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护士发表论文情况,分析护理科研现状,探究影响护士科研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39名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的论文发表情况,参与科研的意愿、存在的困难及科研需求。结果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护士护理科研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高护龄、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科研能力较强。其中,仅有31.9%的护士在过去5年内有文章正式发表,影响护士护理研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指导者的匮乏,科研知识、数据分析和论文检索能力的缺乏,科研主题的确定以及论文写作上的困难。结论我国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逐渐提高,但相比国外护理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强期刊建设,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系统,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对于促进我国护理科研的发展来说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陕西省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22所公立医院2217名护士,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结果在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方面,不同医院等级、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最高学历、科室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20年以上、副主任护师职称及以上、急诊科及ICU护士更易出现情绪衰竭。在去人格化维度得分方面,不同医院等级、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职务、科室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方面,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称、高职务护士在工作中更易获得个人成就感。结论陕西省公立医院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其不仅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医院应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减轻护士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级、市级、县级综合医院各1所,应用护理能力量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 100名注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能力与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护士层级、职称呈正相关;已婚者较未婚者护理能力高;不上夜班的护士较上夜班的护士护理能力高;护士长、带教老师、曾经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护士护理能力较普通护士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护理程序运用能力、危重患者救护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与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是否担任带教老师显著相关(P0.05);人际/沟通能力与护士的工作年限、是否带教老师、婚姻显著相关(P0.05);管理能力与是否曾经外出进修学习、工作年限、职称显著相关(P0.05);专业发展能力与是否外出进修学习、婚姻、学历、工作年限显著相关(P0.05)。结论:工作年限长、高学历、高职称、已婚护士的护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知识共享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2018年7月-8月选取240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86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知识共享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平均得分为(113.94±17.23)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知识特性(22.38±2.82)分,得分较高,知识共享渠道(23.13±4.78)分,得分较低。不同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共享主体及关系得分不同,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特性得分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共享渠道得分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总分不同(均P0.05)。结论社区护士知识共享相关因素包括职称、学历和工作年限。应积极建设信息化知识共享平台,克服知识共享渠道缺乏的难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其次管理者应重视个体因素如工作年限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形成较好的知识共享机制,促进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在职护士参与继续教育学习障碍的现状,分析不同背景的在职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障碍的差异,为提高护理继续教育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参与障碍的普适量表 (DPS-G)对北京某三甲医院18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DPS-G问卷总分为2.00±0.96,6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课程缺少相关性(中位数为2.17);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健康状况、工作年限的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障碍有差异。结论:在职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障碍水平中等偏下;外源的学习障碍比内源的学习障碍多且程度深;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职称、职务、健康状况、工作年限是影响参与继续教育学习障碍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情况,通过量化分析,确定不同教育程度、技术职称、工作岗位的临床护士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对250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学历护士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均低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但在临床护理能力方面不同学历护士并没有差异(P>0.05),其他维度则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调查的4个科室护士中,外科护士得分最高,不同科室的护士在临床护理、领导能力、教育与咨询维度上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职称的提升,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得分越高,副主任护师组得分最高,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伦理与法律实践维度得分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核心能力自评得分越高,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各维度得分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教育培养重点和临床思维形成的不同、护理技术职称的提升、科室设置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工作年限的高低不同,使得不同临床护士在核心能力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市本科学历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啊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已取得本科学历的12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学历护士的科研能力总分为(50.72±24.73)分,得分指标由低到高依次为软件操作技能、统计学知识、论文写作知识、科研基础知识。影响其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护理科研课程、职称、发表论文情况、职务。结论:天津市本科护士科研能力处于中低水平,统计软件操作技能较差,医院应针对其薄弱环节加强科研技能的培训。学校应注重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培养,重视统计学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护理科研水平偏低的现状。本科学历护士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科护理人员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护理态度和知识的情况。方法:采用方便采样法选取7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妇科护理人员122名,发放自行设计的关于肿瘤疼痛护理态度和知识的问卷。结果:妇科护理人员对恶性肿瘤疼痛护理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有3条内容的必要性低于80%,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和当前学历的妇科护士其对肿瘤疼痛护理态度显著不同。恶性肿瘤护理知识得分为(56.5±14.4)分,及格率为54.9%,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及学历的护士,其对疼痛护理知识显著不同。结论:妇科护士对恶性肿瘤疼痛护理的态度总体比较不够积极,对肿瘤疼痛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缺乏系统性的和经常性的肿瘤疼痛护理培训。  相似文献   

9.
何静  徐青  徐蓉  屠一敏 《中国护理管理》2014,(11):1195-1197
目的 :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上海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69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98.61±16.12)分,处于中下水平;得分较低的维度分别是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与教育/咨询能力3个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职称、职务、学历是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并有重点地加强低年资、低职称、低职务、低学历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胜任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的15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胜任力得分均值为(152.29±16.74)分,其中护理服务得分最高,成就特征得分最低。影响肿瘤科护士胜任力的因素有职务、职称、初始学历、肿瘤科工作年限、获得护士资格证书年限等。结论:肿瘤科护士胜任力处于良好水平,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及PICC置入及维护技术得分在所有条目中位于后3位,需要加强培训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精神专科护士分层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精神科的23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2.59±0.66)分,处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为伦理与法律实践(2.68±0.71)分,得分最低为评判性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2.47±0.68)分;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低于同地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P0.01);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科室、聘用方式和健康状况的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年龄和健康状况是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预测因素(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构建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开展针对性的护士培训,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学术活动,提高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外科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外科护士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影响外科护士开展科研活动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198名外科护士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论文撰写情况、影响外科护士进行护理科研的相关因素以及护士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等.结果 在被凋查的198名护士中,79.3%的护士从未写过论文,12.7%写过1篇论文,8.1%发表过2篇及以上论文,在发表的护理论文中,个案占19.2%,涉及的主要内容以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为主.不同工作年限、学历及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发表论文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7%的护士认为临床护士参加科研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晋升职称.临床工作繁忙及科研知识不足是护士开展科研面临的主要困难.外科护士需要培训的科研知识主要为论文的撰写及统计学分析,希望培训的形式以学习班及讲座学习为主.结论 临床护士科研意识淡薄,临床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科研知识不足是影响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科研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科研知识的系统再教育,提高护理论文的撰写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PCQN),对北京市石景山区2所综合医院共8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对姑息护理的哲理与原则掌握最低,对心理社会精神支持方面次之,对疼痛和症状控制方面的掌握最好;不同年龄、职称、科室的护士在总得分或某个维度上得分有差异;护士对姑息护理知识的掌握与科室、学历有关,与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无关;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职称可以预测总得分,职称学历可以预测疼痛与其他症状控制维度得分,学历可以预测心理社会支持维度得分。结论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结构上存在不足,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科室等护士在姑息护理知识掌握上有不同,并可预测总得分或某维度得分,应针对护士的不同背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加其姑息护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军队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并探讨与评判性思维能力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测试量表(CTDI-CV)对本院50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军队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82.0分(59,97)分,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总分(r=0.224)、求知欲(r=0.220)、分析能力(r=0.275)评判性思维自信心(r=0.319)呈正相关。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时段、工作年限、职称、初始学历、职务、月收入、工作满意度、子女状况、进修经历、科研成果、是否专科护士、带教学生类型、带教年限、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科研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军队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密切相关,应加强对二者的培养,促进两种能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专科护士科研能力培训方案、提高其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633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探索影响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科研能力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论文写作能力、科研实践能力、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资料处理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影响专科护士科研能力得分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医院等级和科研活动参与情况。结论四川省专科护士整体科研能力处于中等,但资料处理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较弱,且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因素多样,提示为临床专科护士进行的科研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科学历护士的科研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士的科研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取得本科学历的245名在职护士进行科研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科研行为总得分为5~33分,平均(10.02±3.70)分.其中期刊阅读平均得分为(2.38±0.670)分,阅读英文文献能力平均得分为(1.92±0.666)分,文献检索熟练程度平均得分(2.85±0.674)分,平均发表论文(1.48±2.622)篇,有无参加过科研项目平均得分(2.61±0.628)分.影响护士科研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结论 切实增强护士阅读期刊的意识,提高护士的英语水平,强化写作实践,鼓励科护士长、护士长带头进行科研,鼓励高职称、高年资护士指导和帮助低职称、低年资护士参与科研活动,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变护理科研水平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本科学历护士的科研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士的科研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取得本科学历的245名在职护士进行科研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科研行为总得分为5~33分,平均(10.02±3.70)分.其中期刊阅读平均得分为(2.38±0.670)分,阅读英文文献能力平均得分为(1.92±0.666)分,文献检索熟练程度平均得分(2.85±0.674)分,平均发表论文(1.48±2.622)篇,有无参加过科研项目平均得分(2.61±0.628)分.影响护士科研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结论 切实增强护士阅读期刊的意识,提高护士的英语水平,强化写作实践,鼓励科护士长、护士长带头进行科研,鼓励高职称、高年资护士指导和帮助低职称、低年资护士参与科研活动,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变护理科研水平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本科学历护士的科研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士的科研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取得本科学历的245名在职护士进行科研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科研行为总得分为5~33分,平均(10.02±3.70)分.其中期刊阅读平均得分为(2.38±0.670)分,阅读英文文献能力平均得分为(1.92±0.666)分,文献检索熟练程度平均得分(2.85±0.674)分,平均发表论文(1.48±2.622)篇,有无参加过科研项目平均得分(2.61±0.628)分.影响护士科研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结论 切实增强护士阅读期刊的意识,提高护士的英语水平,强化写作实践,鼓励科护士长、护士长带头进行科研,鼓励高职称、高年资护士指导和帮助低职称、低年资护士参与科研活动,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变护理科研水平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本科学历护士的科研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士的科研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取得本科学历的245名在职护士进行科研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科研行为总得分为5~33分,平均(10.02±3.70)分.其中期刊阅读平均得分为(2.38±0.670)分,阅读英文文献能力平均得分为(1.92±0.666)分,文献检索熟练程度平均得分(2.85±0.674)分,平均发表论文(1.48±2.622)篇,有无参加过科研项目平均得分(2.61±0.628)分.影响护士科研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结论 切实增强护士阅读期刊的意识,提高护士的英语水平,强化写作实践,鼓励科护士长、护士长带头进行科研,鼓励高职称、高年资护士指导和帮助低职称、低年资护士参与科研活动,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变护理科研水平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科学历护士的科研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士的科研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取得本科学历的245名在职护士进行科研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科研行为总得分为5~33分,平均(10.02±3.70)分.其中期刊阅读平均得分为(2.38±0.670)分,阅读英文文献能力平均得分为(1.92±0.666)分,文献检索熟练程度平均得分(2.85±0.674)分,平均发表论文(1.48±2.622)篇,有无参加过科研项目平均得分(2.61±0.628)分.影响护士科研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结论 切实增强护士阅读期刊的意识,提高护士的英语水平,强化写作实践,鼓励科护士长、护士长带头进行科研,鼓励高职称、高年资护士指导和帮助低职称、低年资护士参与科研活动,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变护理科研水平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