观察,腰穿测压.对于老年病人的合理治疗,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在积液最厚处作头皮切口,长3cm,颅骨钻孔,切开硬膜,硬膜下积液处内置2~3cm分流管,将腹腔分流管远端裂隙部分剪去,通过皮下隧道置入腹腔。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7天复查头颅CT,积液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随访6个月,再次复查头颅CT,硬膜下积液消失者29例,硬膜下积液明显缩小者6例。结论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53例,积液量:<60 ml 27例,60~100 ml 17例,>100 ml 9例。手术治疗21例,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11例,单侧钻孔引流8例,双侧钻孔引流2例。结果:保守治疗32例中21例积液消失,6例积液减少,2例积液无明显变化,3例伤后2~3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手术治疗21例中19例一次治愈,2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不同时期采取相应手术方法;保守治疗期间CT动态复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改良钻颅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3例。结果:4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术后1~3天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中线复位,33例硬膜下积液全部消失,10例少量积气、积液,1周后再次复查头颅CT积气、积液消失;5例高龄患者积液长期存在,但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改良钻颅外引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改良钻颅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3例。结果:4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术后1~3天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中线复位,33例硬膜下积液全部消失,10例少量积气、积液,1周后再次复查头颅CT积气、积液消失;5例高龄患者积液长期存在,但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改良钻颅外引流术治疗慢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蔡玮  郑佳坤  林小聪 《广东医学》2000,21(7):593-594
总结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经验。方法 通过CT或MR检查,对70例硬膜下积液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选择保守治疗或上流,观察疗效。结果轻度积液38例经保守治疗获痊愈,32例行手术治疗,痊愈26例,好转3例,死亡3例。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可根据积液量及临床症状采用地或手术治疗。如无合并严重脑损伤,及时合理治疗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微创槽式小骨孔引流术,术后动态CT颅脑检查并随访3月。结果术后硬膜下积液症状很快减轻,CT示积液完全或大部分消失者达90%,且极少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微创槽式小骨孔引流术治疗外伤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3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微创槽式小骨孔引流术,术后动态 CT颅脑检查并随访3月.结果 术后硬膜下积液症状很快减轻,CT示积液完全或大部分消失者达90%,且极少出现并发症. 结论 采用微创槽式小骨孔引流术治疗外伤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提高认识,及时治疗,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CT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28—120天后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存在必然联系,特别对于老年伤者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微创方式扩大蛛网膜破裂口 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7例.结果 5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3~5天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中线复位,38例硬膜下积液全部消失,19例少量积气、积液,一周后再次复查头颅CT积气、积液消失,3例高龄患者积液长期存在,但无临床症状,所有病人随访6年,无复发.结论 运用微创方式扩大蛛网膜破裂口 持续外引流术治疗慢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同时,切实做好术后专科护理。结果术后3—4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者20例,大部消失者8例,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至1年半均未发现有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不同类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不同类型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 ,以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  2 8例不同类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CT资料以及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蛛网膜外的硬膜下积液发生较早 ,在手术治疗明显有效的 13例患者中 ,11例属该种积液。而蛛网膜下的硬膜下积液发生较晚 ,对该种积液施行手术的 8例老年患者 ,不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相似 ,而且 CT及积液也无明显差别。结论 硬膜下积液分为蛛网膜外及蛛网膜下积液 2种 ,蛛网膜外的硬膜下积液手术效果明显 ,而蛛网膜下的硬膜下积液手术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32例。均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术后5例患者积液复发,3例改行低压分流阀进行硬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2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剥除术,结果钻孔引流术后27例一次性治愈,5例术后积液复发,3例改行低压分流阀进行硬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后治愈。2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剥除术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旦符合手术指征需及时尽早行钻孔引流术,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少数易复发患者可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及积液包膜剥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