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从1999年1月~2003年3月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116例,其中术前诊断胆囊和胆总管结石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扩张和结石32例.结果107例(92.2%)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其中3例(2.8%)术后经ERCP造影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并全部取出,并发症发生率为6.5%,无手术死亡率.2例中转开腹,7例(6.0%)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04例(89.7%)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一次性取石干净、一期缝合,随访22个月(12~41个月),无结石复发和再次手术病人.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拓展了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途径,可成为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1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61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2例(引流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与腹腔引流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补液量少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在术后胆漏(4/61)、结石残留(2/61)和结石复发(5/61)等并发症方面与引流组(分别为2/52、3/52、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拔T管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胆管狭窄。结论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一期缝合组16例,T管引流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肺部感染),同时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后胆管内残余结石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期缝合组患者较T管引流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及术后镇痛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肺部感染)和胆管内残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8.7%和12.5%,T管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6.0%和12.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较之LCBDE术后留置T管引流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胆总管引流术后T型管中出血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引流术后T型管中出血5例分析杨拥军(如东县中医院外科,如东226400)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T管内出血临床较少见,1985年1月~1996年12月我科发生T管内出血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2~68岁...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女,39岁,2009年9月因胆总管结石在当地医院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手术后1年胆管结石复发在当地医院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误判一支胆总管,遂行右肝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后2个月行T管造影考虑先天性胆管畸形,未行处理后拔出T管。患者因"间断性右上腹部胀痛3月余"于2013年8月就诊我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  相似文献   

6.
7.
胆总管探查术的操作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通 《海南医学》2008,19(10):53-54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手术操作改进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117例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采用了无需行Kocher切口的游离十二指肠及胰头的操作方法.结果 胆总管结石者102例,行取石加"T"管引流.15例无结石者中,12例金属探条能顺利进入十二指肠,证实胆总管下段通畅,仅单纯行"T"引流术,3例顺金属探头扪及胆总管下端小肿块,经纤维胆道镜明确为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全组均未出现与胆总管探查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改进后的分离操作方法与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腹膜游离十二指肠及胰头的方法(Kocher手法)相比较,结果相一致,但方法更为简便,无需扩大手术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肥胖及显露不良的病人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扩张(congenital choledochus dilatation,CCD)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5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CCD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CCD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扩张胆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以及炎症指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前1 d到术后7 d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两组平均手术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8,P>0.05)。 结论 腹腔镜下扩张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儿童CCD相对于开腹手术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性应激与炎症反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例1 女性,63岁。主诉右上腹痛1周,突然加剧伴高热1d。3年前作过胆囊切除术。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T38.8℃,满腹压痛、反跳痛、肌 卫。白细胞计数16×10~9/L,B超提示总胆管多发性结石,管腔外侧1.5cm×1.5cm增强光团,后方伴声影。术中发现有上腹大量胆汁,总胆管外侧1.5cm×1.5cm结石一枚,总胆管壁部分坏疸穿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36例孙占山,王海贵(通辽铁路医院)我院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方法,治疗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3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3年...  相似文献   

11.
李荣  陈家瑜 《农垦医学》1989,11(2):87-88
胆总管探查在胆道手术中如何准确掌握指征,每项指征的价值又如何,现对这些问题就我院1978~1987年收治的507例胆道疾患病人,132例胆总管探查有关资料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收治胆道疾病具备胆总管探查指征及切开探查脂总管情况。见表1 讨论 1.胆总管探查阳性率,与手术指征掌握严度有关。从本组资料看绝对指征探查胆总管毫无质疑,单一项相对指征是否切开胆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方法、适应症,对10例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切除胆囊后,扩张胆囊管,自胆囊管置入胆道探子探查胆总管,Ⅰ期结扎胆囊管。2例在扩张时撕裂胆囊管而改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2例改行胆总管切开探查,1例胆囊管取出结石;探查阴性5例。此方法操作安全简单,具有往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探查术是胆道外科经常应用的一项技术 ,在没有术中胆道B超、胆道造影和胆道镜的情况下 ,用手触摸探查 ,了解胆总管的情况 ,仍是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事实上在没有引导下的这种探查 ,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很难确定胆总管的走行方向及其周围组织关系。从 1999年到 2 0 0 2年我们对 2 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术中导尿管引导下的触摸式胆总管探查 ,其感觉明了、体验深刻 ,的确是一种有效、实用、简便的临床手段 ,能使每一位具备一般经验的外科医生 ,应用之后留下深刻的体验。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5例 ,术前具备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4.
王庆丰 《河北医学》2013,19(5):666-66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优势,以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周GI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5和10周,观察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创伤小,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轻,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而且更有利于术后短期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胆管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犬建立动物模型,对比观察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传统T管法光镜及电镜下的胆管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方法。30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也证明,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建议对具备适应证的患者均应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相似文献   

16.
刁其先  王野  王廷刚  马树民  鲁德忱 《医学争鸣》2009,(11):F0002-F000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3-06/2008-06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56例(Ⅰ期缝合31例,T管引流25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MRI复查确诊,并排除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所有患者术前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异常.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胆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3-06/2008-06本院行腹空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56例(I期缝合31例,T管引流25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MRI复查确诊,并排除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所有患者术前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18.
李智博 《中外医疗》2013,32(21):34-34,3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胆总管结石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其进行胆总管T管实施引流,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90~140min,出血量45~135mL,其中结石取净40例,术中结石取出率为83.3%,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15~21d,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5~1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948年Mirizzi首次报道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或合并炎症,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变异所致肝总管相对狭窄并发胆管炎、黄疸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处理不慎可致胆管损伤及并发症多等问题而在临床上受到重视.随着胆囊结石相对发病率的提高[1],Mirizzi综合征的发病率也相应提高.现就我院1989~2002年手术证实的45例Mirizzi综合征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其诊断和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我院普外科自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152例急诊胆道手术患者。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采用开放胆囊管残端、行胆管冲洗、经胆囊管进胆道镜施行胆总管探查术可有效地预防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2例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91例;年龄16~85岁,平均49.3岁,病史3个月~26年。术前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26例,胆总管扩张67例,胆红素增高132例,既往有黄疸史者23例。全部病例因右上腹或上腹部绞痛而人院,入院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