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视网膜光感受器的丢失导致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黄斑病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锥体杆体营养不良等。针对传统治疗方法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近年尝试通过药物治疗营养神经,手术治疗譬如视网膜移植、人工视网膜置换,以及基因治疗等手段来阻止、修复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但均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兴起与深入,为治疗这类眼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动物视网膜变性的发病机理与人类的视网膜疾病有某些同源性.因此是研究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及视网膜移植治疗的有用模型。现根据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遗传类型将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退行性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视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早期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夜盲和周边视野的丧失,最终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就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进步 ,视网膜变性疾病将逐渐增加并成为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主要原因。已有许多实验表明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移植可拯救变性的感光细胞 ,为视网膜变性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Usher综合征、Stargardt's病、Sorsby黄斑营养不良等的治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现就 RPE移植治疗变性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RPE细胞移植概况1 983年 ,Gouras等首次将体外培养的人 RPE细胞移植于猴眼的 Bruch's膜上 ,移植后 1~ 2 h细胞即贴附于 Bruch's膜上 ,呈单层排列 ,具正常极性…  相似文献   

5.
高翔 《华夏医学》2003,16(6):917-920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眼病,至今尚无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完善,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措施,给RP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视功能的眼病,常常引起进行性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丧失,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视网膜干细胞移植研究取得诸多进展,已有干细胞移植临床实验获得正式批准,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对干细胞移植可能替代的视网膜细胞类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庞宝华  唐晨 《医学综述》2006,12(17):1055-1058
人视网膜移植是变性的视网膜视功能恢复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视网膜移植研究,并且已逐步应用于人体。现就目前人的视网膜移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RP)这一类难治性视网膜疾病,其致盲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光感受器(即光感细胞)的损伤和缺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去探索修复这种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有效方法,其中细胞替换疗法,即视网膜光感细胞(包括脑源性和视网膜源性的干细胞)移植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尚无实验能证明视网膜细胞移植对修复受损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并恢复视力有确切的帮助。但最近英国伦敦大学眼科中心和Moorfields眼科医院的一项联合研究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特定时期的视网膜光感细胞前体作为移植细胞能够成长为具有功能活力的视网膜光感受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转基因视网膜退行性变性S334ter-line-3大鼠在出生后不同日龄视网膜组织结构学变化.方法 选择出生后1,9,11,18,30,59 d的S334ter-line-3大鼠,断颈或腹腔注射过量麻药后处死大鼠,摘除双眼球,置入眼球混合固定液及福尔马林液中,左眼行常规石腊包埋,右眼行Histocryl plastic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点视网膜组织学结构.结果 出生后第1天,S334ter-line-3大鼠视网膜是一种未发育完善的胚胎型组织,仅有RPE细胞层、祖细胞层,短的内丛状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第9天时其视网膜发育才较完善.第11天时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即开始发生退行性变性,其外核层内可见深染皱缩的凋亡细胞核;第18天时感光细胞层内外节几乎完全消失,外核层变薄,胞核数仅为正常1/2;第30天时,S334ter-line-3大鼠视网膜外层退行性变性已基本完成,仅残留1排感光细胞核层,其外接RPE细胞层,内接视网膜内核层;第59天视网膜结构与第30天基本相同.结论 S334ter-line-3大鼠在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视网膜外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性,至出生后第30 d时这种退行性变性基本完成,故出生后30 d的大鼠适合作为视网膜移植中的移植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兔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物,包括神经上皮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正常Wistar大白鼠和视网膜变性(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RCS)大鼠视网膜下腔的发育状况,从而探讨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7只孕3周兔胚胎作为移植供体,酶法分离得到全层视网膜片(包括神经上皮和RPE),将其移植到20只Wistar大鼠和14只RCS大鼠的右眼视网膜下腔;分别于术后3 d、1、2、4周处死宿主,应用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供体视网膜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兔胚胎视网膜能在两种大鼠视网膜下腔发育为典型的"玫瑰花结"及视网膜各层结构.结论兔胚胎视网膜在大鼠视网膜下腔能进行分化和发育.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是可行的,但移植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移植是指将同种异体的感光细胞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于受体视网膜下腔;大量研究证明移植物可对受体视网膜细胞起到营养作用并增加其数量,同时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认识逐渐清楚明确,可通过补充外源性基因或清除异常基因等方法,在基因水平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移植是指将同种异体的感光细胞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于受体视网膜下腔 ;大量研究证明移植物可对受体视网膜细胞起到营养作用并增加其数量 ,同时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认识逐渐清楚明确 ,可通过补充外源性基因或清除异常基因等方法 ,在基因水平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是人体中结构最精细、功能最复杂的组织之一。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视网膜可发生炎症、变性、脱离、肿瘤、外伤、血液循环障碍等多种疾病。由于目前对不少视网膜病的本质认识不足,又无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终致众多的视网膜病患者沦为盲人。在感染性眼病和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移植分化完成而发育不完全的新生猪全层视网膜组织,探讨此种供体改善光变性猪视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选1~6 d新生小猪为供体,用准分子激光微切削脉络膜制备神经上皮-RPE联合移植片,并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将联合移植片移植进光变性猪视网膜下腔.在视网膜移植术后1周、1~5个月,通过检眼镜、眼底彩照、荧光造影,观察移植物的存活状况及宿主视网膜有无排斥反应迹象;用mfERG检测并比较不同时相间N1、P1波振幅和潜伏期,综合评价移植术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8只光变性猪15眼实施视网膜移植手术,移植物植入视网膜下腔11眼,手术成功率为84.6%.移植术后1~2个月可见与宿主视网膜有清楚界限的移植床及其内灰黑色移植物, FFA检查可见移植物有荧光渗漏.光变性猪视网膜移植术后1~5个月, mfERG检测N1波、P1波幅值和潜伏期并在不同时相点间比较,发现N1波、P1波幅值随存活时间延长而增高,反应活跃区在第2、3环;而各环N1波、P1波潜伏期较手术前均明显缩短,存活后期更显著.结论 功能检测结合活体形态的同步观察,综合评价视网膜移植术后光变性猪视网膜功能改善的效果,从而证实了分化成熟的新生猪视网膜移植确实改善了光变性猪的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其特征是视杆细胞变性,进而视锥细胞受累,所有感光细胞变性,致严重的视觉功能障碍,最终双眼失明.本文在简述RP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评述RP的基因检测及相关新型治疗策略,包括基因治疗、细胞移植和视网膜假体,为后续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802-802
据2006年11月9日出版的第7116期(Nature)报道,光受体损失会在很多视网膜疾病中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曾有研究试图通过向成年视网膜中移植大脑或视网膜干细胞,但均未生成新的光受体,也几乎没有迹象表明移植的细胞能与视网膜神经元连接或恢复视力。新近用小鼠做的实验表明,成年视网膜能够结合新的光受体细胞,前提是移植的细胞是处于某个特定发育阶段的视杆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7.
细胞移植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胞移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Huntington病、癫痫等疾病的治疗现状,同时还介绍了基因工程和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系统疾病的研究成为热点,神经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因此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变性、脊髓损伤和神经脱髓鞘等疾病具有广阔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就神经干细胞的概述、移植的方法和意义、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及老年性黄斑病变等是以视网膜神经元大量死亡为病理特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临床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移植干细胞,使其整合入视网膜各层并诱导其增殖分化为目标细胞,补充缺失的视网膜神经元,重建视网膜功能,将给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患者复明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外路途径行视网膜下腔的全层异种视网膜移植的方法,并对移植结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用明胶包埋小鼠视网膜制成视网膜移植片,九只兔按外路手术方法将植片植入视网膜下腔。移植术后1-23天摘除动物眼球,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明胶包埋的视网膜移植片可以被植入宿主视网膜下腔中,视网膜移植片平铺于宿主视网膜下腔中,植片外层与宿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相贴、存活,未见明显免疫排异反应。结论:视网膜下腔是较为理想的视网膜移植的受位;明胶包埋的异种视网膜植片可作为供体进行移植;移到视网膜下腔的异种视网膜能够存活,这一结果为今后异种视网膜移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