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分裂样精神病的异同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连续住院患者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22例,分裂样精神病66例,进行对照分析,并作3年随访。结果: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组19例、分裂样精神病组38例维持原诊断。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婚姻、职业、人格特征、智能及精神症状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分裂样精神病有明显差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癫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残疾特点、残疾程度及与性别、年龄、精神障碍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009-07—2012-12在我院接受精神残疾评定的癫癎所致精神障碍87例患者,应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评定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总分进行精神残疾评定,然后对一般资料和残疾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患者WHO-DAS II总分为(108.9±11.2)分,以一级残疾(49.4%)和二级残疾(25.3%)为主,相对应的WHO-DASⅡ总分为(121.2±12.3)分和(109.3±10.6)分;不同性别患者之间残疾等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患者多为一级残疾(P<0.05),占76.2%;精神障碍病程越长则一级残疾的比例越大(P<0.05或P<0.01);精神障碍病程>10a者基本都是三级以上的重度残疾者(P<0.05)。结论癫癎所致精神障碍成为精神残疾致残因素之一,须积极治疗和采取康复措施以减轻或延缓精神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气功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比较分析按CCMD - 2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病 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 4 4例和精神分裂症 37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气功所致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精神分裂症。三组BPRS总分均值比较 ,说明初次精神病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没有差别。抗精神病药平均日剂量 ,气精组 <分裂样组 <分裂症组 ,而显效率分别为 88.1%、75 .0 %、32 .4 %。结论 气功所致的精神病初次发作严重程度与分裂症没有明显差异 ,且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其精神病发作 ;短期治疗效果比分裂症要好 ;发病有独特的文化基础与病因。如果属于气功诱发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 ,而短期内又不能确诊者 ,笔者倾向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而临床表现和精神障碍内容是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牛肝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食用牛肝蕈,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牛肝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分裂样症状,有特殊的“小人”幻视、妄想、兴奋紧张、失眠、行为紊乱等,并对肝脏和血液系统等有损害。精神障碍的程度与食蕈量有关;精神症状越重,所需缓解时间越长。经短程抗精神病药物等相应处理后精神病性症状可消除。结论:过量食用牛肝蕈可影响和损害神经系统,经短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障碍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阿立哌唑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45分,未用过其他抗精神病药。共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4·8±22·9)岁;其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6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例,癫疒间所致精神障碍4例。均使用阿立哌唑治疗,阿立哌唑初始剂量为5 mg/d,逐渐增至15~25 mg/d,疗程6周。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加用尼莫地平和吡拉西坦(脑复康),癫疒间所致精神障碍加用抗癫疒…  相似文献   

6.
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们从 1 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1 2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 3 1例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取得较好疗效。对象 为本院及二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共 3 1例。入组标准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的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总分≥ 1 8分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总分≥ 3分 ,病前无精神病史 ,未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 ,病后排除重性精神病和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 1例中男 1 6例 ,女 1 5例 ;年龄 3 0~ 90岁 ,平均 ( 64± 5)岁。精神障碍病程1~ 7天 ,平均 ( 2…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19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临床使用抗焦虑及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维生素类药物的分布,频度及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以奋乃静的使用频率最高,占72.26%,心境稳定剂以卡马西平使用频率最高,占89.66%。本组资料中,药物副作用发生频率为35.20%,以锥体外系副反应居首位。结论 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常用苯二氮革类替代,同时合并中、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或心境稳定剂,还要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更要注意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1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对184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68例.显效57例,好转43例,无效16例。结论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与颅脑损伤的轻重程度成正比,且与颅脑损伤的部位关系密切,优势半球的额颞叶损伤易出现精神障碍。影像学无异常表现的精神障碍多为素质性的。在有效治疗原发性脑损伤前提下辅以抗精神病药物及其他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精神疾病患者就诊途径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对精神疾病患者就诊途径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为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首次入院的精神疾病患者 ,共计 2 6 0例。其中 ,男 15 8例 ,女 10 2例 ,平均年龄 (34 .7± 10 .9)岁 ,大专以上文化 16例 ,中专 19例 ,高中 78例 ,初中 81例 ,小学以下 6 6例 ,城市 172例 ,农村 88例 ,平均病程 (85 .4± 41.7)天。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12 5例、分裂样精神病 9例、偏执性精神病 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 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9例、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 8例、癫疒间 所致精神障碍 10例、阿尔茨海默病 3例、气功所…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精神障碍出现率可达81%,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常被误诊为精神病。现将笔者临床中所见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ll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对滥用“摇头丸”,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淮第3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淮的患者11例作临床分析。结果:“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类精神分裂症症状,有幻觉、妄想、行为怪异等,并对心脏、肾脏等有损害。脱离毒品及解毒、对症、支持等相应处理可消除精神病性症状。结论:“摇头丸”影响或损害了滥用者的神经系统,经及时脱离毒品以及对症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转归. 方法:对滥用"摇头丸",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1例作临床分析. 结果:"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类精神分裂症症状,有幻觉、妄想、行为怪异等,并对心脏、肾脏等有损害.脱离毒品及解毒、对症、支持等相应处理可消除精神病性症状. 结论:"摇头丸"影响或损害了滥用者的神经系统,经及时脱离毒品以及对症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  相似文献   

13.
气功所致以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障碍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76例气功所致以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障碍临床观察,对其临床学特点、疾病分类学地位及其可能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有别于精神分裂症。就其发病、临床表现、病程和预后来看,符合与我国文化有关的心因性精神障碍。其发病原因与社会心理因素、个体精神素质及家族精神病遗传史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54例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琼  池森  戴迪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1):19-20,41
目的 探讨精神损伤的司法鉴定。方法 对54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司法鉴定进行分析,按精神损伤程度分重伤组与非重伤组统计,卡方检验。结果 54例中,颅脑创伤所致智能障碍38例(70.4%),遗忘综合征1例(1.8%),精神病7例(12.9%),反应性精神病3例(5.6%),诱发精神疾病5例(9.3%),均没有评定损伤或伤残等级。重伤组与非重伤组颅脑外伤等级的差异有显著性(x~2=18.54,P<0.01)。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有增多的趋势。结论 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颅脑外伤损伤程度有关,制定统一的精神损伤鉴定标准,进一步完善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64例临床分析苏州市广济医院(215008)姚鸿鸾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作为一独立的疾病单元,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预后转归均与功能性精神病不同[1]。及时诊断和早期处理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1985年1月~1995年12...  相似文献   

16.
气功引起精神障碍12例的临床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访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以期了解其本质。随访1988年至1990年诊断的气功所致精神障碍12例3-5年。3例完全正常;4例再入院,其中1例诊断精神分裂症,1例癔症,2例原来诊断;5例在家服抗精神病药,未定论。气功究竟是病因还是诱因尚难定论。  相似文献   

17.
宗教迷信所致精神障碍6例分析山东省潍坊市精神病院(262400)毕崇波,魏其昌宗教迷信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精神科临床上屡见不鲜,但未引起广泛重视,现将我院诊治的6例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文6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36~49岁,平均4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机制尚不明确,以往的研究显示GPR88基因与精神病性症状的产生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GPR8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ethylight qPCR技术测定106名男性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者、118名男性甲基苯丙胺依赖未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及109名男性健康对照者GPR8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组GPR8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甲基苯丙胺依赖未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组及正常对照组,F值为71.80,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GPR8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患者目前的年龄、开始使用甲基苯丙胺的年龄、使用甲基苯丙胺的总时间、合并使用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产生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2,P0.001。结论 GPR8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抗精神病药引起恶性症状群可危及生命,19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9±9岁。诊断精神分裂症10例,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4例,癫痫性精神障碍2例,情感性障碍2例,嗜酒所致精神障碍l例。除2例癫痫有脑电图异常与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有轻度肝大,肝功能异常外,其他病人查体、血、尿常规、肝功、胸透、心脑电图均未见异常。19例均按Levenson(1985  相似文献   

20.
铅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二例报告广西贵港市第一九一医院(537105)罗维肖卢江不久前笔者收治由染发剂所致精神障碍2例,报告如下。例1,男,17岁。既往健康,无精神病史,亦无精神病家族史。1996年3月14日于村发廊染发,染后半小时后净洗,归途中出现腹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