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P170表达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往往对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靶点的药物同时发生耐药。我们观察了三氧化二砷(As2 O3 )对体外培养的人急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以探讨As2 O3 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 药品 As2 O3 (Sigma公司 )溶于Hanks缓冲液中 ,配制成 1mmol/L ,保存于 4℃。2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细胞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提供 )置于含体积分数为 10 %小牛血清的RPM…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活性在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变化及凋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 ,具有维持端粒长度 ,防止染色体端 端融合、重组、丢失或降解 ,延长细胞生存时间的功能。白血病细胞内的高端粒酶活性是保持其永生化的关键。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通路与细胞凋亡及细胞恶性表型转变等多种细胞生物学效应有关。我们观察了几种常用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时 ,端粒酶活性和ERK表达的变化 ,探讨了ERK和端粒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 HL 6 0和K5 6 2细胞系均引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采用含体积分数为 10 %的胎牛血…  相似文献   

3.
CD3AK细胞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生物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中的重要进展之一 ,其中采用免疫效应细胞 ,如LAK细胞、TIL、CD3 AK、CIK、CTL等进行的过继免疫治疗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CD3 AK细胞是由抗CD3 单抗联合小剂量IL 2激活的T细胞 ,增殖能力和杀伤力较强。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CD3 AK细胞对耐药的白血病细胞株及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急变患者原代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材料和方法1 材料 正常人外周血由健康男性提供 ;CML急变患者骨髓由附属医院血液科提供。K5 6 2、HL 6 0、K5 6 2 VCR细胞系由上海血…  相似文献   

4.
分离提取凋亡细胞对许多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们参考Martin等[1] 的方法 ,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非实体瘤凋亡细胞分离提取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细胞培养 HL 6 0细胞株 (本院血液病研究室提供 ) ,常规RPMI 16 40培养基 (Gbico产品 )培养 ,隔天换液 ,所有用于实验的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1 2 凋亡细胞诱导 调整细胞浓度至 10 6/ml,加入以二甲基亚砜 (DMSO)溶解的抗癌药物VP 16 (Etoposide ,Sigma产品 )至所需浓度 (0、5、10、2 0、40 μg/ml)作用 3 5h ,PBS(pH 7 2 ,不含Ca+ 、Mg2…  相似文献   

5.
人白细胞介素 4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分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等作用 ,在辅助治疗白血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人白血病细胞HL 60多药耐药 (MDR)模型 ,初步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rhIL 4 )是否逆转多药耐药及其可能的机制 ,为rhIL 4临床上辅助治疗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 细胞 HL 60细胞本室常规传代培养于含体积分数为1 0 %的新生小牛血清 (Gibco公司 )的RPMI 1 64 0培养液中。2 药物 rhIL 4 (纯度 >98% ,产地美国 ,ED5 0 >2× 1 0 6 U/ml)由北京邦…  相似文献   

6.
采用湖南浏阳市医用仪具厂生产的EDTA -K2抗凝管 3支 ,分别加入 1、2、3ml同份全血 ,用混匀器及时混匀 ,在同一条件下 ,用美国生产的Coulter -ONYX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各测 2 7次 ,经统计学处理 ,三组结果两两比较 :WBC、%LY、%MO、%GR、RBC、Hb、HCT、MCV、MCH、MCHC、RDW、PLT、MPV、PCT、PDW所有 15个检测项目差异均无显著性 (P值均大于 0 .0 5)。本试验结果显示 ,在可抗凝 3ml全血的EDTA -K2 抗凝管中 ,加入 1ml、2ml、3ml三种不用量的全血 ,对白细胞各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网络的异常与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 ,其中IL 6及其受体的表达异常更为引人注目。我们选用骨髓瘤细胞系SKO 0 0 7为研究对象 ,观察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常用药物地塞米松 (DEX)、IFN α、IFN γ对骨髓瘤细胞系SKO 0 0 7的IL 6及其受体 [IL 6R ,包括膜表面受体 (IL 6Rα)和可溶性受体 (sIL 6R) ]表达的影响。为解释IL 6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材料和方法1 材料和试剂 骨髓瘤细胞系SKO 0 0 7,特淋巴瘤细胞系Raji,DEX磷酸钠 (相对分子质量为 5 1…  相似文献   

8.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是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主要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它可以调节多种P 糖蛋白 (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MDR)细胞株的耐药性[1] 。屈洛昔芬 (Drolo xifene,Drol)是他莫昔芬的衍生物 ,比他莫昔芬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为探讨Tet和Drol联合逆转MDR作用 ,观察了Tet和Drol单独或联合对K5 6 2 /A0 2细胞的体外耐药逆转作用。材料和方法1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K5 6 2 /A0 2细胞是具有mdr1表型的耐药细胞系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提供 ,实验前无药培养 2周…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HL-60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野生型p5 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伴有 17号染色体异常 [i(17q) ]者p5 3基因点突变的发生率可高达 40 %。大多数AML细胞系 ,如HL 6 0、CMK、ML 1、U937均可检出p5 3基因严重缺失或者突变[1,2 ] 。我们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两种p5 3基因pC5 3 SN3(含人野生型p5 3cDNA)、pN5 3cG(Val135 ) (32 .5℃表现野生型p5 3基因功能 )分别导入P5 3蛋白缺失的HL 6 0细胞中 ,观察它的表达及其对HL 6 0细胞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细胞系及培养体系 HL 6 0细胞由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是一种杂合极性化合物类强效分化诱导剂 ,对小鼠及人红白血病MEL细胞、K5 6 2细胞有很强的分化诱导作用[1 ,2 ] ,亦可诱导其它白血病 (肿瘤 )细胞成熟分化和凋亡[3 ,4] ,在大剂量时对P 糖蛋白 (P gp ,P170 )阳性的多药耐药 (MDR)肿瘤细胞和P gp阴性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5] 。K5 6 2 ADM细胞是经阿霉素诱导的mdr1基因超表达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6] 。我们选用HMBA作为分化诱导剂 ,通过观察其对K5 6 2 ADM细胞增殖活性、形态学、细胞功能、细胞周期和P gp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观察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及耐药细胞系中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端粒酶与ERK在白血病及卵巢癌耐药中的作用。采用MTT法评价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和耐药细胞系对HRT或DDP的敏感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这两种细胞系间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别,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技术(TRAP)、生物发光分析法定量和定性检测端粒酶活性及用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磷酸化ERK1和ERK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白血病和卵巢癌耐药细胞系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端粒酶活性和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水平耐药细胞系较亲代细胞系高。结论:耐药细胞系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可能是细胞产生耐药的一种标志。白血病和卵巢癌细胞系耐药的产生可能与端粒酶活性和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肾小管上皮细胞传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传代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系已被广泛地研究。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有MDCK、LLC-PK1、OK、VEP和ETP细胞系。本文就送这些细胞及其在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环孢霉素A对K562/DOX细胞药物积聚和外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方法。方法:以环孢霉素A(CsA)作为耐药逆转剂,用MTT法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观察CsA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DOX的药物敏感性、细胞内药物的积聚和外排的影响。结果:CsA可增强阿霉素(DOX)对K562/DOX的细胞毒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CsA≥2μg/ml能较明显提高K562/DOX对DOX的敏感性。用2μg/mlCsA处理后,K562/DOX细胞内DOX外排速度明显减慢,DOX含量仅减少12.3%,但对K562细胞内药物外排无影响。结论:CsA能有效地减慢K562/DOX细胞内DOX外排速度,增加细胞内DOX积聚。CsA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细胞内药物外排和积聚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K类药物作为止血药在临床应用已有多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维生素K类药物尚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 。最近 ,我们观察了维生素K3(VK3)对HL 6 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与三氧化二砷 (As2 O3)的协同作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As2 O3 购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VK3 为无锡第七制药厂产品 ,小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制品公司 ,AnnexinV/PI试剂盒购自法国Immunotech公司。2 细胞培养 HL 6 0细胞系引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 1,2 5 二羟基维生素D3 (D3 )与小剂量阿糖胞苷(Ara C)联合作用于HL 6 0细胞 ,通过形态学、细胞功能及癌基因表达的检测 ,研究二者的联合效应 ,以及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 HL 6 0细胞系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流式细胞室提供 ,用含体积分数为 2 0 %小牛血清的RPMI 16 4 0培养基(含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各 1.0× 10 5U/L)在体积分数为5 %的CO2 、37℃、饱和湿度下培养 ,每 2~ 3d传代 1次 ,细胞悬浮生长。2 药物和试剂 D3 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用无水乙醇溶解至 10 -3 mol/L…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 (EBV)与许多恶性肿瘤有关 ,例如与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以及鼻咽癌均有很高的相关性。本文对 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了研究 ,初步探讨其组织学分型、免疫表型及与EBV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 1995~ 1997年手术及活检材料 ,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病例共 5 1例 ,经筛选最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42例。标本经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单克隆抗体UCHL 1(CD45RO) ,L2 6 (CD2 0 ) ,LCA ,EMA ,KP 1,CD6 8,CD15 ,多克隆抗体S 10 0均为DA…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新的维生素D3类似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诱导分化剂,我们测试了两种新的维生素D3类似物(EB1089和MC903)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IMeg-1)的体外抑制生长和诱导分化作用。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EB1089,MC903和1,25(OH)2D3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ED50分别为9×10^-9mol/L,1×10^-8mol/L和7×10^-8mol/L;它们抑制HI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HLA不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 ,治疗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1 病例  3例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例号性别年龄(岁 )诊断至移植时间(月 )移植时状态移植细胞数MNC(× 10 8/kg)CD34 (× 10 6 /kg)目前状态1男 2 1   4CR1 3 .0  10 .0CCR3 5个月2男 14 2 4CR2 6.610 .0CCR 2 3个月3男 15 12 2次复发 7.0 5 .2死亡2 供者 例 1为患者同胞姐姐 ,例 2及例 3均为患者母亲 ,供…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株核基质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阐明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的耐药机制 ,我们从核基质蛋白 (nuclearmatrixprotein ,NMP)水平研究MM细胞的多药耐药 (MDR)机制。材料和方法1 人骨髓瘤细胞Sko 0 0 7及骨髓瘤长春新碱 (VCR)耐药细胞Sko 0 0 7 VCR的培养和标本处理 人骨髓瘤细胞株Sko 0 0 7由本校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刘乐和教授提供。细胞培养用含 10 %小牛血清的RPMI 16 40培养液 ,培养条件 :37℃ ,5 %CO2 ,饱和湿度。人骨髓瘤长春新碱耐药细胞的诱导参照Scheper等介绍的方法[1 ] 进行 ,主要步骤包括收获…  相似文献   

20.
抗bcl—2核酶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及促进其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消除白血病细胞中bcl-2基因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开辟白血病基因治疗的途径。将合成的针对bcl-2mRNA的“锤头型”核酶基因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本PDOR-neo,构pDOR-RZ重组体。通过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DNA转染法,把pDOR-RZ导入HL-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