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最初在骨和软骨组织中被发现,隶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近年来,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相关研究的深入,BMPs相关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也被越来越精确的描述,其在机体各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也各不相同。研究发现,BMPs的表达变化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动脉钙化、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病理性心肌重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病理情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BMPs 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胚胎形成、骨代谢、造血作用以及神经形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BMPs还与糖、脂类及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并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过程的调节。同时BMPs可以从代谢角度调节糖尿病型肥胖的发生,为未来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分泌蛋白,生理状态下,在心、脑、肝、肾等组织器官中呈基础量表达,病理状态下,如在某些增生性或纤维性疾病中,CTGF过度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CTGF调节细胞功能多样化,参与体内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雌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纤维化疾病等。CTGF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信号通路的靶基因,可作用于BMPs信号通路〔1〕,而BMP-9是已知BMPs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88例未发生骨转移(未转移组),38例发生骨转移(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乳腺组织的BMP-2。结果转移组54例、未转移组48例乳腺癌组织BMP-2表达阳性,两组BMP-2阳性表达率相比P〈0.01。结论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BMP-2阳性表达率较低。BMP-2可能抑制乳腺癌骨转移。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年生育女性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PCOS的发病机制尚未统一,目前比较普遍支持的是与胰岛素抵抗、遗传、慢性炎症等多因素有关。基质金属蛋白-9(BMP-9)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种,是当前BMPs已知的成骨能力最强的因子。相关研究表明.BMP-9可能来源于血清和颗粒细胞。研究发现BMP-9在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具有重要功能⑴。关于BMP-9与PCOS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少。BMP-9在PCOS患者中的变化如何?是否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等有关。本研究以PCOS人群为对象,对血清BMP-9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最初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的作用是异位诱导成骨,并根据这一特点应用于治疗临床一些难治性骨缺损疾病。新近发现BMP-7还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关系密切,可用于治疗动物模型中缺血性肾病、炎性肾病、高转换率肾性骨营养不良和血管钙化等。因此,BMP-7具有广泛的功能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血管钙化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血管钙化形成过程是一个与骨发育相似的,主动的,可预防和可逆转的高度可调控的生物学过程。1965年Urist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0余种成员,其中以BMP-2的作用最为重要。它们是一类唯一能够单独诱导骨组织形成的局部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8.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多功能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分化、骨骼形成、异位成骨、骨折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血管钙化(VC)是一个与骨发育相似的可调控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心环节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向成骨样细胞转化。近年的研究发现,BMP-4可能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发展,但具体机制尚未清楚,文章就其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又名BMP-2B,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不但有促进人体胚胎发育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能力,而且在肿瘤增殖、侵袭及转移中起有重要作用。该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分析BMP4和BMP4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因素和作用,为了解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BMPRⅡ基因突变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的疾病,肺血管重建是其病理生理特点,并最终导致右心衰竭,BMRIⅡ基因突变在家族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发现,使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BMP)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成为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中的重要线索,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具有调节多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及其受体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在原发性和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积雪草颗粒(CAG)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TGF-β1刺激组(T组)和CAG小(C1组)、中(C2组)、大(C3组)及蒙诺组(M组)。细胞培养48h后取出,采用RT—PCR技术和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其BMP-7、TGF-β1 mRNA及蛋白。结果与N组比较,T组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C2、C3、M组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T组(P均〈0.05),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T组(P均〈0.05);G3、M组BMP-7 mRNA及蛋白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P均〉0.05。结论CAG可通过直接抑制NRK52E中TGF-β1的表达并维持BMP-7的表达,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妍 《山东医药》2014,(9):73-74
目的探讨肾移植慢性排异患者血清和尿液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肾移植慢性排异患者的血、尿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比较其在不同肾功能分期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肾功能分期升高,肾移植慢性非异患者血清和尿液BMP-7水平呈降低趋势,TGF-β1呈增高趋势(P均〈0.05)。结论肾移植慢性排异患者血清和尿液BMP-7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反比,可作为评价肾移植慢性排异的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肾脏骨桥蛋白(OP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M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25mg/(kg·d)]。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缬沙坦治疗12周末,测定血压、血糖、尿白蛋白(UAL)排泄量;应用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肾组织BMP-7、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UAL及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而OPN、纤连蛋白及TGF-β-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干预后明显减少UAL的排泄(P<0.01),并显著抑制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TGF-β1、OPN和纤连蛋白过度表达(P<0.05),同时上调BMP-7的表达(P<0.01)。结论缬沙坦减少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外基质,对糖尿病性肾病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OPN及恢复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栾健  王艳  马瑞霞 《山东医药》2010,50(17):28-29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高脂高糖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缬沙坦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BG)、血肌酐(sCr)、肾质量(KW)、肾肥大指数(KW/BW)、TC、TG和24 h尿白蛋白(UAL)。用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检测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24 h U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模型组高于缬沙坦治疗组(P〈0.01)。缬沙坦明显改善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DN模型组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上调(P〈0.01),BMP-7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缬沙坦可显著抑制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P〈0.01),部分上调BMP-7的表达(P〈0.01)。结论缬沙坦可减少蛋白尿及细胞外基质,改善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及恢复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证明RAGE与主动脉瓣钙化炎症机制、骨化机制具有相关性。方法:明确RAGE与主动脉瓣钙化过程中炎症机制的相关性(运用Elisa检测AGEs、sRAGE、TNF-α、IL-1β、IL-6在钙化主动脉瓣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明确RAGE与主动脉瓣钙化过程中成骨机制的相关性(应用Western Blot、RT-PCR、免疫组化检测RAGE、BGP、BMP-2、TGF-β在钙化主动脉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患者AGEs、sRAGE、TNF-α、IL-1β、IL-6在钙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血清中较正常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钙化主动脉瓣样本中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实验中提示RAGE、BGP、BMP-2、TGF-βmRNA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提示:钙化组RAGE、BGP、BMP-2、TGF-β较对照组明显高表达。结论:主动脉瓣钙化患者血清中sRAGE降低、AGEs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明显升高。钙化主动脉瓣中BGP、BMP-2、TGF-β及RAGE高表达。RAGE可能通过参与炎症反应及成骨作用促进主动脉瓣钙化。这对于该疾病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骨形成蛋白(BMP)-2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最佳组合。方法在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利用TGF-β1、IGF-Ⅰ、BMP-2的组合作为诱导因子进行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表达Ⅱ型前胶原mRNA水平,阿新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合成情况。结果BMP-2+IGF-Ⅰ组、TGF-β1组、TGF-β1+IGF-Ⅰ组、TGF-β1+BMP-2组、TGF-β1+IGF-Ⅰ+BMP-2组Ⅱ型前胶原mRNA水平分别为0.147±0.062、0.478±0.069、0.489±0.022、0.653±0.013、0.807±0.051;而各组阿新蓝染色均阳性。结论TGF-β1、IGF-Ⅰ、BMP-2三者合用时诱导MSCs向软骨分化的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对血浆骨形成蛋白2(BMP-2)的浓度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影响以及BMP-2与肺动脉压(PAP)及EPC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右心漂浮导管检测肺动脉压确诊的IPAH住院患者28例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浆BMP-2的浓度,同时显微镜下计数外周血EPC。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并对BMP-2与PAP和EP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IPAH患者血浆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294±0.0292)μg/mlvs.(0.0898±0.0295)μg/ml,P〈0.01],外周血EPC数量低于正常对照组,EPC数量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5±5.87)个vs.(42.65±8.37)个,P〈0.01]。BMP-2与PAP呈正相关,与EPC数量呈负相关。结论血浆BMP-2升高及EPC数量下降可能参与IPAH的发病过程;且BMP-2与PAP和EPC均有关。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环氧合酶-2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其与胃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Hp可以通过诱导炎症,调节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及其代谢产物包括一些酶类、毒素和蛋白,直接损伤胃黏膜等形式引起胃癌的发生。Hp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环氧合酶-2(COX-2)是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并且Hp感染可上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19.
BMP2和BMP7在氟中毒大鼠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云  李龙  马桂香 《山东医药》2008,48(44):44-45
将48只断乳2周SD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各8只(雌雄各半),均饮用自来水[含氟量为0.6922mg/L(ppm)],其中A组饲喂正常饲料(含氟量9.37mg/kg);B、C、D组分别饲喂含氟量分别为33.20、47.80、106.00mg/kg的饲料,出现明显氟斑牙时(90—130d)收集24h尿样,测定尿氟质量浓度验证氟中毒模型建立情况;实验第140天观察各组滑膜病理学变化及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形态蛋白一7(BMP一7)表达。结果至实验期末,除A组外其他三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氟斑牙及尿氟质量浓度升高,且牙损伤程度及尿氟质量浓度D组〉C组〉B组;C组及D组见组织充血、水肿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层次增加至3-10层,纤维组织增生,可见巨噬样滑膜细胞;C组及D组滑膜中BMP-2和BMP-7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认为氟中毒大鼠滑膜中BMP-2和BMP-7表达异常升高,此可能在氟性关节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2(BMP-2)在结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结肠癌标本30例作为肿瘤组,正常结肠黏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BMP-2和Smad蛋白表达。结果BMP-2在正常结肠黏膜中和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和53.33%(16/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1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和50%(15/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和Smad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BMP-2和Smad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BMP-2和Smad1蛋白存在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MP-2和Smad1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BMP-2和Smad1蛋白可能与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