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开放性损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8年01月至2009年01月,对 3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保证有效引流及密切的护理观察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53例骨科四肢开放性损伤病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53例患者经1~4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39例无骨外露,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游离植皮成功;14例骨外露,待肉芽组织生长后覆盖骨外露,再创面游离植皮,创面愈合。结论术前做好急救护理,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体位、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及功能锻炼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保四肢开放性损伤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通畅达到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四肢开放性损伤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通的患者107例,封闭负压的护理及存在问题的及时处理.结果 78例病人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通保持畅无不良事件发生,达到5~7天顺利得到Ⅱ期创面处理,29例患者有21例负压管堵塞提前拆除负压装置,3例病人出现大量出血而终止负压吸引,5例肢体出现血运障碍停止负压治疗.结论 及时处理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才能使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四肢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对38例开放性创伤患者使用VSD的治疗方法。结果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皮肤损伤,操作简便,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中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开放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同期骨科开放性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运用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及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及护理,对两组的引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13例在负压封闭引流中存在引流管堵塞现象;观察组发生堵管1例。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有效地预防引流管堵塞现象,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创面迅速愈合,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140-141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5月,对4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4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中四肢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玉树地震灾区伤员72人,其中14人入院时存在四肢开放性损伤,均在入院后1天内行创面彻底清创,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待创面干净肉芽新鲜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闭合创面。结果:本组14人经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四肢开放性损伤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促进炎症消退及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可加速创面愈合,缩短肢体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应用于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总结自2008年以来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开放性损伤54例患者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结果:54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技术关键就是提供一个高效、彻底的引流,做到渗出液的"零积聚",同时活动性出血是该技术的绝对禁忌证,因此,手术室护士因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的各个环节,特别注意手术的关节步骤,创口渗血较多时应及时提供器械、敷料,协助医生进行彻底的清创止血,积极配合手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16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 16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植皮后创面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后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3年来收治17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或创腔用VSD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5-9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本组17例创面均愈合,骨折一期临床愈合14例(82.4%),延迟愈合3例(17.6%),无骨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浅表感染2例(11.6%),针道感染3例(17.6%)。结论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在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的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缩短二期创面修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使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四肢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急诊采用外固定架辅以有限内固定固定骨折,并早期联合VSD.其中11例面积较大皮肤软组织撕脱创面I期打薄皮肤回植,20例软组织缺损创面无法I期修复,经VSD后创面缺损由新生肉芽组织填充,行皮瓣或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7例软组织严重污染并高度肿胀,经2次清创术并联合使用VSD,行直接拉拢缝合或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结论11例I期回植的皮肤绝大部分存活;20例合并软组织缺损创面未发生感染,7例软组织严重污染并高度肿胀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Ⅱ期修复均成活.随访15-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无骨髓炎、骨不连发生,外固定架及内固定均拆除.结论外固定架联合VSD急诊处理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四肢开放性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预防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开放性骨折患者40例,采用VSD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及VSD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间平均(14.5±1.4)d,肉芽组织表面洁净,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开始形成。住院时间(15.3±5.2)d。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本组患者经VSD治疗后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VSD技术及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因此认为VSD技术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胸腹部、四肢创伤皮肤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共34例胸腹部或/和四肢创面患者,随机分为VSD治疗的患者18例(VSD组),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两组均辅助清创、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VSD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VSD治疗技术较传统方法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临床安全有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临床疗效,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采用VSD治疗的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疗效。结果:30例患者创面经VSD引流术后植皮完全成活。护理过程中负压引流密闭有效,引流通畅,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护理结果满意。术后随访0.5~3.0年,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VSD可以一期封闭创口、减少毒素吸收,促进创面愈合,减轻肿胀,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封闭式负压引流是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7例应用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37例糖尿病足患者中行1次VSD术者22例、行2次VSD术者14例、行3次VSD术者1例。经25~86d的治疗,11例足部溃疡完全愈合,26例创面缩小后经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结论 VSD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VSD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肢体毁损伤的病例,探讨肢体毁损伤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21例开放毁损伤患者采取急诊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架保肢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21例患者经1 ̄5次VSD治疗,12例无骨外露,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游离植皮成功;5例骨外露面积小,肉芽组织覆盖骨外露后游离植皮,创面愈合;3例骨外露,行组织瓣转移覆盖创面;1例并发严重感染,截肢。结论密切的创面观察,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肢体毁损伤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86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均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若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则取撕脱皮肤并打薄回植,以VSD覆盖;若合并软组织缺损,则清创后以VSD覆盖;若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在切开减张后同期VSD覆盖。结果 86例患者中,除3例因个人因素中途出院外,其余83例均完成了既定治疗方案,转移皮瓣和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无一例截肢。结论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早期简单清创后采取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方法,在迅速稳定骨折的同时,能有效封闭创面,改善二期创面修复环境,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郭英 《吉林医学》2012,(29):6411-6412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临床收治的14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中心负压持续吸引治疗5~7 d后,拆除敷料(必要可更换VSD敷料),然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14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13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一次性植皮或行Ⅱ期缝合成功,1例患者行了3次VSD治疗后,植皮成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机体对坏死组织及毒素的重吸收,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在创伤骨科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1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伤部位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 10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1例每5-10天更换VSD材料8次后,创腔变浅改为普通换药,7天后愈合;1例双下肢动脉栓塞、右下肢坏疽病人愈合效果欠佳。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