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振动性血管损伤(vibration-induced vascular impairment,VVI)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周围血管功能紊乱,表现为指端血管的收缩、痉挛,严重者可发生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VVI是手臂振动综合征(hand-arm vibration syndrome,HAVS)的主要表现,也是目前诊断手臂振动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ACGIH分别介绍了手臂(局部)振动[hand-arm (segmental)vibration]和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的TLVs,这些振动的TLVs用轴向加速度分量水平和接触持续时间来衡量. 1 手臂(局部)振动的TLVs及应用 1.1 手臂(局部)振动的TLVs及斯德哥尔摩会议手臂振动综合征(HAVS)分级体系 1.1.1 手臂(局部)振动的TLVs的概念表1中的TLVs指轴向加速度分量水平和接触持续时间,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所有劳动者可能反复接触也不会发展为超过斯德哥尔摩会议分类系统中第一期的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也称职业性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of occupational origin)(表2).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诊断标准是以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为主要依据的。但是,调查研究表明,VWF不是局部振动病的早期表现,更不是唯一的表现。VWF的治疗恢复又相当缓慢困难。既使脱离振动作业10年后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反复发作。为了研究手臂振动危害所致VWF以前和VWF以外的表现,以探讨局部振动病早期诊断指标,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郭英  朱海龙 《职业与健康》2006,22(6):413-414
振动性白指(VWF)是手臂振动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但是,手臂振动病的VWF却很难被医生捕获,实践证明采用国外一些常用的冷激惹方法也收效甚微,尽管寒冷是其诱发的必备条件。因此,研究VWF发作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其诊断及寻找诱发VWF的最佳方法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公开发表的这方面资料甚少,现将我们近20年来收集到的75例资料完整的Ⅶ汀病人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传振动暴露职业人群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手部末梢循环血管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7名某金属制品厂的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振动暴露组,以30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现场检测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并计算累积振动暴露剂量(CVEL),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手臂症状,采集抗凝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TGF-β水平;振动暴露组进行冷水复温试验(CWLT)检测,记录是否出现振动性白指(VWF)。结果作业场所的CVEL为7.4~15.7(13.2±1.3)m2/s4,92.2%的振动暴露工人自诉有各种手臂症状;对照组的TGF-β水平中位数(M)为341.49(151.29~1040.41)ng/L,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振动暴露组的TGF-β水平为1519.27(610.18~5417.46)ng/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吸烟、饮酒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TGF-β水平与CVEL高水平组和有VWF症状相关(P0.05),CVEL高水平组的OR值及95%CI为15.33(1.06,221.89),有VWF亚组的OR值及95%CI为4.55(1.05,19.78)。结论接触手传振动可导致暴露人群TGF-β水平升高,TGF-β水平升高与手传振动的暴露剂量及手部末梢血管损伤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手传振动作业工人5-羟色胺受体1B基因(HTR1B)多态性位点,分析HTR1B基因多态性与振动性白指(VWF)的关联性.方法 对HTR1B再测序筛查多态性位点,其与VWF的关联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其遗传特征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结果 筛查到7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各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17273700、rs11568817与rs130058之间、rs6296与rs6298之间均呈强LD,rs17273700与rs11568817为完全LD.校正年龄、工龄、吸烟和饮酒等混杂因素前,rs17273700突变杂合型AG(P=0.034)、rs11568817位点突变杂合型AC(P =0.034)、rs6298位点突变杂合型AG(P=0.030)与突变纯合型GG(P=0.023)和rs6296位点突变杂合型GC(P =0.022)与突变纯合型CC(P =0.012)等突变基因型相对其各自的野生纯合型,均呈现可能增加VWF易感性的趋势(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上述突变基因型与VWF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完整测序汉族手传振动作业人群HTR1B基因多态性位点并初步分析了其人群遗传特征,HTR1B对VWF易感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找国内外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以期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为预防和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检索和收集截止2013年6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职业性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文献,经筛选后,应用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采用Meta分析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作为各项目的总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与对照组相比,职业性手传振动接触作业人员手臂振动病(RR=15.57,95%CI:4.79~50.59)、振动性白指(VWF,RR=2.89,95%CI:2.63~3.16)、高血压(RR=2.92,95%CI:1.95~4.37)及心电图ST-T改变(RR=4.02,95%CI:1.33~12.11)、传导阻滞(RR=4.00,95%CI:1.82~8.78)、窦性心动过缓(RR=2.98,95%CI:2.03~4.39)、窦性心律不齐(RR=1.92,95%CI:1.34~2.74)的发生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职业性手传振动可引起手臂振动病、VWF、高血压及心电图ST-T改变、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84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人手部末梢循环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病人手部末梢循环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省84例职业性HAVD病人手部末梢循环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 84例HAVD病人,其中轻度72例,中度12例.确诊时年龄(37.4±7.4)岁,工龄(6.7±3.2)年,症状持续时间(2.4±1.8)年.临床症状以手麻多见(92.86%),手痛较常见(67.86%).体征以手指痛觉减弱、触觉减弱多见(分别为89.29%、82.14%),振动觉减弱、皮温下降较常见(均各占58.33%),两者的发生率相近(P>0.05).冷水复温试验(cwLT)异常者占95.23%,双手对称分布.医生检见振动性白指(VWF)者占16.67%,中度HADV的发生率较高(P<0.001).CWLT诱发VWF者占8.33%,洗衣服诱发者占13.10%,多发生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远端指节和中间指节;双手发生时,发生的手指、指节相同.洗衣服诱发VWF的效果较优.结论 VWF反映HAVD手部末梢循环障碍严重程度.洗衣服诱发VWF效果优于CWLT的诱发效果.皮温下降指标可作为HAVD的早期识别、诊断指标和卫生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手臂振动(HAV)是常见的职业危害,由其所致的周围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等表现,统称为手臂振动综合征(HAVS)。在这3大表现中又以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VVFI)的危害最大、发病最广泛,振动性白指(VWF)是其典型表现。本文对VVFI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VVFI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ET与NO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可通过与内皮细胞上的ET受体结合而产生强烈的缩血管作用,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同时可促进细胞周期调节基因CDK-2及Cyclin-K的表达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KOHOUT等[1]测定严重程度不…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各种振动工具如:油锯、砂轮机、凿岩机、铆钉机、捣固机等。长期使用这些工具可使人体局部受到振动的影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可以导致振动性白指,(VWF)。因此国内外普遍重视人体局部振动的测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