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246-249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申报、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在大健康背景下,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构架、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架构及教学进度安排、强化教学管理过程、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与毕业考核要求、开发专业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等进行研究,我们制定并完善了毕节医专1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对于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带动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创办健康服务基地、促进地方大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国内同类院校开办大健康产业专业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面向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梳理制药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路,探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三种培养模式。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校依托化工与制药特色学科及相关优势平台,大力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建立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培养具有制药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与研发、分析测试综合利用能力的高素质国际人才,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当前大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中药材需求量及需求层次的增长。在中药材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并逐步接轨国际的关键时刻,对应用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意义重大。本文阐述建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必然性、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结构与实验实训平台五个方面对应用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进行探讨,旨在培养更高质量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丹 《药学教育》2020,(1):70-73
总结了华西药学院近年来围绕天然药物化学本科实验课程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对新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案在实验内容、实验进度、考核方式、实验教材以及基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培养具有扎实实践技能、富有创新思维的药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人才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开展药学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目前中医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修课程药物化学实验实施现状,探索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符合中医药药学人才培养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地方一般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吉林化工学院作为地方一般工科院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结合地方企业对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对原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以工程素质培养为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方法:针对当前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结果与结论: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采用了"模拟职场教学""工学结合教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发展设置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研药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任务,探索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方案。方法调研高职药学生的就业岗位,分析执行工作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以职业岗位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结果结合职业岗位制定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结论制定切合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提高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彬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62-1263
本文根据中国现阶段各高校运动医学专业的发展状况、生存环境及社会需求情况,努力探索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中医骨伤专业运动医学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满足区域性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医疗保健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并为高职高专中医骨伤专业运动医学方向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药学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郑州大学药学院在四年制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全程科研化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课程教学为主线、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为抓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本科生"创新人才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由本科生组成的阶梯式"科研团队"和由专业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旨在将科研训练贯穿于4年教学始终,全程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培养高等药学专业拔尖人才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吴朝阳  杨化新  李波 《中国药事》2012,26(9):970-971,987
目的 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学药品检定所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简称WHO GPPQCL)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从岗位设置、人员培训、考核、岗位资质获得以及建立档案5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人员管理的实践.结果与结论 建立了符合WHO GPPQCL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提高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指出制药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论述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五个子课题的具体内容的同时展示了培养方案的“四大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六大模块”;介绍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取得的学科建设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制药工程是培养药学工程技术人才,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对学生工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精神与制药工程专业内涵高度一致。该文论述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和人才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三个方面推进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永胜  黄山  蒋磊  焦强 《药学教育》2005,21(2):20-22,26
中国药科大学于2001年创办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思路,探索了专业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药学学科培养高质量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勉  李萍  王峥涛 《药学教育》2005,21(5):8-10
介绍了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学科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认为一个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队伍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穆殿平  颜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42(20):2085-2088,2100
本文结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和PIVAS工作特点,梳理出药学人员培训管理体系的框架与内容。培训模式主要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统一;培训内容为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其中,岗前培训为不少于2周的全脱产形式,培训内容主要为PIVAS概况、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等;在岗培训主要为专业技能的深入和强化培训,内容依岗位而定,培训周期应不少于10周;继续教育包括每年常规培训学习安排及个人专业提升学习计划等。PIVAS药学人员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保障培训工作规范、系统开展的前提,对进一步提高临床静脉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促进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技术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阳  余伯阳 《药学教育》2007,23(3):29-32,39
针对目前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弊端,提出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管理的工作实际,研究并实现了部分信息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匹兹堡大学药学院Pharm D学位教育为例,评述美国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学位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药师的培养体系及模式。审视我国当前药学教育的现状与执业药师转型发展,提出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推进我国高等药学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源头提高我国执业药师的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素质的要求,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进行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课程实践评估机制改革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