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我院一院人卵体受体与胚胎移植的研究概况,并报告1例采用FSH/HMG/HCG方案超促排卵,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成功。1997年9月21日,经剖宫产术获得1男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18例不孕症妇女实施20周期IVF-ET治疗,采用Buserelin FSH/HMG/HCG或FSH/HMG/HCG方案控制超排卵,B型超声为主监测卵泡发育;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上游法处理精液,Earle’s平衡盐液进行体外受精及增养,Tom导管进行宫腔内胚胎移植。结果 均每周期取卵6.7个,卵细胞间回收率74%,受精率88%,卵裂率74%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重组人类生长激素(HGH)与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合用于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周期中,反应欠佳的不育患者,发现能促进卵子成熟,提高受精率,增加移植胚胎数。明显改善妊娠率,但未能影响卵泡的增补及减少诱发排卵所需HMG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血清IGF-1水平在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GH)期间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无类似变化,证实低剂量GH在本研究中的使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主要研究谷胱甘肽(GSH)口服后的吸收情况。方法 Beagle犬5只,先后分别经口、静注给予GSH及其构成氨基酸后,用HPLC法测定血中浓度。结果 在清醒犬,单剂量(3.89、1.62mmol/kg)一次或单剂量(0.49mmol/kg)连续5、10d经口给GSH后,犬前肢静脉血浆中GSH、甘氨酸明显升高(P<0.05~0.01);如上单次给予1.62mmol/kg(等于GSH分子中含有的摩尔数)构成氨基酸后,血浆中的GSH水平未见变化,但构成氨基酸均显著增加(P<0.01);在麻醉犬,经口给GSH1.62mmol/kg后,1~6h内肠系膜静脉血浆GSH水平高于前肢静脉(P<0.05~0.01);清醒犬ivGSH0.065mmol/kg后静脉血浆中GSH的Kel1和T1/2α分别为8.04h-1和0.09h,且在降至基值后又出现一个再分布的小峰。结论 GSH经口给药后部分可以整分子吸收,经肝脏后血浆中GSH浓度明显下降,可能是由于肝脏的摄取所致。  相似文献   

5.
研究外源给予GSH的药动学特性及其是否被器官组织利用。采用反相C18-ODS柱,荧光检测器,经丹磺酰氯衍化反应后分离和测定大鼠血浆及器官组织GSH水平。结果:静注200mg/kg,腹腔注射600mg/kg和1200mg/kgGSH给大鼠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反映GSH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T1/2α分别为0.06h(IV),0.75h(IP)和0.22h(IP),T1/2β依次为0.54、0.69和0.63h。IP两个剂量组的达峰时间均为0.25h,最大峰浓度分别为0.735mmol/L和1.462mmol/L,而其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4%及33%。IPGSH1200mg/kg后,大鼠脑、肝、肾、肺及卵巢组织中的GSH水平均显著升高,在2h后血浆GSH降至正常水平时,上述器官组织中的GSH仍维持高的水平。结论:结果提示外源性给予GSH可有效地提高器官组织的GSH。  相似文献   

6.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生长激素(GH)的变化,对7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了78例肝硬化患空腹血浆GH,68例慢性胃炎患对照,肝硬化患分2组,代偿级26例,失代偿组52例,15例肝硬化患同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GH变化检测,结果:对照组空腹GH平均值为1.24±1.24μg/L;肝硬化代偿组为2.74±1.85μg/L,其中GH〉5μg/L4例(占15.38%  相似文献   

7.
应用阿替洛尔(Atenolol)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2例,剂量50~100mg/d,时间6个月,48例完成试验。治疗前后对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进行观察对比,以期了解阿替洛尔对TG及HDL的影响。结果治疗前TG水平平均1.14±0.14mmol/L,HDL1.37±0.26mmol/L,治疗后TG平均1.17±0.21mmol/L,HDL1.36±0.23mmol/L。前后数据比较均为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J5突变株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建立了6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分别命名为 9G6,10H11,9H1,9F9,11E7和12H11。它们的亚类鉴定为IgM,IG1,IG2a和IG2b。  相似文献   

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0  
目的 总结与探讨影响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对1999年1月至8月在我院门诊接爱IVF-ET的36对不孕夫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a)/高纯促卵泡素(FSH-H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排卵方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并旨导经阴道取卵,培养后加入丈夫精子孵育,将高质量胚胎转移至子宫。结果 取卵356个,平均第周期取卵10.2个;受精率66.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了解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与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胚胎着床的关系。方法:用GnRHa/FSH/hMG/hCG方案控制下超排卵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53例不孕患者,在取卵时留取卵泡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结果:受精组P水平显著高于未受精组(P〈0.01),E2/P比显著低于后者(P〈0.01);未卵裂组P水平低于卵裂组,T高于卵裂组,E  相似文献   

11.
张琼  高睿  陈明丽  刘秀美  秦朗 《西部医学》2024,36(1):97-102
目的 探究女性接受新鲜周期体外受精/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ET)助孕后子代单胎活产儿中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并分娩单胎活产儿的2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子代出生体重在同性别、同胎龄新生儿中的百分位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第10~第90百分位)、轻中度SGA组(第3~第10百分位)和重度SGA组(小于第3百分位)。比较不同程度SGA组与正常组患者病史及IVF/ICSI-ET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不同程度SGA的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后分娩的单胎活产儿中SGA的发生率为9.9%,其中轻中度SGA的发生率为5.0%、重度SGA的发生率为4.9%。BMI<18.5 kg/m2、有自然流产史为子代发生轻中度SGA的危险因素(校正OR=4.54和1.91,95%CI=1.78~11.55和1.18~3.10);有自然流产史、早产为子代发生重度SGA的危险因素(校正OR=2.80和2.22,95%CI=1.78~4.42和1.23~3.98)。有活产史为子代发生轻中度及重度SGA的保护因素。结论 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的患者中,BMI<18.5 kg/m2、有自然流产史、早产者子代发生SGA的风险增加,临床工作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宫腔镜检查情况,探讨宫腔镜检查在IVF‐E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IVF‐ET病例539例,根据检查时间分为A组(IVF‐ET术前检查组)258例和B组(IVF‐ET术后检查组)281例,对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宫腔异常检出率为49.54%,以子宫内膜息肉和复合异常多见,其中B组的宫腔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54.10%vs.44.57%,χ2=4.5,P=0.034);宫颈管总异常检出率为18.74%,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宫腔异常率较高,胚胎着床失败患者应该行常规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评价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分析在本中心行IVF-ET治疗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61个IVF周期治疗,其中10个周期因卵巢反应不良而取消。周期获卵率10.34个,卵子授精率72.5%,卵裂率67%,周期胚胎移植数4.9个。其中14例妊娠,占27.45%。自然流产5例,占35.7%。重度OHSS发生率7.8%。结论 IVF-ET是治疗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等不孕症的重要手段,可解除部分不孕症患者终身不孕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169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169个周期体外受胎移植的效果。方法 从1998年10月起至1999年3月底,半年来,对144对夫妇进行169个周期的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或浆内单精子穿刺术与胚胎移植(ICSI-ET),152例完成了周期。结果 IVF-ET组76例,妊娠成功率为28例,成功率为36.8%;ICSIET组为71例,妊娠成功22便,成功31%;另有5例胚胎冷冻,复苏后胚胎移植,成功2例。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多精受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多精受精对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96个IVF-ET周期、5349个卵细胞的资料,比较有多精受精与无多精受精周期的获卵数、成熟卵比例、受精率、分裂率、卵裂胚胎数、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有多精受精发生的周期,成熟卵比例、受精率以及分裂率分别为67%、76.7%和95.6%,均显著高于无多精受精周期(分别为60%、60.7%和88.7%),P<0.01。有多精受精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无多精受精周期(分别为25.7%和23.6%),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精受精与卵细胞对精子的接受能力有关,预示较好的IVF结局。  相似文献   

16.
The world's first test tube baby was born inEngland in July 1978, almost ten years ago. Irirc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test tube babies hasincreas.ed rapidly from 3 000 in 1986 t0 6 000 in1987. Successful cases of iii vitro fertilizationand embryo transfer (1VF & ET) in Taiwan andHong Kong have been reported. The techniqucof game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 (GIFT) wasfirst described by Asch et al in 1984.1 We startcdthe IVF & ET research program in late1984 and worked out our own protocols inthe beginning of 1987. Thcre are now two casesof clinical pregnancy following lVF & ET and . 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the National Foundation of N.atfurall Science andfrom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Third Hospital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 the ThirdHospital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相似文献   

17.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的围生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IVF ET)妊娠的围产情况。【方法】应用病例对照方法 ,在控制孕周、妊娠胎数及分娩方式情况下 ,选择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IVF ET妊娠并在本院住院分娩的 92例产妇与同期、同数量自然妊娠产妇 92例作对照 ,研究IVF ET妊娠的围生情况。【结果】IVF ET妊娠与同样胎数的自然受孕婴儿体重及主要产科并发症如妊高征、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死胎、新生儿窒息、糖耐量异常无明显差别 ,但IVF ET妊娠的多胎妊娠的并发症较单胎妊娠高 ,胎儿体重明显较低。【结论】IVF ET技术对宫内妊娠胎儿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复IVF/ICSI-ET治疗对卵巢反应性影响以及提高重复周期临床妊娠率的方法.方法 对本中心97例不孕症患者208个长方案超促排卵IVF/ICSI-ET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第1次IVF/ICSI-ET治疗相比,第3次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42.9%,P<0.05),但在获卵数、MⅡ卵、胚胎形成以及优质胚胎获得上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50例患者接受了宫腔镜检查或子宫内膜清创术后,第2次治疗时,子宫内膜声像清晰者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声像仍然欠清晰者(38.5% vs 16.7%,P<0.05);经输卵管切除术和造口术后的IVF/ICSI-ET治疗临床妊娠率为54.5%,明显高于输卵管积液穿刺术者20.0%(P<0.05).结论 在3个VF/ICSI-ET治疗周期内,卵巢反应性无明显改变.重复超促排卵治疗的患者应更加关注盆腔情况与子宫容受性的改善,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IVF-ET后直接双胎妊娠492例(A组)和IVF后3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26例(B组)、IVF后3胎妊娠中自减为双胎妊娠22例(C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早期流产率为6.5%,B组早期流产率为11.5%,C组早期流产率为4.5%,晚期流产率A组为4.7%,B组为7.7%,C组为9.1%;A、B两组之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晚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中多胎减为双胎妊娠与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比较,早期流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周期不同阶段妇女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抽取IVF-ET治疗周期妇女101例,其中降调阶段33例,促排卵阶段38例,ET-14天阶段3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其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IVF-ET妇女在SCL-90上的量表分高于常模;ET-14天阶段的妇女量表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阶段。结论 IVF-ET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ET-14天阶段的妇女心理压力最大,更需要心理咨询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