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红花黄色素(SY)联用奥美沙坦(OM)与单药治疗对高血压大鼠循环及心肌组织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Y组、OM组及联合用药组,疗程7 w,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内IL-6和IL-10水平。各组心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6和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2)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6水平都明显降低(P0.001),而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10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用药组心肌组织内IL-6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0.001),但对IL-10及血清IL-6水平影响不大(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ELISA结果一致。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均可以明显降低循环和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持IL-10的水平,联合用药比单药治疗对降低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溶性壳聚糖(WS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模型组、低剂量WSC组、中剂量WSC组、高剂量WSC组,每组12只。其中,IRI模型组和各剂量WSC组大鼠用结扎左冠脉前室间支法建立大鼠IR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而不结扎左冠脉前室间支。假手术组和IRI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低、中、高剂量WSC组分别给予120、180 mg/kg和240 mg/kg,灌胃1次/d,15 d后处死大鼠,心脏取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SIA)法检测血清中起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用酶动力法检测肌酸激酶(CK)和低密度脂蛋白(LDH)水平。在靠近心尖部1/3处平行于房室沟横行切取心肌组织块,固定后石蜡包埋。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结构清楚,细胞核染色清晰,心肌间质未见炎性细胞浸润;IRI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紊乱,界限不清,胞质淡染,核有浓缩或溶解,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淤血,心肌纤维横纹消失,心肌组织灶性坏死;WSC干预组肌纤维偶有断裂、融解现象,少量心肌细胞颗粒变性、水肿,偶见炎性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IRI模型组SOD水平明显下降,而CK、LDH、MDA、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IRI模型组比较,低剂量WSC组、中剂量WSC组和高剂量WSC组可显著提高SOD水平,降低CK、LDH、MDA、IL-6和TNF-α水平(P0.05,P0.01)。结论 WSC逆转心肌IRI,对IRI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对抗IRI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治疗早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压力超负荷慢性早期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以中药健心颗粒高、低剂量和贝那普利(洛汀新)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TNF-α、IL-6含量低于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 TNF-α、IL-6在CHF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健心颗粒可通过抑制TNF-α、IL-6的分泌和表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阻断心室重构过程,从而改善心功能,发挥抗CHF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氯化钆(GdCl3)在脓毒症诱导大鼠ALI中对肺组织IL-10、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探讨GdCl3对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GdCl3治疗组.脓毒症组和GdCl3治疗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ALI模型.假手术组只翻动盲肠不结扎穿孔,GdCl3治疗组术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2% GdCl3溶液(10 mg/kg).术后6h处死动物取样,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MIP-2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IL-10、MIP-2的表达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GdCl3治疗组肺组织内MIP-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GdCl3治疗组肺组织内MIP-2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假手术组肺内IL-1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Cl3治疗组IL-10表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结果提示脓毒症组和GdCl3治疗组肺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肺内出血,但GdCl3治疗组症状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结论 脓毒症ALI时,肺组织MIP-2表达明显升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GdCl3通过调控肺泡巨噬细胞使其促炎细胞因子MIP-2表达减少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增加,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平衡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迷迭香酸低剂量组、迷迭香酸中剂量组、迷迭香酸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按10 mg/kg给予0.9%NaCl灌胃,迷迭香酸低剂量组、迷迭香酸中剂量组、迷迭香酸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迷迭香酸50 mg/kg、100 mg/kg、150 mg/kg灌胃,连续灌胃5 d后建立大鼠AMI模型。取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病理分析,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LRP3、IL-1β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reg、Th17细胞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紊乱,心肌变性、坏死明显,细胞间质水肿明显,还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不同浓度迷迭香酸预处理可使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得到改善,且这种改变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迷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GR-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每组30只。SAP模型组大鼠胰胆管内加压注射5%牛磺酸钠(1ml/kg),30s内注完。假手术组大鼠仅翻动胰腺数次后关腹。两组于术后6、12、24h三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取病变较为一致的胰头部位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EG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胰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胰腺组织大片坏死,血管破裂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血清AMY、TNF-α、IL-6、IL-1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模型组EGR-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EGR-1通过介导炎性因子的释放参与SA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及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Th)1/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4只雌性SD大鼠,选取其中72只进行慢性盆腔炎大鼠造模,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等量蒸馏水)、假手术组(等量蒸馏水)、千金片高剂量组(2.08 g/kg千金片)、千金片中剂量组(1.04 g/kg千金片)、千金片低剂量组(0.52 g/kg千金片)及妇炎康组(0.41 g/kg妇炎康)各12只,其余12只作为空白组(等量蒸馏水)。治疗21 d后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及血清Th1/2型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千金片低、中、高剂量组、妇炎康组的HE染色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5),千金片低、中、高剂量组、妇炎康组的HE染色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千金片低、中、高剂量组随着千金片剂量增加,病理学评分逐渐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0.05),IL-10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0.05);千金片高、中、低剂量组及妇炎康组大鼠子宫组织中IL-1β、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8、IL-4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0.05),IL-10、干扰素(IFN)-γ、IL-12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0.05);千金片高、中、低剂量组及妇炎康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8、IL-4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0、干扰素(IFN)-γ、IL-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能有效抑制慢性盆腔炎大鼠IL-1β、TNF-α、IL-8水平表达,增强IL-10表达,从而达到抗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调节急性心肌梗死大鼠TGF-β1/Smad通路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低剂量组(50mg/kg)、吡非尼酮中剂量组(100mg/kg)、吡非尼酮高剂量组(200mg/kg)、福辛普利组(阳性对照组,15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药物处理组大鼠每天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以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4d,给药结束24h后,检测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伊红(HE)、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心室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Smad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改变明显,呈现心肌细胞肥大、坏死,心肌纤维扭曲、断裂,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并有大量胶原沉积,呈现纤维化变性,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大、血清TNF-α、IL-6及TGF-β1水平、心肌组织TGF-β1表达及p-Smad/Smad明显升高(P均<0.05)。吡非尼酮低、中、高剂量组、福辛普利组大鼠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左心室质量指数、血清TNF-α、IL-6及TGF-β1水平、心肌组织TGF-β1表达及p-Smad/Smad较模型组降低,且吡非尼酮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吡非尼酮高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可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降低病理损伤及纤维化变性,改善心室重构,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Smad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心肌梗死大鼠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及钾通道Kv2.1、KIR2.1的影响。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碱组(50 mg/kg)、中剂量苦参碱组(100 mg/kg)、高剂量苦参碱组(200 mg/kg)、硫氮卓酮组(2.61 mg/kg),每组各12只,药物处理组大鼠于建模成功后每天灌胃治疗,持续7 d,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比值,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钾通道Kv2.1、KIR2.1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例、血清CK-MB、cTnI、IFN-γ、IL-2水平、外周血Th1/Th2比值升高,血清IL-4、IL-10、心肌组织钾通道Kv2.1及KIR2.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例、血清CK-MB、cTnI、IFN-γ、IL-2水平、外周血Th1/Th2比值降低,血清IL-4、IL-10水平、心肌组织钾通道Kv2.1及KIR2.1蛋白水平升高且各苦参碱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高剂量苦参碱组和硫氮卓酮组大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恢复心肌梗死大鼠Th1/Th2平衡,上调心肌组织钾通道Kv2.1和KIR2.1蛋白的表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阿芬太尼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复方丹参组)和阿芬太尼低剂量组、阿芬太尼高剂量组、阿芬太尼高剂量+SphK1激动剂组(阿芬太尼+PMA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组均利用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后再灌注复制MIRI模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TTC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特征;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S1P的水平;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SphK1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和AST的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TNF-α、I...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选取10只纳入对照组,后制备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CM组、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各10只。每日按规定剂量给予红景天苷灌胃,DCM组给予同剂量的水,连续给药12周。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动物处死后取心肌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后,制成4μm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红景天苷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红景天苷剂量增加,IL-6水平逐渐下降,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所有药物干预组血清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CM组比较,随着药物剂量增加,Ang-Ⅱ水平明显下降,除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呈剂量依赖性。HE染色结果,DCM组心肌组织结构十分紊乱,可见大量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低剂量组心肌组织结构非常紊乱,有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中剂量、高剂量组可见少量点状出血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结论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术后24 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GH组,另设假手术组.rhGH组给予rhGH 2 mg.kg-1.d-1皮下注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4周后观察rhGH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p(IL-1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心肌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β和IL-10 mRNA表达(假手术组分别为0.10±0.02、0.08±0.01、0.18±0.01和0.14±0.05;梗死区分别为0.77±0.15、0.93±0.17、1.10±0.14和0.73±0.11;非梗死区分别为0.88±0.14、0.95±0.17、1.18±0.11和0.83±0.16)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rhGH组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梗死区分别为0.35±0.10、0.36±0.10、0.43±0.11;非梗死区分别为0.51±0.10、0.42±0.11、0.51±0.12)明显下降,IL-10 mRNA表达(梗死区为1.18±0.18;非梗死区为1.21±0.22)升高,P<0.05.心脏超声显示rhGH组左室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 早期rhGH治疗改善了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性因子表达和心脏功能.rhGH有效改善心功能与其降低心肌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升高抗炎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不同剂量虫草活力素(简称虫草)在大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慢性气道炎症中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模型组、虫草20 mg/kg、50 mg/kg组、布地奈德(BUD)组及BUD联合虫草素干预组.卵蛋白致敏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后给予药物干预8周,对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及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的哮喘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单纯模型组比较,虫草两种剂量治疗组均降低慢性哮喘大鼠BALF的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相关性;HE染色显示大剂量虫草、BUD治疗组及联合用药组较单纯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黏膜肺组织水肿等炎症表现明显减轻;较单纯模型组,虫草治疗组血清及BALF的白介素4(IL-4)、IL-14水平下降,干扰素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相关性.结果 一定剂量的虫草可通过上调T辅助细胞1(Th1)相关细胞因子,下调Th2相关细胞因子,减少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渗出,抑制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并与糖皮质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冠心宁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梗塞对照组、冠心宁注射液低剂量组、冠心宁注射液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塞范围、梗塞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1)冠心宁注射液低、高剂量组心肌梗塞范围均显著小于梗塞对照组(P0.01),两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冠心宁注射液低、高剂量组IL-10水平高于梗塞对照组(P0.05),低于假手术组(P0.01);TNF-α水平低于梗塞对照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两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能抑制大鼠坏死心肌TNF-α的表达,促进IL-10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梗塞范围,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13K)/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转录和表达以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对SAP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组)、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溶剂(DMSO)对照组(R组)、PI3K/Akt抑制剂wortmannin组(W组).采用改良的Aho法制作SAP模型,分别在造模3、6h后抽血并处死大鼠,收集胰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mRNA转录水平变化,并常规HE染色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同时观察各组腹水量、血清及腹水淀粉酶的变化.结果:S组和R组大鼠术后3、6h的腹水量、血清及腹水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较C组和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的腹水量、血清及腹水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较同时段的S组和R组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NS组相比,S组和R组大鼠术后3、6h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和胰腺组织内TNF-α、IL-1β、IL-6mRNA转录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S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3K抑制剂wortmanin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下调SAP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伤,对SAP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芩苷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行假主动脉内皮球囊损伤术,其余3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行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喂养4个月,以复制大鼠AS模型.检测并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TAFI及hs-CRP、IL-6的血清浓度的变化,并分析TAFI和hs-CRP、IL-6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成功后TAFI及hs-CRP、IL-6水平比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黄芩苷处理后高低剂量组TAFI及hs-CRP、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高低剂量组间比较,hs-CRP、IL-6水平差异显著(P<0.05),TAF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FI活性水平与hs-CRP、IL-6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547,P<0.01或P<0.05).结论 黄芩苷对AS有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和降低IL-6表达进而下凋hs-CRP及TAF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肌氧化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曲美他嗪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SD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氧合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OD;放射免疫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除SOD外)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SOD、T-AOC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高剂量组SOD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肌各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 mRNA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腺苷后适应对其影响,初步探讨腺苷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腺苷后适应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TTC染色计算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RT-PCR检测心肌NF-κB mRNA表达水平,ELISA测定组织中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组织无改变,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损伤较重,腺苷后适应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腺苷后适应组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及TNF-α与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腺苷后适应组NFκ-B mRNA表达及TNF-α、IL-6的分泌均下降(P<0.05)。NFκ-B mRNA的表达与心肌中TNF-α、IL-6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腺苷后适应可抑制再灌注后心肌NF-κB的表达活化,从而通过促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药对照组,20 mg/kg)、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剂量组(20 mg/kg)、羟基红花黄色素A低剂量组(10 mg/kg),每组10只。所有大鼠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给药14 d后,以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并采集颈总动脉血液,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同时取大鼠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NF-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IκBα)、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κκβ)等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升高,左室收缩压(LVSP)降低,血清TNF-α、IL-6、CRP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心肌组织NF-κB蛋白表达升高,IκBα、Iκκβ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LVEDP降低,LVSP升高,血清TNF-α、IL-6、CRP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心肌组织NF-κB蛋白表达均降低,IκBα、Iκκβ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性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动态血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0水平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和海马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n=7)。术后2 w,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超过130 mm Hg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n=7):模型组;低剂量GSP组(50 mg·kg-1·d-1);高剂量GSP组(200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1·d-1)。观察各组大鼠尾动脉SBP的动态变化,治疗6 w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8和IL-10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用GSP治疗2 w即可使RH大鼠尾动脉SBP降低(P0.05,P0.01),用药6 w后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P0.01)。同时亦能显著增高RH大鼠血清IL-10含量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IL-1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RH大鼠血清IL-18含量,其中以高剂量GSP组作用尤为明显(P0.01),与卡托普利组的作用相当(P0.05)。结论 GSP可以部分通过增加RH大鼠体内抗炎因子IL-10的生成,减少促炎因子IL-18的产生而发挥抗炎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