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药性具有多维性的概念。中药药性多维性是指中药药性诸多要素集合决定中药效能的特性。药性的多维属性是中药具有多功效的内在依据,它们之间存在着和性效异同的离合关系;药性多维性与病证病机多维性相统一。中药药性-功效-病证之间的相互关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中药药性多维性的认识对临床准确地运用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药性的现代化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锐  赵茜  张冰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4060-4064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辨、采、制、用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课题组首次提出药性构成“三要素”理论,采用文献学、化学、药理学、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得出“药性是以化学成分为始动因素的,在特定机体状态上发生的复杂、多层次正/负生物效应的综合表达”的研究结论。该文从药性与化学成分要素的关联关系、药性与机体状态要素的关联关系、药性与生物效应要素的关联关系、药性构成“三要素”的整合研究4个方面,系统展示数理分析的研究内容,并提出展望,为中药药性的数学研究和数理解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颖龙  顾浩  王耘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13-2416
进一步明确中药药性与药理作用的关联关系,该文基于药性组合进行了归肾经中药药理作用特征的相关研究。为中药药性理论与药理作用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搭建了桥梁。在归肾经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研究基础上,通过整理药性、药理作用相关资料,利用关联规则方法,以归肾经药性组合为目标,挖掘得到相关药性组合所对应的药理作用特征。分析发现不同药性组合的归肾经中药在药理作用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具有共同的药理特征譬如免疫促进等等。研究以不同药性组合的归肾经中药为载体,将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中药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联规则。方法:以中药性效为主线,结合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探究分析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525味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联性,归纳分析药性组合群与功效群。结果:发现单味中药大部分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统一,部分药性组合没有相对应的功效,部分功效没有相对应的药性组合;不同中药相同的药性组合与功效的关联符合一定的规则;不同中药同一功效对应的药性组合也符合一定的规则。结论:以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为主线开展中药性效关联的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功效的关联性,构建中药"药性组合群"和"功效群",方能揭示中药药性、功效关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性与功效关联性的研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药药性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中药药性可以概括归纳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内容.根据药性不同,药物具有各自的功效作用和特性.性效关联性即研究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联,一方面说明了性效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另一方面提出了性效关联的研究方向主要应从具有特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分析.基于临床病证的前提,按照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阐明药性与功效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揭示中药药性本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药性或两类药性(气、味)的研究,难以全面反映基于中药药性的用药规律。为此,本文提出气、味、归经药性组合与功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性及其功效数据的统计,得到235种药性组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性组合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明确了每种药性组合的主要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药性组合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中药的作用规律,丰富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性理论模型化表征方法研究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尝试创立一种基于药性位势模型与功效知识元网格的模型化表征方法,并藉以探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本研究将使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知识体系呈现开放性,并为实现中药药性数字化表征开辟新的途径,也可为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尝试创立一种基于药性位势模型与功效知识元网格的模型化表征方法,并藉以探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本研究将使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知识体系呈现开放性,并为实现中药药性数字化表征开辟新的途径,也可为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淼  霍海如  王朋倩  戴丽  隋峰 《中草药》2018,49(3):505-51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五味作为药性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障中医临床的准确合理用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相较于四性,中药五味属性与其临床功用的关联相对松散,主要源于五味属性中真实滋味和推演五味属性的混杂。基于此,以五味理论中的"辛味"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药性理论的产生及构建过程,以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辛味"中药五味属性的来源以及药性理论的传统认识,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中药药性四气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四气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 980味中药的四气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能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最小支持度阈值为0.5%,最小置信度阈值为60%.结果:共挖掘出涉及温、寒、平三性的分类关联规则11条.结论: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痛&祛风除湿、补肾阳、通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强筋骨&祛风除湿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温”;具有补肺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平”;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除烦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寒”.  相似文献   

11.
从“厥阴脉”概念的形成过程看经络学说的意义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龙祥 《针刺研究》2003,28(4):280-287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揭示 :足厥阴脉“是动”病描述的是阴疝的症状 ,古人从阴疝发病部位特点及对该病的针灸诊疗经验中抽提出“足背 前阴 少腹 腰 (舌 )之间相关联系”的规律 ,而所谓“足厥阴脉”则是古人对这一规律的直觉解释。这一新发现为考察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引导人们正确分析经络学说的构成要素并进而正确理解该学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全耀  姚斐 《河南中医》2021,(2):188-191
五经隶属于五脏,是通灌五脏的经脉,是五脏功能的具体表现;"五经穴"是五指经络,是五经应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为五脏特定穴,通过"推五经",可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幼科推拿秘书》通过五指的经络、穴位与五脏建立联系,创立"五指经穴通连理论",故"五经穴"可用于治疗小儿五脏疾病,诊治疾病时,辨证取穴,归经施治,符合"推经治脏"的理论。《易经》的八卦理论、阴阳理论、经络腧穴理论、全息学说、解剖结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推五经"治疗小儿五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施治。小儿脏腑未全,形体未盛,经络不全,小儿推拿特定穴可补益气血,气血足,则脏腑实,故"五经穴"治疗五脏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俊岭  陈振荣 《针刺研究》2002,27(3):230-237
本文从①循经感传现象的外周和中枢机理 ;②经脉 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生理学与形态学基础 ;③经脉循行线上理化特性的观察和机制分析 ;④古代经络文献研究与现代经络研究史等四个方面概述了“九五”期间经络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揭示 :循经感传与外周神经、骨骼肌链、脊髓运动神经元柱和大脑皮层等结构和有规律性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针刺经脉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活动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有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物质基础 ;经脉循行线上出现的各种生物物理现象包括红外辐射轨迹、液晶等与机体生物信息的特殊传递活动密不可分 ;经络是指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远隔部位特定联系的规律 ;目前我国对于经络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有关经络研究的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心包经“天泉”穴区与心脏相关联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本研究采用电生理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猫心包经“天泉”穴区与心脏联系的途径。方法 :电生理学部分共用健康猫 3 4只 ,乌拉坦 ( 50 0mg/kg)与氯醛糖 ( 50mg/kg,i.p .)混合麻醉 ,用双极铂金丝电极和针灸针分别记录“天泉”穴区的皮神经放电和肌电。形态学部分 :共用健康猫 1 0只 ,1 %戊巴比妥钠 ( 40mg/kg,i.p .)麻醉 ,在左侧“天泉”穴区皮神经、肌肉和左侧心下神经、星状神经节分别注射PI(PropidiumIodide)和bB(bisBenzimide)。结果 :依次分别切断脊髓T2 ~C7节段的背根腹根后 ,电刺激猫左心下神经诱发“天泉”穴区肌电和肌皮神经放电反应所需阈值逐渐增大 ,尤以T1 、C8和C7为甚 ;左侧“天泉”穴区皮神经、肌肉内和心下神经、星状神经节内分别注射微量PI与bB后 ,单标及双标神经元也以C7、C8和T1 节段背根节内居多 ,其中C8最多。结论 :心包经与心脏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发生在C7~T1节段  相似文献   

15.
蒋佳  娄必丹 《河南中医》2020,40(2):183-186
肺与膀胱相通,上为荣养周身以御邪,下以气化排浊调津液,从肺与膀胱关系可以看出,太阳之气与肺气共同卫外,以顾护肌表皮毛,故临床针刺治疗太阳体证时可考虑从肺经穴入手。临床取肺经穴位调治膀胱及其经脉病时,应辨别虚实,采取对应的补泻手法,考虑大部分肺经穴提插、捻转补泻手法不便施展,笔者认为可根据辨证采用更为合适的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即观其脉证,补泻择之。其实不仅肺经穴可治膀胱病,膀胱经穴亦可治肺病,由于肺与膀胱两者经气互通,其中一条经上的穴位可治疗另一条相通经的循行部位或主治方向的疾病。虽然脏腑别通理论在针灸学上具备广泛应用的基础,但因表里经脏腑相互属络关系,更多被提及、应用的是"肺与大肠相关"。容易忽视"肺膀胱别通"在"卫气供给""津液代谢"上的关联。故在临床针刺治疗膀胱病时,可从有别于常规、传统的选经取穴上论治,亦可基于"肺与膀胱相关"以膀胱经穴治肺病,或以两经同取的方式指导针刺治疗相关病证。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关于心、脑功能的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变革“心主神明”说,确立“脑主神明”论的观点。指出:传统中医学虽以“心主神明”立论,但对脑与精神、感觉、知觉及生命健康的关系也有描述,与“脑主神明”的认识相按近;并从系统修正、审慎扬弃、理论建设、方法研究等四个方面分析,强调确立“脑主神明”论符合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五轮学说的首见文献与初创时代,分析了古医家论五轮定位及其不同的原因,对中医学五轮之名白印度舶来、五轮学说是中印合璧产物这一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眼分五轮而分属五脏的思想完全可能是古医家在<内经>影响下的理论创新,而通行的五轮学说则是对<灵枢·大惑论>相关论述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五轮学说的首见文献与初创时代,分析了古医家论五轮定位及其不同的原因,对中医学五轮之名白印度舶来、五轮学说是中印合璧产物这一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眼分五轮而分属五脏的思想完全可能是古医家在<内经>影响下的理论创新,而通行的五轮学说则是对<灵枢·大惑论>相关论述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经>"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方法 查阅、复习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结果 <内经>从五方面论述了"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①人是应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而产生;②天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与天地自然相适应才能正常生存;③人体的生理结构、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与天地自然相适应:④人体的病理变化与天地自然有直接关系;⑤"天人相应"是"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重要学术思想.结论 <内经>把"天人相应"思想运用于医学,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摄生等方面,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且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五轮学说的首见文献与初创时代,分析了古医家论五轮定位及其不同的原因,对中医学五轮之名白印度舶来、五轮学说是中印合璧产物这一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眼分五轮而分属五脏的思想完全可能是古医家在<内经>影响下的理论创新,而通行的五轮学说则是对<灵枢·大惑论>相关论述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