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抢救使用方法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用药方式。方法 将 10 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与静脉推注阿托品 ,二组病人生命体征观察、采用计量对比检验或计数资料 χ2 检验。结果 静脉滴注组 56人 ,治愈 50人 ,好转 4人 ,死亡 2人 ,病程 6.2 1± 2 .66;静脉推注组 4 4人 ,治愈 34人 ,死亡 10人 ,病程 10 .0 3±7.3(P <0 .0 5)。结论 用静脉滴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 ,比推注快速、恒定、稳定。易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波动比静脉推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硫酸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滴注与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法,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采用计数资料χ2检验。结果静脉滴注组48人,治愈44人,死亡4人,病程5.32±1.36d;静脉推注组32人,治愈23人,死亡9人,病程11.30±6.21d(P<0.05)。结论静脉滴注法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生命体征波动比静脉推注法小,副作用少,病程短,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微量泵注射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阿托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不同给药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其他急救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在体温、脉搏、阿托品累积用量、治疗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7.5%(P<0.01).结论 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具有省时、省力,便于观察、调整和计算阿托品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高等优点,同时减少因多次反复静脉注射可能造成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是较好的给药方法 .  相似文献   

4.
陈江 《吉林医学》2010,31(17):2612-2613
目的:比较阿托品不同给药方法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将7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B组采用微量泵静脉静脉滴注,C组先间隔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持续静脉静脉滴注,严密监测3组患者应用阿托品的过程中意识、体温、瞳孔直径、脉搏及皮肤等病情指标变化;观察3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维持时间、住院时间、72h胆碱酯酶活性及用药效果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A组体温、脉搏、昏迷和躁动发生率、瞳孔异常改变以及皮肤异常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阿托品化维持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C组(P<0.05);72h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B、C组(P<0.05);C组阿托品用量明显低于A、B组(P<0.05);B组达阿托品化时间明显比A、C组长(P<0.05);A组用药后出现药物中毒、反跳、依赖、耐受和中间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以及治疗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先间歇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给药方法可较快达到阿托品化,且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药不良效果及并发症少,患者转归好。  相似文献   

5.
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救治有机磷中毒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救治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改传统用法为微泵静脉推注法,通过临床治疗24例与传统静脉推注25例,静脉滴注18例,对照观察。结果:微泵静脉推注法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推注法和静脉滴注法,且微泵静脉推注法具有快速、足量、恒速、稳定的特点。结论:运用微泵静脉推注法给药,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比静脉推注小、副反应低、缩短了患者病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临床效果好,在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阿托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71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57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对照1组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对照2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三组病人用药过程中病情变化、达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临床用药效果及治愈所需时间.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 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具有快速、恒量、恒速、稳定、疗效好的优点.病人生命体征波动小,副反应低,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托品微量泵持续输注与间歇静脉注射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采用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药剂量、剂量反跳、中间综合征和阿托品中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药剂量、剂量反跳、中间综合征和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法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优于间歇静脉推注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抢救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阿托品给药方式及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引起阿托品中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2例AOPP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24例AOPP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72h体温、心律与对照组比较更平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治疗AOPP的效果优于常规分次间断静脉推注药物,是一种安全简便又可靠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微量泵维持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胆碱酯酶活力好转所需时间、血糖浓度水平稳定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病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方式可以较早改善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的实验室指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林莉 《中外医疗》2012,31(16):85-85
目的探讨阿托品在口服有机磷农药重症中毒患者抢救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间,入院抢救治疗的4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重症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方式)和B组(采用传统的间隔静脉推注方式),每组各2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抢救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但是两组患者在达阿托品化时间方面A组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在口服有机磷农药重症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具有很好的疗效,且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托品两种不同给药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100例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分次间断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射阿托品,观察组采用持续性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射阿托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8%,对照组的治疗率为80%,观察组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0.8),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3.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持续性静脉推注阿托品的方式,对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结果安全、有效,同时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有关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观察组病人提供微量泵泵入阿托品,对照组进行间断推注阿托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病人高,两组病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急诊急救的过程中,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的临床效果要比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的效果好,采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的治疗方式,能够减少阿托品化的需求量,同时也能减少发生阿托品使用过量与中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品在不同给药方法下,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泵、可调输液器联合持续静脉注入法;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法.其他急救护理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在体温、脉搏、阿托品累积用量、治疗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2.7%(P<0.01).结论:微量泵、可调输液器序贯性持续静脉注入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省时、省力、恒速、便于观察、调整和计算阿托品用量,同时减少因多次反复静脉注射可能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危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阿托品给药方式及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引起阿托品中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58例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34例采用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结果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具有恒量、恒速,用药量稳定的优点,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又可靠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托品持续静脉泵入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达阿托品化后,观察组28例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对照组26例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结果:观察组阿托品维持总量(205.0±15.2mg)、ICU住院平均天数(5.7±3.2d)、阿托品中毒率(7.14%)和病死率(3.57%)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更便于调整阿托品的剂量,且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进行总结,用以指导临床急救。方法: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其中重度中毒3例。所有患者给予洗胃,并根据中毒情况使用阿托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结果:成功抢救83例,1例死亡.无明显后遗症。结论: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应合理使用阿托品,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7.
兰力  曾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29-2830
目的探讨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治疗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均未出现阿托品过量中毒现象,3例因自主呼吸一直未恢复,家属放弃继续抢救死亡,其余71例治愈出院,未遗留下任何后遗症。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抗胆碱类药物,可避免阿托品减量过快或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的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的发生,保证抗胆碱类药物的用量持续性及准确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性有机磷中毒用阿托品微量泵的护理方法,体会.方法 有机磷农药中毒者160例.将其分为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推注组各80例.比较两组阿托品用量治疗时间、治愈情况等.结果 泵入组比静推组在各项比较中均优,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量泵入法护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比传统的阿托品静推护理,抢救成功率高,护理工作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郑玉兰  王晓兰 《中原医刊》2007,34(16):49-50
目的探讨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的最佳给药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对10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法,对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时间及阿托品中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给药效果。结果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阿托品化的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呼吸机联合不同剂量阿托品与氯解磷定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重度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2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适量剂量,对照组采用最大剂量,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命体征、治愈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瞳孔变化、脉搏变化、阿托品用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适量剂量的阿托品与氯解磷定能显著提升患者治愈率,推荐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