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胆道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04~2013-03间诊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高位胆管切开取石加胆肠内引流或下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胆道镜下取石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残石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道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时间,使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后的运用价值。方法 总结93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常规应用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情况。结果 经对我院930例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常规应用胆道镜检查取石发现肝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达73%;其中单纯总管结石98例患者经术中运用胆道镜其术后残石率为1%。结论 由于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残石率较高,术后应常规应用胆道镜反复取石,可提高手术的质量,降低残石率,减少再手术^[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行临床常规手术,治疗组2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管出血、腹腔感染、胆瘘等)、复发等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残石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能极大程度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残石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勤祥 《当代医学》2014,(17):8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160例,随机分成A、B2组,对A组采用高位胆管切口取石术,B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结石残留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为(164±24)min,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54±39)mL,手术后的引流时间为(55±2.3)d,在手术之后残石例数为18例(23%),患者病情的复发例数为20例(25%)。B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为(119±29)min,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74±23)mL,手术后的引流时间为(34±17)d,在手术之后残石例数为2例(3%),患者病情的复发例数为4例(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结石残留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胆道结石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09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9年8月以前未用胆道镜(无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的4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俩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残石率、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残石率27.2%,并发症发生率为17.72%,手术2年后的复发率为14.5%;观察组患者的残石发生率明显下降,无严重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道结石术中术后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术后残石率,并可反复取石,患者身体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7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取尽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效果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术后肝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激光治疗,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行胆道镜治疗,术后不对对照组患者行残石治疗。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出血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18.0%,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总管结石胆道镜取石术能够有效取出肝胆管残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4):510-511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组和开腹手术对照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和术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组和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色素下降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组术后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血色素下降少、并发症发生率小、疾病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一次取石率、探查成功率、肝内胆管巨大嵌顿取石率、肝脏边缘结石取出率、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胆道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一次取石率、探查成功率及肝内胆管巨大嵌顿取石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肝脏边缘结石取出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率及胆道炎复发率比较两组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胆道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各有优势,硬质胆道镜优势更为明显,临床可合理配合使用,提高取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患者中有114例术中取石,结石取尽率为82.46%(94/114),24例患者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结石取尽率为83.00%(20/24)。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确定引流方式,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切开取石,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取石,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结石残余和胆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跃珍 《吉林医学》2014,(8):1612-16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取石与直视下取石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外科收治住院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取石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直视下取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并且观察两组术后胆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虽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胆管进行取石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切开取石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残石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99.0±10.0)min、术中出血量为(89.5±10.0)m L及住院时间为(9.0±4.5)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操作时间(130.0±19.8)min、术中出血量(120.0±17.0)ml及住院时间(14.5±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残石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为6.0%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术中熟练应用胆道镜不仅能够彻底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疏通主要肝管,还可为患者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韦韡  汪功理  张晓刚 《安徽医学》2015,36(10):1231-1233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高位胆管劈开取石+ 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结石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大于观察组(P <0.0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残余结石率、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术后2周结石残留量小于对照组(P <0.05),随访1年结石复发率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 <0.05)。结论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减少残石率,降低复发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98.0±9.5)min,术中出血量为(90.3±9.8)mL,住院时间为(9.5±4.3)d,并发症发生率为5%,残石率为10%。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巨大,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残石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取石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取石,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切开取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肝肌总管直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做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首选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结石取尽率82.56%(71/86),2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经T管窦道的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将病变肝部分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残石率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石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有效率,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并且可以降低术后残石率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市第二医院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胆管结石患者共46例,对照组为2008年3月前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加T管引流术式22例,观察组为2008年3月后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式24例.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别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治疗胆管结石疾病相比较,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安全可行性强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