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了解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成因及带锁髓内钉对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对 15例胫骨骨折不愈合病例采用扩髓法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本组病例 ,经半年以上随访 ,全部达临床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 6 .5个月。结论固定物选择不当 ,操作失误 ,术后过早负重是造成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扩髓法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固定牢固 ,应力遮挡小 ,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及利于骨痂生长等优点 ,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椎体间融合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16例 ,随访观察其早期固定及后期融合效果。结果16例患者都能早期恢复活动 ,术后 3~ 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 ,手术无并发症 ,无BAK移位。结论BAK植入椎体间融合在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术中有良好的早期固定、后期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区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 1991~ 2 0 0 0年收治的 12例原发性骶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2例中以成熟畸胎瘤为多见。直肠指诊、骨盆平片、B超、CT、窦道造影检查对于术前评估较为重要。手术路径多选择经腹入路或经骶尾入路。 11例完整切除肿瘤 ,1例仅取活检。结论原发性骶前区肿瘤一旦发现 ,均首选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 ,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 ,避免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扩髓的带锁髓内钉在复杂粉碎性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26例复杂的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结果26例平均随访18(16~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良好,其中1例因过早负重导致短缩畸形.结论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的粉碎性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能早期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的特点,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 194例小儿SPVSD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补片修补182例 ,直接缝合 12例。对 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死亡 4例 ,病死率2 .1%。存活 190例 ,效果满意 ,14 2例随访 3个月至 16年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能参加正常活动 ,无残余漏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SPVSD治疗以补片修补为主 ,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有AI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SGP)的治疗效果 ,探讨SGP早期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时间。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 5 2例SGP的手术时机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早期手术 (住院 48h内 ) 2 2例和延期手术 (病情稳定 6~ 8周后 )3 0例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 1.8%和 3 .3 % (P<0 .0 2 5 ) ,病死率分别为 13 .6%和 0 (P <0 .0 5 ) ;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 90 .9%和 5 6.7% (P <0 .0 1)。结论SGP的手术时机应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处理原则 ,即首先应积极系统的非手术治疗 ,在临床症状控制 6~ 8周后延期手术 ,能够降低SGP的病死率、并发症和胆总管探查率。在出现以胆道梗阻为主 ,胰腺炎进行加重或有重症急性胆管炎表现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应早期手术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植入自体雪旺细胞的胎儿神经复合型神经桥接体 ,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42例 ( 5 7条 ) ,术后 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本组42例 ,得到随访 38例 ,随访时间 12~ 36个月 ;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优良率为 69.0 5 %。结论植入自体雪旺细胞的胎儿神经复合型神经桥接体移植 ,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 ,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及膝关节镜检查诊断的膝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患者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2 4.75 (18~45 )岁 ,确诊后即取自体半腱肌 ,在镜视下行等长重建 ,两端分别用螺钉固定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悬吊固定。术后配合石膏固定 4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 7.2 (3~ 14 )月 ,临床效果优良者 15例。Lysholm膝部评分术前 3 2 .6± 12 .3 ,术后82 .2± 11.7(P <0 .0 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三股半腱肌重建ACL手术创伤小 ,效果良好。还可同时对关节内其他合并症进行诊断及手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外科治疗时机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感染性心内膜炎69例,其中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1例,二尖瓣置换术22例,双瓣置换术7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重建术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2例 ,重建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5.8%),余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恢复时间16.3d,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颈段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高颈段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全切者9例,次全切者3例,术前有根痛症状的6例患者术后该症状均缓解,无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产生,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5 a,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高颈段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新方法。【方法】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有异物感、泪溢症状的中、重度结膜松弛症26例48眼,术后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球结膜变化。【结果】术后系统随访8周,异物感48眼中44眼(91.66%)、泪溢32眼中29眼(90.62%)明显改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松弛结膜完全消失45眼(93.75%)。【结论】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这一新的手术方式对治疗中、重度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AG)的可行性。[方法]36例PAG随机分为三组,其中16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A组),1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8例行腮腺全切除术(C组),随访时间3-5年。【结果】A组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B、C组,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PAG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患者内镜经鼻蝶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分析影响垂体功能低下的因素,指导其激素替代治疗.[方法]总结本院神经外科2008年至2013年内镜下经鼻蝶手术8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d3甲状腺轴、肾上腺轴及性腺轴相关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d3甲状腺轴及肾上腺轴激素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发生腺垂体功能低下者共34例,占41.5%(34/82).高龄、术前存在垂体功能低下、无功能型、大型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比例较高,其中微腺瘤发生率为16.7%(2/12),大腺瘤45.7%(32/70),45例无功能腺瘤发生腺垂体功能减低者16例,占35.5%.而术后腺垂体功能低下发生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垂体腺瘤术后垂体相关各项激素水平较术前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高龄、垂体功能低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及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后发生腺垂体功能低下可能性较高,合理的激素替代疗法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颈,胸,腹三切口结肠代食管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与要点.[方法]对2000~2011年本院25例颈、胸、腹三切口结肠代食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2例发生颈部吻合口漏,21例手术效果满意,患者生存率高.[结论]根据手术特点认真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术中熟练配合手术,做好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确保手术患者安全,避免各种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隧道埋藏尿道法重建阴茎部尿道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复杂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对46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并发症行阴茎部尿道重建手术病例分两组:新术式组采用阴囊中缝皮瓣成形尿道,阴茎部皮下隧道埋藏尿道法治疗29例.传统术式组按文献方法重建及修复尿道下裂术后阴茎部尿道17例.[结果]随访3个月至4年,传统术式组,一次手术成功率58.9%,并发症较多.新术式组,一次手术成功率93.1%,并发症较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次手术成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囊中缝皮瓣成形尿道,阴茎部皮下隧道埋藏尿道法是尿道下裂术后阴茎部尿道重建的有效术式,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6.
程卫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440-441,44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三组比较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最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多于阴式组和腹式组(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腹式组最长,术后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剔除的肌瘤单个平均重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于腹式组(P〈0.05).[结论]不同途径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劣,且不能完全替代,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技能经验、医院的设备条件而定,选择最合适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囊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58例共64个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球囊扩张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4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3.0~7.0 mL,骨水泥返流入椎旁静脉3个椎体,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等并发症,均无临床症状.随访5~2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0.7)分,术后d1为(3.6±0.4)分,d7为(2.7±0.5)分,术后1个月为(2.5±0.5)分.手术前后VAS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球囊扩张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PKP)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方法】在显微镜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结果】术后无死亡,肿瘤全切有9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cm均全切,且无功能障碍),次全切3例。术后随访8~36个月,颞叶脑内小血肿2例,3例出现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均恢复良好。【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是切除中上斜坡平面以上、直径小于3cm的岩斜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暴露,易于掌握,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6年1月,对32例三踝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3个月,平均2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用Olerud与Monlander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其中:优18例,良8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82%。术后未发生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和螺钉断裂等。但有1例延迟愈合。【结论】对于复杂的三踝骨折,应首选开放复位内固定,其手术入路,方式与内固定的选择为手术成功的要点。术中应重视韧带的处理,重建三踝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B、C1和C2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疗效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52例(52只眼)PVR B、C1和C2级改变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行单纯巩膜外加压不放液手术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本院首诊病例,其中PVR B级22只眼(42.3%),PVR C1级18只眼(34.6%),PVR C2级12只眼(23.1%)。【结果】手术后随访6~48个月,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48只眼,手术成功率为92.3%。PVR不同级别(B、C1、C2级)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视力比较,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其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巩膜外加压不放液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视功能稳定,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是确切地封闭裂孔和选择合适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