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Rh血型系统是当前除 ABO 血型系统外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且最复杂、最具有多态性的血型系统[1].Rh 基因座有两个基因,即 RHD 和 RHCE.Rh血型表型的多态性由 RHD和 RHCE 基因突变所致,这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排列,因此易出现顺势基因重排,产生新的 Rh 抗原[2].变异型的 Rh 基因表达变异的 Rh 抗原,随着 DNA 测序技术的发展,已发现上百种 RHD 和 40 多种 RHCE 基因的变异型,例如弱D、缺陷D 或极弱 D,以及 Rh 抗原缺失表型(Rhnull、Rhmod)等[3-4].RhD--血型为 Rh 血型系统中十分罕见的变异型,其红细胞上D抗原正常或过量表达,但C、c、E、e抗原表达均缺失.本文报道了1 例RhD--血型、血清中有不规则抗体产生且有输血需求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Rh血型D抗原(ISBT004;001;RH1)由RHD基因编码,D抗原具有很高免疫原性,是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红细胞抗原.通常Rh阳性个体拥有1条RHD基因[RHD杂合子,RHD(+)/RHD(-)]或2条RHD基因[RHD纯合子,RHD(+)/RHD(+)],Rh阴性个体则缺失RHD基因[RHD缺失纯合体,RHD(-)/RHD(-)][1].以往RHD基因数目或RHD合子型测定主要是根据Rh小因子表型估计,或通过复杂的家系调查,或根据RHD基因的量等间接方法鉴别[2].在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中,Rh D阴性个体比例较高[5],因此父亲RHD基因合子型鉴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PCR-SSP技术[6],检测了12例哈萨克族RhD抗原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合子型,观察了哈萨克族RHD基因合子型的多态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Rh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的主要类型,仅次于ABO系统[1]。当人的红细胞表面存在一种D抗原时,称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即为Rh阴性。其中Rh阳性血型多见,Rh阴性的中国汉族人群只占0.3%~0.5%[2]。Rh血型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非常复杂,D抗原存在多种变异型,包括弱D、部分D和D放散型[3],Rh血型的变异应引起输血检验工作者重视。现报道我们发现的1例  相似文献   

4.
RHD研究进展和中国人RHD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人类红细胞Rh血型发现于上个世纪 4 0年代 ,先后共发现了几十种Rh血型蛋白抗原 ,临床相关的主要抗原为D、C、c、E和e等 5种 ,其中D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是最重要的输血反应抗原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血型抗原。Rh蛋白与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密切相关 ,当正常Rh蛋白缺失时会引起Rh缺失综合征 ,Rh抗原还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有关。Rh血型系统基因包括RHD基因和RHCE基因 ,RHD基因编码D抗原 ,RHCE基因编码C、c、E和e多肽。下面 ,笔者简要叙述近几年国际上RHD的研究进展、及中国人RHD基因未来的研究方向。1 RHD进化及基因结构…  相似文献   

5.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它在输血医学中的作用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抗原由紧密连锁高度同源的RHD和RHCE基因编码.D抗原变异体一般表现为数量或质量的改变.Rh血型系统的检测方法 很多,主要是从血清学、分子血型两个方面进行检测.该文就Rh血型的基因、变异、检测方法 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Rh血型系统是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RhD抗原表型除正常D阳性和阴性表型外,还存在多种D变异型.D变异体主要包括弱D(weak D)、部分D(partial D)和DEL型[1].为避免在血清学上RhD变异体被误定Rh阴性,采用DNA基因分型技术鉴定D变异型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海宇  张珂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469-1472
目前已确认的人类血型系统已达36个[1],Rh血型系统是其中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包含了54种Rh血型抗原[2]。5种主要Rh抗原,即D、C、E、c和e与临床输血有密切关联。由于Rh系统具有遗传多态性,不同种族、地域、人群Rh血型抗原分布频率不尽相同,产生的不规则抗体也具有差异性。Rh血型的免疫原性强度仅次于ABO血型抗原,在Rh抗原中免疫原性以D为最强,E次之[3]。血清中天然抗-E或免疫产生IgM、IgG抗-E的患者时有报道。  相似文献   

8.
19名RhD(-)经产妇的RHD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毛伟  吴强  王芳  李华 《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98-100
在人类血型系统中,目前最复杂的当属Rh血型系统,因其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1].研究证明RH基因是由RHD和RHCE 2个结合基因组成[2],这两个结构基因均含有10个外显子,但在RhD(-)人中只有单独的1个RHCE基因[3].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RHD基因的结构存在种族差异[4,5],在汉族人的RhD(-)个体中,RHD基因外显子具有多态性[6].笔者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19名中国汉族常规血清学RhD(-)经产妇的RHD基因进行检测,以探讨中国汉族RHD基因多态性及同抗-D产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 RHD基因的分子遗传学 1986年,Tippett[1]提出Rh血型基因双结构学说,即在人类第1号染色体短臂1p34.3-1p36.1上[2,3],有1对紧密连锁高度同源方向相反的基因RHD与RHCE,其3+末端相对,同源性高达96%[4].RHD与RHCE基因分别长57 932bp和58 575 bp[3],RHD基因编码D抗原,RHCE基因编码C、c、E、e等5种抗原,这两种基因被小膜蛋白(SMP1)基因隔开.RHD基因两旁各有1个Rh盒子(Rh box),高度同源.RHD与RHCE基因各有10个外显子与10个内含子[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例新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RHD等位基因及其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并分析D抗原表位;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然后分析RHD编码区全长序列,并检测RHD杂合型。结果血清学显示该个例为D抗原弱表现型,Rh因子为D+C+c+E-e+,PCR-SSP检测RHD基因显示与正常Rh(D)阳性对照相同。RHD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第9外显子存在1 212C>A碱基突变,其余外显子序列则与正常RHD基因一致(GenBank EF103573),RHD合子型鉴定为RHD+/RHD-杂合型,提示该个体基因型为CDe/cde。红细胞D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其具有基本完整D抗原表位。结论该个例为RHD1 212C>A碱基突变形成弱D72型。  相似文献   

11.
Rh血型系统的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类红细胞Rh血型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多态性者。先后共发现了几十种Rh血型蛋白抗原,临床相关的主要抗原为D、C、c、E和e等5种。Rh血型具有较强的免疫源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10年来,Rh血型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编码Rh蛋白的RHD和RHCE基因已被克隆、测序,很多Rh抗原的分子机理也已经明确。现将Rh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洛阳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表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h血型系统是最具多态性的红细胞血型系统,目前已确定的抗原多至48个,其中与临床输血相关的主要有D,C,c,E,e等5种抗原,东方人Rh血型系统中抗原的免疫强度依次为D,E,e,C,e[1].Rh血型系统在临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不合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了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站对初筛为RhD抗原阴性者再进行RhD阴性确认实验以及5种主要抗原的检测和登记.我们对本市21307年以来初筛及确认为RhD抗原阴性的无偿献血者其表型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患者提供血型抗原尽量相同的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4,549名输血患者Rh血型系统D、C、E抗原.结果 Rh(D)抗原、Rh(C)抗原、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9.50%、88.29%、52.91%.Rh(D)抗原阳性和Rh(D)抗原阴性组中C、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将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测纳入输血前的常规检验,输血时尽量提供主要抗原同型输注,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区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多态性分布状况,以及Del血型与其它Rh血型表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RhD阴性表型的个体,分析Del血型的Rh表型分布,对特殊样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607例样本中,检出d/d基因型428例,占70.5%;Del型125例,占20.6%;弱D15型21例,占3.2%;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1例,占5.0%;DⅥⅢ型2例,占0.4%;Del血型个体中具有C抗原者比例较高,但亦有其它表型存在;鉴定出1例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结论对西安地区Rh阴性无偿献血者D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揭示了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既有临床意义,也有遗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例Rh血型系统D抗原血清学检测呈现混合视野凝集的患者进行基因分型,以明确患者的Rh D表型,确定血型后给予Rh D同型红细胞输注,探讨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输血方案的选择。方法分别采用血型血清学和基因检测试剂盒对患者Rh血型系统D抗原进行检测,血型确认后多次输血观察输血后反应。结果患者Rh D抗原检测,微柱凝胶卡式初检及确认试验均为双群表现,IgM抗-D试管法为1+混合视野凝集,基因分型确认为正常D抗原,多次输注Rh D阳性红细胞,无抗-D产生。结论白血病常引起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当血清学试验不能确认时可进一步进行基因分型鉴定,一旦血型确认,可以输注同型血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例D变异体DBT-1表型引起输血后产生抗D抗体的原因及分子机制。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确认样本Rh D、C、c、E、e血型及抗体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结果该例Rh D血清学检测为阳性,Rh分型为CCee,部分D表型为DBT-1类型,输入Rh DE阳性血产生抗-D及抗-E,效价分别为128和4;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外显子5—7缺失,其余RHD基因外显子序列与标准序列相同。结论证实DBT-1部分D表型个体可被正常D抗原致同种免疫反应,在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方面有重要意义,应提高检测水平,若需要可选择Rh D阴性红细胞制品配合性输注。  相似文献   

17.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具有高度抗原性,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HDN)。非糖基化的RhD和RhCE蛋白分别被RHD和RHCE基因编码。Rh血型蛋白属于参与氨水转运的膜蛋白家族。Rh基因座位的排列和构型促进基因交换而产生新抗原。Rh蛋白形成一个对膜结构很重要的轴心复合体.可能起到隔绝血氨的作用。对RhD阳性、弱D表现型和RhD阴性表型个体的血清学表型及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输血。  相似文献   

18.
人类Rh血型系统是最具多态性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研究在临床输血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特异性抗体已经鉴定出50种以上的Rh抗原,随着基因克隆和DNA测序等技术的发展,对于Rh系统不同抗原的分子基础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已有超过100种RHD和多于40种RhCE基因的变异型得以鉴  相似文献   

19.
陈琼  李志强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135-1137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复杂且最具多态性的系统,在临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而且其分子机理又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49种抗原,其中与临床输血安全密切相关的Rh血型抗原主要有D、C、C、E、e这5种.Rh(D)还存在一些变异体——部分D、弱D和Del等.1984年日本学者Okubo在Rh(D)阴性献血者中首次发现1种非常弱的Rh(D)抗原表达型,命名为Del表型.其非常弱的Rh(D)抗原无法用敏感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出,而只能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才可检出.由于人们在Del型是否归于Rh阴性这点上并没有形成共识,故早期Del型献血者血液一直被当作Rh(D)阴性血液而应用于临床输血.  相似文献   

20.
Rh血型系统DEL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红细胞Rh血型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多态性者.先后共发现了几十种Rh血型蛋白抗原,临床相关的抗原主要有D、C、c、E和e等5种.Rh血型具有较强的免疫源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过去的10多年里,Rh血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编码Rh蛋白的RHD和RHCE基因已被克隆、测序,很多Rh抗原的分子机理也已经明确,对D抗原的免疫原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