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期游离(足母)趾甲床断层移植在手指甲床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母)趾中厚断层甲床移植修复12例14指外伤性甲床缺损.结果 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8个月,12例14指移植甲床全部存活,12指指甲外形满意,2指因感染及末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指甲外形不平整.患指和供区(足母)趾的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 游离(足母)趾甲床断层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能恢复患指的良好外形和功能,是治疗手指甲床部分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伤指健存甲床的邮票样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21指甲床缺损面积40%-80%的患者,采用在伤指健存甲床上切取中厚断层甲片,于手术放大镜下分割成2.0mm×2.0mm的小甲片若干.将其以1~2mm的间隔邮票样植皮均匀平整覆盖至甲床缺损区修复甲床缺损.术后打包加压固定.2周拆线。结果2指术后拆线时出现移植甲床的点状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19指移植甲床均一期成活。术后16例18指随访10-24个月,根据吕桂欣等方法进行疗效评定,优12指,良3指,差3指,优良率83.3%。结论利用伤指健存甲床的邮票样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的大部分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断层甲床移植治疗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2月-2005年1月收治的8例甲床缺损患者进行断层甲床移植手术,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除1例出现甲畸形,2例伴有渗液外,其余病例均恢复正常。结论对不伴有生发基质损伤的甲床缺损,断层甲床移植术具有很好的疗效,且简便易行,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半层甲床瓣局部转移一期修复甲床部分缺损,并综合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对外伤引起的38例38指甲床部分或大部分缺损病例,采用半层甲床瓣局部转移修复甲床缺损。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以最后1次结果进行评估。38例患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半层甲床瓣局部转移修复甲床部分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指甲生长良好,效果满意,是治疗外伤性甲床部分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废弃指甲瓣修复另指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4年7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方法利用废弃指甲瓣修复另指指端缺损5例。结果所有病例修复后的手指指端均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手指外形良好,指体红润、饱满,感觉良好,两点辨别觉5~8 mm。结论采用废弃指甲瓣修复另指指端缺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手指指甲缺损的单全趾甲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手指指甲缺损或畸形进行重建,再造理想的指甲。方法以携带最小量组织进行切取包括趾甲、甲下皮、甲周膜在内的复合组织及其营养动脉、静脉和神经,与受区进行趾-指动脉、静脉、神经的吻合,完成单一全趾甲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指甲。结果再造9例13指,术后均顺利成活,外形满意,接近原手指指甲的效果,供区的外观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使手指甲再造等手外科手术做的更精细,治疗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相关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2例35指.包括坶趾甲皮瓣20指,第2趾甲皮瓣12指,第3趾甲皮瓣3指。结果术后足趾甲皮瓣全部成活.2例指甲皮瓣略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术后随访评定3~6个月,患指功能恢复满意。指甲生长良好,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参照Zook指甲修复评定标准评定:优30指,良3指。中2指。优良率达94.3%。结论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弃指游离指甲瓣移植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弃指指甲瓣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43指(示指15指,中指13指,环指9指,小指6指)指端缺损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残端短缩清创,保留骨膜完整,将弃指的指甲瓣游离移植于指端,并采用弹性加压方法缝合加压。结果2例失访,30例(39指)得到随访,时间6~32个月,1指因感染失败而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余移植的指甲瓣全部成活。采用吕桂欣等方法进行疗效评定:优24例32指,占82%;良3例4指,占10%;差3例3指,占8%。结论采用弃指游离指甲瓣移植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105例120指甲床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损伤程度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甲床无缺损)40指,Ⅱ型(部分性甲床缺损)40指,Ⅲ型(完全性甲床缺损)40指,Ⅰ~Ⅱ型根据损伤特点又分为A、B、和C三个亚型,其中Ⅱ型损伤的A和B亚型又分出两个次级亚型.根据甲床损伤不同分型,分别采用拔甲术、甲床缝合、各种带蒂皮瓣和足趾甲皮瓣移植等进行修复.结果 Ⅰ型缺损中Ⅰ C型共3例出现甲床坏死,改行皮瓣修复后成活,Ⅱ和Ⅲ型损伤采用皮瓣或趾甲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随访3~9个月,修复与再造的甲床指甲生长良好,皮瓣外观满意.结论 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带蒂皮瓣是Ⅱ和Ⅲ型甲床损伤修复的有效方法,而足趾甲床皮瓣是修复ⅡB2和Ⅲ型甲床损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Few studies have described how the injury affects the nail soft tissue under the nail plate. Nail matrix scar is poorly known.ObjectiveTo establish a stable rat nail loss model in a simple way, and to discuss the comparability of this model.MethodsA sterile cotton swab dipped in a 10% NaOH solution was used to burn the entire nail matrix and bed plane region, and th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on day 3, 7, 14, and 28.ResultsAfter avulsion of the nail plate, the eponychia and matrix stuck together without any tissue destruction. On day 28, all claw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served to be permanently damaged, except for one claw malformed regeneration.All impaired nail regeneration had deficiency or functional loss of NMSCs and shared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cutaneous scars.ConclusionsThe scar formation of nail matrix was a fundamental reason to nail deficiency of rat or human, providing a research basis for further mechanism or treatment study of nail defect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