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ZM—Ⅰ型脉象仪对82例冠心病患者的脉搏图记录显示,冠心病以弦脉类为主,占68.3%。经血流动力学、甲皱微循环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弦脉组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甲皱微循环障碍较冠心病其他脉象组更为显著。提示冠心病弦脉者较冠心病其他脉象者更突出表现为心搏输出血量增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外周阻力增加,血管紧张度加大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
检测了血液病滑数脉、非滑数脉患者及对照组的心功能和脉图,结果显示滑数脉患者心功能和脉图的主要参数与对照组和非滑数脉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滑数脉患者心功能属轻度异常,非滑数脉组心功能仅属可疑。上述结果表明滑数脉与心功损伤密切相关,故脉象变化可作为血液病病情动态现察的1个指标。血液病滑数脉患者的脉图呈“速降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血压、心率、心每搏输出量,心每分输出量和外周总阻力为指标,观察100例针麻胃大部切除手术病人的血循环状态,发现针麻效果好的病例,血循环状态从针刺诱导期开始直至手术结束均较针麻效果差者为佳。作者还介绍了针麻手术中几种常见脉象与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关系,弦或弦紧脉主要反映外周小血管紧张度的增加;细或无力脉则源于心每搏输出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脉为气血之神,邪正之鉴,详查脉象,知常达变,有从有舍,对头痛的辨证、病情的判断及指导用药大有裨益。在六经辨证中,太阳头痛多见脉浮紧,少阳头痛多见脉弦细,阳明头痛多见脉浮缓长,太阴头痛多见脉沉缓,厥阴头痛多见脉浮缓,少阴头痛多见脉沉细。在八纲辨证中,外感头痛常见浮脉,风寒头痛多浮紧脉,风热头痛多浮数脉,风湿头痛多濡脉;内伤头痛多弦脉,其中,气血亏虚头痛以沉脉、细脉常见,亦有气虚外浮之浮脉,肾虚头痛可见尺脉沉细无力,肝阳头痛常见弦脉,或兼细脉、滑脉、数脉,火热头痛以洪、数、大之脉为主,痰浊头痛常见弦滑脉,亦常兼见数脉、紧脉、浮脉,瘀血头痛常见涩脉,或细涩脉,血少且瘀者可见结代脉。  相似文献   

5.
病理迟脉与生理迟脉的脉图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法和脉图法对生理迟脉和病理迟脉进行了对比研究。病理退脉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①与生理迟脉相比,冠心病退脉之脉图主波幅和降支斜率减小,降中峡位置较高。同时心输出量下降,心指数和心脏功能指数减小,主动脉顺应性下降,总外周阻力升高。提示心血管功能受损是冠心病迟脉脉图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生理迟脉与冠心病迟脉二者在脉诊上有力和无力差异的原因。②冠心病迟脉兼脉有弦脉、细脉、涩脉等,以兼弦脉居多;但脉图改变和心血管功能受损程度,以兼细脉、兼涩脉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脉象特征,为脉象的识别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共收集337例样本,其中弦脉129例、平脉93例和滑脉115例,对这些样本的脉图进行谐波分析,并利用血液动力学原理来估算弦脉、滑脉和平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和反射系数的特征。结果:弦脉的波速v落在v≥13.241 m/s的范围内,平脉的波速落在5.64≤v≤9.742 m/s范围内,滑脉的波速大多数落在4.3≤v≤10 m/s范围内;弦脉的反射系数R落在R≥0.75范围内,平脉的反射系数大多数落在0.4≤R≤0.7范围内,滑脉的反射系数大多数落在0.1R≤0.45范围内。结论:中医常见脉象(弦、滑、平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反射系数)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因为脉搏波的波速和反射系数直接与血管弹性、血液黏度、外周阻力等生理参数相关,所以认为波速和反射系数可视为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脉象特征,用于脉象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种证型(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脉图参数的变化,建立各证型判别模式,辅助临床诊断。方法采用上海道生公司生产的DS01-C型脉象仪分别对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脉象以平脉为主,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弦脉及其兼脉为主。随着病情发展,脉象也相应发生变化,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以弦脉为主,肝肾阴虚与气阴两虚患者比较,两组以弦脉兼数脉多见外,肝肾阴虚还兼沉脉。阴阳两虚患者脉象以脉缓弦或弦兼数。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脉象改变以弦脉及相兼脉为主,各证型脉象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探讨中医脉象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对219例进行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桡动脉脉图的对比研究。记录受试者左侧桡动脉脉图和肱动脉血压,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和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计算10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平脉、弦脉、滑脉、弦滑脉和涩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正常的心率、心律、心输出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形成平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2、轻度降低的心输出量、明显升高的周围血管阻力和延长的左室射血时间是形成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3、增高的心输出量、增快的心率和左室射血速度及正常或偏低的周围血管阻力是形成滑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4、弦滑脉与弦脉、滑脉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差别分别为心率和血压,这是弦滑脉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机理;5、明显下降的心输出量、减慢的左室射血速度及明显上升的外周阻力是形成涩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9.
血压水平120~139/80~89 mm Hg(1 mm Hg≈0.133 kPa)定为正常高值血压。通过患者脉象特点和临床表现,将正常高值血压分为脾虚湿盛证、肝肾阴亏证、肾阴阳两虚证、肝郁气滞证。根据临床分型,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及脉象进行分析。脾虚湿盛证表现为滑脉和弦滑脉,多见于青壮年、体型肥胖者,以脾胃系统临床表现为著,血压易被忽视已在正常高值范围。肝肾阴亏证多见弦脉、弦数脉,绝经期女性多见,主要由于肝、肾及任脉、太冲脉阴阳失调所致。肾阴阳两虚证多见于先天不足、久病、年老体衰者,表现为弦紧脉,整体脉象沉而无力。肝郁气滞证的出现与性格、情志及脏腑病变等有关,以弦脉、数脉常见,体现在整体以左关脉为代表。正常高值血压对心血管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并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应发挥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特色,积极防控正常高值血压。  相似文献   

10.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354例血瘀脉涩患者和206例血虚脉细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血瘀脉涩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地升备血液呈高粘状态,且揭示血瘀脉涩与血液流变呈一种“涩脉—高粘”的关克血虚脉细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地降低,血液呈低粘状态,且揭示血虚脉细与血液流变呈一种“细脉一低粘”的关系。其结果对于血瘀和血虚辨证分型实现客观化、标准化,以及对于涩脉和细脉实质的研究,可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概率与脉图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阐明冠心病概率与动脉顺应性、每搏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冠心病概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多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概率与动脉顺应性、每搏心输出量呈负相关,与外周阻力、脉图面积、脉图指标呈正相关(P=0.0004-0.0001)。结论:冠心病概率与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相关,提示利用脉象图、脉率、年龄、收缩压所计算的冠心病概率具有血流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细与弦为脉体的指感,沉脉则仅为沉取所得。细弦沉三脉,虽然可以分别出现,但临床上合脉的出现较为多见。近年有文献报告,以合脉的形式来记录病人的脉象,才符合医学的科学的精确性。还有的认为:脉象的形态,是诸属性的排列组合。在先辈中医中亦不乏持有这类的看法,如卢子由的《脉状诊法十则》  相似文献   

13.
咳嗽分为五脏之咳及六腑之咳,咳状各异。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调节全身气血周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所在、手太阴经脉搏动之处,故为脉之大会,可以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所以独取寸口亦能掌握疾病病机。若为土不生金之咳,脉象为右关脉弱或濡弱,右寸脉浮大或弦大甚或上溢鱼际,脾气不升,肺气不降;若为木火刑金之火咳,临床上会切到患者左关脉弦直硬具有不柔和之象,左寸脉浮甚或上溢鱼际,右寸脉虚浮无敛象;若为肺胃不降之咳,脉象除了右寸浮弦,右关可切到弦滑实邪之象;若为金不生水之咳,脉象表现左尺沉弱无力,右寸脉浮滑,右关软无力或兼见濡脉;若为阴虚燥热之咳,脉象多表现为右寸脉浮数或大或细,右关脉濡细;若为风邪犯肺之咳,脉象多为浮脉,脉紧为寒,脉数为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脉图的观察研究,促进冠心病中医脉诊的客观化发展,并进一步从病因、病机等多层面来研究脉搏机制.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进行脉图测定,分析各组的脉形特点、脉图参数变化规律.结果 60例冠心病患者脉形以弦脉、结代脉、沉脉为最多见,脉图参数变化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脉图资料与祖国医学中认识的胸痹心痛的脉象认识相符合,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证素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证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象仪采集脉图,对48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病人进行辨证分型,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痰浊、血瘀、气滞、气虚、阳虚、阴虚6个基本证素的相关性。结果480例病人中检出28脉中16种脉象,出现频率:弦脉(70.83%)、滑脉(21.88%)、涩脉(8.96%)、虚脉(39.79%)、沉脉(19.58%)、迟脉(11.46%)、数脉(13.96%)、结脉(19.58%)、代脉(1.25%)、促脉(1.25%)、紧脉(0.83%)、细脉(1.67%%)、濡脉(0.42%)、弱脉(0.21%)、微脉(0.83%)15脉及“十怪脉”中的雀啄脉(3.96%)。结论冠心病心绞痛证素与脉象脉图既有正相关性,也有负相关性;结、代、促和雀啄4脉与冠心病心绞痛证素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别;脉象对证素的低敏感、高特异性可指导冠心病心绞痛辨证的脉症从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中医客观化检测工具脉诊仪对高血压的脉象进行测量,通过对脉图参数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揭示脉图形成原理。[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用脉诊仪采集脉象,同步采集静脉血,用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流变指标测试。同时完成中医证候量表的填写。将调查所得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中医脉图检测及专家判定,高血压脉象以弦脉最多,在75%以上。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改变,与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具有相关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弦脉组实证表现出现频率高,而非弦脉组则以虚证的表现为主。[结论]高血压脉图分布以弦脉为主。血流变指标与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有相关性,可以认为血流变是影响高血压脉图形成与变化的重要相关因素。脉图可以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检测法对94例高血压病患者,38例正常人和28例高粘血症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高粘血症患者心泵功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高,高血压病患者有同样改变;而高血压病伴血粘度升高,尤以纤维蛋白原(Fb)升高时显著,心泵功能显著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升高更明显(P<0.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尤以Fb升高时显著,造成血管外周阻力升高,心泵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中医肝病证候弦脉脉图参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机化脉图仪对中医肝病各证260例病人进行脉图描记,分析各证候脉象分布及116例弦脉脉图参数,结果显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证均以弦脉多见;弦脉的图形及参数显著有别于平脉;肝病各证弦脉具有相似的图形特征及参数变化,并分析了弦脉形成的现代医学基础,为中医肝病辨证提供了脉象客观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弦脉、细弱脉、滑脉的心血管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学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心血管功能对弦脉、细弱脉、滑脉的影响,我们观察了155例患者的SV、MAP、AC、FEK、TPE五项心血管指标,得出如下结果:(1)弦脉、细弱滑脉的SV无差异,其差异反映在血管顺应度AC和平均动脉压MAP方面,即弦脉的AC低于细弱脉、滑脉、;细弱脉的MAP低于于弦脉、滑脉两组。(2)弦脉的特征表现为血管顺应降低,血管弹性减弱,(3)同一脉象,证型不同,其血 管功能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性弦脉与心脏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增高,血管壁张力增强有关;病理性弦脉则与血液粘度增高,循环系统外周阻力增加,动脉壁硬化、弹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