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肾上腺区神经节细胞瘤(附1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较全面的了解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确诊的神经节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15例是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学偶然发现病例,内分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另外3例以阵发性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1例尿儿茶酚胺升高,肾上腺髄质显像(MIBG)阳性。18例B型超声检查均为低回声;13例CT平扫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影,12例CT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强化明显。手术前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2例,神经节细胞瘤4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例。18例行肿瘤切除,随访6个月~7年,高血压症状消失,2例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区神经节细胞瘤与肾上腺髄质肿瘤难以鉴别,综合各项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8 3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们共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 492例 ,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12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12例。男 5例 ,女 7例。年龄 2 5~ 5 6岁 ,平均 36岁。病程 1周至 2年。左侧 4例 ,右侧 8例。 10例系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肾脏B超检查而发现 ,1例因血压升高就诊 ,1例有反复腰部隐痛不适病史 2年。尿VMA阳性 2例 ;血去甲肾上腺素增高 1例 ;血肾上腺素均正常。 12例B超检查均显示为低回声实性占位 ,10例经CT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占位 ,增强后轻度强化 ,CT值 30~ 6 5HU。结果  12例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瘤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上腺组合性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病理确诊的肾上腺组合性嗜铬细胞瘤患者4例,均为男性,年龄37~62岁.临床表现:高血压3例,其中伴有阵发性心悸1例;血压正常1例.B超、CT检查提示肿瘤均为单发,直径分别2.5、3.8、6.3、15.0 cm.行131Ⅰ-间位碘代苄胍显像检查2例,均为阳性;99Tcm-奥曲肽显像检查2例,阳性1例.24 h尿儿茶酚胺检查,去甲肾上腺素(196.1±92.2)nmol/24 h,肾上腺素(26.6±8.9)nmol/24 h,多巴胺(1957.9±913.5)nmol/24 h,其中轻度升高2例,正常2例.术前α受体阻滞剂准备2~4周.结果 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1例行开放手术切除.病理报告:肾上腺组合性嗜铬细胞瘤.4例随访15~38个月,平均28个月,肿瘤未见复发、转移;3例高血压患者中2例血压正常.结论 肾上腺组合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与嗜铬细胞瘤相似,儿茶酚胺稍升高,无恶性倾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5月 ,我科共施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14例 ,其中 13例成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4例 ,男 4例 ,女 10例 ,年龄 2 4~ 66岁 ,平均 40岁。术前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 ,血、尿生化检查 ,CT、磁共振等诊断为肾上腺皮质醇腺瘤 5例 ,嗜铬细胞瘤 3例 ,醛固酮腺瘤 3例 ,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 3例。左侧 10例 ,右侧 4例。肿瘤大小 1.0cm× 1.2cm~ 4.8cm× 5 .2cm。1.2 手术方法全麻。患者患侧向上卧位 ,腰部垫枕 ,适当抬高腰桥。作腋前、中、后线标志 ,于腋中线髂嵴上 2cm处作 2…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AML)是一种临床很少见的良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我院1987~1997年共收治8例.均行手术切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6~55岁.平均46岁。右侧6例,左侧2例。1例因右腰疼痛.肉眼血尿就诊.2例右侧腰部酸胀不适.另外5例无症状.在体检时被发现。8例患者无高血压及肾上腺分泌功能紊乱症状。二、内分泌检查8例均行血游离皮质醇、醛固酮、24小时尿皮质醇、尿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及VMA等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三、影像学检查KUB+IVP检查.6例肿瘤直径>4cm者在肿…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神经鞘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8 4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神经鞘瘤 4例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例。男 2例 ,女 2例。年龄 2 9~ 5 7岁 ,平均 44岁。左侧 3例 ,右侧 1例。肿瘤直径 3 .5~ 2 5 .0cm ,平均 8.5cm。 3例以体检发现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入院。实验室检查 ,尿VMA( - ) ,血儿茶酚胺、皮质醇、肾素 醛固酮值正常。超声提示肾上腺区域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实质弱回声肿物 3例 ,囊性肿物 1例。CT提示肾上腺区域实质占位性病变 ,1例考虑为囊性肿物 ,1例伴有坏死 ,4例增强后均无明显强化。术前诊断无功能嗜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彩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6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腺瘤1例.8例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7例标准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顺利完成,1例行手助腹腔镜下切除.术中1例血压出现波动,升高至180/116mmHg,余患者血压均稳定.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 ml.术后2~3d肠功能恢复,1~3d拔尿管,2~3d拔引流管,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瘤3.0 cm×3.5 cm×4.0cm~5.5 cm×5.5 cm×6.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及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经腹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诊原因:高血压27例,血压170~230/110~155 mm Hg(1 mm Hg=0.133 kPa),病程3个月~15年;腹部疼痛10例,病程5个月~6年;间歇性肉眼血尿2例,病程1周和3个月.34例实验室检查,血、尿儿茶酚胺升高20例,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升高24例.B超检查34例,肿瘤准确定位31例,阳性率91.2%.CT扫描25例,24例准确定位,阳性率96.0%.MRI检查6例,均准确定位.15例经腹、3例经耻骨上、16例经腰手术,其中32例完整切除肿瘤,1例行包膜下摘除术,1例行术中活检.结果 肿瘤位于肾门旁12例、左肾下极2例、下腔静脉后方1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3例、腹主动脉前方肠系膜根部2例、右髂总动脉前方1例、肝门部1例、胰腺后方1例、膀胱内2例、降结肠旁1例、多发肿瘤8例(2~3枚).良性嗜铬细胞瘤22例,恶性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肿瘤单发7例,多发5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15 cm.术后30例随访6个月~13年.术前27例有高血压症状者,22例血压于术后3 d~6个月恢复正常,5例仍有高血压者中3例舒张压恢复正常,收缩压波动于150~170 mm Hg;2例血压较术前稍有下降.1例膀胱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行膀胱全切.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9例获随访,术后1年内均复发、转移,其中2例为术中未能完整切除肿瘤者,6例术后6个月~3年内死亡,其中3例死于脑溢血,3例死于肿瘤广泛转移;3例经131Ⅰ-间位碘代苄胍(MIBG)治疗后病情稳定,荷瘤生存.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定位较为困难,易漏诊,CT扫描定位准确可靠.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恶性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术后可给予131Ⅰ-MIBG治疗.  相似文献   

9.
小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方法 总结 4 2例小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的临床资料 ,其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CAH) 30例 ,肾上腺皮质肿瘤 1 2例。 结果  1 5例CAH 2 4h尿 1 7 KS检测增高 1 0例 ,5例正常 ;30例CAH均有明显阴蒂肥大 ,2 8例呈现尿生殖窦畸形。 1 2例肾上腺皮质肿瘤中 ,7例皮质醇增多症与性征异常症并存。CAH组行阴蒂缩短术或阴蒂切除术 ,同时行阴道前庭整形。肾上腺皮质肿瘤组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1 0例 ,部分切除 1例 ,1例放弃治疗。随访 8例皮质肿瘤中 4例腺瘤无瘤存活 ,平均 7.5年 ,2例皮质癌无瘤存活分别为 3年及 4年 ,2例出院后近期死亡。 结论 阴蒂肥大、阴唇融合或男性性早熟 ,2 4h尿 1 7 KS、血睾酮增高为肾上腺性征异常症重要的诊断依据。CAH应“尽早、适量、终生”服用皮质激素 ,并行相应的会阴部成形术。及早发现并切除肿瘤是治疗皮质肿瘤导致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 ,临床上被发现的肾上腺囊肿病例逐渐增多。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肾上腺囊肿1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34~ 5 8岁 ,平均 42 .5岁。左侧 7例 ,其中多发囊肿 1例 ,右侧 5例。病程 1个月~ 3年。有 9例以腰部酸胀、上腹胀痛为主要症状 ,1例有腹部肿块 ,2例无症状 ,为体检时发现。1 2例患者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 1 7-羟、1 7-酮、儿茶酚胺、VMA、肾功能均正常。 1 2例均行 B超及CT检查。B超示 :肾上腺占位病变 ,性质待定 ,1例诊为肾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邻近肾及肾上腺的腹膜后肿瘤21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肿瘤邻近肾脏及肾上腺时 ,易误诊为肾及肾上腺肿瘤。我科 1986至 2 0 0 0年共收治肾及肾上腺旁腹膜后肿瘤 2 1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男 12例 ,女 9例。年龄 9个月~ 6 8岁 ,平均 2 5岁。临床表现 :上腹部包块 13例 ,腰腹部疼痛 10例 ,血尿 1例 ,发热 2例。肿瘤位于左侧 13例 ,右侧 8例。肿瘤最大径 3.5~ 32 .0cm ,平均 14 .3cm。行IVU检查 6例 ,3例患侧肾无功能。B超检查 2 1例 ,9例获正确定位 ,12例误诊为肾或肾上腺肿瘤。CT检查 18例 ,7例获正确定位 ,11例被误诊为肾或肾上腺肿瘤。术前 9例获正确定位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