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成药》2015,(7)
目的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分别在0.001 7~0.106 0mg/m L(r=1.000 0)、0.001 6~0.100 2 mg/m L(r=0.999 9)、0.001 6~0.101 1 mg/m L(r=1.000 0)和0.001 5~0.095 9 mg/m L(r=0.999 7)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0.2%,97.8%和100.2%。结论从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26批样品数据综合分析,建议每袋(15 g)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总量不得少于1.15 mg,其中(R,S)-告依春不得少于0.07 mg。  相似文献   

2.
黄远  董福越  李楚源  王德勤 《中草药》2021,52(3):845-851
目的建立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中(R,S)-告依春、直铁线莲宁B、胞苷、鸟苷、尿苷、腺苷6种不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R,S)-告依春为内参物,建立了(R,S)-告依春与胞苷、鸟苷、尿苷、腺苷和直铁线莲宁B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和重现性。比较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对新疆软紫草中6种成分的测定结果。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同时测定6种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控制板蓝根的质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杨福红  王盼  赵鑫  陈红刚  王惠珍  杜弢 《中成药》2023,(8):2782-2786
目的 研究减量分期施用水溶肥对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F1(颗粒肥料常量施肥)为对照,研究F2(水溶肥常量施肥)、F3(常量分期施肥)、F4(减量30%分期施肥)、F5(减量50%分期施肥)对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水溶肥减量分期施肥方法(F3、F4、F5)在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上均优于F1,尤以F4效果最佳,其大青叶产量、板蓝根产量、经济效益分别为11 984.1 kg/hm2、6 317.5 kg/hm2、26 563.6元/hm2,较F1分别增加5.52%、21.34%、19.36%,板蓝根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含量较F1分别增加17.4%、17.2%、59.2%;F3大青叶产量、板蓝根产量和经济效益较F1分别增加0.42%、9.15%、4.47%,板蓝根中鸟苷、(R,S)-告依春含量较F1分别增加8.8%、19.3%;F5板蓝根产量和经济效益较F1分别增加14.63%、10.99%,板蓝根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含量较F1分别增加22.8%、6.5%、15.2%。结论 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板蓝根中抗病毒化学物质组成分-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抗病毒化学物质组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4.60mm×250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5℃。结果: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16~441.6μg/mL、4.848~484.8μg/mL、4.928~492.8μg/mL、3.356~353.6μg/mL,R~2≥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8.85%、98.94%和100.10%,RSD分别为0.75%、1.31%、1.06%和0.55%。结论:建立了测定板蓝根中抗病毒化学物质组成分-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板蓝根的质量控制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收期对河西走廊产板蓝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2016,(1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板蓝根产量和检测成分(R,S)-告依春含量变化,确定河西走廊民乐县栽培板蓝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置9月1日、9月11日、9月21日、10月2日、10月12日、10月22日、11月2日、11月12日和11月22日9个采收时期,室内测定板蓝根药材产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S)-告依春含量,比较各时期差异。结果:板蓝根根干重随生长天数呈现"S"型曲线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方程为y=11.606/(1+e~(3.385-0.0301x))(R~2=0.9506,P0.01);9月产量最低,单株产量仅5.2~6.759 g,11月产量最高,单株产量达9.79~9.96 g;(R,S)-告依春含量10月12日最低,为0.008%,11月12日最高,达0.083%,并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期;综合产量和(R,S)-告依春含量最佳采收期应为11月10~18日。结论:民乐县板蓝根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板蓝根药材中核苷类及(R,S)-告依春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板蓝根最佳采收期。方法建立板蓝根5种核苷和(R,S)-告依春HPLC-DAD同步测定方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核苷类及(R,S)-告依春的含量。结果板蓝根药材中总核苷类成分成峰谷变化,(R,S)-告依春以8月初采集的药材含量最低,10月初采集的药材含量最高。结论如以核苷类和(R,S)-告依春作为板蓝根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则板蓝根药材最佳采收期应为10月初采集,该结果为板蓝根药材采收期的确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用板蓝根中芦头对板蓝根提取液及其制剂的影响。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与分析总固体、总氮、指纹图谱、腺苷、尿苷、鸟苷、(R,S)-告依春情况研究板蓝根中芦头的多少对提取液及清开灵注射液的影响。结果板蓝根中芦头与总固体和总氮成正相关,与腺苷、尿苷、鸟苷含量成正相关,与(R,S)-告依春含量成负相关。随芦头重量比的增大指纹图谱相似度逐渐降低,但在25%以内对指纹图谱相似度影响不明显,可通过控制特征峰比例防止提取液及其制剂质量下降。结论板蓝根应控制芦头重量比,除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外应增加特征峰比例以提高质量控制精确性,并且应建立适合相应药材的专属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降低制剂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8.
秦露  李健  耿燕楠  杨敏  刘广绪  冯帅  李峰 《中草药》2024,55(6):2077-2084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板蓝根Isatidis Radix主要活性成分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对板蓝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建立板蓝根的指纹图谱,测定板蓝根中胞苷、尿苷、腺苷、鸟苷和(R, S)-告依春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应用Origin软件对板蓝根主要指标成分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建立了16批板蓝根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5个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58~0.998,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5个指标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胞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苷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腺苷含量与含水量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含水量、有效磷、速效钾是影响板蓝根药材质量的主控因子。为进一步探讨板蓝根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提升其质量标准提供一定依据,为板蓝根药材的标准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4,(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板蓝根中4种核苷(腺苷、胞苷、尿苷、鸟苷)及(R,S)-告依春的HPLC-DAD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板蓝根水提取,采用Agilent 1260、Agilent 1100、Waters 2695-2996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为水-甲醇,梯度洗脱。以腺苷、胞苷和尿苷为参照成分计算色谱峰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再与外标法比较。结果 33批板蓝根药材中5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在3种仪器检测的耐用性良好。计算值与实测值(外标法)相对误差<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准确、快速且耐用性良好的板蓝根中5种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的"一测多评"方法,但本方法得到的相对校正因子受检测波长变化影响较大,5种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的波长宜为254 nm。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5,(5)
目的:考察南、北板蓝根药材中腺苷和(R,S)-告依春含量比较与含量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Hypersil BDS C18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5∶85);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北板蓝根的腺苷含量在0.4~0.7 mg/g,(R,S)-告依春含量在0.6~2.2 mg/g;南板蓝根的腺苷含量在0.2~0.5 mg/g,(R,S)-告依春含量在2.4~4.1 mg/g。与北板蓝根比,南板蓝根的腺苷含量较低,(R,S)-告依春含量较高。结论:南、北板蓝根中腺苷和(R,S)-告依春含量不同提示南、北板蓝根在临床应对症下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成分变化及其药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告依春、尿苷、鸟苷、腺苷、靛玉红)质量分数变化与其药效的相关性,以阐明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影响环节,为后续制备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模拟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醇沉-干燥-制粒),采用HPLC法测定各阶段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变化;以体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模型,测定各阶段中间体溶液的抗氧化活性;利用聚类分析法、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对色谱-药效活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提取-浓缩-醇沉-干燥-制粒等过程中板蓝根制剂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与其抗氧化活性整体呈降低的趋势,其中热处理环节(浓缩、干燥)损失较大;分别采用2种计量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靛玉红、鸟苷、腺苷质量分数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阶段操作水平对其指标组分的质量分数及药效影响显著,其中浓缩干燥环节为影响其制剂质量的关键环节;靛玉红、鸟苷、腺苷可能是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关键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板蓝根药材中尿苷、腺苷、鸟苷和表告依春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时间采收的板蓝根中上述各成分的含量情况.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双波长切换时间序列采样:0~ 30 min为254 nm,30 ~ 45 min为245 nm;柱温25℃.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得尿苷、腺苷、鸟苷和表告依春分别在14.80~1184 ng(r=0.999 9),14.55~1164ng(r =0.999 9),13.75 ~1100 ng(r =0.999 9),12.25 ~980 ng(r =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尿苷99.5% (RSD 1.2%),腺苷98.3% (RSD 1.4%),鸟苷98.1% (RSD 1.2%),表告依春99.0% (RSD 0.9%).不同时间采收板蓝根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是动态变化的.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板蓝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1],为传统的抗病毒中药之一.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在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山西、四川、甘肃、内蒙、黑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靛蓝、靛玉红、喹唑酮酸、棕榈酸、苯甲酸、水杨酸、2-氨基苯甲酸、丁香酸、脯氨酸、精氨酸、腺苷、尿苷、尿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2,3].而<中国药典>并未规定其质量控制中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指标.本文对板蓝根药材中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通过比较选择腺苷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来控制板蓝根药材的质量,初步建立了板蓝根药材中腺苷的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喉痛灵颗粒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四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为喉痛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对10批喉痛灵颗粒特征图谱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中的4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建立了喉痛灵颗粒的特征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10~0.943;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分别在2.78~27.15μg·mL-1、2.25~19.07μg·mL-1、2.93~30.42μg·mL-1、2.02~20.97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6%~103.79%,RSD为0.90%~1.72%。通过聚类分析,10批样品聚成二类。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槐耳—板蓝根固体双向发酵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发酵菌质抗炎活性。方法应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高效液相法测定槐耳—板蓝根固体双向发酵物中多糖、核苷类成分及(R,S)-告依春的含量;采用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菌质提取物对RAW 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用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双向发酵菌质中鸟苷的含量呈现不规律的变化;水溶性多糖成分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发酵30天的菌质含量达到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29.48 mg/g;腺苷、尿苷及告依春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菌质提取物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结论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后,发酵体系中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的多糖和肌苷含量都逐渐升高;此外,发酵菌质还具备良好的抗炎活性。因此,双向发酵作为一种新型中药炮制技术,不仅可以增强药效,而且还能扩大药用范围,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试工艺过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中试工艺过程。方法以6种有效成分[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甘草酸铵]损失量、累积损失率和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为指标,评价并比较2批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陶瓷膜微滤、浸膏真空浓缩、浸膏真空干燥、颗粒常压干燥4个关键工序过程质量。结果 2批甘草酸、哈巴俄苷、(R,S)-告依春、甘草苷的总损失率为50.06%~66.99%,安格洛苷C、腺苷的总损失率为35.49%~41.90%。2批批内各物料6种有效成分总量从高到低顺序均为膜滤前液膜滤后液浓缩液干膏粉成品颗粒,4个关键工序损失率从大到小顺序为浸膏真空干燥陶瓷膜微滤浸膏真空浓缩、颗粒常压干燥,2批浸膏真空干燥损失量分别为0.545 9、0.737 5 mg/g,该工序是主要损失工序;2批全程总损失率分别为48.15%、50.85%。2批批内各物料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随工序增加从0.998降到0.818。2批成品间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相似度为0.999)。结论批间成品质量一致性良好。该研究为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试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在中药制剂工艺现代化和规范化中,应尽量采用低温短时间加热的温和工艺,减少制备工序,以降低中药提取液(汤剂)中有效成分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更好保持中药制剂和原提取液(汤剂)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池絮影  傅咏梅  崔曰新  张蜀  邓红 《中草药》2016,47(22):3982-3989
目的探讨板蓝根化学成分与体外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不同产地板蓝根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并选取已知共有峰进行定量测定,采用试剂盒法测定药物抑制流感病毒NA活性,对化学信息和生物效应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单因素相关分析,以探索其相关性。结果不同产地药材、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样品的化学成分量与生物效应均有一定的差异。U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中已知峰(R,S)-告依春和尿苷与抑制流感病毒NA活性相关性较强,其中(R,S)-告依春量与生物效应显著相关。结论基于NA活性检测结果,初步明确了板蓝根化学成分量与生物效应的相关性,为板蓝根抗病毒有效成分的筛选和提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不同生态型板蓝根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甘肃产11份不同生态型板蓝根药材为评价样本,以板蓝根中所含表告依春、尿苷、鸟苷、腺苷、苯甲酸、水杨酸、靛蓝、靛玉红、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DPS V 9.50统计软件构建投影寻踪模型,对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根据上述9个指标对板蓝根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得到11份不同生态型的板蓝根药材质量优劣的顺序:S2S1S9S7S8S3S5S10S11S4S6。结论不同生态型板蓝根药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以石家庄四倍体板蓝根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尿苷、鸟苷、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尿苷、鸟苷、腺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μm);流动相:0.1%冰醋酸-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尿苷、鸟苷、腺苷分别在10.6~265.0 mg/L、10.4~260.0 mg/L和10.8~27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RSD=1.6%),100.8%(RSD=1.8%)和101.4%(RSD=1.9%),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均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板蓝根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菘蓝种质资源进行植物性状比较与质量评价研究,以期为菘蓝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田栽培,随机区组法,对不同产地引进的菘蓝叶、根、角果、种子等器官的植物性状进行比较,并测定其根中有效成分R,S-告依春和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培类型菘蓝在叶、根、角果、种子形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根中R,S-告依春和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其中白菜叶型菘蓝(云南)的R,S-告依春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0.59%,四倍体的多糖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8.68%。结论:根据菘蓝的植物性状可将其分为白菜叶型、甘蓝叶型、芥菜叶型,白菜叶型菘蓝(云南)的R,S-告依春含量较高,四倍体的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