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43例心脏结节病患者在类固醇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88个月)的变化,确定皮质类固醇对预防左室重塑和提高左室收缩力的作用。对于最初左室射血分数≥55%的患者,经长期的类固醇治疗后,可以预防左室重塑,保护左室功能。但是,对于左室射血分数<30%的患者,类固醇治疗对于左室容积的减小和左室功能都没有影响。在这一疾病的早期或者中期,类固醇治疗可以预防左室重塑,保护左室功能。但是,在后期没有作用。心脏结节病患者通过长期类皮质类固醇治疗以预防左室重塑@Chiu C.-Z. @Nakatani S. @腾增辉…  相似文献   

2.
普鲁卡因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方法是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根据皮疹的消退情况,逐渐减少用药剂量,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易致各种副作用,停药后,易复发.为了提高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避免应用皮质类固醇所出现的各种副作用,减少皮疹...  相似文献   

3.
背景:短时间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即可抑制胶原合成,而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与其相比,短时间外用他克莫司软膏不影响胶原合成。目的:评价长期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中度至严重异位性皮炎(A D)对胶原合成和皮肤厚度的影响,并与传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比较。方法:用开放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56例A D患者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1年,36例A D患者常规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2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主要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前胶原肽Ⅰ和前胶原肽Ⅲ水平自基线至第12月之间的变化,其次用超声波检测自基线至第12…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用皮肤镜监测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外用治疗慢性银屑病的安全性的应用价值。最先观察到局部过度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用药皮损处和(或)用药皮损邻近皮肤发生临床不明显而皮肤镜可见的明显的“红线”(线状毛细血管扩张)(P<0.03)。研究结论是皮肤镜有助于在发生临床肉眼可见和持久的皮肤萎缩之前,发现将发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红线”)的先兆。用皮肤镜评估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外用治疗慢性银屑病对皮肤的影响@Vópez F. @Marghoob A.A. @张宪旗  相似文献   

5.
肺结节病是一种肉芽肿性疾病。我们近1 0年来收治 2 0例肺结节病 ,其中 3例在治疗中合并类固醇性结核病 ,现报告如下。  病例 1 :患者女 ,6 0岁 ,主因咳嗽、胸闷 3年加重伴气短、乏力、头晕、视力下降 3个月入院。查体皮下可触及皮下结节 ,眼部检查见双侧白内障 ,玻璃体混浊 ,虹膜睫状体炎。胸片及胸部CT示“双肺门肿大、双肺纹理粗” ,纤支镜取活检病理诊断“肺结节病” ,化验血沉 30mm h ,PPD(-) ,血CEA(-) ,SCAE 6 6 .4U ml,痰找抗酸杆菌 (-) ,诊断肺结节病。给予强的松2 0mg ,每日 2次 ,治疗 4周后上述症状明显减…  相似文献   

6.
方建中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41-142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青光眼出现的色素膜炎性反应,应用全身静脉点滴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及眼部点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水,对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术前24眼色素膜炎系列症状均消失;术后术口未发现粘连,房水清亮,眼压正常。结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炎性夏应,减少手术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将增加患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危险。本文试验研究了用钙、钙化醇(1,25-二羟维生素D_3)及降钙素治疗是否能预防皮质类固醇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与中心型肺癌的鉴别依据。方法分析21例肺结节病和116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特别。结果肺结节病多发于40岁结节病临床症状较少,可有皮损,眼部病变,而肺癌咳嗽、咯痰、咯血症状明显增多,病变侧呼吸音常有减低。X线及纤支镜所见肺结节病与肺癌各有其特点。肺结节病患者多数SACE升高,而肺癌患者多为CEA升高。结论应结合临床症状、体症、X线、纤支镜等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虹膜睫状体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眼病,易复发,视力损害严重,其传统以皮质类固醇治疗为主,全身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较多。我院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口服中成药雷公藤片为主治疗虹膜睫状体炎31例(35眼),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对58例SLE患者,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SLE患者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在治疗后SLE患 本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Th1类细胞因子较Th2类细胞因子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SLE患者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体内Th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偏移,这可能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SLE患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彭刚 《当代医学》2009,15(28):134-135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与皮质类固醇联合用药治疗湿疹及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方法随机、双盲试验.在筛选日及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对皮损评分。试验组外用抗菌药物和皮质类固醇,对照组外用基质和皮质类固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湿疹临床症状积分大于8分者及AD积分大于7分者,在治疗的第7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症状评分下降速率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14天,两组则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治疗的早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同时联用适宜的抗菌素,有助于减轻皮损的炎症渗出,缩短病程,提高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疗效,并减少激素的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外源性超生理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大白鼠小肠吻合口 愈合的影响及维生素A的干预效应。方法:给大白鼠使用皮质类固醇及维生素A,术后第7天通过小肠吻合口爆破压、体视学、光镜、电镜及腹腔粘连,观察其对小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结果:(1)皮质类固醇组:小肠爆破压下降50%,中性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胶原沉积、新生的毛细血管减少,腹腔粘连减轻。(2)皮质类固醇+高剂量维生素A组(术前或术后给药):与皮质类固醇组相比,小肠爆破压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胶原沉积、新生的毛细血管、腹腔粘连明显增加。(3)皮质类固醇+低剂量维生素A组:与皮质类固醇组相比,小肠爆破压、中性白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新生的毛细血管、腹腔粘连均无明显增加。结论:(1)皮质类固醇可抑制炎性反应及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影响小肠吻合口愈合。(2)高剂量维生素A(术前或术后给药)可消除皮质类固醇对小肠吻合口愈合的延迟作用。(3)低剂量维生素A对皮质类固醇造成的小肠吻合口愈合延迟无干预效应。(4)对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因故需行小肠吻合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维生素A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结节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结节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结节病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例,无症状者2例。X线及胸CT提示双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者13例,12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升高,血沉加快者10例,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仅l例阳性。结论 肺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成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应综合其临床表现、胸部X片、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李佩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22-2423
<正>近年来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不断增多,许多患者误将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制剂长期使用,导致面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增多。作者于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应用海普林软膏治疗类固醇依赖性皮炎4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于创伤性前房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近年来收治98例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其中应用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A组),未加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B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和手术治疗,前房出血患者全部于1 d~18 d吸收。共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3例(A组14例,B组9例),高眼压44例(A组33例,B组11例),白内障6例(A组5例,B组1例)。结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及早应用可减轻虹膜睫状体的炎性反应;减少小梁网的水肿,对房水的循环有积极的作用[彭穗英.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5):565.]。但是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使用反而会延迟凝血块的吸收和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长期使用还有可能导致高眼压继发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6.
<正> 结节病(Sarcoidosis)即肉样瘤。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治疗本病一般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资料表明氨苯砜对淋巴细胞相关的疾患有效,我们近来试用氨苯砜治疗3例结节病患者,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例1:翟某,男,41岁,农民.全身皮疹20天余,无主观感觉,发病前一周曾有发热。体检:血压17/12kPa,发育正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证治系列讲座第1讲肺结节病宋祚民,李建北京中医医院(100010)结节病又称类肉瘤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的可累及全身多种脏器的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病变。临床症状多取决于受累的脏器,肺结节病是其中最常见疾患。中医对此病无特定病名,根据其症状及...  相似文献   

18.
临床疼痛门诊中,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造成骨关节的损害已有不少报告,而对骨髓腔内压的影响很少见系统研究报告。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对膝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所产生的骨髓腔内压改变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动物 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雌雄不论,体重2.0±0.25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只。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千年即将到来之际,迎来了Hench发现皮质类固醇并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周年1,在此期间,这种治疗方法时盛时衰,伴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使人们最初期望依靠这种激素可能长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病程的愿望成为泡影,甚至对小剂量类固醇的治疗方法亦存在很大争议。皮质类固醇在现今医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最近一项全科医学的调查表明,在54岁以上的病人中,1.4%使用着每日平均剂量为8mg的皮质类固醇激素2,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占23%,虽然风湿病学家声称应用类固醇激素的频率并不…  相似文献   

20.
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不同人种或年龄的人群均可受累。尽管结节病的研究已历时多年并在诊断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其病因仍不清楚。该病以受累器官内出现非干酪性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这些肉芽肿可发生于任何器官系统,但发生率不一,以肺和淋巴结最为常见。结节病患者可以完全无症状或具有一系列全身症状和其他非特异症状。结节病涉及面广、累及脏器不一、缺乏特异症状、病因不明,从而造成其诊断和治疗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