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百合地黄汤对抑郁模型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百合地黄汤对小鼠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 :以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症小鼠为模型,灌服百合地黄汤21d,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百合地黄汤可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的含量( P <0.01);低剂量组能有效增加5-HT含量( P <0.05)。 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含量。提示百合地黄汤有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许钒  宋欣  陶春蕾  彭代银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824-1826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中枢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并观察当归芍药散对该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定期测定各组大鼠糖水嗜好程度;敞箱实验方法测定大鼠水平及垂直活动;RP-HPLC-荧光法测定动物大脑额叶皮质中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垂直活动、水平运动显著减少,大脑额叶皮质中NE,DA,5-HT,5-HIA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当归芍药散高剂量可明显升高DA,5-HT,5-HIAA的含量(P<0.01),低剂量仅对5-HIAA含量有明显增高(P<0.01),对NE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表明当归芍药散具有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5-HIA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神方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安神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下小鼠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的影响;通过观察安神方对失眠大鼠全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5-HIAA的影响,探讨其抗失眠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P0.05);明显缩短小鼠入睡时间(P0.01),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失眠大鼠脑内5-HT含量(P0.05)、降低失眠大鼠脑内DA(P0.05,P0.01)的含量。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安神方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芎附方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小鼠的主要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芎附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并大脑皮层埋设自体血凝块的方法制备偏头痛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脑组织DA、5-HT、5-HIA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脑组织、血清中NO、NOS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DA、5-HIAA、5-HT、NOS,血清NO、N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组织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芎附方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模型小鼠脑组织5-HIAA、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和血清NOS含量;芎附方高、中剂量组还可显著升高模型小鼠脑组织5-HT含量。芎附方主要调节偏头痛雄性小鼠的脑组织5-HIAA、NOS和血清NO含量,调节偏头痛雌性小鼠的脑组织5-HIAA、5-HT、NOS、血清NO和血清NOS含量。结论:芎附方可缓解利血平致偏头痛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和行为学能力的影响,探讨开心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CUMS)造成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开心解郁汤和盐酸氟西汀。22d后分取脑皮质,HPLC-ECD法测定脑皮质中5-HT和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并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皮质中5-HT、NE水平下降(P<0.01,P<0.05),体重增加数和糖水消耗量均下降,旷场实验测定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P<0.01,P<0.05);经开心解郁汤和盐酸氟西汀治疗后大鼠脑皮质中5-HT、NE水平明显上升(P<0.01,P<0.05),糖水消耗量、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CUMS可引起脑皮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和大鼠行为学变化,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开心解郁汤可以显著改善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小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7.5、15、30mg/kg),氟西汀组(8 mg/kg),边造模边给药3周,通过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检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5-HT、5-HIAA、DA、DOPAC、HVA、NE)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或P0.01)、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且β-细辛醚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显著增加中脑、纹状体中5-HT、5-HIAA、DA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3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成功建立了小鼠抑郁模型,β-细辛醚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β-细辛醚能增加中脑和纹状体中5-HT、5-HIAA、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镇脑宁胶囊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利血平负荷血凝块注射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利用热板法观察镇脑宁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动物痛阈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利血平负荷血凝块可使小鼠痛阈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降低,成功诱导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镇脑宁胶囊200-800 mg·kg-1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动物偏头痛症状,其中800 mg·kg-1剂量可显著提高痛阈值27%,分别提高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达34%、33%、20%和30%。结论:镇脑宁胶囊可以治疗利血平化伴局部脑血管痉挛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大鼠恶劣心境障碍模型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5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加味四逆散大、小剂量组,每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恶劣心境障碍模型。以HPLC-EC法对照研究恶劣心境障碍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3,4-羟基苯乙酸(DOPAC)、5-羟吲哚乙酸(5-HIA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MHPG、NE、5-HIAA和5-HT含量升高;加味四逆散大、小剂量组MHPG、NE、DA、DOPAC、5-HIAA和5-HT含量升高。结论恶劣心境障碍模型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加味四逆散对恶劣心境障碍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纹状体单胺能神经的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宫汤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行为学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对照组(0.001 5 g.kg-1)、清宫汤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清宫汤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脑神经递质含量。结果:清宫汤明显提高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装置中的开放臂进入次数比(OE%)和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与地西泮组比较,清宫汤高剂量组OE%有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OT%有显著差异(P<0.05)。脑神经递质测试,清宫汤明显降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其中中剂量组5-HT浓度降低显著(P<0.05),高剂量组NE浓度降低显著(P<0.01);与地西泮组比较,清宫汤各组5-HT,NE浓度无显著差异;多巴胺(DA)浓度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宫汤具有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小鼠脑组织中5-HT,NE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酸枣仁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法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荧光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说明加味酸枣仁汤对抑郁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加味酸枣仁汤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可增加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加味酸枣仁汤的抗抑郁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通脑灵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 3 2例脑梗塞患者服用通脑灵煎剂 ,每天 2次 ,1个月为 1个疗程 ,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判定疗效。结果 ,基本痊愈 7例 ,显著进步 16例 ,进步 4例 ,无效 5例 ,显效率72 %。通脑灵治疗脑梗塞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脑血通口服液缺血性中风,并与服用脑血康口服液的对照组相比较,临床观察表明:脑血通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的神经功能改善以及降低血脂、血压、血糖、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具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93.4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脑立轻胶囊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方中君药葛根药材的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对其乙醇渗漉工艺及醇沉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出脑立轻胶囊乙醇渗漉及乙醇沉淀工艺,重复实验结果满意。结论:脑立轻胶囊乙醇渗漉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1D3即:取药材润湿6h,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ml/min的流速渗漉;醇沉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渗漉液浓缩1:1,调60%乙醇醇沉18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脑梗死寻找新的组方和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组和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相当量中药饮片组,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脑缺血散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中药配方颗粒组和中药饮片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作为脑梗死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5.
以醒脑净配合西药治疗脑梗死32例,总有效率达93.8%,较对照组(纯西药治疗)76.7%有明显差异,且在神志转清、减少抽搐、抗高热及减少感染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醒脑散对脑梗塞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醒脑散 (当归、川芎、胆南星 ) 用于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动态影响的关系。方法 :将 2 0 4例随机分成两组 ,均接受脑活素 10 ml加入生理盐水 50 0 ml中静滴 ,每日 1次 ,14天为 1疗程 ,颅压增高或 /和脑水肿者加用适量甘露醇静滴 ;观察组 10 4例服用醒脑散每日 3次 ,每次 0 .9g,连服 4周 ;对照组服用丹参片每日 2次 ,每次 2片 ,连服 4周。结果 :采用上海医大华山医院制定的脑梗塞临床药物疗效评分记分法 ,观察组服药前平均得分 30 .98± 12 .6,用药后 9.3± 10 .57,总有效率 84 .6% ,对照组用药前平均得分 2 8.87± 13.0 1,用药后 18.59± 11.67,总有效率 64%。经 Ridit分析 ,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 .0 5 ) ;经醒脑散治疗后 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均降低 ,且具统计学意义 ,而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 K值和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高凝、高粘是脑梗塞的特点 ,醒脑散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溶栓、扩张血管、维护心脑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XNJ)对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CCS)大鼠的作用。方法: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尾状核手术法复制脑出血致CCS大鼠模型后,以正常、假手术及模型为对照,腹腔注射XNJ,动态观察手术前及术后96h内大鼠心电图(EcG)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醒脑静可显著降低术后12~72h内动物ECG异常率及CK—MB含量(P〈O.05)。结论:XNJ对脑出血所致脑心综合征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压CK—MB升高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XNJ)对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CCS)大鼠的作用。方法: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尾状核手术法复制脑出血致CCS大鼠模型后,以正常、假手术及模型为对照,腹腔注射XNJ,动态观察手术前及术后96 h内大鼠心电图(ECG)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醒脑静可显著降低术后12~72h内动物ECG异常率及CK-MB含量(P<0.05)。结论:XNJ对脑出血所致脑心综合征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及CK-MB升高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醒脑饮按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ACD)5、10、20倍,分别给大鼠灌胃(ig),阳性药对照组ig相当于10倍ACD的脑血康,连续给药7天,第7天给药后2h,测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动静脉旁路血栓。还一次性给药测Chandler氏体外血栓、体外血浆凝块溶解时间。结果体外血浆凝块溶解时间,FDP在给药组之间,给药组与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中、大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组的Chandler氏体外血栓的长度、干重、湿重,动静脉旁路血栓于、湿重及ELT统计上有显著性差异。且大剂量组的作用优于小剂量组。结果表明,醒脑饮能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其体外试验和体内给药都有溶血栓作用,且大、中、小剂量组显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0.2胞二磷胆碱点滴,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观察治疗前后MMSE评分,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