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中医对急黄本质的认识,总结了急黄的治法治则,中医用药规律,归纳了富有特色的中医多途径给药方式,并提出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合理运用中药,同时采取多途径给药方式是目前提高中医治疗急黄临床疗效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芪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蔡林光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其病理机制是湿热互结,肝胆失疏。其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舒肝理气。一般认为,湿热互结致黄疸,不宜用补。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黄芪在急黄肝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兹取90例急黄肝病者分...  相似文献   

3.
探析隋代《诸病源候论》急黄病因病机论述以及晋唐诸方书对急黄证治的载述,认为晋隋唐时期急黄治法方药可统一于热毒所加之理,并详细分析论述了当时治疗急黄病证诸方药,为现代黄疸危急重症的中医论治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 病毒性肝炎系常见病、多发病,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急性肝炎以阻断向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方向发展,是肝炎治疗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在急性肝炎的治疗中先后自制过肝炎Ⅰ号、肝炎康糖浆等,这些药物在退黄和恢复肝功能方面均有一定效果,为了寻求更理想一些的药物,今年我们在仿古方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制备了茵枝黄冲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著名老中医李济仁教授治疗阳黄急重症,经验颇丰,笔者随师临诊受益良多。现将老师辨治急黄的经验整理如下: 黄疸是以目、身、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症。《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阳证、阴证两大类。后世多称阳黄、阴黄。急黄是阳黄中的急重症。阳黄病因皆由湿从热化,熏蒸于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熏染肌肤而发病。故本证治  相似文献   

6.
慢性重型肝炎急黄为肝病重症,"毒浊"作为其重要致病因素,在本病的致病过程中经历了毒伏肝络、浊瘀互结、内毒丛生各阶段的变化,具有性烈善变、胶着壅滞、缠绵难愈的致病特点。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急黄"毒浊"理论,从毒、浊、瘀3个方面探讨"毒浊"作为病因所致慢性重型肝炎急黄的证候特点,提示从"毒浊"理论切入,能更直接地指导慢性重型肝炎急黄的中医临床治疗,为慢性重型肝炎急黄的病机辨证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本文拟扶正祛邪、扶脾泻肝、清热解毒之法则,应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急黄肝56例,与传统治则相比,疗效较好。一般资料病历资料为1984~1985年97份记录较完整的病历(当时为我县急黄肝大流行)。其中,治疗组56例,男44例,女12例,平均年龄19.6岁;对照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8.
999茵栀黄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成份的肝病治疗药物。笔者用其治疗3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5例黄疸型肝炎,随机分3组,茵栀黄治疗组(称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2~64岁,平均38.5岁;“急黄肝”18例,“慢活肝”14例。丹参组(称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8~69岁,平均35.8岁;“急黄肝”16例,“慢活肝”14例。加组(称组)33例,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16~71岁,平均40.5岁;“急黄肝”17例,“慢活肝”16例。本组“急黄肝”共51例,“慢活肝”共44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对黄疸型肝炎的认识: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了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经·论疾诊尺篇》说“耳痛而色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以后如《金匮要略》有五疸;《诸病源候论》有九疸候,并附急黄、劳黄等十多种不同的病型;《外台秘要》诸黄方中有急救黄方;《圣济总录》载有36黄的症状和治疗。金元以后,各家皆有发挥,使后世对黄疸的认识日趋完善。但中医所记载的黄疸,可能包括一切能够出现黄疸的疾病,故在指导临床工作中,也出观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本篇论述范围为急性黄疸性肝炎,本病发病较急,病势凶猛,病情复杂,需要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否则易致病势缠绵,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02例(长沙工程兵学院门诊部410072)吴晓春,汪郁文主题词甲型肝炎/中医药疗法笔者自1989~1993年间,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下称急黄肝)6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2例急黄肝均来自驻地农村,符合1...  相似文献   

11.
疑难黄疸不同一般轻度黄疸,常表现为急发病,时间长、难治疗等特点,非一般退黄药所能奏效。祖国医学将黄疸分为阴黄、阳黄、急黄等。汉·张仲景用茵陈蒿汤治黄疸,开辟了治黄疸的先河。本文自拟阴阳退黄汤加减运用,治疗多种疑难黄疸,颇有疗效,兹报告如下:1基本方药...  相似文献   

12.
肝炎合剂治疗急性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60例疗效观察长沙市传染病院(410011)潘一平主题词甲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肝炎合剂/治疗应用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的自限性疾病,属祖国医学急黄、瘟黄、阳黄范畴,系由热毒炽盛、肝胆湿热所致。笔...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与亚急性重症肝炎起病急骤,来势凶险,属中医疫黄、急黄之类,临证治疗颇感棘手。笔者以化淤解毒法治疗该证,疗效尚称满意。兹举治例2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黄解毒汤治疗重型肝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肝炎病情进展快而凶险,并发症多而重,死亡率高,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急重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急黄解毒汤为主治疗本病68例,并与西药治疗68例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赤丹退黄颗粒对辨证为瘀热发黄的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消退黄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416例患者按3:1比例分为两组,分别用赤丹退黄颗粒(治疗组312例)及加诺片(对照组104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并进行近、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退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结果提示赤丹退黄颗粒有较稳定的远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赤丹退黄颗粒是治疗瘀热发黄所致的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随着中医急症工作的开展,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地不断有用此法治疗内科急重症的报道,本文拟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概述。急黄重症肝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急黄”范畴。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曾用各种方法治疗该病,但病死率仍高达70~90%。陈汉京等用以大黄为主药的通下逐淤汤治疗重症肝炎23例,存活率(52%)显著提高。吴才贤等用生大黄煎服治疗早期重症肝炎30例,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76.7%。王国申等用茵栀黄注射液和大黄复方汤剂,配合适量西药治疗169例,死亡19例。在病情相仿的情况下,同期还单纯用西药治疗46例做为对照,死亡41例。两组病死  相似文献   

17.
观察赤丹退黄颗粒对病毒性胆汁瘀积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慢性瘀胆型肝炎患者 4 8例 ,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盲、双模拟和以阳性药物加诺片平行对照方法 ,治疗组给予赤丹退黄颗粒和加诺片安慰剂治疗 ,对照组采用加诺片和赤丹退黄颗粒安慰剂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TBIL显著下降 ,有较好的退黄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赤丹退黄颗粒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疔毒“走黄”,病势急而重,近年来笔者以白胡椒外敷配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疔毒“走黄”24例,疗效较好,介绍于下:24例均证见:疔疮顶凹色黑,无脓,肿  相似文献   

19.
疑难黄疸,以发病急,病程长,病情重,难治疗为特征.该病不同于一般肝细胞性黄疸,用一般退黄药难以奏效,属疑难病之一.笔者自1996年以来,以自拟茵陈退黄饮治疗疑难黄疸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十年来,笔者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的病因病机,认为急黄肝在整个病程中瘀血和痰浊是其主要病理机转。论治注重痰瘀之病机,收效甚为满意。现就笔者管见,试作探讨,正诸贤达。急黄肝注重痰淤论治的理论根据急黄肝在祖国医学中属黄疸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湿热(或寒湿)蕴毒为其主要病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