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20项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来咸阳彩虹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8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段内接受GMs[纠正胎龄(5±1)周和(15±1)周各做1次]、NBNA(纠正胎龄1~2周)和20项检测(在纠正胎龄1个月和3~4个月时各做1次检查),分扭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对三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BNA评估异常检出率为10.2%(9/88);20项评估结果为:纠正月龄1个月时异常检出率为34.1%(30/88),纠正月龄3~4月时异常检出率为17.0%(15/88);GMs评估结果:扭动运动阶段异常检出率为79.6%(49/88),不安运动阶段异常检出率为6.8%(6/88)。扭动阶段GMs与20项检查结果和20项与NBNA检查结果具有较低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232和0.300,均P<0.05),GMs与NBNA检查结果无一致性(P=0.163);不安运动阶段GMs与20项检查结果、GMs与NBNA检查结果和20项与NBNA检查结果均具有中等程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85、0.702和0.585,均P<0.05)。结论 GMs质量评估与NBNA、20项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婴儿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4月接受GMs评估且处于不安运动阶段的高危小婴儿719例,其中,GMs评估正常组571例,异常组148例。对可能会影响小婴儿GMs质量的产前、产时、产后发生的21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GMs异常组婴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出生胎龄(<30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有出生体重(OR=0.645,95%CI:0.474~0.878)、出生胎龄(<30周)(OR=4.05,95%CI:1.565~10.484)、缺氧缺血性脑病(OR=3.152,95%CI:1.765~5.629)、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OR=5.07,95%CI:3.161~8.132)、新生儿惊厥(OR=3.579,95%CI:1.572~8.146)。结论 出生胎龄(<30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是影响不安运动阶段婴儿GMs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出生体重是保护因素;对存在此类高危因素的小婴儿,应给予早期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湖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预后,以便早发现ROP患儿的高危因素,从中筛出严重ROP患儿使其得到及时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 000 g及34~37周合并有吸氧、窒息、宫内感染等高危因素的早产患儿784例,采用Ret Cam Ⅲ对眼底进行筛查。结果 78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病率为11.23%,发生ROP患儿手术率13.48%。ROP的发病率与出生体重(F=58.78,P<0.01)、出生胎龄(F=24.05,P<0.01)及出生8周后体重增长率缓慢有关(F=3.605,P<0.05)。严重ROP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孕周与出生体重以及连续7 d以上的吸氧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体重增长率缓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P的发病率与出生体重、胎龄、长期吸氧及出生后体重增长缓慢有关,预后与出生后体重增长缓慢无关。应在眼科筛查中密切注意患儿全身的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口腔运动干预(OMI)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进食能力的改善,探讨胎龄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结果与OMI次数是否存在关联并确定影响OMI次数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2月选取89例完成GMs拍摄并接受OMI后自行经口进食的早产儿,根据胎龄分为<34周和≥34周两组,同时将GMs评估结果归纳为三个类别,分别统计比较两组间、各类别间OMI次数。以OMI次数为应变量,胎龄、出生体重、治疗起始周龄、GMs结果、是否伴随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和其他系统障碍、以上伴随障碍的合计个数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OMI次数增多的高危因素。结果 胎龄<34周组顺利完成新生儿科医生要求奶量前所需的OMI次数比≥34周组更多(P<0.05)。GMs表现越好的早产儿OMI次数越少,反之,GMs表现较差的早产儿OMI次数较多。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显示早产儿GMs评估结果越差、胎龄越小、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是导致OMI次数增多的高危因素,校正决定系数为0.34。结论 胎龄是早产儿喂养困难的一个影响因素;早产儿GMs表现不佳提示可能同时存在喂养困难;伴有消化系统症状也是导致OMI次数增多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岁以内的追赶生长特点,研究其追赶生长规律。方法 按照纳入和剔除标准,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25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1岁时体重、身长Z评分与出生时Z评分之差(△Z)的大小,△Z>0.67定义为婴儿期出现追赶生长;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之间追赶生长的差异。结果 纳入25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婴118名(46.8%),女婴134名(53.2%);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体重(kg)增长(Z评分为1.41±0.83)、身长(cm)增长(Z评分为0.82±0.76);80.5%在婴儿期出现体重追赶生长,62.7%出现身长追赶生长;不同性别之间的体重和身长的追赶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3、1.082,P>0.05);适于胎龄儿体重追赶生长较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比例高(χ2=8.552,P=0.014)。结论 大部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第一年出现追赶生长,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和生长发育监测,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高危因素、发病情况的差异,为早产SGA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l月-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37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为SGA组(675例)与AGA组(695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GA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出院体重、出院身长均小于AGA组,住院天数较AGA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1.62、-7.12、-5.25、-5.72、-2.1、4.46,P<0.05);2)SGA组其母系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剖宫产与AGA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841、170.937、19.558、92.719,P<0.05);3)早产SGA组并发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损伤、喂养不耐受、肺炎、败血症、低血糖、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比例高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5、4.162、6.035、3.97、5.180、5.21、4.71、5.031,P<0.05);4)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OR=5.64,95%CI:1.28~16.16)、胎盘异常(OR=3.65,95%CI:1.16~7.69)、多胎妊娠(OR=2.89,95%CI:1.05~8.84)是早产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胎儿宫内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对孕母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少早产SGA的发生;加强早产SGA的监护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素萍  汪倩  龚瑾  张娟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205-1208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力和全身运动发育的应用效果和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7月1日期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出生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即个体化发育支持组,n=53)。收集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体质量恢复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胎粪排尽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患儿智力(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及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情况,评估两组全身运动及智力发育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体质量恢复时间为(7.86±2.66)d、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11.77±3.52)d,胎粪排尽时间为(12.19±4.22)d,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体格变化速度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矫正胎龄12个月后,观察组全身运动情况、智力发育、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以及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 结论 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可以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智力及全身运动的发育,减少异常GMs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为开展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出生、在上海闵行完成2岁内随访的280名LBWI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8~33+6周,EPT)、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LPT)和足月儿组(胎龄37~41+6周,T),采用全身运动(GMs)评估及Gesell量表随访至2岁。结果 6月龄内GMs异常检出率:在“早产/扭动”阶段,胎龄越小组越高(χ2=7.36,P<0.05); “不安运动”阶段组间无差异(χ2=4.36,P>0.05);9、18和24月龄[(生后(9±1)月、(18±2)月、(24±3)月]3次Gesell监测显示: 除EPT 组的9月龄5个能区与18月龄“言语能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均达正常水平(DQ≥86);除24月龄的“言语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DQ在胎龄越小组越低(P<0.05);“发育落后”(DQ<86)检出率仅在9月龄的5个能区和18月龄的“精细动作、应人能和应物能”表现为胎龄越小组越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儿童、父母以及家庭的多个混杂因素后,除24月龄的“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与胎龄均呈显著正相关(β:0.612~2.382,P<0.01)。结论 出生胎龄是影响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胎龄越小组发育越差;早产儿在2岁内呈发育追赶趋势,至2岁时平均可达到正常水平,但在粗大与精细动作及应物能的发育仍落后于足月儿;应重视LBWI尤其合并有早产者早期系统保健,以实现发育落后儿的早发现、个性化早干预,促进其早期合理追赶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全身运动(GMs)质量的相关围生期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在儿童保健科随访的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病例。扭动运动阶段554例,不安运动阶段318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Ms结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扭动运动阶段,低出生体重(OR=7.653,95%CI:2.547~22.995)、呼吸暂停(OR=2.556,95%CI:1.254~5.209)、先心病(OR=4.394,95%CI:1.507~12.809)是异常GMs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安运动阶段,新生儿窒息(OR=3.802,95%CI:1.338~10.806)、呼吸窘迫(OR=4.507,95%CI:1.563~12.998)是异常G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低出生体重、呼吸暂停、先心病、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是影响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GM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有高危因素的低龄早产儿进行及早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162例,GMs检查在早产儿纠正胎龄足月后9~15周进行,NBNA检查在早产儿纠正胎龄足月后2周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算Kappa值。结果:GMs评估:150例为正常不安运动,2例为异常性不安运动,1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NBNA评估:≥36分141例,<36分21例,两种方法的Kappa=0.632。结论:GMs和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扭转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 评估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的一致性。 方法 早产儿共169例(男88,女81),纠正胎龄足月后2周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GMs评估:119例正常扭转运动,42例为单调性扭转运动,8例为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NBNA评估:120例≥35分,49例<35分。两种方法的Kappa值=0.710。 结论GMs和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升,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期识别高危儿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所以选择信度和效度良好的评估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常用的高危儿早期神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IMP)、Hammersmith婴儿神经检查(HIN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Vojta姿势反射检查、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在国外婴儿运动发育量表(IMP)、Harris婴儿神经运动测试(HINT)应用亦较多。本文将对这几种神经学评估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双胎发育不均衡早产儿生后早期并发症及纠正年龄12月时神经发育的差异,为双胎发育不均衡早产儿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活产、双胎且出生体重差异≥25%,除外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早产儿67对,分为轻胎组67例,重胎组67例,观察其生后早期并发症和纠正年龄12月以内的神经发育发育情况。结果 1)轻胎组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性疾病的比例,住院期间放弃或死亡例数及住院天数均高于重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8、4.251、3.983、5.858、4.733,P<0.05)。2)双胎均痊愈出院者共55对,随访至纠正年龄12月者43对。在不同出生胎龄中(<32周,32~33+6周,34~36+6周),轻胎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得分均显著低于重胎组(6月龄:t=3.735、2.494、2.129;12龄:t=4.850、3.269、3.381,P<0.001);纠正年龄6月和12月龄时,不同胎龄中,轻胎组与重胎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胎组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低于重胎组(t=4.269、3.233、2.578,P<0.01)。结论 双胎发育不均衡的早产儿中,低出生体重小者生后早期并发症多,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要严密随访,尤其注意运动能力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智护训练,观察其行为神经发育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某三级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智护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智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智护训练。对两组新生儿在生后第3、7、14、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 生后第3天,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8天时NBNA平均分智护组新生儿均高于对照组,且智护组NBNA结果异常比例也均低于对照组,但第7天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 d时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足月窒息新生儿长期坚持进行智护训练,有益于其行为神经发育水平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