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围产期抑郁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97例围产期抑郁患者按产检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1例,对照组2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孕期保健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于孕28周、36周及产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孕28周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孕36周及产后1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均较孕28周显著降低( 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的精神成分及躯体成分维度分较孕28周显著升高( P<0.05或0.01),对照组仅躯体成分维度分较孕28周显著升高( 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围产期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w。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心理干预6w末除偏执因子分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因子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0.0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除恐怖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机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16名机务人员测定,定期对机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心理卫生状况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除躯体化、恐怖、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空军机务人员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职业暴露后护士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423名1周内有职业暴露史的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212人和对照组211人;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及疏导、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宣教及暴露后处理流程、追踪及监测;对暴露者进行工娱、文娱、音乐、生物反馈放松等干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对照研究。结果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因子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责、幻想、回避等消极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促进职业暴露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对稳定护理队伍非常重要,应引起各医院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严重烧伤患者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接受烧伤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12周。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9个因子分和对照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因子分较入组时基线分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研究组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及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和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维度分均较入组时基线分显著提高( P<0.05或0.01),对照组主观支持因子分和积极应对维度分也较入组时基线分显著提高( P<0.05或0.01),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严重烧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积极应对方式,对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生期孕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1例爱丁堡抑郁量表(HAMD)总评分≥13分的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检查和产时产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围生期心理干预,产后42d比较两组产妇抑郁情绪。结果心理干预后两组产妇HAMD得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20.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孕产妇抑郁情绪和改善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围生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抽取100例产前抑郁状态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产前抑郁孕妇在常规产前教育和分娩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观察2组孕妇产后42天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孕28周基础EP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后6周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孕28周与产后6周)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60〈0.01)。产后6周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5.2%(19/54),而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3.0%(29/4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产前抑郁患者进行围生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735名新兵进行测试,并与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兵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队常模(P均〈0.01);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5),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地方常模(P〈0.01~0.05),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女兵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兵(P〈0.05)。结论该部新兵总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女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兵稍差。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78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将人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416名,对照组364名,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每月1次,共12次,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11.8%、36.9%,均高于正常范围(9.0%),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程度均显著高于常模组(P〈0.05);干预组心理干预后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经1a的系统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检出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学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42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 心理干预后入组患者应对方式问卷退避、幻想、自责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而求助和解决问题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合理化因子分无...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疏导疗法在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对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改善老年人的不良应对方式,降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方法以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躯体治疗加心理疏导,对照组在老年科门诊治疗。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应对方式问卷(WCS)进行入组时、半年后、1年后的测评,以观察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入组时的GDS得分均较高,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GDS得分均有下降,但干预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半年后及1年后干预组G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CS测评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的应对方式均以退避、幻想、自责运用次数为多,比较两组间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运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次数增多,而退避、幻想、自责运用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疏导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ICU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名ICU患者家属进行测量,并与普通病房患者家属组比较.结果 ICU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20.32±7.87),明显高于对照组(30.86±5.42)(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均分、恐怖、抑郁、焦虑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应对方式是影响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孕妇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王琴  何国平 《护理学报》2006,13(11):74-76
目的探讨孕妇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28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孕妇的积极应对水平与消极应对水平均比常模低;(2)孕妇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经比较,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均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4)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以下4种应对方式对孕妇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分别是通过抽烟、喝酒、服药、吃东西来解除烦恼,依靠别人解决问题,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结论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她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机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16名机务人员测定,定期对机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心理卫生状况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除躯体化、恐怖、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空军机务人员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名急诊科护士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在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入组时及辅导3个月后,两组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辅导3个月后,试验组护士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试验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护士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可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新的、合理的信念,有益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尼春萍  化前珍  吕淑萍 《现代护理》2004,10(11):987-989
目的 探讨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我校护理大专一~三年级学生 4 36人整群测查 ,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一、二年级护生SCL - 90评分比三年级偏高 ,除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外 ,一、二年级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SCL - 90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积极应对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军校大专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症状是困扰他们的主要精神问题 ;在护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 ,应重视护生积极应对能力与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郭粉莲  姚丽英  李剑松  蔡旭  李博 《护理研究》2006,20(16):1433-1435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3例SLE住院病人作为SLE组,选择性别、年龄、学历等与SLE组基本匹配的8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定,SLE组评定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及心理干预后3个月,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SLE组的总分、10个因子得分以及这些因子的阳性例数都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LE组干预后3个月其总分、10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SLE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差,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的应付方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龄在5年以上的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分别进行现场调查,两组量表的各因子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 精神科护士应付方式问卷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0.01),但解决问题因子...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瑾  刘娟 《天津护理》2009,17(5):253-25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精神科护士男女各40例进行调查评定,对比分析精神科男护士和女护士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结果:精神科女护士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男护士,差异有显著性(P〈0.05) 应对方式问卷中除合理化外各因子分男女护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女护士高于男护士,幻想、自责、退避因子分女护士低于男护士。结论:精神科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优于男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ICU护士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探索促进ICU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广州市和佛山市76名ICU护士进行测评。结果:ICU护士SCL-90筛选阳性率达53%,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CU护士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SCL-90强迫、人际关系、恐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且在遇到问题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