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作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57例陈旧心梗病人血清HA、LN水平,并以6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陈旧心梗组血清HA、L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增高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结论血清HA、LN高水平是对陈旧心梗心肌纤维化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粘蛋白(LN)的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HA、LN的水平,并以66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HA及L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01),且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比.结论血清HA、LN的高水平,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及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粘蛋白(LN)的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HA、LN的水平,并以66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HA及L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01),且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比。结论 血清HA、LN的高水平,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及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与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5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2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ⅣC,LN水平及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血清HA,ⅣC,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呈正相关,且在慢性重度肝炎及肝硬化阶段处于最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HA,ⅣC,LN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与其心电图(ECG)检查ST-T、Tp-Te间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3例CHF患者为CHF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分为Ⅱ级23例,Ⅲ级19例,Ⅳ级21例;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健康组。2组均接受ECG检查,同时测定血清前Ⅲ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比较测定结果并分析ST-T、Tp-Te间期与血清PCⅢ、LN、HA水平的相关性以及Tp-Te间期、ST-T、PCⅢ、LN、HA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Tp-Te间期长于健康组,血清PCⅢ、LN、HA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级患者Tp-Te间期短于Ⅲ级、Ⅳ级患者,Ⅲ级患者Tp-Te间期短于Ⅳ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ST-T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患者血清PCⅢ、LN、HA水平低于Ⅲ级、Ⅳ级患者,Ⅲ级患者上述指标低于Ⅳ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e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Ⅲ、LN、HA水平及ST-T、Tp-Te间期与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ST-T与血清PCⅢ、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Tp-Te间期与血清PCⅢ、LN、HA水平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HF患者ECG检查ST-T间期出现明显变化,Tp-Te间期延长,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异常升高;以上指标变化与NYHA分级有正相关关系,通过监测其波动水平有利于明确CHF病情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儿血清激活素A(ActivinA,ACT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乙型肝炎患儿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ActivinA、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蛋白(PCI-II)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乙型肝炎患儿的血清Activi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LN、PCI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患儿血清ActivinA水平与HA、LN、PCIII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ActivinA参与了肝纤维化的病理反应过程,可作为评价乙型肝炎患者预防和治疗的指标之一。动态检测血清ActivinA、HA、PCⅢ水平可以做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徐丹  吴小宁  李红卫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382-2385
目的初步评价肝病患者血清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C型前胶原含量(Ⅳ-Col)与慢性化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45例肝病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HA、PCⅢ、LN、Ⅳ-Col水平,比较这4项指标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A、PⅢNP、LN、Ⅳ-Col水平含量随着病程的进展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即急性肝炎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结论血清中HA、PⅢNP、LN、Ⅳ-Col水平可反映肝病慢性化趋势,与临床一致,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40例,C级21例)和97例正常对照血清中TGFβ-1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III)。结果肝硬化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中HA、IVC、LN、PCIII水平随炎症和肝硬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各组血清HA、IVC、LN、PCIII均与血浆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早期诊断出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观察水泥粉尘致肺纤维化患者及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LN、C-Ⅳ、H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肺纤维化患者及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LN、C-Ⅳ、H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LN、C-Ⅳ、HA检测对水泥粉尘致肺纤维化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层粘连蛋白(L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CRF患者(CRF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A、PC-Ⅲ、C-Ⅳ及L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RF组血清HA、PC-Ⅲ、C-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5.37±41.28) μg/L比(73.26±21.21) μg/L、(236.39±56.63)μg/L比(68.46±32.55)μg/L、(112.54±26.73)μg/L比(55.36±18.44)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HA、PC-Ⅲ、C-Ⅳ水平对于CR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肝硬化不同级组之间,血清ALT、AST、TBIL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其水平为C级组〉B级组〉A级组,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显著上升(P〈0.05);ALT、AST、TBIL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20~0.797,P=0.000~0.01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T、AST、TBIL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建玲 《职业与健康》2001,17(1):103-104
[目的]探讨测定各种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蛋白(Ⅳ-C)、层粘蛋白(LN)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86例各种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Ⅳ-C、LN平.[结果]表明随着肝病纤维化进展,三者均逐渐升高,肝硬化时达最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HA、Ⅳ-C、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矽肺病人血清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A)及层粘连蛋白与矽肺病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149例诊断的矽肺患者和同厂 87例不接触矽尘工人作对照组的血清HA及LN含量 ,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HA平均水平 2 2 9.46± 32 .2 79ng/ml,特别是Ⅲ期矽肺患者血清HA含量为 2 72 .71±2 0 4.6 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 172 .31± 12 0 .18ng/ml(P <0 .0 5 ) ;而LN则相反 ,病例组血清含量为 144 .11ng/ml,较对照组 2 46 .44ng/ml为低 (P <0 .0 0 1)。 结论 测定尘肺患者血清HA和LN含量可能对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4项肝纤维化检测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脏活检的纤维化程度分为S1~S4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之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4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项指标水平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S4组的4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4项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性(P 0. 01);肝纤4项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S1的AUC分别为0. 862(HA)、0. 721(LN)、0. 858(PⅢ)、0. 814(CⅣ),灵敏度由高至低为PⅢ HA CⅣ LN,特异度为HA LN PⅢ CⅣ。结论活动性进展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4项检测结果能较好的反应肝纤维化程度,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肽 (PⅢP)、Ⅳ型胶原 (Ⅳ -C)、层粘连蛋白 (LN)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了 48例胃癌患者HA、PⅢP、Ⅳ -C、LN含量 ,并以消化性溃疡及正常健康组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组血清HA、PⅢP、Ⅳ -C、LN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0 .0 0 1,肝转移组高于肝未转移组 ,P <0 .0 5~ 0 .0 1,胃癌组HA、PⅢP高于消化性溃疡组 ,P <0 .0 5~ 0 .0 0 1。结论 :胃癌组血HA、PⅢP、Ⅳ-C、LN含量与肿瘤肝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肝病患者220例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透明质酸(HA)、尿素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的测定分析,找出有助于慢性肝纤维化诊断的实验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22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CIV、PCⅢ的含量。结果HA、LN、CIV、PCⅢ的含量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结论血清HA、LN、CIV、PCⅢ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HBs Ag定量水平与肝脏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了解HBV-DNA及HBs Ag对预测肝纤维化进展的意义。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243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A组,78例)、中度组(B组,70例)、重度组(C组,52例)及肝硬化组(D组,43例),分别检测其HBV-DNA、HBs Ag、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B、C、D 3组HBV-DNA、HBs Ag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HBs Ag、CⅣ、HA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D组HBs Ag、CⅣ、HA、LN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BV-DNA与CⅣ显著正相关(r=0.368,P0.05),HBs Ag与CⅣ、HA、LN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7、0.418、0.365,P0.05)。结论 HBs Ag水平与CⅣ、HA、LN等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反映肝纤维化病变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对于肝脏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穿刺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_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对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Ⅳ_C、HA、PⅢP、LN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P<0.01)、0.316(P<0.01)0、.374(P<0.05)、0.066(P<0.05)。除LN外,其余指标水平均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且Ⅳ_C、HA、PⅢP的S3、S4期水平与S1、S2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4期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1]。通过ROC曲线分析Ⅳ_C、HA、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764、0.756、0.434。敏感度:Ⅳ_C>PⅢP>HA>LN;特异度:HA>Ⅳ_C>PⅢP>LN。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组织病理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