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痰湿体质人群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符合筛选标准的痰湿体质组、平和体质组(正常对照组)、非痰湿体质组(对照组)各组病例在禁食8~12 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的空腹血糖(FPG)和血脂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痰湿体质组血糖水平、血脂(TG、TC、HDL-C、LDL-C)高于平和体质组及非痰湿体质组(P<0.01)。结论 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痰湿体质,有助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生化检查的客观差异性。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诊断患者体质类型,分析患者体质间相关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结果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例共279例,其主要体质类型分别为阴虚体质(26.1%)、痰湿体质(21.4%)、气虚体质(19.2%)、平和体质(9.1%),其中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的血小板(PLT)较高;痰湿体质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高,体重指数(BMI)最高;平和体质甘油三酯(TG)含量最高;湿热体质白蛋白(ALB)含量最高。对高血压主要体质类型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各因素进行95%CI值统计,阴虚体质、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TC、LDL-C 95%CI值超出了平和体质,其他各因素也有较大的重叠。RBC、HGB、TC、LDL-C、BMI、糖尿病、年龄可能是影响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的7种因素。结论高血压体质特点的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多种体质变化的共同因素,超重和TC是痰湿体质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偏颇体质采取"对症"的体质调摄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并分析甘肃省部分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中医体质规律,为在职职工的治未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对甘肃省部分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结果 调查的总人群中居于前4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29.67%),阳虚体质(14.80%),痰湿体质(14.51%),阴虚体质(11.51%).男性人群居于前4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31.09%),痰湿体质(20.77%),阴虚体质(11.52%),阳虚体质(10.59%).女性人群居于前4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28.28%),阳虚体质(18.94%),气虚体质(12.54%),阴虚体质(1 1.50%).结论 总人群中平和体质人数比例占30%左右,男性人群偏颇体质以痰湿体质为主,女性人群偏颇体质以阳虚体质为主,在治未病工作中,需要注重不同性别因素的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45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65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ADMA、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ADMA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ADMA和MBG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TC、LDL-C和TG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DMA水平与MBG、TC、LDL-C和TG水平正相关,与HDL-C水平负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DMA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腹型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尿酸的关系. 方法:测定174名高中生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BMI及腰围分为3组:非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分析3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尿酸的差异及与BMI、腰围的相关性. 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非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组血压、血脂[除总胆固醇(TC)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酸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显著增高,非腹型肥胖组血糖无显著增高;与非腹型肥胖组相比,腹型肥胖组血压、2hPG、空腹胰岛素、HOMA-IR、三酰甘油(TG)均有显著增高(P<0.01).BMI、腰围与血压、血糖、FINS、血脂(除TC外)、尿酸呈直线相关性,WC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的相关性高于BMI,与2hPG、FINS、血压的相关性低于BMI. 结论:青少年腹型肥胖比非腹型肥胖具有更高的代谢综合征(MS)危险性,青少年腹部脂肪分布较BMI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湿体质是否与瘦素基因C2549A SNP多态性相关.方法:根据痰湿体质判定标准、平和质判定标准,筛选58例痰湿体质人和46例平和质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瘦素基因C2549A SNP多态性差异.运用x2检验分析痰湿体质组与平和质组瘦素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瘦素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膏干预痰湿体质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痰湿体质MS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统一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指导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口服(餐时嚼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祛湿膏口服治疗,疗程为9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血糖[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2h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浆Lp-PLA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临床及生化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BMI、血压(SBP和DBP)、血脂(TC、TG、LDL-C)、血糖(FPG和2h PG)、胰岛素水平(FINS和2hFINS)、HOMA-IR及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除2 hPG外,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安全性方面: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和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与治疗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健脾祛湿膏可改善痰湿体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性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其机理可能与调节炎症标志物Lp-PLA2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糖伴高脂血症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该院高血糖伴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血糖、血脂水平.(2)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血脂达标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Ch、TG、LDL-C、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Ch、TG、LDL-C、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血脂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改善高血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血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不同中医体质人群的尿酸、血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的结果,从实验室检查及形态的角度探讨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793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的中医体质调查,同时取血样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实验室检查,分析体重指数(BMI),进行不同体质间的指标比较,分析各种偏颇体质的异常指标发生率。结果 (1)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的体重指数偏高,阳虚质与气郁质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0.05或0.01);(2)实验室检查,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的TC、TG、LDL-C及UA偏高,HDL-C偏低,湿热质的UA偏高,瘀血质的TC、LDL-C及FBG偏高,而气郁质TG偏低,HDL-C偏高,阳虚质的UA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0.05或0.01)。(3)各种体质异常指标构成比提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32.65%)最高,痰湿质(42.61%)及湿热质(41.35%)为主要人群,空腹血糖异常比率较低(9.16%),瘀血质占18.18%。结论偏颇体质当中的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存在代谢异常的倾向性,其中痰湿体质人群具有体重指数增高的特征。通过关注偏颇体质的危险因素,以期达到减缓慢性病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的基础上研究中药膳食对体质的干预,并观察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辨体施膳痰湿质观察组、湿热质观察组、阿卡波糖对照组,每组40例.每组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干预6个月.结果:辨体施膳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辨体施膳组血脂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体施膳有可能经过多途径、多靶位来纠正病人偏颇的体质状态,达到调节和改善无症可辨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2014年12年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查.结果:观察组的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查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依据,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湿体质是否与脂联素11377C/G SNP多态性相关。方法:根据痰湿体质判定标准、平和质判定标准,筛选58例痰湿体质人和46例平和质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脂联素11377C/G SNP多态性差异。运用χ2检验分析痰湿体质组与平和质组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脂联素11377 G等位基因频率痰湿体质组(0.3793)高于平和质组(0.1413),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湿体质与脂联素11377C/G SNP多态性相关。脂联素11377C/G SNP多态性可能是区别痰湿体质者与平和质者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期血糖、血脂水平,探讨GDM孕妇血糖及血脂代谢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01例,对照组孕妇112例,记录两组孕妇血糖、血脂水平及孕期体质量增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及孕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T2DM肥胖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国内常规的糖尿病饮食干预,观察组则根据国外报道的标准化饮食护理给予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腰围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和HbA1C等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早、中、晚餐后的血糖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到峰值时间也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标准的饮食护理干预能明显控制T2DM肥胖患者的血糖和体重,且不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γ干扰素 (IFN-γ) ,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水平及其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 ) 2 8例 ,按相同性别、年龄配对原则 ,通过冠脉造影选取冠心病患者 2 8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血脂、血糖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 IFN-γ及 IL - 10。结果 :冠心病组较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 DL - ch)水平、IFN-γ水平增高 (P <0 .0 5 ,P <0 .0 0 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IL - 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冠心病组IFN-γ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无关 ;冠心病组 IL - 10水平与 L DL - ch呈正相关。结论 :IFN-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内源性IL - 10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血脂代谢的异常可引起 IL - 10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肥胖、血脂、血糖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脂肪肝患者7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75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进行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指数、血脂水平、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体质指数、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等均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减轻体重、调节血脂、降低血糖等措施对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了解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中医体质,同时分析中医体质及机体心血管病临床影响因素间内在联系。方法抽取73例处于高血压前期而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间入院的患者,对其展开专业体检,了解机体中医体质信息,同时判断中医体质及心血管病临床影响因素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 (1)女性病例中,其中医体质临床影响因素具体涉及:血瘀体质、平和体质以及痰湿体质;(2)男性病例中,其中医体质临床影响因素涉及:阴虚体质、平和体质以及痰湿体质;(3)针对上述四种中医体质,可发现,中医体质存在差异时,患者家族疾病史、年龄结构、饮酒因素、腰围均值、低密度脂蛋白值、抽烟因素、身体指数均值、缺乏身体运动、甘油三酯值、缺乏充足睡眠、血糖值以及胆固醇值同样表现出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前期病例,其中医体质临床影响因素涉及血瘀体质、平和体质、阴虚体质以及痰湿体质等四种类型,且中医体质及其心血管病临床影响因素间密切相关,所以要引起临床重视,并加以专业处理。  相似文献   

18.
焦建荣 《大家健康》2013,(10):55-56
目的:探讨分析在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差异,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所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根据体质指数的不同分为低体重组、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三组,每组50例,回顾性分析每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分析三组间的差异。结果:超重组中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患者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而体重正常组明显高于低体重组。(P0.05)。同时对于所有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人数与体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人数与体质指数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即随着体质指数升高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人数亦升高,P0.05。结论:体质指数越高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亚健康门诊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9-2013年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亚健康门诊收治的96例亚健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瑞康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分析其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结果 :本组亚健康人群的年龄段为11-70岁,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年龄段(占比为52.08%),其次为40-60岁的年龄段(占比达36.44%)。在本组亚健康人群中,中医体质为平和体质者占31.3%,中医体质为偏颇体质者占69.7%(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在本组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中,居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在本组男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40.9%,偏颇体质者占59.1%(其中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是:在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23.08%,偏颇体质者占76.92%(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者均占10%以上)。结论 :40岁左右是人们发生亚健康的主要年龄段,有阳虚、痰湿体质的男性是进行亚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的血清Apelin-13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1)选取拟手术治疗的100例ARC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糖、血脂及血清Apelin-1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C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水平对ARC的诊断价值。(2)根据晶状体出现浑浊的初始部位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皮质性白内障组(35例)、核性白内障组(33例)、后囊膜下白内障组(32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3)分析ARC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一般资料、血糖、血脂、眼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水平、血清Apelin-13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的比例更高(P<0.05)。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水平、血清Apelin-13水平是AR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Apelin-13水平诊断ARC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灵敏度为8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