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氧条件下甘草黄酮A对胃癌细胞增殖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筛选人胃癌AGS细胞予以5% O2低氧环境培养48 h,分为5组:常氧组、低氧组、甘草黄酮A高、中、低浓度组(100、50、25 μmol·L-1)。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甘草黄酮A对低氧条件下AGS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 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 检测AGS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乳酸脱氢酶A(LDHA)、丙酮酸激酶M2(PKM2)、己糖激酶Ⅱ(HK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和HK的活性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低氧组比较,24 h时,甘草黄酮A高、中浓度组AGS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48 h时,甘草黄酮A高、中、低浓度组AGS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AGS细胞克隆形成数显著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甘草黄铜A高、中、低浓度组AGS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显著降低(P<0.01)。划痕实验表明,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的AGS细胞迁移的能力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甘草黄酮A高、中、低浓度组的AGS细胞各个时间段迁移细胞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Real-time PCR表明,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GLUT1、LDHA、PKM2和HK2 mRNA明显升高(P<0.05,P<0.01);与低氧组比较,甘草黄酮A高浓度组GLUT1、LDHA、PKM2、HK2 mRNA,甘草黄酮A中浓度组GLUT1、LDHA、HK2 mRNA、甘草黄酮A低浓度组HK2 mRNA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表明,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HIF-1α、GLUT1、LDHA、PKM2和HK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低氧组比较,甘草黄酮A高浓度组的HIF-1α、GLUT1、LDHA、PKM2和HK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甘草黄酮A中、低浓度的HK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及HK活性结果表明,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葡萄糖的摄取和HK的含量表达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甘草黄酮A高浓度组葡萄糖的摄取和HK的含量表达及甘草黄酮A中浓度组HK的含量表达降低(P<0.01)。结论 甘草黄酮A可以抑制低氧条件下AGS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胃癌的糖酵解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MDM),建立补骨脂定诱导的炎症小体活化模型,探索补骨脂定联合刺甘草查尔酮免疫调控的作用效应。方法 联用脂多糖与补骨脂定激活炎症小体,使用脂多糖(LPS)刺激BMDM 4 h后,给予刺甘草查尔酮(40 μmol·L-1)进行预保护,1 h后用补骨脂定(10、20、40 μmol·L-1)刺激4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同时检测细胞上清中剪切成熟的胱天蛋白酶-1 p20(Caspase-1 p20)和细胞裂解液中Caspase-1前体(pro-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测定BMDM细胞上清液中I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刺甘草查尔酮可明显抑制补骨脂定诱导的pro-Caspase-1剪切成熟(P<0.05,P<0.01);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得补骨脂定组均可以明显增加IL-1β、TNF-α释放(P<0.05,P<0.01);与补骨脂定组比较,补骨脂定-刺甘草查尔酮组均可显著减少IL-1β、TNF-α释放(P<0.01)。结论 刺甘草查尔酮可显著抑制补骨脂定介导的过激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达到配伍减毒的效应,该研究探索了补骨脂定-刺甘草查尔酮配伍减毒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分别用细胞凋亡试剂盒(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探针法(DCFA-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荧光探针(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大,从甘草查尔酮A 5 μmol·L-1开始,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05 μmol·L-1;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5),甘草查尔酮A 40 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达30.2%(P<0.05);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使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明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P<0.05),降低线粒体MMP水平(P<0.05),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诱导内质网应激,使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ATF4表达明显增多,磷酸化(p)-PERK,p-eIF2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甘草查尔酮A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降低MMP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桑叶黄酮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7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桑叶黄酮高、低剂量组(1.00、0.50 g·kg-1·d-1),另设同周龄C57BL小鼠为正常组。干预6周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形态结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合酶(iN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桑叶黄酮高、低剂量组FBG、Fins、HOMA-IR、IL-6、TNF-α、FF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SOD、GSH-Px、Catalase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黄酮高、低剂量组HE染色显示肝细胞排列整齐,炎细胞浸润及细胞脂肪样变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桑叶黄酮高、低剂量组肝脏COX-2、iNOS、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桑叶黄酮具有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糖尿病小鼠肝脏NF-κB分子影响COX-2、iNOS及炎症因子释放,改善炎症状态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甘草黄酮对运动大鼠体内糖及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通过运动前补充甘草黄酮,观察力竭运动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及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ig低剂量甘草黄酮组(MGFL),运动ig中剂量甘草黄酮组(MGFM),运动ig高剂量甘草黄酮组(MGFH)。每天在运动前30 min ig 1次,连续ig 6周,6 d/周,低、中、高3 组的ig剂量分别为4,8,12 g·kg-1·d-1,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力竭训练结束后,处死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糖、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并且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附睾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 结果: 力竭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在运动对照组和MGF低、中、高剂量组降低(P<0.05或P<0.01),血糖含量分别降低至(4.81±0.24),(5.31±0.12),(5.78±0.22),(5.92±0.18) mmol·L-1,但血糖含量在MGF各组高于运动对照组,MGFH组血糖含量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糖原含量分别降低至(0.91±0.16),(0.98±0.14),(1.34±0.12),(1.46±0.23) mg·g-1,其中MGFM,MGFH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糖原含量分别降低至(6.21±1.10),(8.92±1.11),(9.18±1.13),(10.16±1.16) mg·g-1,MGF各组肝糖原含量分别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01)。力竭游泳运动和MGF各组导致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430±0.123),(1.101±0.103),(0.962±0.112),(0.926±0.101),其中运动对照组RBP4 mRNA表达水平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GFM和MGFH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运动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补充甘草黄酮后可以维持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大鼠体内糖储备、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和下调RBP4 mRNA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甘草含药血清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抑制铁死亡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结肠上皮腺癌细胞(Caco2)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Caco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PS,200 μg·L-1)、甘草含药血清低、中、高浓度组(5%、10%、20%)、铁死亡抑制剂组(3-氨基-4-环己基氨基苯甲酸乙酯,Fer-1,10 μmol·L-1)。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其他组建立炎症模型,甘草含药血清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5%、10%、20%含药血清处理24 h,铁死亡抑制剂组给予Fer-1处理24 h。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线粒体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Fe2+水平;微板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铁蛋白重链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SH-Px4)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的方式来观察Nrf2在铁死亡调控中的作用。将干扰后细胞分为空载体组(NC)、Si-Nrf2组、含药血清(20%)+Si-Nrf2组、含药血清(20%)+NC组。微板法检测MDA、SOD、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FTH1、GSH-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固缩,线粒体膜增厚,线粒体形态变小;模型组Fe2+含量显著增加(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GSH-Px表达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Nrf2、HO-1表达降低(P<0.05),FTH1表达显著性下降(P<0.01),GSH-Px4表达显著降低(P<0.01)。甘草含药血清处理组,中、高浓度组Fe2+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浓度组Nrf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中浓度组HO-1与GSH-Px4蛋白的表达有所增高(P<0.05),低、中、高浓度组FTH1水平皆显著增加(P<0.01)。机制研究发现,与NC组比较,转染Nrf2 siRNA的细胞中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性下降(P<0.01),GSH-Px活性减少(P<0.01);Nrf2、HO-1表达下降(P<0.01),FTH1和GSH-Px4蛋白含量降低(P<0.01);与Si-Nrf2组比较,在甘草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内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提高(P<0.01),GSH-Px活性上升(P<0.01);Nrf2、FTH1蛋白表达增加(P<0.05),HO-1和GSH-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甘草含药血清可降低LPS诱导的Caco2细胞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与促进Nrf2/HO-1信号通路的表达,减轻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铁死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肺不藏魄型不寐大鼠相关脏器中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差异的影响,研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改善不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造模方法选用长平台浅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造模共计42 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05 mL·kg-1生理盐水灌胃,将西药组、中药组大鼠在继续造模的同时给予干预,西药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0.105 mg·kg-1灌胃,中药组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 600 mg·kg-1灌胃,共干预28 d。造模成功后,第42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及空间记忆能力;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0及TNF-α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IL-10及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分期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期和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觉醒期时间显著增加(P<0.01),平台探索总时间及总距离显著增加(P<0.01),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降低(P<0.01),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脑、肺组织IL-10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肺组织IL-10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睡眠分期NREM期和REM期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觉醒期时间缩短(P<0.05),平台探索总时间及总距离显著降低(P<0.01),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脑、肺组织IL-1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TN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示脑、肺组织IL-10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够通过改善肺不藏魄型不寐大鼠脑、肺组织IL-10及TNF-α的表达,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达到改善失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黄芪-茯苓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整体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含4%氧嗪酸钾与20%酵母混合制成的饲料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1),菌质低剂量(250 mg·kg–1)、中剂量(500 mg·kg–1)、高剂量(1000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42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肾脏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取小鼠肾脏固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小鼠的UA水平显著升高(P<0.000 1)。菌质各剂量组与高尿酸血症模型组相比,U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00 1),其中菌质高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大,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小鼠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Cr水平显著升高(P<0.000 1),肝脏XOD活性明显升高(P<0.000 1),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升高(P<0.001),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提高(P<0.000 1)。与模型组相比,菌质中剂量组小鼠BUN水平显著下降(P<0.01);苯溴马隆阳性组、菌质高、中剂量组小鼠Cr水平显著下降(P<0.01);苯溴马隆阳性组、菌质各剂量组小鼠的X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00 1);菌质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1);菌质各剂量组的IL-1β、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0 1),但TNF-α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肾脏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黄芪-茯苓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可以显著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束缚应激诱发焦虑抑郁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探讨温阳解郁方抗焦虑抑郁的机制。方法 84只雄性C57BL仔鼠于出生后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束缚应激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取母婴分离结合束缚应激制备焦虑抑郁模型,将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在离乳第21天(PD21)至成年第90天(PD90),空白组、束缚应激组和模型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饲喂药混饲料(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用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及2.60 mg·kg-1)。采用旷场实验,O迷宫和社会交互实验评估模型组小鼠焦虑抑郁状态;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及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IL-6,TNF-α,Iba-1,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开臂活动时间与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训练探察时间和辨别探查时间显著增加(P<0.01),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开臂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训练探察时间和辨别探查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1);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IHC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的形态恢复;温阳组和解郁组小鼠开臂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辨别探查时间明显降低(P<0.05),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温阳组小鼠G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解郁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显著上升(P<0.01),训练探察时间明显降低(P<0.05),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HC结果表明两组小胶质细胞有所恢复。结论 温阳解郁方的综合疗效和药理作用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母婴分离/束缚应激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海马GR表达,从而改善小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泡沫细胞焦亡探讨抵挡汤对其高糖环境下炎症级联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100 mg·L-1)诱导泡沫细胞焦亡模型,设置正常组(5.5 mmol·L-1 葡萄糖)、泡沫细胞组(100 mg·L-1 ox-LDL)、高糖组(33.3 mmol·L-1葡萄糖)、抵挡汤组(10%含药血清)、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抑制剂(MCC950,10 nmol·L-1)组。分别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观察细胞膜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焦亡通路关键蛋白NLRP3、Caspase-1、消化道皮肤素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泡沫细胞组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表达显著上调(P<0.01),炎症因子IL-1β、IL-18、MCP-1、IL-1α、TNF-α释放显著增加(P<0.01);与泡沫细胞组相比,高糖组NLRP3、Caspase-1、GSDMD表达显著上调(P<0.01),IL-1β、IL-18、MCP-1、IL-1α、TNF-α释放显著增加(P<0.01),抵挡汤及NLRP3抑制剂MCC950均可抑制高糖导致的NLRP3、Caspase-1、GSDMD表达的增加,显著降低IL-1β、IL-18 、MCP-1、IL-1α、TNF-α的释放(P<0.01)。结论 抵挡汤可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NLRP3/Caspase-1通路诱导的泡沫细胞焦亡,减轻炎症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11.
荞麦黄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荞麦黄酮(F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SD大鼠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1 mg·kg-1,ig),FB低、中、高剂量组(FB100,200,400 mg·kg-1,ig)。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放免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清FBG,TC,TG,LDL-C,FINS,TNF-α,IL-6,CRP均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下降(P<0.01);给予FBFL干预后糖脂代谢各指标明显改善,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结论: FB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芩素(BAI)对脂多糖(LPS)激活的BV-2细胞条件培养基下SH-SY5Y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LPS 1 mg?L-1激活BV-2细胞建立LPS组条件培养基,同时设置空白组、BAI低、中、高浓度组(4、8、16 μmol?L-1),使用各组条件培养基培养SH-SY5Y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测定干预后各组BV-2细胞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BV-2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免疫组化(IHC)观察SH-SY5Y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IF)法观察SH-SY5Y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NF-κB p65,以下简称p65)核转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细胞Toll样受体4(TLR4)、p65、磷酸化(p)-p6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LPS组中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BAI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细胞上清液中TNF-α均显著降低(P<0.01),BAI高浓度(16 μmol?L-1)组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BAI中、高浓度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条件培养基处理SH-SY5Y细胞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SH-SY5Y细胞中p65蛋白表达向核内聚集,TH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α-syn、TLR4、MyD88、p-p65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LPS组比较,BAI低、中、高浓度组SH-SY5Y细胞中p65蛋白表达逐渐分散至细胞质中,TH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α-sy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BAI高浓度组TLR4、MyD88、p-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BAI中浓度组p-p65和MyD88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BAI低浓度组MyD8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组p65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AI能够抑制BV-2细胞激活,从而抑制LPS造成的炎症反应,进而进一步抑制炎症对SH-SY5Y细胞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与肠上皮细胞(Caco-2)共培养体系,研究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对THP-1细胞活化致Caco-2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制备THP-1与Caco-2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芯片,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和给药组。空白组细胞正常培养;LPS组在上层Caco-2细胞形成单层屏障后,在下层THP-1细胞中加入LPS(1 mg·L-1);给药组在LPS组的基础上在THP-1细胞中分别加入33 mg·L-1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THP-1细胞与Caco-2细胞共培养24 h后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示踪法检测下层芯片通道中的FITC-Dextran荧光值。THP-1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给药组。空白组THP-1细胞正常培养;LPS组在THP-1细胞中加入LPS(1 mg·L-1);给药组在LPS组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相应剂量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11、33、100 mg·L-1)。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检测THP-1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HP-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Caco-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给药组。空白组Caco-2细胞正常培养;其他组将第二部分THP-1细胞实验中对应组的细胞上清置换于Caco-2细胞中,继续培养24 h后CCK-8检测Caco-2细胞活性,Real-time PCR检测Caco-2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及紧密连接蛋白封闭蛋白(Occludi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 在THP-1与Caco-2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与LPS组比较,人参皂苷Rg1和Rb1均能有效保护LPS诱导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升高(P<0.01)。Rg1和Rb1拮抗LPS诱导的THP-1细胞IL-6、IL-1β、TNF-α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P<0.05)。经Rg1和Rb1处理的THP-1细胞上清与Caco-2细胞共培养后,与LPS组比较,显著降低Caco-2细胞IL-6、IL-8、TNF-α炎性细胞因子表达(P<0.01),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结论 在THP-1与Caco-2细胞共培养体外模拟肠道上皮屏障功能模型中,人参皂苷Rg1和Rb1通过调节THP-1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进而调控Caco-2细胞的炎性反应和细胞屏障完整性,在LPS诱导的体外肠上皮屏障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加味黄芪甘草汤冻干粉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PC9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1.0,2.0,4.0,8.0,12.0 g·L-1加味黄芪甘草汤冻干粉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将A549、PC9细胞分为空白组和加味黄芪甘草汤低、中、高组(2.0,4.0,8.0 g·L-1);平板克隆检测加味黄芪甘草汤对细胞克隆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加味黄芪甘草汤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其迁移与侵袭能力;微球体形成实验观察加味黄芪甘草汤对肿瘤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多能干细胞维持基因八聚体转录因子(Oct-4)、人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同源盒转录因子(Nanog)的mRNA表达水平,评估肿瘤干细胞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重组蛋白(Bad),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与非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aspase-3),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N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β-连环蛋白(β-catenin),c-核蛋白类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锌指转录因子(Slu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A549、PC9细胞经1.0,2.0,4.0,8.0,12.0 g·L-1加味黄芪甘草汤冻干粉处理24 、48 h,细胞增殖能力均被明显抑制,并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0.05,P<0.01);加味黄芪甘草汤低、中、高组均能抑制A549、PC9细胞的克隆能力(P<0.05,P<0.01);加味黄芪甘草汤高组均能诱导A549、PC9细胞凋亡(P<0.01);加味黄芪甘草汤低、中、高组均能抑制A549、PC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P<0.01);经加味黄芪甘草汤低、中、高组处理后,A549细胞的微球体体积明显缩小,A549、PC9细胞Oct-4、Sox2和Nanog 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加味黄芪甘草汤中、高组均能下调A549、PC9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P<0.01),上调促凋亡蛋白Bad、Bax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的表达(P<0.05,P<0.01);加味黄芪甘草汤中、高组均能下调A549、PC9细胞MMP-2、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P<0.05,P< 0.01),上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P<0.01);加味黄芪甘草汤中、高组均能下调A549、PC9细胞β-catenin、c-Myc、Cyclin D1及Slug表达(P<0.01)。结论 加味黄芪甘草汤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PC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肿瘤干细胞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并能诱导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甘草黄酮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和黑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制作MPTP小鼠PD模型,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1次/d ig给予40 mg·kg-1左旋多巴,1次/d,连续7次)和10,20,30 mg·kg-1甘草黄酮处理组(ig给予不同浓度的甘草黄酮,1次/d 连续7次)。采用行为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 DA能神经元数量、黑质致密部OX-6阳性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和腹侧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出现PD典型行为学表现,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和腹侧中脑TH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约62%和76%;同时黑质致密部OX-6阳性细胞数量大幅升高(P<0.01)。经过甘草黄酮处理后,小鼠行为表现、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丢失和OX-6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均较模型组改善,尤以30 mg·kg-1甘草黄酮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1甘草黄酮组小鼠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和腹侧中脑TH含量仅下降约36%和42%;而与模型组相比,黑质致密部OX-6阳性细胞数量下降明显(P<0.01)。与左旋多巴组相比,30 mg·kg-1甘草黄酮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也明显增多(P<0.01),同时OX-6阳性细胞数量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甘草黄酮对MPTP帕金森病小鼠DA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黑质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半夏厚朴汤(BHT)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经LPS诱导BV2细胞构建神经炎症模型后,分别给予模型组(LPS 100 μg·L-1)、给药组(LPS+1 g·L-1 BHT、LPS+2 g·L-1 BHT、LPS+5 g·L-1 BHT、LPS+10 g·L-1 BHT),空白组同体积DEME培养基给药;同时建立LPS诱导BV2细胞炎症培养基与SH-SY5Y细胞共培养(LPS-DMEM)系统构建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模型按上分组分别给药。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TNF-α、IL-1β、IL-4、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0 mRNA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Janus激酶2(JAK2)、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激酶B(Akt)、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IκBα)、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增加BV2细胞NO释放,增加TNF-α、IL-1β、IL-6、iNOS水平,减少IL-4、IL-10的含量,增加Akt、NF-κB p65、IκBα、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并引起共培养的SH-SY5Y细胞的凋亡(P<0.01)。与模型组比较,而BHT能显著降低NO、TNF-α、IL-1β、iNOS含量(P<0.01),显著升高IL-4、IL-10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Akt、NF-κB p65、IκBα、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P<0.01)。同时,BHT能抑制LPS-DMEM引起的SH-SY5Y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 实验揭示BHT通过调控Akt/NF-κB/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并在SH-SY5Y细胞中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予黄连解毒汤进行干预。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mRNA表达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中有大量脂质积累,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TNF-α、IL-6、IL-1β、NLRP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肝脏AMPK与PPAR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积累及炎症反应,降低TC、TG、LDL-C水平(P<0.01),升高HDL-C水平(P<0.01);黄连解毒汤可显著升高ApoE-/-小鼠主动脉内SIRT1蛋白表达水平(P<0.01),降低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黄连解毒汤可明显下调小鼠主动脉内TNF-α、IL-6、IL-1β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黄连解毒汤可显著上调小鼠肝脏组织AMPK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黄连解毒汤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斑块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从而发挥降血脂作用,上调SIRT1蛋白、降低NF-κB蛋白、降低TNF-α、IL-6等炎症因子等保护血管免受炎症损伤及提高AMPK与PPARα水平参与自噬与凋亡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促炎性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神经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20 mL·kg-1)、多奈哌齐组(Donepezil,0.92 mg·kg-1)、酸枣仁汤低剂量组(L-SZRD,12.96 g·kg-1)和酸枣仁汤高剂量组(H-SZRD, 25.92 g·kg-1),8只相同月龄和相同品系的C57BL/6JNju小鼠设为空白组(Control,20 mL·kg-1)。灌胃30天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IF)对小鼠海马中5-溴脱氧尿苷(BrdU)、肾上腺皮质激素(DCX)、神经元核抗原(NeuN)进行标记,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fos、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ontrol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染色均匀,细胞数量较多且细胞连接紧密。Model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欠整齐,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稍整齐,细胞核固缩减少,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 < 0.01),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增加(P < 0.01,P < 0.05)。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c-f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而EGF、VEGF、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1),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c-fos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1,P < 0.05),而EGF、VEGF、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1,P < 0.05)。结论 酸枣仁汤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改善神经营养促进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探究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1)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2.84,1.42,0.71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UC小鼠模型,葛根芩连汤和柳氮磺吡啶于造模后第8天灌胃给药,连续7 d,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观察结肠组织紧密连接(TJ)蛋白,如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MP-9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p)-p38 MAPK,p38 MAPK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葛根芩连汤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和DA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肠组织损坏明显改善,Occludin,ZO-1蛋白明显增多(P<0.05,P<0.01),TNF-α,IL-1β,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p-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其中葛根芩连汤各组中以中剂量组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葛根芩连汤能够通过抑制MMP-9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加TJ蛋白的表达,从而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小鼠肺脏炎症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健康的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常氧组、模型组(CIH)和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常氧组暴露于常氧环境中,模型组与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暴露于间歇性低氧环境中。其中,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每日放入低氧舱前30 min给予补中益气汤灌胃(低、中、高剂量分别为8.1、16.2、32.4 g·kg-1·d-1),而模型组与常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5周后,应用EMKA型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小鼠肺功能,肺功能检测完毕后取材。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脏的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IL-6、IL-8、TNF-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线粒体组装受体(Ma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功能出现明显异常(P<0.05,P<0.01),肺组织出现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血清中IL-6、IL-8、TNF-α和肺组织中Ang Ⅱ的含量显著上升(P<0.01),Ang(1-7)含量显著下降(P<0.01),IL-6、IL-8、TNF-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CE2、Mas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肺功能有所改善(P<0.05,P<0.01),肺脏HE染色可见肺泡壁厚度大致正常,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ACE2、Ma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通过调节ACE2-Ang(1-7)-Mas轴抑制炎症反应改善CIH暴露后小鼠的肺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