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泛性髂-股静脉闭塞症,1938年首次由Grehiore描述.俗称“股青肿”或蓝色静脉炎,临床少见。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类型,下肢整个静脉系统包括潜在的侧支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活动受限、疼痛、病情重,肢体坏死和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1至2002.7共8例广泛性髂-股静脉闭塞症患者,5例采用手术取栓术,3例采用静脉搭桥术,取得理想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闭塞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明夏  张毅  王胜甲 《河北医学》2005,11(5):399-40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闭塞症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闭塞症12例。取自体大隐静脉作耻骨上交叉转流并建立临时性动静脉瘘,术中及术后辅以溶栓抗凝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结扎临时性动静脉瘘。结果:随访10例,随访时间最长42个月,最短5个月,平均31.6个月。7例转流静脉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率70%;3例闭塞,但未出现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术后大隐静脉通畅率较低,但结合临时性动静脉瘘手术,仍不失为治疗髂一股静脉闭塞症的有效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彻底地顺行取出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在取栓过程中若遇到左髂静脉病变者,采用取自体大隐静脉作左股静脉耻骨上交叉转流并建立临时性动静脉瘘,术中,术后输以溶栓抗凝治疗,术后2个月结扎临时性动静脉瘘。结果:17例患者有14例症状消失,有效率为82.35%,全组患者无死亡。结论:顺行取栓、取自体大隐静脉耻骨上交叉转流及临时性动静脉瘘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4.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10例均在术前行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7例增强CT见下腔静脉内血栓者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取栓术后经皮、大隐静脉置5 F导管鞘溶栓;3例直接行取栓溶栓治疗.10例均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结果 静脉造影示髂静脉再通率100%;术后患肢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手术取栓、经皮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可明确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形成从而为置入滤器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均存在髂静脉狭窄、闭塞的因素,所以单纯行静脉取栓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静脉流出道的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性步骤。我们应用耻骨上大隐静脉转流法重建患肢流出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中应用成功,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7~65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目的是通过手术方法解除股深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开口处闭塞状况,并且为其提供流出道。采用的手术方法有3种:(1)大隐静脉一耻骨上交叉转流术。(2)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3)用带外支持环的人造血管搭桥术。结果为诊治17例患者,15例(88.2%)症状明显缓解,2例症状缓解不满意。通过我们的研究提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经正确的诊断,相应的手术方式,精细的操作,术后抗凝,会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进行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卞栋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719-72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随访时间3~36月,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手术较复杂、费时,有较多并发症。笔者采用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术后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8.
髂一股静脉闭塞症(iliofermoral venous occlusion)属下肢深静脉闭塞中的局段性病变,其临床症状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1998年以来开始采用大隐静脉-股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髂静脉血栓闭塞共22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例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的经验。方法1991年2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DVT患者中,95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其中左髂总静脉闭塞20例,狭窄>50%者53例,狭窄<50%者22例。全部病例均经左腹股沟切口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1)对左髂总静脉闭塞的患者,10例行闭塞段切除重建术,3例行左髂总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搭桥术,3例行健侧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Palma)术;(2)对狭窄>50%的患者,5例行扩张后支架植入术,8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4例行狭窄切开隔膜切除成形术;36例狭窄>50%的患者,用F8-10 Fogarty取栓管反复取栓扩张2~4次后,可使狭窄率小于50%。全部病例术后均经左大隐静脉分支留置的导管行局域性抗凝和溶栓及静脉造影。结果治愈82例(86.3%),1例死于心肌梗死,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是提高DVT治愈率的关键。闭塞的左髂总静脉以闭塞段切除重建术治疗为好,严重狭窄的以血管成形或支架植入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栋 《安徽医学》2010,31(4):366-36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改进。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麻烦、费时,有较多并发症。采取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无症状情况下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
急性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外科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治疗18例急性重症DVT患者,均有肿胀和肢体疼痛;16例伴有皮肤颜色青紫(1例小腿皮肤坏疽),2例伴有皮肤苍白;10例出现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8例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肢深、浅静脉均有血栓形成.1例因患肢坏疽行膝上截肢手术.17例采用手术切开取栓,仅3例单纯采用手术切开取栓术,5例加用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6例加用人工血管耻骨上转流术,3例采用髂静脉松解成形术.结果 手术死亡1例(5.6%).下肢肿胀消失7例(41.2%),明显减轻10例(58.8%).除截肢的1例外其余患者皮肤颜色均基本恢复正常,动脉搏动也恢复正常.16例患者被随访,随访率为94.1%;随访时间为3~82个月,平均为34个月.患肢肿胀完全消失5例,占31.3%;肿胀明显减轻者8例,占50%;肿胀复发3例,占18.7%.复发的3例中,1例于术后9个月死于晚期恶性肿瘤,2例分别于35个月和48个月后因移植血管桥内膜增生导致闭塞而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取栓是治疗急性重症DVT的有效方法 ;当髂静脉受压,耻骨上转流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2.
自1958年Palma首先用大隐静脉移植转流术治疗下肢深静脉闭塞以来,各种类型的转流术相继应用于临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髂静脉及股静脉长跨度的闭塞,治疗上仍然很困难。我院于1986年8月采用“双侧大隐静脉搭桥转流术”治疗一例病人,近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手术方法一、按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方法探查患侧股静脉及髂静脉,並游离,处理健侧大隐静脉。二、作耻骨上区皮下隧道。用无损伤血管夹于隐股静脉连接处阻断健侧大隐静脉,并细心将其穿过皮下隧道,达患侧大腿切口内。三、游离并切断患侧大隐静脉上段,将近端结扎,远端置无损伤血管夹。尔后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一例左髂股动脉硬化性闭塞,经血栓内膜切除后,取同侧大隐静脉作左股-腘动脉转流术,并用直径8mm的真丝人造血管经耻骨上2cm的皮下隧道作左右股-股动脉血管架桥转流术,术后下肢症状消失,动脉造影显示血流通畅。随访3年9个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式的改进及取栓的时机。方法:33例经股脉取栓。17例经Guo静脉顺行取栓。8例经髂静脉顺行取栓。33例进腹探查髂静脉,发现髂静脉狭窄或闭塞30例,均行人工血管移植。11例加做股动-静脉瘘。结果:27例手术后3天内下肢肿胀缓解,4例于术后5 ̄8天缓解,2例无缓解。随访30例,平均18个月,4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左额静脉狭窄或闭塞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手术治疗32例(36条肢体)经验。方法: 32例(36条肢体)下肢DVT患者进行顺行深静脉造影及彩超确诊。运用Fogarty取栓管逆行取栓,29例重建主干血管,其中Palma手术3例,左右股静脉人工血管搭桥23例,股总→髂总静脉搭桥2例,股总→下腔静脉搭桥1例。术中术后用肝素及尿激酶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术后下肢症状完全消失17例(18条肢体),活动后小腿水肿休息后消失9例,3例血栓复发。10天内急性期25条肢体,治愈16例(64.0%),超过10天慢性期治愈4例(36.4%),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 急性期下肢DVT手术取栓合并主干血管重建效果较好,同时配合术后综合治疗预防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取栓联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临时性动静脉瘘,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术治疗。结果本组治愈18例,显效3例,治疗过程中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取栓联合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伴髂静脉狭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有效地防止致死性8市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16例手术取栓的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201例1次取栓成功,另15例再次取栓并行髂静脉人造血管移植术。结果 一半以上病例于术后1~3d患肢肿胀消退,少数患者肿胀消退稍慢约需5~7d,仅个别患者需再次取栓及人造血管移植。全组病例得到随访者167例,占77.3%,远期疗效好。结论 手术取栓是治疗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术中要正确判断取栓是否成功。对髂总静脉闭塞的处理要慎重。  相似文献   

18.
总结1例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管理。患者术前髂血管彩超显示血管通畅,术中发现髂外静脉闭塞,行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针对手术方式的特殊性给予针对性的术后管理,包括个性化心理指导;特殊体位、用药指导;出血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出院,门诊随访肾功能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部位以及坏疽情况进行对应处理:4例肢体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余26例进行了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5例行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3例行下肢静脉动脉化手术、4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例行截趾手术、4例行膝上截肢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没有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其中,2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股部暂时性淋巴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1年闭塞,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下肢皮温恢复正常,跛行距离为200m.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必须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发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尤其是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h者,对于病情继续加重,或已出现股青肿征象者,即使病期较长,也应采用手术取栓,力求挽救肢体。行股静脉切开取栓过程中为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需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本院血管外科自2006年12月~2007年12月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股静脉切开取栓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