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止泻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TNF-α和IL-8的干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和IL-8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止泻汤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8水平(P<0.01)。结论益气健脾止泻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疏肝健脾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溃疡修复的影响 ,在大鼠造成结肠溃疡后 ,治疗组开始每天用药 ,并在 3、6、9d后处死大鼠检测结肠组织。结果表明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模型组 ,结肠溃疡粘膜组织在光镜下可见到大量炎细胞浸润、出血、水肿、结肠溃疡比单纯溃疡性结肠炎组严重。另外结肠粘膜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也比单纯溃疡性结肠炎组显著升高。然后用疏肝健脾方药治疗后上述实验指标改善明显。说明疏肝健脾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溃疡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与肠黏膜组织内Toll样受体2(TL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2种证候大鼠病理组织形态学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TL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种模型中,脾虚模型病理组织形态学表现较肝郁脾虚模型更为明显,脾虚模型组TL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郁脾虚模型组.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TLR2的高表达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和肝郁脾虚的客观化证本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有效部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醋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强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采用稀乙酸致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和番泻叶脾虚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该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将灌胃和灌肠两种给药途径对大鼠急性结肠溃疡模型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葛根芩连提取有效部位能降低醋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醋酸所致的疼痛及番泻叶致泻有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明显改善乙酸所致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体征及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有效部位提取物仍然保留了其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和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疡止泻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康疡止泻汤治疗,对照组则以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对照组为68.75%(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康疡止泻汤对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致病机制不明确,治疗难度大。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脾气虚弱,湿阻大肠是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的病因病机。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湿蕴证的代表方剂,运用其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因此文章对近年来关于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明确其治疗作用机理与临床疗效,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与科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中药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tablete,SASP)进行疗效比较。阐明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用机理,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建立TNBS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应用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糖蛋白在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变化。结果:2周治疗后,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药肠炎康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的P-pg水平,延缓药物肠黏膜中的消除,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纳米中药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颖  胡大康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52-1553,1560
目的研究纳米中药对大鼠急性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使其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用肉眼观察整段结肠的黏膜改变情况;梯度稀释法行粪便菌群分析,了解几种代表性的菌群的改变;一般病理切片,行染色,观察镜下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时动物的体重、肠道内优势菌群双歧杆菌(BS)和乳酸杆菌(LBS)均发生显著性降低(P〈O.05),且伴随相关体征。结肠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检查的恶性改变。中药通过扶植肠道优势菌群缓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常态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纳米中药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纳米中药殆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纳米中药可以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荆,即从调整肠道微生态失衡角度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服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经肠炎的疗效.方法 服用自拟方升降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96例,2日1剂,10 天为一疗程.结果显效25例,有效6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升降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痛泻二草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UC大鼠模型并给药治疗后,对比各组大鼠肠黏膜病理、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及肠黏膜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检测结果。结果痛泻二草方可显著降低UC模型大鼠肠黏膜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及NO、NOS的含量(P<0.05或P<0.01),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痛泻二草方可减轻结肠黏膜损伤。结论痛泻二草方具有减轻UC模型大鼠炎性反应、减缓充血水肿和肠黏膜损害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战同霞  潘红  谢海  孙肖伟  沈蓁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33(2):160-160,F0003
目的 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水平及橙皮苷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橙皮苷组,模型+柳氮磺胺嘧啶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共4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粪便性状;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中TSLP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肠黏膜中TNF-α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中TSLP、肠黏膜TNF-α的表达及DAI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橙皮苷组;模型+橙皮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橙皮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SLP的表达、抑制炎症型Th2类细胞的产生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黛散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黛散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HE染色制作病理切片,对其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进行评价。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青黛散有效改善了溃疡性结肠炎。结论:青黛散可有效对抗实验性结肠性溃疡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健脾理肠片对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取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健脾理肠片对巴豆油引起的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结论 :健脾理肠片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是通过抗炎作用而达到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健脾愈疡汤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健脾愈疡汤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内服健脾愈疡汤;对照组38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肠黏膜病变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疡汤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令大鼠每天自由饮用3%硫酸葡聚糖(DSS)溶液,每天观察症状。10天后行结肠镜检查,并解剖取出大肠作肉眼观察及切片组织学研究。结果:所观察的症状、内镜像、肉眼病理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均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结论:该模型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于研究该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舒肝健脾方药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肝郁脾虚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经痛泻要方水煎剂和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后 ,观察模型动物结肠病理变化 ,测定血清、组织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介素 6 (IL - 6 )的含量 ;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痛泻要方高、中两个剂量组的溃疡数、糜烂点及结肠损伤分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 ,痛泻要方三个剂量组血清、组织液中TNF -α、IL - 6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 ;痛泻要方三个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结论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TNF -α和IL - 6、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来发挥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溃结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为确定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基因及研究维药西帕依溃结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理提供新的方法。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阳性对照组、溃结安干预组共5组,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方法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从结肠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目的基因的cDNA,经PCR得到目的基因的扩增片段。结果:溃结安降低了大鼠IL-6基因mRNA水平。结论:大鼠IL-6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相关联;溃结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了IL-6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相对成熟,模型复制方法较多,主要有化学法、免疫法、复合法、基因模型、细菌感染模型。而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主要有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寒热错杂证模型,其复制方法多以“病证结合”为基础。这些病证结合模型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动物模型研究过于集中,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及科学性,模型可重复性不强。因此,总结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模型复制方法,对探究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愈结宁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愈结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5%乙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该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乙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试验。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愈结宁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所呈现的饮食减少,懒动,稀(血)便等现象,并减轻溃疡性结肠黏膜出血点,糜烂溃疡病变点数,使溃疡面积缩小;病理检查可见黏膜的弥散性炎症。充血,水肿等病变也明显减轻或消失,坏死的上皮和腺体有再生修复现象;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乙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均显示了显著的镇痛效应。结论:愈结宁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观察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β、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隔药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隔药灸组穴位选取“天枢”,采用隔药灸进行治疗,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1βRNA、IGF-1 mRNA的表达。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βmLNA、IGF-1mRNA表达异常升高。隔药灸治疗能降低其表达。结论:隔药灸可通过调节IL-1β、IGF-1基因的表达,消除UC大鼠肠道炎症,并可能起到防治肠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