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北京市居民吸烟现状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城区近郊区15~70岁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6000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吸烟标化率为39.07%;男性为58.99%、女性为17.42%;文化程度越低吸烟率越高。临时工和无业人员的吸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实施以来居民吸烟情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2004年北京市居民吸烟抽样调查,并与1997年和200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以了解北京市居民吸烟的变化趋势。方法调查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居民入户调查,调查对象为15岁以上所有家庭成员。全市共抽取了4个区为研究现场,1997年和2001年为西城、宣武、海淀、丰台;2004年为宣武、崇文、朝阳、丰台。结果北京市居民综合吸烟率在8年里下降了7.6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吸烟率下降13.03%,女性吸烟率上升了0.14%。结论近年来北京市居民吸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执行8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2005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烟草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烟草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北京市青少年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26所大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北京市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17952人,其中男生8873人,女生9079人;小学生5688人,中学生8755人,大学生3509人;农村生源2232人,县镇生源6595人,城市生源9125人。北京市6—14岁学生吸烟率为1.12%,15—24岁学生吸烟率为11.73%;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并均于17岁达到高峰;中专与职业高中学生吸烟率最高;学生开始尝试吸烟的高峰年龄为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影响学生吸烟的因素主要分为自身、家庭与社会环境三个部分。结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吸烟率达到很高水平,尝试吸烟年龄提前,因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策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顺义区12个社区1434户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每户通过KISH表随机调查15~79岁居民1人。结果顺义区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7.5%,男性(55.9%)显著高于女性(2.0%),随着月收入增长,吸烟率上升趋势(P〈0.01)。吸第1支烟的平均年龄为(21.1±6.3)岁。41.1%的居民有被动吸烟,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居民被动吸烟报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每周有5.5d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工作场所。22.3%的吸烟居民有戒烟意愿,戒烟主要原因为“意识到吸烟的危害”(73.9%)。结论该区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比例较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控烟工作,促进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成年人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成年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方法 于2008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79岁的常住居民2220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人群的吸烟率为33.2%,现在吸烟率为29.0%,男女性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4.0%和2.9%,郊区与城区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8.6%和25.6%;吸烟者以吸机制卷烟为主,人均吸烟量为14.7支/d,41.7%的人每天至少吸20支;吸第1支烟平均年龄为18.5岁,开始每天吸烟平均年龄为20.4岁;全市吸烟者戒烟率为15.4%,>50%吸烟者在2000年之后戒烟;43.4%的非吸烟者或戒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其中40%的人每天被动吸烟,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工作场所。结论 北京市成年人吸烟状况严重,控烟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成人慢病及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3个乡镇11个调查点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827人。结果顺义区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6.52%(标化率为35.06%),糖尿病患病率为9.92%(标化率为9.43%),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3.41%、23.82%,血脂异常率高达50.91%(标化率为43.18%);男性吸烟、饮酒率分别为56.10%和42.28%。结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严重危害着该区居民健康,吸烟、饮酒等慢病危险因素水平居高不下,控制慢病危害已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居民吸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区18岁以上常住人群总吸烟率为30.0%,男性吸烟率为68.4%,远高于女性的1.7%;男性40~50岁组吸烟率最高为75.4%,〈30岁组吸烟率最低为45.7%。在男性中,农民吸烟率最高(70.0%),家务劳作者最低(26.1%);吸烟者中,25岁前开始吸烟者占76.0%,每天吸烟10支以上者占88.5%,戒烟成功率为14.1%,被动吸烟率为71.7%。结论目前苏南农村社区居民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开展控烟的宣教及吸烟相关因素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居民吸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6月-2009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和石景山区年龄在50岁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回收完整调查问卷1350份,该人群总吸烟率为27.7%,常吸烟率为25.2%,重度吸烟率为11.9%,其中男、女性常吸烟率分别为47.2%和4.2%。人群总戒烟率为25.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饮酒及缺乏体育锻炼均为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50~59岁的男性、常饮酒及缺乏锻炼者为吸烟的高危人群,对该人群应采取综合性的控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武汉市成人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成人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9077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18岁以上居民年龄标化吸烟率为25.6%,中心城区低于远城区;男性吸烟率为49.1%,女性为2.6%。年龄标化戒烟率为3.5%,其中男性为6.4%,女性为0.6%。18岁以上成人年龄标化被动吸烟率为25.9%。在所有成人吸烟人群中,平均初始吸烟年龄为22.3±7.1岁。结论武汉市成人居民的吸烟率、被动吸烟率低于2002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的全国水平,远城区居民的吸烟率和吸烟量均高于城区,城区居民戒烟率高于远城区居民。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成年居民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北省成年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制定河北省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河北省11个市、20个县、40个乡(街道)、120个自然村(居委会)的4200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开始吸烟年龄、吸烟类型、吸烟频率等)。结果共调查成年居民4200人,其中男性1734人,女性2466人,农村2940人,城市1260人;调查对象中,现在吸烟者有1222人,吸烟率为29.1%,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1.4%,女性为6.4%,农村吸烟率为29.7%,城市为27.6%,65~69岁组、初中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和离婚/分居者吸烟率较高,现在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7.0±0.7支;每天吸烟10~20支者占65.9%(661人),吸烟频率为≥6天/周者比例高达到85.8%。结论河北省成年居民吸烟率较高,尤其是青少年吸烟上升较快,控制烟草消费面临巨大的困难,应采取具体措施有效控制烟草消费。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北京市城区居民中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6-1999年,每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城区抽取的11084名年龄在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监测调查。结果 北京市城区居民中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现在吸烟率、酗酒率、咸食摄入率、高脂摄入率、缺少体育运动率和体重超重率分别为23.25%、8.95%、43.57%、26.89%、14.97%和32.15%。调查对象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9.22%。随着监测次数的增加,现在吸烟率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其他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率无明显变化。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在同一人群中常伴随出现。结论 人际交往、社会及家庭环境、患病和健康意识是行为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现在吸烟率几年来出现显下降的趋势,但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以及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严重,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部分军队老年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部分军队老年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患病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北京地区21个部队干休所60岁以上8202名老年人中随机分层抽样820人,填写调查表,进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并对13项与CAS患病有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AS的现患率为44.0%,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分别为30.4%、51.8%、65.2% (P<0.05),CAS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结论北京地区部队老年人CAS的现患率随年龄增高,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CA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6371名35~74岁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等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分别为36.2%,6.5%,36.9%,35.4%和36.3%。83.0%,47.2%和17.5%的中老年人分别具有≥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男性≥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危险分别是女性的3.4、4.3和5.4倍。结论北京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群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暴露率较高,有必要采取禁烟、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人群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董亚男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6):451-452,461
目的 调查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政府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村二级政府工作人员221人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36.7%,肥胖率27.1%,饮酒率71.0%,吸烟率38.5%,锻炼率52.9%,高血压患病与肥胖、饮酒、吸烟呈正相关。结论 普遍开展高血压知识教育,重点对男性、镇政府领导班子、村委会人员开展“平衡膳食,戒烟限酒”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血糖异常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北京18区(县)共53个街道/乡镇159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8岁以上常住居民16711人进行调查,选用居民和社区两个水平拟合二水平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血糖异常患病人数为4589人,患病率为27.5%。影响血糖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中心性肥胖、零食、食用油摄入。结论北京市居民血糖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居民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atterns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smoking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Beijing, China. METHODS. In 1988,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e of 16996 students, aged mostly 10 to 12, in 479 fourth- to sixth-grade classes from 122 Beijing elementary schools. RESULTS. Approximately 28% of boys and 3% of girls had smoked cigarettes.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reasons for smoking initiation were "to imitate others'' behavior" and "to see what it was like." Girls were more likely to get cigarettes from home than to purchase their own. Having close friends who smoked and being encouraged by close friends to smoke were strong risk factors for smoking. Smoking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lower parental socioeconomic status; having parents, siblings, or teachers who smoked; buying cigarettes for parents; performing poorly in school; and not believing that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 CONCLUSIONS. Gender differences in smoking prevalence among adolescents in China are larger than those among US teenagers, whereas the proximal risk factors for smoking are similar. Major efforts are needed to monitor and prevent smoking initia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particularly girls.  相似文献   

17.
刘天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16-23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中学生烟草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北京市学校人群烟草监测调查问卷(中学生)",对全区8所中学24个班级75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3.7%。仅有55.6%的吸烟中学生知道"吸烟时不将烟雾吸入肺中,也会危害健康"、74.1%的吸烟中学生知道"偶尔吸着玩,也会危害健康";37.0%的吸烟中学生认为"吸烟是独立的表现"、33.3%的吸烟中学生认为"吸烟的样子很酷、很潇洒";88.9%的吸烟学生其家长也吸烟,92.6%的家庭成员当着孩子面吸烟;92.6%吸烟学生承认最好的同学中有人吸烟;66.7%的吸烟学生看到过电影、电视中的吸烟镜头。结论中学生吸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同伴影响、成人标榜作用和社会风气等;家庭、学校、社会吸烟现象的广泛存在对青少年吸烟影响很大。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在职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在职人群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城区15岁以上33 936名常住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被调查人群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本文对其中12 980名18~60岁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在职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6 761份,回收有效问卷33 936份,有效应答率92.3%.在职人群缺乏体育锻炼率、超重率、吸烟率、饮酒率、嗜盐率、肥胖率分别为62.2%(8 074/12 980)、31.6%(4 104/12 980)、25.0%(3 249/12 980)、23.5%(3 047/12 980)、17.9%(2 324/12 980)和8.7%(1125/129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缺乏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吸烟和嗜盐,男性、年龄和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和嗜盐,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吸烟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嗜盐,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饮酒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超重和肥胖、吸烟和嗜盐(P<0.05);嗜盐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和缺乏体育锻炼,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不同在职人群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探索在职人群健康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北京市部分区县公务员吸烟情况,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北京市5个区县的3个级别机关单位中抽取公务员1230名,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公务员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公务员的吸烟率为23.7%,男性吸烟率为45.8%.男性较女性吸烟率高(OR=108.869,95%CI:43.819~270.488).年龄(OR=1.026,95%CI:1.008~ 1.044),机构类别(OR =2.406,95% CI:1.210~ 4.786),机构级别(OR=1.502,95%CI:1.112 ~2.028),家里禁烟规定(OR=2.535,95%CI:1.976 ~ 3.252),烟草危害认同度(OR=0.800,95%CI:0.702 ~0.913),公众场所禁烟态度(OR =0.833,95%CI:0.753 ~0.920)等因素是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公务员的吸烟率有所下降,但仍需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降低其吸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