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肾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近况进行了归类总结。结果:中医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其独特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结论:补肾中药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西医目前对该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则显示了很多的优势: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近十年研究进展显示,中医以补益肝脾肾、活血化瘀的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以肾亏为主,肝失疏泄为关键,脾虚为辅,血瘀是促进因素。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以补肾为主,在补肾的同时兼顾到其他脏腑,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结合西药及物理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药制剂因其天然药源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目前文献报道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达60多个,有的已通过了国家新药审批,而绝大多数尚处于实验或临床研究之中。本文就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深入发展,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量,而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成本低。本文通过查阅近年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报道,从中药、针灸、传统功法、联合治疗、饮食等方面阐述其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述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运用概况。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包括蛋白质分离技术、蛋白质鉴定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用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认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将在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分型与蛋白质的相关性研究、骨质疏松早期预防和诊断与及时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蛋白质水平作用途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药物疗效。方法辩证论治,分析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重在益气活血,补养心肾,从心脾肾入手。结果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肯定。结论应用中医药自拟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得到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骨化三醇对50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从肾论治"用药规律及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从肾论治"辨证指导下治疗不同证型的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结果:虽然"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证型的客观化指标较少而导致量化性差、科学性低,对药物疗效的判定尚无统一的客观标准,影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的治疗进展,但是在现代研究不断完善疗效评价的前提下,该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结论:通过对不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总结表明,"从肾论治"思想指导下针对骨质疏松的辨证及用药优良率较高,对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及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α -D3软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α -D3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68例 ,经综合评分指数法评定治疗疗效。结果 显效 3 0例 ( 4 4 12 % ) ,有效 3 6例 ( 5 2 65 % ) ,无效 2例( 2 94 % ) ,总有效率 96 77%。结论 该药对改善骨质疏松症骨折、腰背痛情况 ,防止骨质丢失有肯定疗效 ,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成骨细胞形成及分化的相关理论及中医有关"肾主骨"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认为中医药可通过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该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展开深入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临床及基础研究,可能为揭示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机制研究和中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已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七位,国家已将该病的诊治预防列为九五公关老年病的重点课题,鉴于西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等弊端,该文对治疗该病的主要中医药汤剂二仙汤的作用机制作一概述,其治疗该病主要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骨代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骨刺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分为中药内服、中药外治、中医综合疗法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论:中医药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具有肯定的疗效,方法多样灵活,但孰优孰劣尚难判定,而且其作用机制研究相对不足,期待开展相应的临床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中国传统医药对其有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故通过对其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目前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有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中医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Ⅱ型,即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进行对比总结,指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能仪在只以“肾虚”为本这一基础上,而单一使用“补肾”这种治疗方法。本文作者提出骨质收松症的根本在血虚、肾虚,治疗应以补血、补肾并重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空、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它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群的新陈代谢性骨骼疾病,其中患者的骨质量每减少一个标差,脊椎和髋部的骨折危险性就上升2~3 倍[1].因此,骨质疏松症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的合理有效治疗就摆在了医疗工作者的面前.体现到临床上就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更加丰富与有效.西药的治疗效果固定而单纯,临床疗效得到肯定;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笔者采用医院自制"筋骨力"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十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方法与疗效 ,并对其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资料表明 ,中医药对慢性鼻窦炎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医药近年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状况作了综述。《内经》“肾主骨”的观点已日益成为解释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运用补肾法为主治疗各类骨质疏松症,无论在临床或在实验研究中效果显著。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必然会形成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从内治与外治方面对其进行总结、阐述.结果 详察病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不论采用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中医临床症候特征,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为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现状、成果和发展前景。结果:骨质疏松症主要由肾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瘀血阻络等病因病机引起的,针对性地运用中医药从肾论治、肝肾同治、脾肾同治和从瘀论治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和实验上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