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北中医》2021,43(5)
代谢组学是全面系统地研究生物样本或器官小分子代谢产物的科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代谢组学平台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可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主要从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药效及代谢通路研究、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及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研究3个方面,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药代谢的内环境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特点与代谢组学"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的研究特点相符合,因此代谢组学对于揭示中药的代谢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由此延伸,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研发领域,对于认识中药的药效/毒副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指导制定用药剂量和疗程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可对中药方剂配伍的科学性、中药种质资源以及中药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毒性进行研究。目前,代谢组学已经成为了包括中药研发领域在内的很多行业及领域的领先技术,其核心是分析技术,通过适宜的分析技术才能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得知全面的代谢物概况或准确的鉴定已知代谢物;同时需要应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此得到海量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信息。该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相关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近5年在中药研发领域的应用实例予以详细的阐释和分类分析,归纳了目前代谢组学核心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代谢组学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生物学理念,聚焦小分子代谢物全局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的代谢组学策略,以其整体性表征复杂生物体系的代谢修饰与规律性调控的方法学优势,其正被宽口径应用于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尤其中药固有化学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和作用模式的系统互作属性,均与代谢组学的研究理念深度契合,因此,近年来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现代研究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本文将以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和中药配伍规律研究为主线,重点论述代谢组学策略在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实践,以期引起中医药行业对代谢组学科学价值与应用潜力的共识与重视,未来更好地实践应用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方法策略系统解决中药现代进程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慧  崔扬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16,47(3):363-368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想与中医药研究思想的整体观相似。近几年,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代谢组学起源、发展、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在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初步分析并总结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雨  王张  王平  孟宪丽 《中草药》2013,44(7):918-922
代谢组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相吻合.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药过程工艺复杂,过程控制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进行制药过程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提高制药过程理解,对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氢谱已在中药质量评价与代谢组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氢核磁共振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炮制、提取等制药过程研究时,在辨识过程化学标志物、研究代谢物在过程中的转化转移规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展望了基于氢核磁共振技术的过程组学研究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药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阐明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药多靶点、整体协调机制具有一致性,已成为系统论指导下研究中药质量及作用机制的有效平台,其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药质量,推动中药新药研发。本文对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整体性评价、中药质量标志物、中药药效/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 用,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通过测定生物体代谢网络变化来反映机体状况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医理念十分契合,因此代谢组学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 安全性评价、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的应 用提供依据,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中医药和天然严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优势资源,在禾来我国创新趵物研发甲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药和天然产物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多组分协同、有机整合发挥整体药效作用的特殊性,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而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代谢组学的诞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期诚邀我国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刘昌孝院士及长期致力于代谢组学研究的王广基教授、盛龙生教授分别从代谢组学与天然产物及中药研究、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刘昌孝院士一语道出了我国中药代谢组学蓬勃发展的态势,期待本期“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专栏能对我国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内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学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将加快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该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机制、中药方剂药效作用机制和中药炮制机制等研究中的应用予以阐述。总结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的应用跨越了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况,概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药品种资源、药理毒理及临床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简述真实世界的基本概念及真实世界数据与证据的界定和内在关联,分析真实世界与中医临床研究的相适性及科研范式,总结了当前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的主要设计类型及不足之处,并对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临床科研方法及平台更加丰富。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方法越发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表现出非常好的相适性。与经典的随机对照试验相比,真实世界研究更加符合中医药临床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方剂学的学科内涵主要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从中医基础跨向临床的桥梁,其研究核心--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和中西医之间的不断融合,方剂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不断加深和扩展。方剂学从最初的理论、临床逐渐分化为理论、实验、临床、应用4个方面。传统的方剂学学科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方剂学的学科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将促进方剂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其更加符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X射线衍射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物类中药在中药鉴定研究中是较为薄弱的类型,传统的性状鉴别方法难以满足矿物类中药鉴别的需要,因此,需要用有效的现代技术手段对矿物药进行系统的鉴别研究。本文对X射线衍射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在矿物类中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收集西北道地药材化学成分质谱数据,建立公开免费获取的面向代谢组学的西北道地药材数据库,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鉴定和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实验测定收录原始数据,使用Mysql、Python、Django建立数据库。结果:建立了含有2410个化合物、2196条质谱数据的西北道地药材数据库,并通过甘草药材进行实例分析,应用所建数据库快速鉴定了甘草中28种化合物。结论:该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能有效促进中药代谢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类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为核心症状,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等特点近年来许多学者以代谢组学为研究平台,探讨中医药在抗抑郁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药抗抑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抗抑郁中药药效生物标记物29种(抑郁生物标记物)及其作用机制、药效评价等相关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抗抑郁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金匮肾气丸为研究主题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探索金匮肾气丸研究领域近10年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热点。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 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应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进行频次分析与文献计量学分析。应用CiteSpace 5.6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机构共现分析,并绘制金匮肾气丸研究领域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849篇文献,通过计量分析找到该领域研究的高产机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团队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张先庚发表12篇文献,是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发文19篇,是最高产的研究机构;《河南中医》载文26篇,是载文最高的学术期刊;金匮肾气丸是最高频的关键词,且中心性最高;金匮肾气丸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了11个聚类标签,聚类较为合理。通过关键词突现词分析能较好分析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支气管哮喘、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金匮肾气丸抗氧化、抗衰老的机制研究是当前实验研究的热点;今后可结合现代化研究方法,加强发展以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积极部署科研团队进行经方研发工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相关文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其在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兴起。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中医药发展的痛点,各类数据挖掘软件、诊断仪器、大数据医学信息系统等为中医诊断和诊疗提供辅助手段,并融入人们生活。未来把握住、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力助推中医药学的学术经验继承和临床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