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目的评估内镜下注射硬化剂(鱼肝油酸钠或聚桂醇)与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78例内镜下介入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鱼肝油酸钠治疗组、聚桂醇治疗组与组织黏合剂治疗组。结果聚桂醇治疗组与鱼肝油酸钠组、组织黏合剂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近期及远期再出血率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治疗组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在有效消除静脉曲张及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鱼肝油酸钠与组织黏合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7年1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38例,经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止血效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变化、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予聚桂醇注射治疗后35例即刻止血,3例患者聚桂醇注射治疗后针孔出血不止,即应用改良的“三明治夹心法”后血止,急诊止血成功率100.0%,早期再出血率10.5%(4/38)。38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治疗显效率为26.32%(10/38),有效率为39.47%(15/38),总有效率为65.79%(25/38);胃底曲张静脉治疗显效率为31.58%(12/38),有效率为42.11%(16/38),总有效率为73.69%(28/38)。治疗后患者均有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感,部分患者出现咽下困难感、发热等,经对症治疗缓解。术后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未见肺栓塞,也无其他部位栓塞情况。1例肝癌患者在术后15d排胶过程中再发大出血死亡。结论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4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4例均采用碘油—粘合剂—碘油三明治夹心法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结果:24例均进行1次组织胶注射,23例治疗成功,1例排胶出血,注射后可见静脉团增粗、发白、变硬。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不仅可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好,还可以预防再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此方法不需特殊设备,创伤小,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
尤银刚  卢启明 《当代医学》2013,(35):113-114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探讨一种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88例确诊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内镜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初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止血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在治疗组分别为43(89.5%)、9(18.8%)和25(52.1%),对照组分别为28(70.0%)、16(40.0%)和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具有止血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60-63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 年6 月至2020 年2 月本院接收的60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 例接受内科药物治疗(PPI+奥曲肽);观察组40 例则接受内镜下精准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注射硬化剂及组织胶,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改善率及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直径、VAS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随访结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静脉曲张直径和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曲张直径与VAS 评分均有所减少,其中观察组静脉曲张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早期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远期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内镜下精准治疗将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内镜下改良三明治夹心法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并伴有胃静脉曲张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分为传统组40例予以与碘油+组织粘合剂+碘油法治疗;改良组40例予以聚桂醇+组织粘合剂+聚桂醇法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治疗疗效,分析术后患者并发症。结果:疗效评估显示改良组的疗效要优于传统组,改良组的术后胃静脉曲张改善率为95.0%,高于传统组的80%,改良组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均要低于传统组。结论:改良后的聚桂醇+组织粘合剂+聚桂醇法治疗胃静脉曲张的疗效要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对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采用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结果72例患者中急诊止血成功率95.83%,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效果。方法将87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45例行注射组织粘合剂同时给予普萘洛尔口服,对照组42例仅行注射组织粘合剂;观察患者出血率、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内径(DPV)。结果随访9个月,联合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VPV变快,DPV变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普萘洛尔长期口服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改良三明治注射治疗2型胃食管静脉曲张(GOV2)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为传统组织胶三明治治疗(碘油-组织胶-碘油),共 53例;改良组为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改良三明治治疗(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共92例,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胃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5.13±7.5)月、(14.75±7.31)月,两组止血成功率均为100 %,术后静脉消失率分别为18.9%、34.8%,有效率分别为43.4%、43.5%,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2.3%、78.3%,再出血率分别为39.6%、33.7%,其中总体有效率和静脉消失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静脉发生消失与缓解时间有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肺栓塞,改良组未出现异位栓塞,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改良三明治治疗GOV2的疗效优于传统组织胶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通过内镜将组织粘合剂准确地注射在胃底曲张静脉内,使出血即刻停止,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的目的。结果: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94例,其中64例为急性大出血,行急诊内镜下栓塞止血,63例止血成功,止血率98.4%。栓塞治疗曲张静脉消失61例(69.3%),减轻27例(30.7%),再出血5例(5.3%),发生并发症6例(6.4%)。结论:本疗法止血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再发出血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内窥镜治疗在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2个月后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多项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两组在止血率上无显著差异,近期再出血率上,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6个月随访后,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粘合剂栓塞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减少再出血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评价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③结果 25例患者的急诊止血有效率96%(24/25),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④结论 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出血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统计患者再出血率,按照是否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门静脉右支直径(RVD)<8.5 mm]患者的百分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总胆红素(TB)高于对照组(χ2=6.693和21.827,P =0.028和0.000;t =7.217、32.041、11.674和7.554,P =0.026、0.000、0.000、0.000和0.026),而血钠、血白蛋白低于对照组(t =16.043和15.271,均P =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1.5、MELD评分、FIB4评分及PT为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VD>8.5 mm、血钠、血白蛋白是预后保护因素。结论  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再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达军  罗超  陈维顺 《海南医学》2013,24(2):240-241
目的探讨组织粘合剂内镜下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10例患者经注射治疗后9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90%,1例患者出现术中大出血死亡。结论经内镜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6-10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和(或)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不宜套扎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8月10月不宜套扎的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80例,分成四组:保守治疗组、三腔二囊管组、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三腔二囊管+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比较四组止血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静脉曲张缓解情况、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三腔二囊管+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三腔二囊管组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止血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静脉曲张缓解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三腔二囊管+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与三腔二囊管组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静脉曲张缓解率显著性升高(P0.05);三腔二囊管+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与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静脉曲张缓解率显著性升高(P0.05);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组的副作用发生率高于三腔二囊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二囊管和内镜下注射聚桂醇均能有效治疗不宜套扎的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聚桂醇效果更佳,联用后能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内镜注射国产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结果急诊止血7例,全部止血成功,急诊内镜止血成功率为100%,全部17例中,止血成功率188.23%.对改善GV程度,总有效率为88.23%.结论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注射聚桂醇和组织胶粘合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来院就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入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其中对照组注射组织胶,观察组注射聚桂醇和组织胶,观察并对比两组即时止血效果以及胃底曲张静脉得到有效改善所用的时间,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症状均即时得到控制,即时止血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胃底曲张静脉改善时间分别为(3.75±4.16)个月和(7.30±7.0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32/42)和57.14%(24/42),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采用聚桂醇和组织胶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扼制患者出血症状,加快曲张静脉消退,强化整体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可操作性强且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对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7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样本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治疗效果、内毒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凝血指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曲张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内毒素、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D-D)、PLT均较高,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短(P<0.05);两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确切,能够缓解静脉曲张症状,改善凝血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序贯注射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下诊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为接受传统序贯注射治疗(食管静脉硬化+胃底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观察组为接受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聚桂醇-组织胶-空气-生理盐水)的25例患者。对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治疗次数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访3个月,对照组治疗次数为(2.76±0.83)次,聚桂醇用量为(43.45±23.16)m L,平均组织胶用量为2.0(1.5~4.0)m L;观察组治疗次数为(1.52±0.58)次,聚桂醇用量为(46.36±26.35)m L,平均组织胶用量为3.0(1.75~4.5)m L;两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止血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7/39),观察组为12.0%(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静脉曲张消失率为15.4%(6/39),观察组为4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张焰平  程翠平  李敏 《安徽医学》2011,(9):1281-1282
目的评价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间2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的急诊止血有效率96%,并发异位栓塞2例,发生率9%。结论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