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佃温  陈俊 《光明中医》2010,25(12):2223-2224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肛门瘙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对术后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发现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效果优势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顽固性肛门瘙痒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发现手术配合中药熏洗在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的效疗显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配合中药熏洗在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上具有显著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外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内、外结合的综合疗法;对照组68例采用单纯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8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治疗顽固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80例顽固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五苓散加味治疗,每日1剂。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皮损改善情况及瘙痒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ASI评分及瘙痒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治疗后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且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顽固性湿疹可有效减轻皮损、瘙痒程度,改善中医伴随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外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69.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瘙痒起效迅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多发病,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痒风”、“风瘙痒”、“血风疮”等范畴,其病多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诱发。临床常见证型有湿热型、血虚风燥型。此病病情顽固,常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笔者用肿节风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10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肛门瘙痒属于“风胜挟湿”,阻滞于肛门皮肤而起。以慢性湿疹为多,临床上常有肛门顽固性瘙痒;局部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加深,甚至出现鳞屑及丘疹等症状。西医常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往往收效不佳,且易复发。笔者自1988年6月至1991年2月,采用中药熏洗结合外敷治疗肛门瘙痒症2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涛  孙敬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87-1988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63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咳痰喘、肺部啰音、心功能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衰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脑益嗪、刻免、中药方剂联用治疗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疗效及临床推广应用意义:方法:将121例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脑益嗪、刻免、中药方剂口服等。对照组静滴钙剂、甲氰咪胍,口服特非那丁等。并对临床资料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结论:普鲁卡因、脑益嗪、刻免及中药方剂联合使用治疗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以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尿毒症伴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常规血液透析(常规透析组),一组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串联治疗组),一组为串联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综合专科护理干预组(串联综合护理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缓解疗效情况。结果:串联治疗组与串联综合护理组能有效改善瘙痒发生率,分别为39.5%与45.2%,尤其是轻度与重度瘙痒的改善程度显著。串联综合护理组无论皮肤瘙痒评分还是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下降为(6.74±8.23)分,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至(68.93±9.93)分,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多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起到明显改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