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制搏动流叶轮血泵同气动隔膜泵分别连接到两个相同的模似循环系统上,每个系统内含新鲜抗凝猪血700毫升,三又半小时内两台泵输送相同流量(2升/分)和相同压力平均13.3kPa(100mmHg)的血流,每隔半小时检测系统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计算溶血指标,其平均值取作比较血泵溶血性能的依据,结果,搏动流叶轮血泵的溶血指标约为气动隔膜血泵的1/6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制能够应用于儿童心衰患者的离心式血泵,利用单支点磁悬浮的碟形设计解决血泵研制中关键的溶血和血栓问题,降低泵的预充量.方法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现泵体和叶轮的三维设计,并利用计算机流体仿真(CFD)计算泵的水力性能和效率,根据泵内剪切力分布判断血泵的溶血情况.结果 根据血泵0~6 L/min,2 500~4 500 rpm下各个工况的仿真结果绘制出流量-压力-转速曲线显示,根据CFD仿真结果显示泵内压力分布较好,泵内流线无阻碍,无分流和滞留区.结论 所设计的碟形血泵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和效率,抗溶血和凝血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Hou X  Sun Y  Lin C  Cai K  Jiang Y  Li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57-1059
目的 检测自制血泵对缺血后心脏左心辅助的效果。方法 将 16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8只。选择性结扎冠状动脉 1 5h建立急性左心衰竭模型。实验组在冠状动脉开放后运用自制血泵左心辅助 1h ,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别 ,观察自制血泵的辅助效果及在 1h内对血液的影响。结果 在辅助 1h后 ,对照组和实验组总心排量分别为 2 37± 0 3与 3 11±0 3(L/min) ,平均动脉压分别为 6 6± 3 1与 73± 5 4(mmHg)和左室Dp/Dtmax分别为 986± 89与 1415±2 5 4(mmHg/s)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分别为 13 5± 1 4与 11 8± 2 1(mmHg) ,左房压为 16 0± 1 6与 14 1± 1 6 (mmHg)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游离血红蛋白为 12 4± 31与 138± 47(mg/L)和纤维蛋白原分别为 3 2± 1 2与 4 2± 1 2 (g/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1 选择性结扎冠状动脉形成的急性左心衰模型较为稳定 ,操作简单 ,可作为研究左心辅助装置 (LVAD)的心衰动物模型 ;2 自制血泵辅助心衰 1h效果较好 ,没有发生与泵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可植入微型轴流血泵溶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制轴流血泵进行体外、体内溶血实验,探讨血泵的溶血特性。方法轴流血泵置于充满新鲜羊血的模拟循环通路中,在输出流量为5L/min,后负荷压力为100mmHg的条件下,检测血泵体外溶血水平。在3只健康绵羊体内植入血泵进行在体辅助实验,并稳定运转24h,测定其在体溶血水平。结果可植入微型轴流血泵的体外溶血指数(normal index of haematolysis,NIH)为(0.01644&#177;0.00018)g/100L。在体实验中,血泵运行无机械故障,循环辅助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lasma free hemoglobin,FHb)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最大值分别达(7.93&#177;0.71)g/L、(622.3&#177;22.5)U/L。结论血泵溶血性能在可接受范围内,接近于部分国外三代血泵溶血水平,初步具备进入动物辅助实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采用搏动性血流灌注较符合生理,能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氧供、保护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现介绍较新型的美国Sarns7400型搏动血泵和我院临床应用的体会。材料与方法一、搏动血泵:Sarns 7400型搏动血泵是美国Sarns/3M公司70年代末推出的新型改良转子泵,那时Taylor氏即已发表了应用报道,而国内则在近年才引进该产品并应用于临床。Sarns7400血泵的特点,是在原有滚压式血泵的结构基础上使用了较大功率的步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改善自制I型血泵—微型离心血泵的机械性能和更能适应临床要求,我们在参考国外同类血泵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泵的整体结果、叶片角度、材料、密封方式和加工方法手段等,又自行设计和加工加微型轴流血泵-II型血泵。材料与方法:II型血泵由泵体、直流无刷电机、叶轮、一对磁片、导流槽和支撑架等部件构成,长度为125mm,容积147mL,材料是TC4钛合金,总重量380g。我们根据不同的压力、流量输出,设计、加工出五、四、三叶片的叶轮。在此血泵中,电机的外壳和泵体内壳合为一体,这样可以减小血泵直径的…  相似文献   

7.
<正> 至今大多数心脏手术在体外循环下都采用非搏动血流灌注。这个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一般应用时间不能超过2~3小时。对于纠正心内简单畸形,如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等,这个时间还能满足手术要求。如为更复杂心内畸形以及多瓣膜的置换术等,就必须要延长体外循环时间。对此课题,人们已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心脏局部深低温、心脏停跳保护液、膜式人工肺以及搏动灌注等。 所谓搏动灌注,就是在非搏动泵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泵出的血流呈搏动状,频率和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室辅助装置稳定性、主体血泵溶血性能及可植入性。方法首先,辅助装置在常温下连续驱动蒸馏水30 d,观察血泵转速、驱动电流等变化情况,测试其稳定性。同时,在流量5 L/min左右,出入口压差为100 mmHg情况下,心室辅助装置通过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台驱动羊血完成溶血性能测试,最后计算出血泵标准溶血指数(normal index of hematolysis,NIH)。最后,将心室辅助装置模拟主体血泵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对比术前及术后胸片,检验植入血泵对实验动物心室及周围器官的影响,验证其植入性能。结果辅助装置常温下连续驱动蒸馏水30 d,无卡泵和渗漏现象发生;血泵溶血性能良好,NIH值为(0.008±0.002)g/100 L;血泵可以很容易的植入心腔,植入血泵对实验动物心脏及周围器官无挤压变形。结论实验结果证明植入型心室辅助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溶血性能以及可植入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180 min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无辅助组、延迟辅助组和即时辅助组复苏持续时间分别为(38.3±5.8)、(43.5±9.2)和(48.7±23.8)min,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成功/失败例数比分别为0/3、0/2和5/1(P<0.05).复苏成功的5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液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在辅助180 min与5 min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搏停止中,在PUCA泵即时辅助下行心脏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恢复和稳定复苏动物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180 min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无辅助组、延迟辅助组和即时辅助组复苏持续时间分别为(38.3±5.8)、(43.5±9.2)和(48.7±23.8)min,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成功/失败例数比分别为0/3、0/2和5/1(P<0.05).复苏成功的5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液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在辅助180 min与5 min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搏停止中,在PUCA泵即时辅助下行心脏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恢复和稳定复苏动物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三七绒根提取物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雄狗8条,在麻醉开胸条件下,记录左室压(LVP)、室内压变化率(dp/dt)、升主动脉内压力和血流、左冠脉旋支血流。通过描绘“心力环”反映心泵舒缩作用的力效应,描绘“搏血环”反映心泵射血期力效应,以主动脉根部瞬时阻力反映心泵阻力效应。 给狗静脉内推注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 Chen)绒根提取物30~50毫克/公斤体重,5~20分钟内心率减慢,心泵阻力降低,心泵舒缩强度及速度减小,冠脉血流量增加,提高了心泵射血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可用于搏动型心室辅助装置动物实验的大动物模型。 方法 选取实验动物小尾寒羊3只,麻醉后建立动静脉通路,左侧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心脏诱颤,心尖部打孔缝合心尖插管,降主动脉缝合主动脉插管,连接NPVAD,启动驱动器,观察血泵运转情况和实验动物情况。结果 血泵运转良好,血泵随驱动器正压负压驱动血液单向流动。同时动物左心室负荷减轻,动脉血压升高。结论 建立搏动型心室辅助装置的大动物模型对于进行国产化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自立  许林海 《浙江医学》1992,14(2):16-17,23
对40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搏动与非搏动两种转流形式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观察皮肤微血管血流.发现90分钟内搏动性血流组的桡动脉波较高,脉压差较大(P<0.01),但血流描记值及尿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搏动性血流组的泵压常超过26.67kPa,在红细胞破坏方面较非搏动性血流组严重.进一步证实了心肺转流时采用搏动性灌注获益不多.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尽管当代心脏外科技术及心肌保护技术已有很大发展,但仍有1%的患者无法脱离体外循环,需要心室辅助装置(VAD)辅助心脏循环。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叶片泵尤其是轴流泵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已研制出几种微型轴流泵,国内此类报告尚少,我们研制出一台自制微型轴流血泵(自制血泵)。本实验运用自制血泵辅助缺血后心脏,以观察自制血泵的短期辅助效果及对血液的影响。2 材料和方法  16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选择性结扎冠脉15小时,对照组在开放冠脉后,继续观察1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判定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常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中的有效性并观察不同ECC设备对搏动灌注压力的衰减情况。方法20例法乐四联症(TOF)患儿(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13.5个月,平均体重10.2 kg。选用两种常用膜式氧合器(各10例)。采用Jostra HL-20型体外循环机行改良滚压泵动脉搏动灌注,所有患儿均在升主动脉阻断期间行搏动灌注,主动脉开放期间行平流灌注。分别监测不同流量状态下不同部位(氧合器入口端、氧合器出口端、动脉插管接头处、挠动脉/股动脉)的压力变化情况。结果搏动灌注期间挠动脉/股动脉有创血压脉压差(ΔP)维持15-35 mmHg。对搏动灌注收缩压衰减最大的是动脉插管(衰减比率72%-73%),最小的是膜式氧合器(衰减比率22%-24%);Terumo Capiox RX05产生的氧合器压降在不同流量状态下均小于Dideco Lilliput 902(P〈0.05)。结论Jostra HL-20型体外循环机可以在常规ECC期间产生有效的搏动灌注;动脉插管对搏动血流压力能量的衰减最大;氧合器的压力衰减(OPP)越少将越有利于搏动灌注的能量维持。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对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对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12月间在CPB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0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应用人工心肺机自身的滚压泵通过转速改变形成搏动血流进行灌注,NP组采用常规平流灌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2)、主动脉开放前(T3)、停机后25 min(T4)经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采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及动脉乳酸。观察手术期间尿量。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jvDO2)、氧摄取率(CERO2)。结果 P组与NP组比较显示:主动脉开放前P组SjvO2明显高于NP组(P0.05),而AjvDO2、CERO2水平则明显低于NP组(P0.05),术中乳酸明显较低(P0.05);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多于NP组(P0.05)。结论 CPB心脏手术采用搏动灌注的脑氧代谢和肾保护作用优于平流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环抗阻训练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泵血机能与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干预,研究组予以循环抗阻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动态血压及泵血机能。结果: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输出量(CO)、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I)分别为(6.22±0.87) L/min、(89.51±7.55) mL、(3.88±0.32) L/min、(53.21±4.85) L/(min·m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日间脉压差、夜间脉压差分别为(76.58±4.65) mmHg、(65.17±3.87) mmHg、(136.22±3.88) mmHg、(113.58±4.52) mmHg、(70.25±3.22) m...  相似文献   

18.
新型推板式左心辅助血泵的体外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可变频率模式运行下的推板式左心血泵的体外模拟试验.[方法]在模拟台上,分别以可变频率模式和固定频率模式运行推板血泵,先后改变充盈压和主动脉压,记录泵输出量和搏动频率,比较两种模式的血泵性能.[结果]可变频率模式下的推板血泵能根据回心血流压力大小来控制搏动频率和泵输出量,比较符合生理特性.[结论]可变频率模式结构简单实用,运行可靠,性能优越,比固定频率模式和心电模式更先进.  相似文献   

19.
丹麦产 Polystan 人工心肺机主要由血泵和随用性鼓泡式氧合袋组成。血泵有四个,均为垂直滚压泵,可作正反向转动、可调,每分钟之转速及流量以指针直接显示在读数表上。氧合袋为鼓泡式随用性,有三种型号:1、高予充量成人型:每分钟流量可达7000毫升。2、低予充量成人/儿童型:每分钟流量可达5000毫升。  相似文献   

20.
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在体内外的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Irregular-H C18柱,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1 mol/L醋酸铵=85∶1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测定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浓度(释放介质:200 ml 蒸馏水,37℃,转速:100 r/min,分别在2、4、8、12、16、24 h各取样1 ml),用LC-MS法测定渗透泵控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血药浓度(8条犬禁食过夜后口服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片10 m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2.5、5.0、8.0、12.0、16.0、24.0、27.0、30.0、36.0、48.0 h在犬一侧后肢静脉取血1 ml分离血浆待测),用Wang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相应时间体外累积溶出度线性回归,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考察.结果:药物恒速释放达24 h,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体内药动学特征符合单室一级吸收模型,血药浓度在48 h内表现平稳.以体内吸收百分率(Y)与体外释放百分率(X)进行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978 2X 12.501 9,r=0.937 3 (P<0.01).结论: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