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近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0年和2006年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分析7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与2000年相比,2006年冠心病患者中(1)高血压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分别升高了7.8%(P>0.05)和4.5%(P>0.05);男性患者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下降4.3mmHg(P<0.05)和2.8mmHg(P<0.01)。(2)血脂异常在男女两组患者分别升高10.3%和7.1%(P<0.01);血清总TC水平分别下降了0.7mmol/L(P<0.01)和0.4mmol/L(P>0.05);血清TG水平分别上升了0.2mmol/L(P>0.05)和0.2mmol/L(P>0.05);血清HDL-C水平男性组下降了0.1mmol/L(P<0.05)。(3)糖尿病患病率男女分别上升10.3%(P<0.01)和17.7%(P<0.05);空腹血糖水平在男性患者中下降了0.2mmol/L(P>0.05)。(4)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上升11.5%(P<0.01)和12.7%(P<0.05)。结论与2000年相比,2006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加。男性患者一些危险因素水平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女性患者各个危险因素则未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低HDL-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中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8876例为研究对象,男性5555例,女性3321例。将HDL-C<0.9mmol/L的1440例患者作为低HDL-C,HDL-C≥0.9mmol/L的7436例患者作为正常HDL-C。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水平HDL-C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结果 8867例患者中低HDL-C发生率16.2%。低HDL-C与正常HDL-C患者基线血压、LDL-C和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低HDL-C患者1年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HDL-C患者(27.9%vs 24.1%,P<0.05)。低HDL-C是男性脑卒中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89,95%CI:1.0681.555,P=0.008)。基线LDL-C<2.59mmol/L患者中,低HDL-C水平仍是男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8,95%CI:1.1621.555,P=0.008)。基线LDL-C<2.59mmol/L患者中,低HDL-C水平仍是男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8,95%CI:1.1622.010,P=0.002)。结论低HDL-C是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独立于基线LDL-C水平。LDL-C水平越低,升高HDL-C的临床获益越大。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HDL-C水平降低时,ADA和AHA都认为应升高HDL-C的水平,但对于目标值尚不一致.ADA规定HDL-C的达标值是:男性>40mg/dL(1.0 mmol/L),女性>50 mg/dL(1.3 mmol/L);AHA认同要升高HDL-C的水平,但没有规定达标值.最为有效的药物是烟酸,烟酸能够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但还没有把烟酸用于治疗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烟酸剂量越高,高血糖会恶化.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前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HDL-C水平与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 384人基线HDL-C水平和1992-2003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和急性卒中事件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DL-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事件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2)HDL-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有所差别,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及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病危险明显上升;而出血性卒中事件与HDL-C水平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HDL-C血症组急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增加45%(RR=1.45,P<0.05),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增加53%(RR=1.53,P<0.01).(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6.4%可归因于HDL-C水平降低;其中6.2%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7.3%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事件可归因于低HDL-C血症.结论 从HDL-C≥1.56mmol/L开始,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ICVD的发病危险明显上升.在血脂异常的防治中,对于低HDL-C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DL-C水平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空腹HDL-C水平分成HDL-C降低组(HDL-C<1.04mmol/L,125例)和HDL-C正常组(HDL-C≥1.04mmol/L,227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联合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HDL-C正常组比较,HDL-C降低组的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和既往糖尿病史比例增加,TC、LDL-C水平下降,TG水平增加(均P<0.05)。HDL-C降低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较HDL-C正常组增加(P<0.01),但2组联合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是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HDL-C水平降低与住院期间病死率增加有关。HDL-C是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53  
目的研究我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1省市队列人群(35~64岁)共29564人于1992年进行基线调查.对1992~1999年共129350观察人年中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人群基线调查的LDL-C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结果(1)男女两性LDL-C均值分别为2.65mmol/L和2.70mmol/L(P<0.01).LDL-C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50~54岁组升高最多;(2)LDL-C超过中位数(2.60mmol/L)时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3)甘油三酯升高(男性≥1.24mmol/L;女性≥1.13mmol/L)合并LDL-C升高者,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分别是单纯LDL-C升高者的3倍和2倍;(4)C0x回归显示本研究人群LDL-C每升高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增加36%,缺血性卒中增加31%.结论我国人群的LDL-C处于较低水平,但LDL-C仍是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防治中不应"独立”地看待某一因素,更应注重多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不同的LDL-C水平,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数据库中入选的3 492例LAA脑卒中患者,与3 022例非大动脉粥样硬化非小血管闭塞性(non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small vessel occlusion,Non LAASAO)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不同LDL-C水平,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LAA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在LDL-C≥2.59mml/L,低HDL-C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相关(OR=1.20,P=0.027)。高TG、高nonHDL-C、高TG并低HDL-C均与LAA脑卒中发生不相关。在LDL-C2.59mmol/L,HDL-C每增加1mmol/L,LAA脑卒中发生的相对风险下降45%(OR=0.55,P0.0001)。HDL-C最低三分位(1.04)组与最高三分位(≥1.33)组比较,低HDL-C与LAA脑卒中风险比率增加相关(OR=1.64,P=0.03)。non-HDL-C每增加1mmol/L,LAA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比率增加79%(OR=1.79,P0.0001)。non-HDLC最高三分位(≥2.96)组与最低三分位(2.46)组比较,高non-HDL-C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正相关(OR=1.5,P0.001)。TG水平最低三分位组(0.97)与最高三分位组(≥1.59)比较,高TG水平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正相关(OR=1.38,P0.001)。TG/HDL-C比值每增加1个单位,LAA脑卒中相对风险增加12%[OR=1.12,P=0.002]。TG/HDL-C比值最高三分位与最低三分位比较,TG/HDL-C比值升高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独立相关(OR=1.30,P0.0001)。结论:HDL-C水平降低是LAA脑卒中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立于LDL-C水平。在LDL-C达到2.59mmol/L,高TG、高non-HDLC、高TG并低HDL-C是LAA脑卒中的血脂相关剩余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呈负性相关:HDL-C每降低1mg/dl(0.025mmol/L),则CHD危险性增加2%~3%.高水平的HDL-C≥60mg/dl(≥1.554mmol/L),可作为"阴性的"CHD危险因素.但近期研究发现,经绝后妇女中,许多高水平HDL-C者,亦患有CHD.为探讨HDL-C与妇女CHD的关系,作者对影响HDL-C心脏保护作用的某些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患者50例,除给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外,每晚睡前顿服辛伐他汀20 mg,连续用药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甘油三脂(TG)水平.结果 经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本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分别为(4.33 ±0.72)、(1.62±0.63)、(2.71±0.39) mmol/L,与治疗前的(6.21 ±0.78)、(2.21±0.69)、(4.12 ±0.45) mmol/L相比明显下降;而治疗后HDL-C水平为(1.42±0.38) mmol/L,比治疗前的(1.13±0.24) mmol/L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12周后,TC总有效率82%,TG总有效率62%,LDL-C总有效率78%,HDL-C总有效率56%.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对比并评价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北京市25~64岁人群中进行了5次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按性别、城乡分组,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城乡人群中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从1984—1999年,北京市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1.城市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城市男性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上升趋势。2·各组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5年间,城乡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年分别增加0·06mmol/L(2·3mg/dL)和0·08mmol/L(3·1mg/dL)。3·除城市女性外,其他各组人群的体重指数(BMI)水平、腰围、超重+肥胖率(BMI≥24)、肥胖率(BMI≥28)和腹型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4·吸烟支数和吸烟率在农村男性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各组人群中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女性中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北京城乡人群的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普遍高于城市人群,均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以TC〈3.64mmol/L(140mg/d1)组为对照,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变化。(2)T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的关系有所差别: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从TC很低水平(〈3.64mmol/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与TC水平的关系缺乏一致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TC〈5.72mmol/L(220mg/d1)相比,TC≥5.72mmol/L时急性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74%(RR=1.743,P〈0.0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2%(RR=1.119,P〉0.05)。(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5.9%可归因于高TC血症;其中11.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2.9%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高TC血症。(4)不同TC水平时,随着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10年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增加。结论从TC低水平〈3.64mmol/L(140mg/d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持续上升。应该加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  相似文献   

12.
Wang W  Zhao D  Sun JY  Liu J  Qin LP  Wu ZS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0-24
目的评价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新的空腹血糖受损标准对中国3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的影响以及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为基础,对30378人基线血糖水平的分布特点以及10年随访期间发生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依据新的空腹血糖受损的标准,我国3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从6.9%上升到21.6%,增加了2.1倍;(2)按基线血糖水平分为4个亚组,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其他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增加;(3)缺血性心血管病人年发病率和血糖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男女两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并达到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其他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空腹血糖受损新的标准(由6.11mmol/L降为〈5.55mmol/L)对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有独立的影响作用(RR=1.302,95%CI=1.021~1.660);对女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缺乏独立的影响作用(RR=1.255,95%CI=0.887~1.776)。结论依据新标准中国3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增加了2倍以上。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伴有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的比例及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人年发病率增加,多因素分析后空腹血糖受损新切点增加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AS、间隔至少6个月后再次行CAG的患者119例,根据AS的演变将患者分为AS进展组(A组,73例)和无AS进展组(B组,46例),比较2组的HDL-C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首次CAG时,A组与B组HDL-C水平分别为(0.97±0.03)mmol/L和(1.08±0.04)m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CAG时,2组HDL-C水平分别为(0.97±0.02)mmol/L和(1.10±0.05)mmol/L,A组仍显著低于B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次CAG时的HDL-C(OR 0.08,P=0.021)、LDL-C(OR 2.94,P=0.005)、超重或肥胖(OR 3.40,P=0.016)以及并发高血压(OR 3.33,P=0.023)与AS进展独立相关.结论:HDL-C水平降低是AS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不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方法选择未进行HAART的HIV/AIDS病人,同时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空腹血脂水平,比较不同CD4细胞水平的HIV/AIDS病人的血脂水平,重点观察HDL-C的变化。结果 CD4细胞计数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1),CD4细胞计数200/μL组的107例病人的HDL-C为(1.02±0.29)mmol/L,≤200/μL组的139例病人的HDL-C为(0.84±0.35)mmol/L,≤200/μL病人的HDL-C较200/μL病人明显降低(P0.01)。而CD4细胞计数在200~51/μL的病人HDL-C为(0.96±0.30)mmol/L,≤50/μL的病人HDL-C为(0.72±0.36)mmol/L,≤50/μL的HDL-C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HIV感染可导致血脂异常,HAART之前的HIV/AIDS病人中,主要是HDL-C及载脂蛋白A1的降低,随着CD4细胞计数减少,HDL-C水平随之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与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关系,探讨HDL-C、TG对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0 mmol/L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22)、稳定性心绞痛组(n=38),测定血脂和血糖指标,详细记录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HDL-C水平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TG/HDL-C的比值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与TG/HDL-C的比值呈正相关(回归系数β值=0.033 2,P0.001),与HDL-C呈负相关(回归系数β值=-0.095 5,P=0.022),而与总胆固醇(TC)、TG和LDL-C无显著相关。结论 HDLC水平低和TG/HDL-C的比值高是C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TG/HDL-C的比值能更强地预测CHD患者的心血管病剩余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清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参加2017年清溪镇老年人免费体检的2 157人进行调查,采用迈瑞BS-400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LDL-C、HDL-C,采用t检验进行男女间血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进行年龄间和4种血糖代谢状态间血脂的比较。结果该次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5.34 mmol/L、1.69 mmol/L、3.15 mmol/L、1.41 mmol/L,男性分别为5.15 mmol/L、1.62 mmol/L、3.07 mmol/L、1.33 mmol/L;女性分别为5.47 mmol/L、1.73 mmol/L、3.20 mmol/L、1.46 mmol/L,TC、TG、LDL-C、HDL-C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不同年龄老年人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60~岁组:5.34 mmol/L、1.72 mmol/L、3.16 mmol/L、1.40 mmol/L;70~岁组:5.38 mmol/L、1.64 mmol/L、3.18 mmol/L、1.41 mmol/L;80~岁组:5.19 mmol/L、1.59 mmol/L、3.00 mmol/L、1.46 mmol/L,TC、TG、HDL-C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年龄老年人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60~岁组:5.20 mmol/L、1.70 mmol/L、3.11 mmol/L、1.32 mmol/L;70~岁组:5.10 mmol/L、1.50 mmol/L、3.03 mmol/L、1.33 mmol/L;80~岁组:4.98 mmol/L、1.36 mmol/L、2.89 mmol/L、1.39 mmol/L,TC、LDL-C、HDL-C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年龄老年人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60~岁组:5.46 mmol/L、1.73 mmol/L、3.20 mmol/L、1.46 mmol/L;70~岁组:5.58 mmol/L、1.76 mmol/L、3.29 mmol/L、1.47 mmol/L;80~岁组:5.30 mmol/L、1.70 mmol/L、3.04 mmol/L、1.50 mmol/L,TC、TG、HDL-C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新诊糖尿病、已诊糖尿病4种血糖代谢状态老年人TC水平分别:5.36 mmol/L、5.42 mmol/L、5.63 mmol/L、5.19 mmol/L;TG水平分别:1.59 mmol/L、1.74 mmol/L、2.40 mmol/L、1.85 mmol/L;LDL-C水平分别:3.16 mmol/L、3.23 mmol/L、3.35 mmol/L、3.04 mmol/L;HDL-C水平分别:1.44 mmol/L、1.38 mmol/L、1.28 mmol/L、1.34 mmol/L,TC、TG、LDL-C、HDL-C在4种血糖代谢状态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溪地区血脂水平并不理想,对本地区尤其女性老年人、糖尿病前期老年人、新诊糖尿病老年人需加强对血脂异常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85例(帕金森病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98例(对照组)。检测2组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帕金森病组HDL-C、TC、LDL-C、载脂蛋白B显著低于对照组[(1.35±0.37)mmol/L vs(1.46±0.33)mmol/L,P0.05;(4.33±0.90)mmol/L vs(4.94±0.98)mmol/L,P0.01;(2.50±0.80)mmol/L vs(3.08±0.88)mmol/L,P0.01;(1.54±0.31)μmol/L vs(1.75±0.40)μmol/L,P0.01]。帕金森病组男性TC、HDL-C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TG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r=-0.230,P=0.034),其余各项血脂指标与病程及其严重程度均不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脂水平低于正常人,以男性帕金森病患者更为明显,低脂血症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甘油三酯(TG)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利用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30 378人的资料,通过对基线血清TG不同水平人群12年间(1992-2004年)急性冠心病事件、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风险进行比较,研究TG对各类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1)TG与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危险有明确的关系.急性冠心病事件的人年发病率在TG水平较低时(TG≥1.15mmol/L)开始增加,TG水平上四分之一分位组(TG≥1.60 retool/L)人群的急性冠心病事件人年发病率是TG水平下四分之一分位组(TG<0.81 retool/L)的2.7倍(168.4/10万,62.6/10万).(2)应用COX回归分析调整了多种其他危险因素后,TG水平对12年间急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分析未发现TG与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存在关联.结论 在35~64岁中国人群中,TG是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危险从TG≥1.15mmot/L即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索血清补体C3、C4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稳定性冠心病组(SCHD)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饮酒史、冠心病遗传史、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并检测血清补体C3、C4与HDL-C指标并进行比较。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饮酒史、冠心病遗传史等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病程及BMI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CHD组补体C3指标水平为(1.15±0.12)g/L,C4指标水平为(0.33±0.05)g/L,ACS组补体C3指标水平为(1.71±0.19)g/L,C4指标水平为(0.29±0.04)g/L,明显高于对照组补体C3指标水平(0.94±0.08)g/L,C4指标水平(0.12±0.01)g/L,同时HDL-C指标分别为(1.25±0.22)mmol/L和(1.41±0.3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93±0.45)m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3、C4、HDL-C及冠心病遗传史是影响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升高,同时HDL-C水平显著下降,补体C3、C4、HDL-C及冠心病遗传史是影响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Iipeprotein(a),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因胸痛人院的患者1011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13例(占60.6%),设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398例(占39.4%),设为对照组.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以酶法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LDL-C/HDL-C比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冠心病组的Lp(a)、TC、TC、LDL-C、apoB水平及LDL-C/HDL-C比值分别为(170.00±160.00)ms/L、(1.84±0.90)naml/L、(4.86±0. 88)mmol/L、(3.31±0.72)mmol/L、(0.97±0.17)mmol/L及3.39±0.93,而对照组相应值分别为(120.00±100.00)mg/L、(1.67±0.72)mmol/L、(4.61±0.95)mmol/L、(2.96±0.80)mmol/L、(0.90±0.18)mmol/L及2.89±0.92,冠心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显示Lp(a)是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DR=16.201,95%可信区间3.477,75.489,P=0.0001).结论 Lp(a)为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