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表现,CT检查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增强.结果 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腹股沟斜疝9例,CT表现为疝囊内肠管从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前上方走行,行经腹股沟管内;直疝1例,CT表现为扩张的小肠肠管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Hesselback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疝囊不进入阴囊;股疝3例,CT表现为股疝疝囊位于股三角区、耻骨结节水平线以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闭孔疝4例,CT表现为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的肠管影和腹部肠管相连.结论 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  相似文献   

2.
胆石性肠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资料及临床表现。结果:所有病例CT表现均见肠腔内异位结石、肠梗阻、胆系积气及胆囊窝结构紊乱,1例显示腹腔游离积液,1例结石位于十二指肠降段,1例结石位于空肠,另3例结石位于回肠。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5cm,梗阻以上肠管扩张,可见气液平,1例完全性肠梗阻病例梗阻以下肠管空虚。5例术前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有典型的CT表现,CT是胆石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肠系膜修补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南石医院自2002-09~2007-09利用肠系膜修补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47例均治愈,均未发生肠外瘘、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4例手术后肠梗阻,保守治疗均治愈,3例转院治疗.结论:肠系膜修补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比直接包埋撕裂的肠管患者愈合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4.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效果的CT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CT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6 8例肺癌患者通过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用CT比较手术前后肿瘤大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  6 8例肺癌 70个病灶射频治疗术前、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进行CT复查。单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积在术后 30min增大明显 ,在术后 6 0d缩小 ,治疗前后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4.15± 0 .97)cm ,(5 .5 4± 1.37)cm和 (2 .79± 0 .6 8)c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多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积在 30min增加不显著 ,在 6 0d缩小不明显 ,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8.0 6±1.91)cm ,(9.13± 1.78)cm和 (7.6 3± 2 .16 )cm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灶CT值在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均减低 ,单点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min及 6 0d的密度值分别为 :(49.6± 6 .2 )Hu ,(40 .5±14.4)Hu和 (35 .2± 3.2 )Hu ;多点治疗组分别为 :(46 .7± 5 .3)Hu ,(37.4± 11.8)Hu ,(35 .1± 2 .3)Hu ,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T可判定肺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和密度变化 ,给肺癌射频治疗的预后提供重要参数 ,为重复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病人,女,32岁。曾因"宫外孕"术后1年"肠梗阻、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嗣后多次因"肠梗阻"住院,对症治疗后缓解。1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查体:腹平,上腹及下腹部可见2处分别约15 cm手术瘢痕,全腹压痛,可疑反跳痛及肌紧张。WBC 14.1×109/L,N 0.917。腹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超声及CT示小肠肠管扩张,盆腔及腹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患者,女,15岁,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1d。既往间断腹痛1年,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就诊于外院,影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其间未行结肠镜检查,亦未行特殊治疗。本次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14.50ng/mL。腹部平片提示肠梗阻;腹盆腔CT平扫+增强检查:结肠梗阻,梗阻段位于结肠脾曲,局部肠管狭窄并肠壁不均匀环状增厚,考虑结肠癌可能性大(图1、2)。结肠镜检查:距肛门口38cm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回盲部淋巴瘤(PIL)的CT征象,以提高该疾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IL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8例加扫CT增强.结果 12例PIL中,肿块型2例,弥漫增厚型10例,病变肠管长约7.8~18.5 cm,平均约10.2 cm.9例病变肠腔不规则或瘤样扩张,3例明显狭窄;10例病变肠壁柔和,2例肠壁僵硬.CT平扫增厚肠管呈软组织密度影,8例增强扫描中,6例增厚肠管呈延迟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见小片状坏死区;最大密度投影(MIP)示8例病变肠管均可见增粗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供血.9例病变肠管周围、肠系膜根部或腹膜后伴肿大淋巴结.1例并发肠梗阻,1例并发肠穿孔.结论 CT检查发现回盲部肠管呈均匀环形软组织肿块,且病变肠管范围较长,相应管腔扩张,管壁柔和,增强呈均匀轻中度延迟强化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CT表现为:1)平扫见局部小肠肠管扩张积气;2)增强扫描可见扩张的肠管周围纤维包膜增厚,肠管扭曲呈香蕉状,边缘光滑;其肠系膜牵拉、扭转,系膜血管分布异常;3)MPR见正常肠管包绕团状聚集的扩张肠管,并且二者之间脂肪间隙清晰;4)右侧阴囊空虚,右侧髂窝处见隐睾。结论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有其基本影像特征,充分认识该病的CT特点及临床表现,可避免CT误诊。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景山医院2002~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33例腹部疝的螺旋CT表现.结果:33例中,根据疝所在的位置,螺旋CT诊断腹股沟区疝17例、脐疝3例、腹腔内疝3例、闭孔疝2例和外伤性腹壁疝、腹壁切口疝各4例.33例腹部疝的疝内容物均为小肠;螺旋CT表现为肠梗阻33例;肠系膜血管分布形态改变14例;螺旋CT增强扫描疝囊内肠管正常强化13例,强化减弱或延时强化16例,无强化4例,当肠管发生强化减弱、延时强化或无强化时可确定肠管已绞窄和(或)坏死(20例).肠坏死继发肠穿孔3例.结论:螺旋CT不但能正确显示腹部疝的存在与分型,而且能根据CT增强扫描后疝出肠管的强化程度判断肠管是否发生绞窄和(或)坏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影像学表现,避免误诊.资料与方法 分析21例EPISBO的影像表现,21例均行CT平扫,其中14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碘水溶性对比剂全胃肠道造影检查.结果 X线胃肠道造影表现:小肠扩张、气-液平面8例,肠间隙增宽5例,肠襻粘连成团3例,腹脂线模糊3例,2例见腹腔积液.7例见肠蠕动缓慢或消失、肠排空减慢,1例肠蠕动和肠排空基本正常.CT表现:肠管扩张21例,肠壁水肿、增厚14例,肠系膜浑浊、腹腔渗出14例,肠管广泛粘连16例,增强扫描8例肠壁强化.结论 EPISBO影像表现介于麻痹性肠梗阻和粘连性肠梗阻之间,肠动力减低明显时其表现类似麻痹性肠梗阻,而粘连为主时其影像表现偏向于粘连性肠梗阻.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不难,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排除麻痹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肠扭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