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了解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及对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居医保)政策满意度,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机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芜湖市5所高校3 0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城居医保的总体了解程度为41.25%,医学生为37.10%,非医学生为43.70%,非医学生高于医学生(x2=12.696,P<0.01);大学生了解医保途径以“学校的知识宣讲”方式为主(44.57%);大学生对城居医保的总体满意度为63.04%,医学生(69.13%)高于非医学生(59.45%)(x2 =28.392,P<0.01);大学生对城居医保的满意度各项评价均以一般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院校(OR=0.657,P<0.01)、未获得学校的贫困补助或助学贷款(0R=0.745,P<0.01)、目前的医疗保障方式不能满足需求(OR=0.513,P<0.01)是大学生对城居医保满意度较低的影响因素.结论 大学生对目前现行城居医保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均较低.应加大学校宣传力度,保证大学生的知情权,完善制度规定,提供公平的医疗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
杨星  田爱  涂浪 《中国校医》2018,32(10):783-785
目的 了解贵阳市在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医疗保险服务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选取贵阳市4所高校的7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特征、医疗保险了解情况、利用情况和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等。对相关满意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对影响医保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利用率为27.37%,对医疗保障制度满意的比例为17.9%。年级越高、未使用过医保、对医保不了解的大学生不满意度的可能性更大,其OR>1(P<0.01)。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医保的满意度不高,且其满意度受到年级、医保认识和利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航  王虹  周令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5):732-733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探讨改进和完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手段和方法.方法 选取辽宁省大连市某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方式,调查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认知程度、满意度及意见和建议.结果 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为青年,40.9%认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72.0%认可医疗保险政策;由于对医疗保险重要性和相关政策认识和了解不足,学校和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某些医保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利用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增加投入、提高报销比例、适时调整和完善医保政策、吸引更多学生参保,是确保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大学生对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认知、态度与满意度。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480名在校本科生通过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现行医保政策了解率66.8%;73.8%的人支持大学生参加城居医保;对现行医保的报销比例、个人所缴纳的保险费用、保障力度、起付标准、报销手续、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等满意度(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总和)均未超过50.0%。结论大学生对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了解程度和满意度均较低,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应对医保政策加以调整以便更适合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满意度情况,为提高参保者的满意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收集参保职工的满意度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保者对职工医保基本满意;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和医疗保险的支付政策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参保者对个人缴费政策最不满意。结论医疗保险部门应科学制定医保支付政策,并及时调整,严格要求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及满意度情况,为健全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大学7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总体参保率为90.5%;大学生医保使用率为36.5%;大学生对本校的医保购买方式、每年投保额度及医保的报销额度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偏低;大学生对每年医保缴费额度、报销额度及报销程序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591,P=0.036)、生源属性(OR=2.054,P=0.005)是参保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程度及满意度普遍偏低,政府及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政策、简化报销程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及待遇水平,从而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医疗保险同时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保。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学生患重大疾病和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支付能力弱的特点,各高校普遍采用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1].为提高大学生发生伤害、大病住院医疗费的支付能力,降低个人和学校的风险,浙江工商大学多年来积极宣传和鼓励大学生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愿申请、学校统一办理商业医疗保险的形式,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学生参保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为配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大学生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工作,笔者统计分析了浙江工商大学2007-2010年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学生发生伤害、大病住院情况和保险公司赔付情况.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太原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为逐步改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 653名大学生的现场调查,从医疗满意度和参加医疗保险情况两方面来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现状;结果:医疗满意度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不满意人数占72.3%,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结论:建议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纳入国家社会保障计划,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卫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金鑫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5):589-590
2009年南京市颁布了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大学生医保)的政策与实施办法,这一政策的出台从制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相关配套方案还未完善,在政策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南京市大学生医保的参保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医保的实施现状及问题,探究成因,提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办法,共抽取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89份,其中男生583名,女生706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揭开了大学生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序幕.2009年,国务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明确提出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高校医疗机构作为大学生医保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医疗保障的直接提供者,为了解他们对大学生医保的认识,2011年11月,笔者利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保健分会举办年会之际,对参加会议的各省市高校的医院院长(代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院长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及参保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障状况及参保意愿,探讨切合学生本身意愿的医疗保障模式.方法 抽样调查唐山市2所高校1 300名大学生,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参保意愿.结果 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学生参保受年级、对医保制度的知晓率及参保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大学生医疗保障不宜简单并入当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必要建立普通门诊医疗统筹.应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参保意愿的因素,提高参保率.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速推进"全民医保"进程,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国家现已将大学生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1].但实际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尚缺乏稳定、持续和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所以不断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办法对于巩固全民医保意义重大,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于2012年6月对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大学生医疗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志飞 《中国校医》2013,27(1):79+81
1998年,在经过改革试点和借鉴德国、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推行了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这是一种保障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模式.新医改实施方案指出,我国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这项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学生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目前各个学校又进行了各种医疗保障改革的尝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引入商业医疗保险.但是引入商业医疗保险也遇到过种种观念上的阻力,一是因为学生保险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保险是帮助当事人在意外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一种手段;二是学生的医疗保障观念还停留在由学校负责的传统医疗保障观念上.因此,多年来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处于动态化调整当中,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日益迫切的健康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起了很好的积极作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其目的是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提高职工的健康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保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医保费用的结算也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笔者日前对医保部门拖欠医院医保费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医院普遍反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医院均能尽心为医保病人服务.积极支持医保部门的工作,为医保工作的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原有的保健体制将受到冲击。通过对2200例大学生的现场调查,从医疗满意度和参加医疗保险情况两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卫生服务态度期望值较高,医疗满意度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不满意的人数占70.5%,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8%。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66.0%,参保意识不强,参加医疗保险是有效的医疗保障方式。建议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纳入国家社会保障计划,增强大学生的保险意识,尤其应注意在提高医疗满意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某高校留守经历与未留守经历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探讨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95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为53.40%。留守经历比未留守经历大学生满意度低(P0.05)。影响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素有:性别(OR=1.343)、家庭所在地(OR=1.577)、入学前留守情况(OR=1.321)等。结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不高,应继续研究影响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素,促进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应进一步研究留守经历对大学生观点和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无经济收入,垫付能力差,对医疗认识薄弱,因此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与改革深切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该研究主要调查了江苏省14所高校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情况以及满意度,基于数据分析,总结目前大学生医保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改进大学生医保,提高学生满意度,促进大学生医保制度的健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大学生医保政策的执行效果、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以期推进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方法对济南市5所高校4 62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行大学生医保制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3 591人(77.73%),认为没有变化的学生546人(11.82%),不满意的学生483人(10.45%)。70.74%(3 268人)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医保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满足学生基本医疗需求方面作用显著和有一定作用,而认为作用不明显或完全没有作用的学生分别为1 090人(23.59%)和262人(5.67%)。77.47%(3 579人)的学生已参保,16.08%(743人)的学生准备参保。对于参加医保的动机,70.33%(3 249人)的学生选择了为获得医疗保障自愿参加,选择因学校要求被动参加的学生为956人(20.69%),随大流参保的学生415人(8.98%)。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持乐观态度,认为自己非常健康和健康的学生达3 720人(80.52%)。1个医疗年度内未就诊的学生1 169人(25.30%),就诊的学生3 451人(74.70%),其中就诊1~3次的学生2 803人(81.22%),4~5次的学生522人(15.13%)。在就诊学生中,门诊医疗花费低于100元和101~299元的学生分别为1 010人(29.27%)和1 457人(42.22%),花费300~599元的学生590人(17.10%),高于600元的学生394人(11.41%)。在学校医保政策的宣传方面,认为宣传力度大、效果好的学生为1 045人(22.62%),认为有宣传但效果不明显的学生为2 164人(46.84%),而认为几乎没有宣传和根本不知道此事的学生分别为1 107人(23.96%)和304人(6.58%)。学生对现行医保政策知道最多的是缴费标准和入保程序,分别为2 882人(62.38%)和2 482人(53.73%),而对参保待遇和报销程序有所了解的学生较少,仅为1 798人(38.93%)和1 720人(37.23%)。68.27%(3 154人)的学生反映门诊报销程序繁琐,60.78%(2 808人)的学生认为门诊报销比例太低,而认为保险范围窄、住院报销比例低的学生也分别占到了51.47%(2 378人)和38.87%(1 796人)。对大学生医保流程问题反映最多是医保卡发放不及时影响持卡就医(3 730人,80.74%)。学生就诊经常选择的医疗机构主要为校医院(3 374人,73.03%),而选择校医院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方便、不浪费时间(2 798人,83.05%),不选择校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为诊疗水平一般(792人,73.06%)。结论济南市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情况良好,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报销程序和工作流程、提高校医院服务能力等措施将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保并提高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州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地区6所高校共1 232名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4.07%,2014年度愿意参保率为76.2%。自诉2014年不愿参保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报销手续办理麻烦(41.50%)、认为身体健康很少看病(32.35%)、可报销的项目过少(31.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差、对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低、首诊偏向于选择三甲医院的大学生参保意愿更低。结论应加强高校医保知识和具体执行措施的宣传,完善大学生医保的信息化建设,简化报销流程和手续,逐步提高报销的范围和额度,提升大学生参保意愿。  相似文献   

20.
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社会医疗综合发展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参保政策变化以及大学生参保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参保意愿较低,在发生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时,大学生的个人医疗权益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对此,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研究是关于大学生医保管理、医保运行制度创新、医保参保满意度等方面的,而有关于高校校医院医保的学术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2014-2019年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大数据信息,对重庆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对策,研究成果期望为本校校医院或者其他高校医院医保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