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凤岐  王雷  吴大真 《光明中医》2009,24(2):220-223
孟河,古称南兰陵,今指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孟河镇,是孟河学派的发祥地,为我国著名的“名医之乡”。在孟河学派中以费伯雄、丁甘仁、马培之、巢崇山为代表的孟河四大家,早已名噪中华,是我国晚清后中医学派中的一支奇葩。孟河学派对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与传承,对于中医理论的造诣与研究,以及中医药临床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孟河学派为中国近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中医药》2010,42(8):F0002-F0002,I0001
常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药剂型改革定向科研学科基地,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家流派研究分会、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所的挂靠单位。  相似文献   

3.
运用孟河医派调养脾胃学术思想指导治疗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霆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40-141
孟河,古谓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孟河镇,是孟河医派的发祥地。时贤吴中泰言孟河“山明水秀,人文汇集,堪称名医之乡”。孟河学派以费、丁、马、巢四家为最著,以费伯雄、丁甘仁、马培之、巢崇山为代表,名噪华夏,是我国晚清后中医流派中的一枝奇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孟河医家各抒己长,在诊病、处方、用药,及论药性、脉学诸方面造诣颇深,逐渐形成地方流派,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为人民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对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中调养脾胃学术思想更著称于世。笔者临证运用该学术思想治疗肿瘤,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距今130年前的那一天的孟河,斜日半窗,异香盈室,云淡风轻,碧水澄澈……孟河,古称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孟河镇,水色倾城,文脉流香,一时名医荟萃,大家云集。"吾吴医学之盛甲  相似文献   

5.
正孟河镇坐落在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新北区)长江侧畔,历代名医辈出。到了清代,孟河地区产生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先后走出六位御医,堪称中国医坛奇迹。清末,孟河医派的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均先后成为名噪江南的著名医家。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竟有十几家中药铺。据史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6.
《江苏中医药》2007,39(1):15
为探讨我国著名的中医学术流派孟河医学的学术思想,传承中医文化,常州市中医药学会于2006年10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常州“孟河医学”论坛。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江苏省中医院、上海龙华医院、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等单位和美国纽约东方医学中心,国际中医e—learning中心的领导、专家、学者、孟河医派的弟子,以及旅居海外的孟河医派后裔15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是自孟河医派形成以后百余年来的首次盛会。  相似文献   

7.
出生年月:1949年3月籍贯:江苏省金坛市学历:大学职称、重要职务和兼职: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课题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常州市政协常委、农工常州市委副主委,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常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进一步促进孟河医派的传承创新,助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10月23日上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院承办的"孟河医派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暨世界孟河医派发展联盟启动仪式"在常州隆重举行.大会主题为"传承与创新",旨在发扬孟河医派特色优势,促进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培之,名文植,晚号退叟。清末江苏武进孟河名医。关于马氏之称谓、世系、卒年,众说不一。近来参加常州市卫生局修史编志工作,查阅了有关资料,拟对此略作考证。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针对泄泻的治疗比较孟河京派与孟河医派用药的异同,梳理孟河京派用药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基于与孟河京派有传承关系的各代医家治疗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医家常用单味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治疗泄泻通用药物、孟河京派特色用药等,并梳理形成孟河用药传承脉络。结果:京派医家擅用白术治疗泄泻,高频药物组合为"茯苓,白术""茯苓,陈皮""茯苓,薏苡仁",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为"龙骨→牡蛎"。结论:孟河京派对前人经验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治疗泄泻的用药更趋平和,且尤重脾胃,形成了独特的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从清代到近现代的中医发展史上,其能以一县甚至其中某一区而臻光燄烛天者,其唯江苏省之武进及其孟河。武进即今常州市,为苏南重镇。其地北镇江而南无锡,东江阴而西金坛。均为江南鱼米之乡,人文鼎盛。如论学术之影响深远,尤以中医为最。武进之西北隅,有一区名孟河。作为中医学重要体系的孟河学派,即发源于斯地。自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费伯雄算起。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期间名家涌现,难以尽述。费伯雄、马培之、巢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挖掘的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治法及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基于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对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237例医案中,治法以通络与养营为最常用,药物以当归、秦艽、桑枝、牛膝应用最多,药物间关联分析以当归与牛膝、秦艽与桑枝、秦艽与牛膝的支持度最高,续断对当归的置信度最高。结论:阐释了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治法和用药基本规律,为痹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研究孟河医派开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海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我国著名的江苏孟河医派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绩,是近代中医药最有影响的一大流派。孟河医派的前辈积累的学术经验和治学精神,对我们后辈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影响深远,遍及四方,蜚声海内外。江苏省常州市卫生局、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应海内外读者的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历时一年多时间,对20多年前出版的《孟河四家医集》进行重新修订再版。该书收集了孟河医派四大家代表人物费伯雄、费绳甫、马培之、丁甘仁、巢崇山、巢渭芳的26种医书,多种内外妇儿喉科疾病的医案和几千个治疗方剂与秘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孟河四家医集》相关方剂信息的系统整理,探索孟河四大医家遣方用药思想与孟河地域、经济、文化的相关性。因地域因素孟河医家擅治湿热病,善用鲜药;经济的富裕使医家们注重养生保健、补虚调摄;文化的繁荣促使医家们吸收三教思想,遣方用药和缓醇正,师古不泥,善于创新。当今,我们在进行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时,应认真剖析经验背后的思维方式,以更深入理解医家制方用药的内涵思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挖掘孟河四家诊治中风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丁甘仁、费伯雄、费绳甫、马培之、巢崇山、巢渭芳的中风病医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治法、用药及常用药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67例病案中,治法以化痰和通络最常用,药物以半夏、当归、竹沥、茯苓出现频率最高,药物间关联分析以竹沥与川贝母、僵蚕与竹沥、僵蚕与川贝母的支持度最高,川贝母对天花粉的置信度最高。结论:从各位医家治疗中风的治法用药规律可见,孟河四家对中风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视金元以来的内风论,同时也继承了《内经》所倡导的外风论,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外风引动内风"学说。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较传统的分析方法更能深刻揭示中风病证治特征,开辟医案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族为主要代表。孟河医家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深。其中在治咳方面.孟河医派四大家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有效方法并广泛运用于临床.流传至今。笔者跟随孟河医派费家传人申春悌主任中医师学习.亲见申师在临床中运用费氏治咳方药.屡获佳效。现将孟河费氏治咳思想及用药规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总结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病的证治规律,发现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药,为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的中风病医案,利用双向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预处理后得到有效病例67首,生成方药矩阵,最后得到4组核心方。结论通过双向聚类分析,可有效抽取孟河四家治疗中风所需方药信息,梳理出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理归纳《孟河四家医集》中有关噎膈的医案医话,探讨孟河医家噎膈证治特点及方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吾师单兆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业医40余载,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贺继衡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尽得薪传,全面继承了孟河医学精髓。师古而不泥,知常而达变,处方用药,既有吴派医家之轻灵,又不乏经方大家之专宏。每逢冬令时节,吾师辨证运用膏方调理疾病,更是屡起痼疾沉疴。笔者有幸承蒙教导,不敢掩藏,下面从几个方面简介吾师有关膏方进补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分析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孟河四家医集》中治疗不寐的医案,整理后录入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SPSS 22.0及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 12.0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通过对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60例医案分析,确定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得到5个高频用药聚类组合。结论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经验丰富,多用滋阴益气、镇惊安神之品。通过数据挖掘所得的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