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间诊治的42例SAP病例。按SAP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20例,5例并发ARDS(25%),死亡4例(20%);改良治疗组22例,2例并发ARDS(9.1%),死亡2例(9.1%)。两组在AR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明显降低ARDS的并发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方法对24例严重肺挫伤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外科ICU严重肺挫伤患者(47例)的51.1%,全组死亡6例,死亡率25%,24例均给予机械通气;并发肺炎占12例,感染率50%.结论救治严重肺挫伤合并ARDS患者的关键在于对导致ARDS的原发病肺挫伤有充分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正确使用呼吸机,正确治疗多发性损伤是减少ARDS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胸部创伤患者62例,并发ARDS25例(40.3%),均采用呼吸机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普胸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治疗棘手.我们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行普胸外科手术5265例,开胸术后并发ARDS 44例,发生率0.84%,现探讨ARDS的诱因和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6例严重胸外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PH值PaO2 、PaCO2 、FiO2 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胸外伤 (172例 )的 9.3 % ,占严重胸外伤 (3 9例 )的 3 9.0 %。 3 0例均给予机械通气 ,平均 5 .6天 ,并发肺炎 8例 ,全组死亡 2例 ,死亡率 12 .5 %。治愈者平均住院 2 9.8天。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ARDS ,正确地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同时 ,早期处理并发症和合理应用抗生素 ,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种类型急性呼吸衰竭(ARF)病人用通气机并发肺炎(简称VAP)占9%~24%不等,其中最后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达70%.因此肺炎是关系到(ARF)病人存活的重要因素.非ARDS病人用机械通气并发肺炎与无肺感染者的死亡率分别是48%和26%;  相似文献   

7.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展成ARDS,死亡率高达35%~85%犤1犦。因此,分析ARDS的相关因素,对判断伤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重度颅脑外伤352例(GCS<8),其中男226例,女126例;年龄16~82岁。2.损伤原因:交通伤213例,坠落伤98例,锐器伤6例,钝性伤12例,摔伤21例,其他2例。开放性损伤36例,闭合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致血胸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对187例外伤性血胸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并发伤、治疗方法、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166例,死亡21例,死亡率11.2%。死亡原因依次为颅脑并发伤、休克、ARDS等。结论:交通事故、锐器伤所致血胸日益增多,临床上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伤和并发症治疗十分关键,并强调有进行性出血表现的患者手术治疗的及时与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24例的病因以及探讨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近4年作者所在地区5家医院因胆道疾病施行EST治疗致十二指肠穿孔24例.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7例,手术治疗存活6例,死亡11例,死亡率达45.83%.结论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的发生率<1%,这种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甚高(该组为45.83%),咎其原因为EST手术指征掌握不当,操作人员训练不够等,应高度注意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24例的病因以及探讨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近4年作者所在地区5家医院因胆道疾病施行EST治疗致十二指肠穿孔24例.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7例,手术治疗存活6例,死亡11例,死亡率达45.83%.结论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的发生率<1%,这种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甚高(该组为45.83%),咎其原因为EST手术指征掌握不当,操作人员训练不够等,应高度注意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2004年10月-2007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特重度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22~60岁.火焰烧伤3例、蒸气烫伤2例、热液烫伤2例(其中1例为癫痫发作后跌入热水池中烫伤)、瓦斯爆炸伤1例.烧伤总面积45%~100%,其中Ⅲ度25%~70%TBSA.8例患者伤后4~12 d并发ARDS.  相似文献   

12.
创伤与ARDS     
一、创伤与ARDS的关系有人曾作过5000例外伤病人的统计,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占2%其中住院病人并发此症者占6%,而住监护病房的严重病人并发此症者竟高达43%。据一般统计,因严重创伤而死亡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主要死于ARDS。我院近年来救治的468例腹部伤员中有8例并发了严重的ARDS,  相似文献   

13.
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2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全组死亡11例,死亡率26.2%,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休克和多发伤等综合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早期的危重并发症。结果:本组162例,治愈160例,治愈率98.8%,死亡2例,死亡率1.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并发休克、肾功能不全、ARDS、胰性脑病和感染是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空坠落、钝器伤、胸部挤压伤、高速车祸等常并发肺挫伤.其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本人自1992年7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肺挫伤患者220例,其中并发ARDS 3例.本文探讨预防肺挫伤并发ARDS发生的经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并发 ACS 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8例 ACS 中治愈7例,治愈率87.5%,1例 ACS 因合并慢性肺心病,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严重肺部感染而治愈无效死亡,死亡率12.5%。7例治愈患者,出院后随访间期为3个月和6个月,未出现疝复发及机体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结论ACS 是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开胸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已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开胸手术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其他手术患者差,发生ARDS的可能性较大,手术治疗及手术损伤、大量输血、呼吸道感染、不恰当的补液及通气方式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术后ARDS的发生.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但只有肺保护通气策略是惟一被证实能改善预后的治疗方式.目前.重视和加强胸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减少手术创伤.积极预防ARDS的发生仍是降低开胸手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对胸外科手术后影响ARDS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PN)病人并发十二指肠瘘的诊治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510例IPN病人资料,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瘘病人46例,按照倾向性评分(卡钳值0.2)进行1∶1匹配,将其与非十二指肠瘘病人进行1∶1匹配分析。结果 IPN并发十二指肠瘘的发生率为9.0%(46/510)。76.1%十二指肠瘘通过窦道造影确诊;十二指肠瘘主要发生在十二指降部或升部,占91.2%;鼻肠管可以解决绝大部分(91.4%)十二指肠瘘病人的营养通路问题。非手术干预治愈率达97.82%。倾向性评分分析结果表明与IPN未并发十二指肠瘘病人相比,并发十二指肠瘘病人的住院时间更长[(40.93±34.02)d vs.(29.35±19.40) d,P=0.048],腹腔出血发生比例较高[20例(43.5%) vs. 11例(23.9%),P=0.047];但在全身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9例(61.7%)vs. 24例(52.1%),P=0.291]、AKI[22例(46.8%)vs. 23例(50.0%),P=0.835]发生率和死亡率[7例(15.2%)vs. 6例(13.0%),P=0.76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窦道造影是IPN并发十二指肠瘘的主要诊断方式;非手术治疗是十二指肠瘘的主要治愈方式;IPN并发十二指肠瘘病人的住院时间更长,出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将 492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诊断标准诊断为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36例 ,并进行分期。各期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 ,应用呼气末正压以及药物综合治疗。 结果  36例中死亡 9例 ,在先兆期 ARDS7例患者中死亡 1例 ,早期的 19例中死亡3例 ,晚期的 10例中死亡 5例。 结论 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并发 ARDS的患者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治疗以呼吸支持为主 ,并给予抗感染等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骆福秀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44-445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3例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适宜的PEEP(呼气末正压)值,加强呼吸道护理,严密控制液体出入量等护理。结果:43例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11.6%;治愈38例,治愈率88.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适宜的PEEP值是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