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一种细胞外囊泡(EVs),包含蛋白质、脂质、DNA、RNA、miRNA、lncRNA等多种物质。外泌体参与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病原识别、抗原呈递、自噬调节、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lncRNA和蛋白质在调节机体抗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对几种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研究外泌体与细菌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源于循环外泌体的miRNA可以从细胞代谢以及肿瘤微环境等方面调节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此外,外泌体miRNA还具有反映结直肠癌的分期、疗效、化疗耐药性以及复发风险的潜力。基于其生物学特征,本文系统梳理了外泌体miRNA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并阐明了基于miRNA靶向治疗结直肠癌的相关机制,旨在为外泌体miRNA成为结直肠癌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创新性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能够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介导周围组织破坏,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增加气道高反应性。成纤维细胞在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刺激下导致管腔狭窄、气道高反应性。上皮细胞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在损伤和炎症刺激时刺激炎症细胞内流以及分泌大量炎性和营养性介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快速分化修复损伤肺部细胞、改善哮喘气道炎症状态。miRNA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转运体调控及多种疾病的进展和转移。研究发现,外泌体与哮喘、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脑脊液、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体液中的纳米级囊泡,含多种蛋白质、DNA、mRNA、miRNA和脂质,外泌体具有诱导炎症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运输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等作用。不同细胞可分泌包含有特定内含物的外泌体,能够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号转导。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其相关的miRNA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miRNA在哮喘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正>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在唾液、血浆和乳汁等体液中存在的微小囊泡,许多外泌体中含有不同的DNA、蛋白质、RNA等物质,外泌体可以穿过细胞并且可以参与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在肿瘤外泌体中有一些特殊的microRNA(miRNA)具有不同的形态与功能特异性,可以调节机体的代谢紊乱与其他的生物活动,在多方面都能参与肿瘤的发生以及演变,已经逐渐成为肿瘤治疗和预后最可靠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纳米囊泡,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泌体,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具有调节肿瘤病理进程、血管生成、转移和免疫逃逸等生物学功能。NSCLC外泌体中的特异性蛋白质和微RNA(miRNA)存在差异性表达,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目前,NSCLC外泌体中对肺癌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成分仍待明确,外泌体的应用标准化等问题是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生物体内一类由内质网加工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双层脂质囊泡体,其内含多种生物信息分子,如脂质、蛋白质、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其中lncRNA可通过与miRNA、蛋白质等相互作用形成信号调节通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外泌体lncRNA的调节作用更是丰富了现有生物调控网络。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及外泌体lncRNA参与了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单核细胞等相关细胞的功能调控,进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lncRNA及外泌体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标志物作用、相关病理机制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是当今时代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癌症治疗失败和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复杂,涉及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的变化。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小体,其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miRNA、lncRNA等成分,可在细胞间转运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显示外泌体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影响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式调控肿瘤转移。本文将从外泌体主要成分入手对外泌体在肿瘤转移调控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早诊率低,放化疗、手术等治疗手段的发展远不能缓解胃癌诊疗的严峻形势。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细胞间重要的信息交流介质,由于其在血液中稳定性好,取材方便,且能在胃癌早期释放入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外泌体miRNA参与胃癌发生、发展,腹膜转移,耐药性形成以及治疗等各个方面。大量研究提示,外泌体miRNA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新生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标。本文就近年来外泌体mi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未取得重大突破,诊断也不够理想。由于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控制和预防感染传播极其重要,并且由于目前结核病诊断的挑战,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外泌体miRNA是长度为18~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在调节基因表达、翻译和细胞间传递信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研究工具,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结核病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的miRNA代谢水平失调,可能将这些外体失调的miRNA用作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结核病治疗监测以及活动性疾病的诊断。外泌体miRNA在结核病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结核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膜性囊泡,既可在细胞间传递活性物质,还可通过调控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与细胞活动。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特性的过程,在众多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外泌体在EMT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外泌体可促进细胞发生EMT,赋予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和加快肿瘤 生长;另一方面,外泌体亦可抑制EMT,发挥减弱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抑制心、肝、肾纤维化,改善心肌梗死等作用。外泌体可能 是通过携带EMT相关蛋白或miRNA,调控EMT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突发的、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过程,众多证据表明外泌体在AMI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作为细胞外囊泡的一员,通过多种信息分子传递细胞间信号,从而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以外泌体内不同种信号传递物质作为切入点,探讨外泌体在对AMI诊治过程中的影响,并讨论其在AMI诊疗过程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直径在30~100 nm,广泛分布于血清、唾液、尿液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包含多种蛋白质、核苷酸、甚至病毒等遗传物质,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最近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mRNA和miRNA等遗传物质直接来自母体肿瘤细胞,此外外泌体携带的遗传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受体细胞,因此外泌体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外泌体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以及外泌体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59-163
外泌体是一类由自体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参与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外泌体可以通过在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运输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等物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近来,与乳腺癌相关的外泌体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并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刺激分泌某些特定类型的外泌体,并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新型生物学标志。外泌体传递的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泌体也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转运出乳腺癌细胞导致耐药。但外泌体作为肿瘤药物载体时,表现出极低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将为今后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的一个亚类,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平均大小为100nm。所有真核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故其普遍存在于各种体液当中。外泌体最初被认为是机体处理细胞碎片的处理站,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外泌体可以通过传递生物活性分子来介导细胞间通信以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或引发疾病,并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此外,外泌体可以作为临床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以及临床药物的运载体,为终末期肿瘤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对外泌体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外体(exosome)是由细胞内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与细胞膜融合而释放到细胞外的纳米大小的膜性小囊泡,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造血细胞以及非造血细胞都可以分泌外体。肿瘤来源的外体(tumor-derived exosome,TEX)存在于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患者血浆或者恶性渗出液中,包含天然的肿瘤相关抗原,并能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有效地促进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的活化,产生抗瘤免疫。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外体可诱导免疫耐受,甚至产生免疫抑制作用而使得肿瘤逃逸宿主免疫系统对它的免疫监视,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这些功能的不一致与外体的表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困难,亟需研发更有效的前列腺癌诊治手段.外泌体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细胞外囊泡.在肿瘤患者的多种体液中均能检测到肿瘤相关外泌体,其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时表现出能穿过天然屏障、细胞靶向性、循环系统中可稳定存在等优势,表明外泌体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及其在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及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血浆中稳定存在并可检测的miRNA称为循环miRNA。近年来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作为诊断心肌病变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药物性心脏毒性等心肌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已成为青少年人群中导致癌相关死亡的首要疾病。但由于其早期高发的肺转移率以及广泛的对化疗药物耐药性问题,骨肉瘤在临床上的治疗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已经在国内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外泌体(exosomes)在骨肉瘤中的诊断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40~100 nm)微囊泡,它具有传递mRNA、miRNA、DNA和蛋白质等各种信息和功能性物质的功能。它可由多种活性细胞产生和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和细胞间液中。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和传递形式以及所搭载的信息和物质,因此,骨肉瘤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骨肉瘤的发生、侵袭转移、耐药性及免疫逃逸。利用这些特点,外泌体可被人为搭载靶向药物或治疗性基因等物质,或通过多种方式对其分泌和释放进行调控来治疗多种肿瘤。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肉瘤方面作用和应用的研究成为热点,但仍停留在基础研究且尚未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应用。本文旨在对外泌体在骨肉瘤侵袭转移及耐药性上的作用机理、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望有助于为利用外泌体诊断、治疗和改善骨肉瘤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膜性囊泡,可以通过运送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到靶细胞而发挥信息和物质传递作用,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朊病毒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生成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